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208章

江山战图-第208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就像两只发怒的公鸡互相对峙,只需要一点火星,两人就会拔剑互戮,就在这时,孙宣雅闻讯赶来,老远笑呵呵道:“王兄,是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孙宣雅的笑声吹散了王孟之间的杀气,孟让重重哼了一声,转身向外走去,王薄凶狠地盯着他的背影远去,缓缓将剑收回了剑鞘,他今天是有要事和孙宣雅商议,心中的刻骨仇恨也只能暂时压下。

    王薄转身对孙宣雅拱拱手道:“战争已迫在眉睫,王爷知道吗?”

    孙宣雅心中一惊,连忙道:“王兄请内堂说话!”

    两人来到了内堂,孙宣雅挂出一张地图,紧张地问道:“是杨义臣要攻打我们了吗?”

    杨义臣几次要攻打琅琊郡,都被孙宣雅通过结盟李子通的办法化解,这次李子通死在洛阳,孙宣雅一直很担心自己失去一个有力的盟友,现在王薄说他们要面临战争,一下勾起了孙宣雅的心事。

    但王薄却摇了摇头,“不是杨义臣,而是裴仁基!”

    孙宣雅一下子愣住了,琅琊郡虽然属于山东范围,但和齐鲁两郡山峦相隔,相距千里,从来都互不干涉,自己也不阻止和齐鲁地区的商业往来,怎么会是飞鹰军来攻打自己?

    “王兄,这个消息确切吗?”孙宣怀疑满腹疑惑地问道。

    “是我在齐郡的朋友送来消息,裴仁基已经在战争动员了,目标就是我们,他企图通过战争来巩固他的地位。”

    孙宣雅知道王薄在齐郡的朋友就是一些世家,当初王薄在齐郡长白山占山为王时,和很多齐郡世家暗通款曲,王薄确实有消息来源。

    孙宣雅顿时有些着急了,“如果真是飞鹰军,我们该如何是好?”

    王薄淡淡一笑,“假如是张须陀,我倒是真的害怕,但裴仁基不是张须陀,他没有张须陀的战争能力,其实我倒不担心裴仁基,我担心这里!”

    王薄一指地图上的北海郡,孙宣雅立刻明白过来,“王兄是说张铉?”

    “正是!”

    王薄轻轻叹了口气,“张铉就是张须陀第二,甚至比张须陀更狠,如果张铉从北海郡或者高密郡南下,我们就面临两线作战了,而且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更大。”

    这时孙宣雅已经从最初的惊惶中冷静下来,他毕竟也是割据一方的乱匪头子,也有一些过人之处,他沉思片刻道:“不知杨义臣会不会配合裴仁基南北夹攻我们?”

    王薄摇摇头,“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孟海公接手了李子通的军队,地位还不稳,杨义臣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一定会趁机攻打孟海公,而不会是我们。”

    如果杨义臣不攻打琅琊郡,孙宣雅就会觉得压力小了很多,毕竟琅琊郡与齐郡、北海郡之间有诸多山地隔阂,交通十分不便,飞鹰军南下,后勤保障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王薄仿佛明白孙宣雅的想法,笑道:“飞鹰军南下的弱点就在于后勤保障,我们只要紧紧抓住这个弱点,未必不能战胜他们,关键我们两军需配合默契,不要有彼此伤害的事情再发生。”

    孙宣雅很清楚王薄所指的彼此伤害,就是指孟让,如果是平时,孙宣雅绝对不会理睬王薄的要求,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孙宣雅也不能不表态。

    他呵呵一笑,“王兄请放心,我会看着我们多年的交情上妥善处理此事,至少我可以保证,不会让他掌实权,我孙宣雅说到做到!”

    孟让已经被封为司马了,还说不会让他掌实权,这不是在糊弄自己吗?王薄心中无奈,孙宣雅不管怎么没有诚意,他毕竟已经表了态,王薄也只能接受孙宣雅的表态。

    “好吧!希望我们两军能密切配合,击败飞鹰军!”(未完待续……)

第311章 内部情报

    沈光要找人叫做冯毅,原本是琅琊郡的户曹参军,在孙宣雅大军攻打临沂县时,太守张文重受重伤不治而亡,郡丞逃去了下邳郡,其余官员都被迫投降了孙宣雅。

    孙宣雅是一个大老粗,他根本不懂内政,也没有精力来处理日常事务,尤其那些繁琐的民生民情,他便保留了这些底层官吏,让他们继续担任原职,替自己卖命。

    冯毅的家位于临沂县北面的一条小巷内,是一座占地两亩的小宅,他和妻子以及两个儿子还有母亲住在这里。

    沈光找到了小巷,他来到院门前敲了敲门,半晌,门吱嘎一声看了,露出一个小男孩的可爱脸庞,“你找说?”

    “这里是冯参军的家吗?”沈光笑问道。

    “爹爹,有人找!”小男孩向屋里跑去。

    片刻出来一名男子,约三十余岁,身材中等,相貌很寻常,属于那种看了很多次也记不住的大众脸庞。

    “请问是冯参军吗?”沈光走进院子笑问道。

    “你是——”冯毅疑惑地望着他。

    “我从高密郡过来,韩郡丞让我带一封信给参军。”

    冯毅的目光立刻警惕起来,回头吩咐妻子将院门关好,他又深深看了一眼沈光,一摆手,“请到我书房说话!”

    两人进书房坐下,沈光取出一封信递给冯毅,这封信是高密郡丞韩寿嗣写给冯毅的亲笔信,韩寿嗣原是琅琊郡丞,孙宣雅攻打琅琊郡时逃到下邳郡,今年年初被朝廷任命为高密郡丞。

    冯毅原本就是韩寿嗣下属,是韩寿嗣一手提拔,他很快看完了信。信中当然是劝他迷途知返,协助隋军,不要再一错再错,最后不仅害了自己,还会害了孩子。

    冯毅长长叹了口气,他这一两年一直在提心吊胆中生活。他怎么可能为乱匪卖命,只是没有办法,他如果不为孙宣雅效力,他妻儿性命难保。

    “请问你是——”

    冯毅又看了一眼沈光,他感觉沈光不像普通的送信人。

    沈光笑了笑,“我是北海张将军麾下校尉,我姓沈!”

    “原来是沈校尉,失敬了!”冯毅连忙起来重新施一礼。

    沈光瞥了一眼正在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孩子,他并不担心冯毅会出卖自己。现在他确实需要冯毅能提供给自己需要的情报。

    沈光便压低声音道:“朝廷已经下令飞鹰军剿灭孙宣雅和王薄,飞鹰军出兵在即,但我们需要大量情报,包括贼军的军队数量、粮草以及琅琊郡目前的情况等等,我希望冯参军知道多少,就告诉我多少,所有的情报我们都需要。”

    冯毅沉默片刻道:“如果我提供足够的情报,是不是可以赎回我的罪过?”

    沈光笑着点点头。“只要冯参军肯积极配合,那你不是乱匪的参军了。而是我们在琅琊郡的卧底!”

    冯毅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吧!我会把所知的情况都写下来交给沈校尉。”

    “不光是你知道的,还有你暂时不知道的情报,也希望冯参军尽力去打听。”

    沈光取出一份清单递给了冯毅,冯毅默默接过清单,肩头上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

    洛阳皇城。国子监祭酒卢倬快步向内史省走去,他接到妻子的快信便中断了视察官学,急急赶回洛阳。

    卢倬这段时间心情极为恶劣,他一方面承受着崔家给他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女儿离家出走让他感到羞耻。

    当然。他绝不承认女儿是‘私奔’,这个词太过于沉重,他可承受不起,他连夜翻阅族谱,终于发现齐郡那边有一户卢氏分枝,在北魏时期迁移到齐郡,已经近百年没有往来。

    卢倬便给崔家解释,女儿是去齐郡卢氏那边散心去了。

    但这种解释连他自己都哄不过去,更莫谈崔氏,崔召已经明确表态,这门亲事到此为止,崔氏的求亲之礼不会再送到卢家。

    婚事黄了倒是其次,关键是女儿擅自离家出走,着实让卢倬这张老脸挂不住,河北世家都会以此为笑谈,令卢氏家族何以见人?

    卢倬越想越气,这怒火便迁到张铉身上,女儿固然不懂事,但张铉作为军队将领,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

    但有一件事卢倬却始终被妻子瞒在鼓里,那就是广陵公主曾去过卢府,在女儿出走一事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卢夫人责令所有知情人闭嘴,卢倬平时也不和下人交流,竟一直被隐瞒住。

    卢倬匆匆来到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官房,拱手施了一礼,“虞侍郎找我有事吗?”

    “有点事情找卢使君。”

    虞世基取出一份奏卷递给卢倬,“这份弹劾书卢使君还是拿回去吧!”

    这是卢倬向天子弹劾张铉破坏卢氏族规,他在奏卷中说得很隐晦,没有提到女儿离家出走之事,只是说张铉破坏崔卢两家联姻,有失体统,请求天子问责张铉。

    卢倬迟疑着接过奏卷,“虞侍郎这是……”

    虞世基淡淡道:“山东剿匪之战即将开始;圣上非常关注;如果我是卢使君;我就不会为这点小事烦扰圣上。”

    “可是——”

    “没有可是!”

    虞世基毫不犹豫打断卢倬的话,“圣上日理万机,操劳军国大事,可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这种家族小事,这是卢使君的私事,请不要拿到朝堂上来谈论。”

    卢倬心中十分恼怒,他拱拱手“告辞了!”

    转身离开虞世基的官房,虞世基望着卢倬走远,鼻子里轻轻地哼了一声,他既然收了张铉的一千两黄金,多多少少他也会做一点事情。

    ......

    卢倬心情沮丧地离开了内史省,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在叫他,一回头,原来是族弟卢楚。

    卢楚虽和卢倬同为范阳卢氏,但两人不是一房,不过同为族人,卢楚也算是卢倬在京城唯一的亲戚,而且卢楚官拜尚书右司郎,多少有点实权。

    “原来是三弟,有事吗?”卢倬实在没有心情和卢楚应酬。

    卢楚拉着卢倬到一旁,低声道:“兄长可是为张铉之事要见圣上?”

    卢倬一怔,他怎么会知道这件事,一转念便明白过来,一定是卢楚之妻林氏,她和自己妻子关系很好。

    “三弟有什么建议吗?”

    “这件事兄长千万不要找圣上!”

    “为什么?”

    “难道兄长不知道吗?这件事涉及广陵公主,一旦把公主卷进来,麻烦就大了。”

    卢倬大吃一惊,急问道:“这件事怎么和广陵公主有关系?”

    卢楚暗暗叹了口气,自己妻子果然说得没错,大嫂真的隐瞒了这件事,这可做得不对,要闯大祸的。

    卢楚便将广陵公主驾临卢府,带走卢清之事大致说了一遍,最后道:“这件事千万不能惊动圣上,无论如何,我们只能私下解决。”

    卢倬被惊得目瞪口呆,自己妻子竟然把这件天大之事隐瞒了,她....她怎么能这样做?

    卢倬心中乱成一团,他也没有主意,半晌问道:“依三弟之意,这件事我该怎么办?”

    卢楚安慰他道:“我见过张铉,他不是那种肆意妄为之人,我觉得他不会清儿做出什么出格之事,兄长不妨找借口去一趟北海郡,大家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我觉得这件事就应该能解决了,没必要再惊动圣上。”

    卢倬写弹劾书也是因为气到极点,一时头脑发热,现在他渐渐冷静下来,又知道了公主之事,他便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三弟说得没错,我差点把事情弄坏了,也罢!我就借口去曲阜祭奠圣人,顺便去一趟北海郡,把这件事解决了。”

    卢倬和卢楚分手,心中极为不悦地向府中匆匆赶去,他要好好责问妻子,为什么对自己隐瞒公主上门之事,差点害自己闯祸。

    .......(未完待续……)

第312章 出兵细节

    北海郡临淄县,这天上午,一队骑兵从西面官道疾奔而至,在淄水前渐渐放慢了速度,裴仁基目光严肃地望着淄水两岸生长得十分茂盛的野豌豆,嫩绿的绿蔓一眼望不见尽头,俨如一幅铺在河床两岸的绿地毯。

    “大帅,这就是张将军他们广泛种植的野豌豆了。”一名士兵低声对裴仁基道。

    裴仁基没有说话,翻身下马摘了一支嫩草,放在手上仔细端详,虽然韦云起在年初大规模种植时给他解释过,种植野豌豆主要是为了应对饥荒,因为野豌豆晒干后可以长期储存而不怕霉烂,裴仁基也只是将信将疑。

    现在他亲眼看见一望无际的绿草,他开始意识到,张铉种植野豌豆的真正目的恐怕是为了养马,张铉是想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裴仁基早就意识到张铉有野心,只是因为张铉和裴家的关系,他一直保持着沉默,现在野豌豆的种植便从一个侧面证实张铉的野心。

    这时,一队数十人的骑兵从远处疾奔而来,黄尘滚滚,很快奔至淄水桥的另一边,为首之人正是张铉,他刚从高密郡回来,便听说裴仁基到了北海郡,特地赶来迎接。

    “卑职特来迎接大帅!“

    张铉翻身下马,走到近前躬身施一礼。

    裴仁基点点头笑道:“张将军一路辛苦。”

    这次裴仁基亲自上门来找张铉,主要是商议出兵琅琊郡的一些细节,虽然张铉答应配合他剿灭孙宣雅,但那只是表态,出兵五百人也是配合,出兵一万人还是配合。如果不把细节落实,裴仁基怎么可能安心出兵琅琊郡。

    两人翻身上马,裴仁基望着河床两边的野豌豆笑道:“张将军种植了这么多野豌豆,这得养多少战马?”

    裴仁基是语带双关的试探,张铉却一口否认了养马,笑了笑道:“养战马是朝廷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我只是为了养羊羊牛养骡子,另外还要储存一批救灾粮食,野豌豆也叫救荒豆嘛!”

    裴仁基呵呵一笑,“张将军说得是,看来是我想多了。”

    他现在有求于张铉,很多事他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

    两人催马缓缓而行,不多时便来到了临淄县,长史韦云起也已赶到临淄县。将裴仁基迎进了县衙。

    “我这次来北海郡,主要是想和张将军商量一下出兵琅琊郡的一些细节,想必张将军已经收到我的信了。”裴仁基喝了一口茶笑道。

    韦云起连忙命人摆出山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