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福妻嫁到 >

第212章

福妻嫁到-第212章

小说: 福妻嫁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打圆场先说话:“陛下近日瞧着似乎有些消瘦,您还是要注意身体。”

    皇帝答道:“还是皇后体恤朕,一眼就看出朕最近瘦了。”

    听着帝后的“恩爱”交谈,六公主偷偷地翻了个白眼。如果不是为了知道战场的情况,她才不想待在这儿呢。

    只听皇后又道:“这次大获全胜,陛下也终于可以好好安心睡觉了。”

    六公主听到皇帝又反问皇后:“皇后如何知道这次是胜了?”

    六公主再次偷偷地翻了个白眼,这能不知道嘛?您眼角眉梢的喜气都要溢出来了。

    令六公主高兴的是,皇帝很快就说到了重要的话题之上。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像真相的真相解释

    “三皇儿这次有功,朕想赏他一门亲事。”皇帝道,“他当日在朕面前立誓,说是不驱荣人就不娶妻。如今荣人驱逐了,他的婚事就可以考虑了。”

    “皇后有什么好的人选?”皇帝问道。

    皇后见皇帝进来的时候,双目中神色飞扬,又提及战事。她就猜到陈天扬是再次大获全胜了。只不过,这婚事做赏赐,那就要好好想想了。

    皇后想了一下,答道:“听闻太傅次女和中书令长女都是百里挑一的大才女。这两人品行在众诰命夫人口中也是均很不错,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提及赐婚之事,一是不想给予三皇子太多的权力位置赏赐,另一则是为了试探皇后的态度。

    皇后作为中宫,膝下并无嫡出的儿子。甚至,六公主也不是她的骨肉。

    这样的现实情况,最明智的女人应该是做好且暂时只致力于做好一个皇后。

    因为无论哪个皇子日后继承大统,对于皇后都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都必须尊称皇后一句母后,也都不会对皇后有太深的感情。

    但是,五皇子死在皇后的宫中。

    真凶二皇子是皇后养大的。

    皇帝当然知道,过去,皇后对二皇子是没有多少感情的。毕竟二皇子生母去世的时候,二皇子已经十来岁了。所以二皇子养在皇后身边的日子既不长又不密。

    但是,他的儿子们一个个都如此迫不及待地成长了,焉知他的妻室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

    皇帝听完这两个选择后,并没有很快做出抉择。他反而是又抛给了皇后新的问题:“朕一时疏忽了。说起来,二皇儿的正妻之位已经空悬了一段时间,也该一并考虑了才是。皇后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二皇子被皇帝带进宫的事情,皇后是有所耳闻的。之后,二皇子既没有来自己宫中请安,也没有出皇宫去,皇后就猜测,是不是五皇子的死,根本不是朝阳长公主的安排,而是二皇子的自作主张。

    如今皇帝来问这个问题,皇后心中顿时一凛。

    一个被疑心杀害自己亲生兄弟的人,会得到父母的喜爱吗?

    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

    既然皇帝现在不喜欢二皇子,又为什么会提及二皇子的婚事呢?

    皇后猜测这是一种试探,是皇帝对自己的试探。她仔仔细细地将平日里听到的所有大家闺秀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反复斟酌权衡之后,皇后才开口说道:“老二是个长情的人,我觉得这事还是随他自己吧。他若是没有续娶的想法,咱们做人父母的,也没有必要强求。”

    皇后不想给二皇子推荐任何人选。皇帝若起了疑心,她推荐谁的女儿,都有可能被皇帝误会成是其他想法。

    皇后索性在二皇子的皇子妃人选上,完全保持了沉默。

    皇后的这盆冷水却并没有浇灭皇帝的热情。他自己亲自点出了几个对象:“安怡如何?”

    皇后瞪大了眼睛,看向皇帝。

    安怡虽然如今被贬为了县主,但她与二皇子是堂兄妹的关系,这是绝对不可能抹灭的事实。

    皇后根本不明白皇帝如何就想到了安怡身上。

    皇帝似乎是想一出就是一出地吩咐皇后道:“皇后,除了老二、老三的婚事,安怡的婚事,你也一并想想。北郡王妃走得早,安怡那孩子怪可怜的。”

    皇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皇帝是又想到了安怡县主,并不是要把安怡县主许配给二皇子。

    只不过,安怡县主这样的性情,哪家人家敢要呢?

    皇后觉得,这个问题更加让她头疼了。

    而六公主,转身就把这些听到的话,全部说给了她的皇姑母朝阳长公主听。

    朝阳长公主府里,朝阳长公主听完六公主的话,立刻就猜到了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恐怕,我这皇帝弟弟是不准备处置老二了。”朝阳长公主说道。

    六公主完全不明白她皇姑母是如何想到的这一点。她睁大了眼睛,一脸不解地看向朝阳长公主。

    朝阳长公主没有立刻给六公主解释,她陷入了另一个疑惑中。

    安怡县主的婚事?

    安怡县主为什么得到皇帝另眼相待的原因,朝阳长公主一直很清楚。甚至,朝阳长公主是想过的,如果皇帝够荒唐,够舍得下面子,直接将安怡县主纳入后宫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虽然礼法上不合,但皇帝这种身份,完全可以凌驾于礼法之上。

    总之,朝阳长公主认为,皇帝未必想看到有一个人真的和安怡县主琴瑟相和。

    毕竟安怡县主长得太像已经过世的北郡王妃,如果安怡县主嫁人了,她那模样,焉知不会让皇帝想到北郡王妃和北郡王琴瑟相和的情景?

    除非?

    朝阳长公主睁大了眼睛,如同她的女儿一样地将视线移到了对方的身上。

    只不过,六公主看着朝阳长公主是想得到一个解释。朝阳长公主看着六公主,却是想起了另一位公主。

    安怡县主嫁人,皇帝应当不乐见其成。但如果有让他更加不乐见其成的事情呢?

    比如安怡县主要寻死?

    天牢里面,苏昭宁和南其琛也充满了迷茫。

    就是烧已经退了,身体开始好转的南敏行也是一脸迷茫。

    在这太突然的消息面前,所有人都忘了喜悦。

    喜悦他们能离开天牢,喜悦他们被洗刷了冤屈。

    所有的人,这一次因为五皇子事件入天牢的所有人,居然都被放了出来。

    皇帝的圣旨上说,已经查清楚此事完全就是御膳房的刀具不干净导致的,所以处理了御膳房一干人等。

    苏昭宁不相信这个说辞。

    二皇子自己都是一脸不敢置信。

    关御膳房什么事啊,他的毒明明就是下在糕点里的。下到御膳房的刀具上去,他才是真正没有这个能耐呢。

    四皇子则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

    这个预感,在他送苏昭宁等人回定远侯府的路上就成真了。

    荣兵被逐,我方大胜,将士却皆是缟素归城。

    满城之中,皆是哭声。

第三百四十四章 归家吧将军

    苏昭宁抱着南敏行坐在马车之中,南其琛和四皇子在前面骑马。

    人潮突然涌过来,他们险些被冲散。

    四皇子当机立断,让车夫将马车赶到角落里。

    尽管让出了位置,但移动的人群却如同一条看不到首尾的长龙,仍旧在不断地涌动。

    他们只能暂时停下来。

    那凄厉的哭声让马车内的南敏行生惧。有过天牢这一遭,南敏行那孩子的天性更多地被激发了出来。他紧紧抱住苏昭宁的脖子,问道:“娘,发生了什么事?”

    苏昭宁摇了摇头,将帘子掀起往外看去。

    只见路上哭泣的全是衣着平常的百姓,有满头白发的老妪,也有花样年华的少女,有一身肌肉的汉子,也有拄着拐杖的老翁。

    泪水打湿了少女的脸庞、湿润了汉子的眼眶,老妪则哭出声来,老翁亦是长吁短叹,满是哀伤。

    如此多的人伤悲,如此浓的情绪渲染,苏昭宁忍不住弯腰站起身,将整个马车的帘子掀开。

    她的目光正好触在那将士太过来的黑漆漆棺木上。

    这样的颜色、这样的形状,让苏昭宁想起她内心中曾经饱受折磨的场面。

    虽然知道夫君未死,但看着那血染的衣衫放在棺木里,苏昭宁的心是几乎被石头压得喘不过气的。

    如今这个场面,熟悉却又陌生。

    熟悉的是棺材。这样抬过来的棺材,里面自然是有死人的。

    陌生的是这样浩大的场面。

    如斯引人悲伤、如斯引人动容,棺材里的人,会是谁呢?

    苏昭宁望向那边的四皇子,自欺欺人地问道:“四殿下可听说了什么,那出殡的不知是何人?”

    “这不是出殡,这是回家。”旁边的百姓一边擦泪,一边主动做出解释。

    苏昭宁仍不想去相信自己内心得出的答案。

    她努力找理由安慰自己,陈天扬可是常胜将军,他可才二十来岁……

    “天扬!”一个凄厉的女声响起。

    只见安怡县主骑马疾驰而来。她满脸泪痕,声音嘶哑,路上百姓许多,却一个也不被她放入眼中。

    疾驰到离那棺木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只见安怡一个利落地回旋就下了马,然后就直直地冲那棺木跑去。

    “不好!”四皇子明白安怡的想法,他忙下马去拦,只可惜他和安怡之间实在距离太远,有心无力。

    眼看安怡的头就要正正好撞到那被抬着的棺木之上,旁边一个将士利落下马,直接挡在安怡面前。

    安怡的身子撞在那将士的胸口,那将士则后背完全撞在了棺材之上。

    安怡这一下力气用得很大,将士紧闭着嘴唇却依然在嘴角溢了鲜血出来。

    安怡自己也被反冲得摔得在地。

    可就像感觉不到疼一般,安怡直接又爬起来,冲向陈天扬的棺材。

    四皇子这一次及时拉住了安怡,他将安怡拉扯到一边,厉声呵斥道:“不要胡闹!先让天扬回家!你想让他的棺材直接掉在地上吗?这样可会游魂不得归家的。”

    被安怡的举动吓傻了的百姓也回过神来,那老妪拖着长音的哭声想起:“让陈将军归家吧!”

    “让我们将军归家吧!”抬着棺材的士卒一齐喊道。

    旁边其余的士卒也齐声喊道:“让我们将军归家吧!”

    泪眼朦胧的少女们也喊起来:“让陈将军归家吧!”

    老翁颤抖着声音喊:“让陈将军归家吧!”

    “让陈将军归家吧!”孩童不知事,却也跟着大声喊道。

    整个街上的哭声被归家的呼喊声所取代。

    也不知道是谁先起的调,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口,总之街头巷尾都是呼唤“归家”的声音。

    在这群越来越齐的归家声中,一个格外清晰、刺骨的声音响起。

    “归家吧!”

    “归家吧!”

    “归家吧!我的儿!”

    最后一句的响起,让所有的人自觉让开了道路。只见威远侯夫人被陈雨蕊和七公主一人扶住一侧,几乎是在跪行一般地走向陈天扬的棺材。

    每走一步,都像用尽了陈夫人一身的力气,她的膝盖发软,脚不受控制地往下跪。但是,她不能跪下去,她不能停下脚步,她还要接她的儿子回家。

    “我的儿,娘来接你回家了。”陈夫人眼睛直直地钉在那棺材之上,她看不见其他人,感觉不到其他人。

    她只知道,那个跟她赌气却又知道买吃食回来哄自己的儿子,那个经常远行却又记得写信归来的儿子,那个记忆里蹒跚学步、摇晃着身子走近自己的儿子,没有了!

    “我的儿,归家吧,娘带你归家。”陈夫人终于眼看就要走到棺材面前,她突然加快脚步,迫不及待地往前一扑。

    七公主和陈雨蕊完全没有准备,三人全部摔倒在地上。

    百姓连忙想去扶陈夫人,却又在快靠近的地方顿住脚步。

    因为这样的母亲,这样一个母亲,身上的悲伤太重了。

    每个人尚未走近,就被这种悲伤压得透不过气来。

    苏昭宁坐在马车上,一直没有下过马车,也没有将马车的车帘放下。

    就像她的时间停顿了一般,苏昭宁一直维持着那个掀帘看的姿势。

    她已经无法再自欺欺人,这一切、这所有,都在表明——棺材里的人就是陈天扬。

    陈天扬,死了。

    就算她再睁大眼睛,再想通过自己的细致去观察、去发现、去猜想所有的可能,苏昭宁也知道,陈天扬是真的死了。

    陈天扬的死,不像上次她夫君的假死。

    陈天扬这一死,是死在万千将士面前的。陈天扬这一死,是将这万千的战士也舍弃了的。陈天扬这一死,别离的不仅是他的家人,而且有这卫国的百姓子民。

    他,陈天扬,一辈子都在为百姓而战、为卫国而战。

    所以,苏昭宁知道,那日一别,已是永别。

    当日的一幕,苏昭宁不想回想。有过的相遇,苏昭宁也不愿再想。

    她也是卫国的子民,也曾被这位常胜将军所守护,她也想为他撒上一把泪水。

    但,这泪,她不能在此刻流,不能当着任何一个其他人流。

    天牢的牢门才刚刚关上,夺嫡的凶险她已亲身经历。

    更重要的是,他活着,她不能给予他什么。

    他死了,她还要让他失去名声吗?

    苏昭宁将帘子放下,她眼中的最后一幕是陈夫人独自站了起来,抱住了那黑漆漆的棺材。

    “归吧、归吧,我的儿子。娘曾拉着你的小手走遍这京城的大街小巷,娘曾抱着你在怀里看这春日的百花绽放。娘亲今日,一样要亲自接着你回家。你的魂魄,若在此处,你要牵上娘的手。你的魂魄,若还在那荆州,你要听见我的呼唤。”陈夫人哼唱着曲调,扶着那棺材往前慢慢行走。

    就像她真的被儿子牵住了一样,没有了女儿和儿媳的搀扶,她也能够一步一步地前行。

    听到陈夫人哼唱的曲子用的是寻常人家哄孩子睡的曲调,百姓们也自发随着陈夫人的曲子哼唱起来。

    这曲词,显然已经被陈夫人改动。但是她那每一句都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