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214章

逆明1644-第214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当年的徐州一战,应龙军六个军全部被打残,惨胜!死了多少同袍,应龙军上下无不想雪耻,北伐满清不只是周曹和张魁山,应该说是所有应龙军将士所期待的,不对,是所有大明百姓所期待的,任谁听到都会热血沸腾,恨不得能够参与进去。

    “是皇上,末将等遵命!”周曹和张魁山同时大声说道。

    三个月的时间很长了,第二军和第五军虽然损失过万人,但也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恢复实力,他们很清楚,北伐之前,皇上定然还有另外的安排。至少,应龙军的武器该换了。

    火器局新式武器的事情,应龙军六个军长或多或少了解一点,很期待变化过后的应龙军,他们有自信,变化过后的应龙军,必然能更加所向披靡!

    北方!

    托岳在张献忠灭亡之后,知道事不可为,便带着镶红旗残兵回到北京城向多尔衮。

    多尔衮对于托岳没有能达到他的战略预想,反而令大清八旗折损近八千子弟兵感到极为不满,也没给托岳半丝好脸色看。

    “无能!废物!”多尔衮阴沉着脸骂道。

    托岳单膝跪在那里,不发一言,他知道自己确实没有能完成任务,有负多尔衮所托。

    若是平时,托岳不一定会理会多尔衮。

    但是仅是不同于往日,大清虽然时有内斗,但一旦关系到大清的生死存亡,满人子弟无不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彼此,这正是大清战无不胜的根源。

    当前正是大清生死存亡的时刻。

    大明威势日盛,李自成和张献忠被相继覆灭之后,更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态势压迫出来,托岳深有体会,也知道大清和大明在不久之后必然还有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决战。不得不承认,大明的实力强过大清,大清能出多尔衮左右者没有,唯有多尔衮的带领才有可能让大清走出困境,以弱胜强击败大明,是多尔衮的能力让托岳心服。

    骂了托岳一会,多尔衮便挥了挥手让托岳出去。

    “事件紧迫,留给大清的时间不多了,大清只能赢,不能输!”多尔衮咬着牙说道。

    明军迅速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所展现出来的威势让多尔衮感到无比迫切,他急不可耐的要想办法取得未来和大明第二次决战的胜利,这关乎大清的生死存亡!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一)

    “报…”

    “启禀摄政王,‘天狼’求见!”一名正白旗亲兵跑了进来。

    多尔衮眼角微微一跳,神情中透着一股急切和惊喜。

    “快宣!”

    自数年前徐州之战后,多尔衮便深感大明的火器威胁,为了寻求从根源上抵消大明应龙军的优势,让大清在实力对比上重新对大明占据上风,便派了麾下最得力的密探组织秘密想方设法潜进大明火器局,想拿到大明火器的所有设计图纸。

    大明的燧发枪技术并不难,通过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几支就能够仿造,但大明的大炮就不容易了,徐州之战的时候,大明便能够锻造射程达五千米的‘超级’大炮,并且重量不比大清的红衣大炮重多少,后来又听说大明锻造出了另一种新炮,野战神武大炮,此炮全重竟然只有四百多斤,拆卸之后能跟着应龙军快速行军作战,更重要的是,此炮的射程和威力还不弱于红衣大炮,射速更是红衣大炮的三倍!

    这太令人震惊了,多尔衮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吓得脸色都白了。他很清楚这样的大炮配属应龙军意味着什么,这是要调打大清的意味啊!

    他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已经潜进大明火器局的‘天狼’在他的命令下,迫切需要得到这种大炮的技术。

    想当年努尔哈赤便是死在大明的红衣大炮之下,导致满清对大明的宁远之战失利,那时候满清并没有红衣大炮,正是因为努尔哈赤的死,满清才意识到大炮的重要性,短短数年时间想方设法才得到了十几门红衣大炮,视之为重器!

    红衣大炮也果然不负众望,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尽显神威,让满清几乎攻无不克!

    到后来攻下北京城,多尔衮收拢原大明工部火器制造局的工匠,才最终被他得到了红衣大炮的全部技术,让满清得以大规模装备这种大炮。

    如今,大明又弄出了野战大炮这等大杀器,比当年红衣大炮最初现身的时候还要令人震撼,想要应对,唯有大清也有这种大炮,所以无论如何,多尔衮都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弄到。

    数年时间的布局,数年十年的等待,‘天狼’终于回来了。

    “摄政王,天狼不负所托,将制造野战大炮的全套技术得了回来,献给摄政王!”天狼将一份足有十几张纸的信息呈给多尔衮。

    多尔衮接过来仔细观看,脸上渐渐染上狂喜。

    “好,好!哈哈哈哈,天助我大清!”多尔衮狂笑,有了这样的大炮,大清便能再次攻无不克。他虽然不懂得大炮锻造,但也看得出这必然就是大明野战大炮锻造的全部技术。

    其上,不仅有高强度合金钢的炼法,甚至还有反后座力装置!

    正两样都是大明最核心的火器技术,最高机密,受到最严密的保护,满人竟然能通过数年布局一朝而发而得到,实在是不可想象,朱慈踉要是知道,该何等震惊!

    “不过,要完全覆灭大明应龙军还不够!”多尔衮大笑了一会后,眼睛微微一眯,有寒光闪过,他早前便开始组建一支大清版的‘应龙军’,专门为了对付大明的应龙军,现在经过一年的训练,以及效果显着,多尔衮有理由相信,下一次决战,大清大胜!

    “摄政王,此次奴才除了得到野战炮的全套锻造之法外,还打听到大明火器局又研发出了两种秘密武器,奴才暂时还不知道为何物,但毫无疑问,对大清的威胁极大,甚至不亚于野战大炮!”天狼等多尔衮情绪发泄之后,又说起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情报。

    其实,这件事情,天狼也只是确定有这回事,的确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新式火药和底火不同于应龙军现在正在用的燧发枪和野战大炮,后者是已经装备应龙军数年,并且大规模生产过的东西,知道的人很多,参与生产的工匠也很多,所以存在了不少疏漏,才让‘天狼’经过数年布局后拿到全套技术。而前者不同,只是刚刚完成研发,正准备大规模生产,还处于绝对保密的阶段,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火器局绝大部分工匠都不知道有这回事,‘天狼’再厉害,也不可能在数年的十年便打入火器局最核心地方。

    “嗯?”多尔衮神色一沉,天狼的话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此事必须要弄清楚,若是明军新研发的秘密武器对大清危害过大,则必须盗取一套技术回来,否则就想方设法破坏掉,总之绝不能让大明在下一次决战之前将它们现世!”多尔衮说道。

    “喳!”天狼领命退了出去。

    多尔衮派人将野战炮的锻造之法送去北京工部制造局,命令工部主事一个月内做出成品!

    而后,多尔衮带着几十名正白旗亲兵来到城外三十里处的一座山谷。

    大清版的‘应龙军’便在在这里训练!

    “十四弟,你来了!”阿济格像是早就知道多尔衮回来,先一步在大营门口等待。

    多尔衮下了战马后,将手中的缰绳抛给身边呃亲兵,而后和阿济格一起向大营内走去。

    “破龙军训练得怎么样了?”多尔衮边走边问道。

    “十四弟请放心,破龙军有我亲自监督训练,各种阵型以全部操作纯熟,随时可以去灭了明狗的应龙军!”阿济格拍了拍胸膛,极为得意的大笑道。

    破龙军便是多尔衮为了抵消大明应龙军而建立的一支大清版的‘应龙军’,人数并不多,只有四万人,全部由满人组成,当然,并不是满八旗中的那种满人精锐,而是由满人中的老幼组成,十三岁到十四岁,四十五岁到五十二岁之间,甚至还有一些满人女子!

    可想而知,多尔衮是怎么样左拼右凑才弄了这样一支四万人的‘破龙军’!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 满人版的‘应龙军’(二)

    多尔衮辛辛苦苦弄出这支四万人的‘破龙军’可不是为了跟大明的应龙军硬碰硬的,而是要当作秘密武器,出其不意的给应龙军一击。

    事实上,仅仅四万人的‘破龙军’也绝对没有实力跟大明的应龙军硬碰硬。

    没办法啊,数量少也就罢了,还都是一群满人老弱组成,可是这也让多尔衮不知道废了多少心血才弄成。

    想当初他为了这支破龙军的隐密性,对全部满人子弟发出了将满人男子入伍和退伍的时间从原本的十五岁到四十五改成了十三岁到五十岁的命令。

    这可不得了了,延长退伍的时间也就罢了,可是将入伍的时间从十五岁硬生生降低到十三岁就是大大的不妥了,这就意味着,满人男子满十三岁就要上战场了,这还相当于是一个孩童的年纪。

    当年努尔哈赤死前便有严令,定下满人男子十五岁才上战场的祖制!

    这无疑是为了保证满八旗年年兵员不断,不至于一次战败就毁坏根基。

    数年前的徐州之战,多尔衮便破例过一次,让十四岁的满人男子也上了战场,当时满人高层被一统天下的美梦冲昏了头脑,为了在决战的时候有更多的八旗兵力,一举覆灭大明,便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可惜那一战他们仍旧战败了,葬送了七万满人子弟和数十万大军,八旗数年下来都不能恢复元气,这一点上,满人高层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多尔衮竟然又一次降低了满人男子入伍的年纪,还降低到了十三岁!

    四大辅政大臣,八旗旗主,两宫皇太后,就连阿济格这个同胞哥哥也全部反对,一些人还趁机将矛头指向了多尔衮,认为根本不适合在继续担任大清摄政王。

    这么大的压力,多尔衮也没有办法,只得连夜召集四大辅政大臣,各八旗旗主和两宫皇太后一同秘密商讨。

    多尔衮分析局势,晓之以理,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大明不久后必然会派全国之力北伐,十二万战斗力强大的应龙军便是主力,大清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足足废了他整整一夜的口舌才说服了一半的人,但仍有一半人激烈反对,更有两人坚持让他下位,还提出大清退回关外的谬论,说什么关外才是满人的根本。

    多尔衮当时就怒不可揭,破口大骂那两人是废材,目光短浅之辈!多尔衮太清楚了,大清可大明打了几十年,无论大清是否退回关外,双方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退回关外只会削弱大清的力量。

    大明不是以前的大明了,大明皇帝也不是以前的大明皇帝了,退回关外是死路!

    然而,多尔衮这么想,不代表所有人都这么想,那两人不出意外的跳起来跟多尔衮对着干,坚决不同意,跟多尔衮相互骂了起来,骂得脸红脖子粗的。

    多尔衮一怒之下,下令革除两人的职务,将两人关了起来,强推那道命令。

    随即,满人男子十三岁和十四岁各万余人被征调,四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也万余人被征调,一共三万七千多人,为了凑足四万人,多尔衮又下令从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家庭中整掉了两千多壮年女子,这便是四万‘破龙军’的由来。

    虽然只有四万人,人数上少了些,但多尔衮也很满意了,毕竟满族人口不多,汉人和蒙古人又不可信任。

    火器用好了,便是一支强兵!在大清境内,多尔衮绝不会允许这样一支强兵由汉人或者是蒙古人组成,那样很容易反伤大清根基。

    “摄政王!摄政王!”破龙军的士兵见多尔衮到来,全部挥舞着手中的燧发枪欢唿。

    这燧发枪满人早在两年前便研发出来了,‘破龙军’一建立便得到装配。

    多尔衮和阿济格登上高台。

    多尔衮坐上主坐,阿济格上前两步对着四万破龙军。

    “演练开始!”阿济格大声下令。

    “咚咚咚…”

    战鼓雷响,四万满人老弱组成的破龙军开始熟练操演各种阵型,燧发枪密集开火,整个校场枪响密集,白烟滚滚,火药味浓郁。

    被破龙军打击的一排排稻草人全部在密集铅弹的强大威力下瓦解碎裂。

    不得不说,满人的军事素养堪称顶尖,经过一年的训练,各种模仿应龙军的军阵战阵,看上去竟丝毫不弱于应龙军。

    当各种军阵和战阵演练完毕,阿济格得意的对着多尔衮道:“十四弟,你看如何?”

    “十二哥认为如何?”多尔衮反问道。

    阿济格哈哈一笑道:“破龙军是我亲自监督训练的,又全都是由我等满人子弟组成,依我看,与大明应龙军面对面硬碰硬也能杀他个屁滚尿流!”

    看着一脸得意的阿济格,多尔衮心里不由得失望。

    其实阿济格能掌管破龙军,有极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实则他根本不是多尔衮心里最好的人选,奈何他却是多尔衮现在最信任的人。

    多尔衮能坐上大清摄政王的宝座便是靠着两个同胞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全力支持。

    如今多铎在当年的徐州大战之时战死了,相当于断了多尔衮的一条左膀右臂,多尔衮身边最信任的人便只剩下了阿济格,而破龙军事关重大,多尔衮是必须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然而,他自己每天政务缠身,不可能分出精力来训练破龙军,所以只能交给阿济格。

    阿济格性格冲动,张口闭口便是要跟大明应龙军硬碰硬。

    不说破龙军人数少,单就是老幼组成,体力和耐力上先天不足,这一点便不足以跟全部青壮组成的大明应龙军硬碰硬。

    破龙军唯有出其不意,在重要的关头突然出击,才能达到一举击破大明应龙军的目的。

    待大清将野战大炮仿制出来,大规模装备,多尔衮有理由相信,满蒙铁骑和破龙军联合在一起,有十成把握能覆灭大明应龙军,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