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51章

大明武夫-第251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王友山说完;赵进沉默下来;王兆靖有些发急;不过看到其他两人都没有出声;他还是忍住。

    “王叔不把小侄当成外人;说得如此推心置腹;这份厚意;小侄会牢记在心。”赵进先开口说道;语气很真挚。

    进士出身的京官;都察院的御史;即将起复的红人;能和一个没什么官方身份的土豪说得如此实在;的确很不容易;王友山几乎已经明说;眼下这个局面正好;再多做一点就会有大逆的嫌疑;而且其他的事情说得也很**;比如说王家为官;可以庇护提携赵进;赵进在乡豪霸;则是王家的有力支撑;而王家父子回乡之后;还要仰仗赵进;在这样的交换中;赵进不但不是吃亏;严格来说还占了便宜。

    王友山何等精明的人物;他当然能听得出赵进话里的意思;王友山也不着恼;只是笑着说道:“自家人不说外话;有什么你尽管说。”

    “孔九英盘踞在三省交界之地多少年;也没什么人去管;我只不过在徐州自保;难道会有人盯着?”赵进朗声说道。

    “他那种;大明各处何止十万;起起落落;又有谁会在意;你这种;说是在保境安民;可旁人如何能信?”王友山失笑说道。

    赵进又是沉默了一会;抬头又是说道:“王叔;如今世道纷乱;竟然有流民近十万渡河;光天化日就有几百马队;过千私兵相斗;而且现在看来;这些未必是极致;将来或许会有更多更大的乱局;不自强如何自保?”

    “大哥说得是;流民围城;那等危急关头;咱们只有靠自己手里的刀枪;只有咱们自强才能自保”王兆靖急忙附和。

    “这不是乱世”王友山声音猛地提高了些许;脸色也变得严厉起来;王兆靖下意识的向后一缩;赵进却没有动。

    “还有天子还有朝廷还有官军还有王法你说这些不过是一时之乱;和世道有什么关系;如今依旧是天下太平;有明二百余年;这些算得上什么?倭寇、俺答、小王子还有瓦剌;他们现在如何?我大明却一直到今天;这是天命”王友山语气越来越高。

    王兆靖愈发尴尬;小声提醒了句“父亲”

    “忠言逆耳;我当你是自家子侄;不愿意看你行错踏错;这些年豪强肆意;横行不法;官府固然不管;可做得过份;那个又有好下场了;播州杨家传承八百年;一旦反乱还不是族灭;宁夏勃氏有精骑数千;还不是身死灭门;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父亲”王兆靖的声音提高了些许;打断了王友山的话;他急忙插嘴说道:“大哥所做哪一个不是替天行道;哪一个不是保境安民;父亲你怎么用那些反贼大逆来比;这这不是”

    倒是能从嘴型上看出荒唐二字;不过到底是忍不住没说;王友山一愣;随即晃晃头;居然也沉默了。

    播州杨家;宁夏勃家;这个正是所谓“三大征”的两处;一在西南;一在西北;两家虽然都有大明官职;可实际上都是当地的土豪土司;严格来说;和赵进此时在徐州倒有些许的相似。

    可这两家因为造反都被灭族;用这样的例子来劝告赵进;未免有些咒人了;赵进虽然和王友山接触的不多;可也知道以对方的涵养;绝不会恶语伤人;话说回来;赵字营也有他王兆靖的一份;要真是有牵扯;谁也跑不了。

    王友山端起茶碗喝了口;深深呼吸;看到赵进要说话;他那边先摆摆手;再开口时;语气已经平缓了不少。

    “我”说了一个字;王友山却哑然失笑;笑了几声才继续说道:“今日却是糊涂了;在你这边走了走;说话时不自觉的把你比成那些叛逆;倒是让贤侄见笑了。”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九章 说不出的理由

    自嘲了句;让屋子里的气氛放松;王友山缓声说道:“靖儿说得对;自你起家到如今;所作所为或许不和王法;不过都是保境安民;仗义行侠;这倒是我多虑了;不过有些话还是要讲;你到此时这个地步已经有过了;已经打下了这样的家业;好好经营如何?刀枪无眼;你又是家中独子;万一有个闪失;你父母又如何想?这太平年景;刀兵还是少动的好。”

    王兆靖看着赵进;他此时满脸的尴尬;进士、京官、清流、即将起复、还要加上个长辈;这几重身份叠加;可以⊥很多人低头;对王兆靖知道赵进不会;方才这些话甚至很可能让赵进硬顶。

    但赵进没有发怒;只是在那里微微摇头;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如今的确是天下太平;流民作乱不过是地方上的小变故;有明二百年;比现在危急的时刻的确要多太多;可都是挺了过来;但这一切都是幻象;就在接下来这几十年中;大明就要迎来最可怕的敌人;然后王朝鼎革;灰飞烟灭。

    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之中;太多太多都会粉身碎骨;然后彻底消亡;想要避免这样悲惨的结局;只有让自己变强;才有可能自存;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不过这些话却不好拿出来明说;更何况;王友山这番话虽然刺耳;却是真正的关心和提醒;甚至连他的脱口而出都是有道理的;在交通枢纽之地屯驻几千壮丁;的确让人多想。

    赵进在那里沉思;王兆靖却愈发着急;生怕自己父亲说得过分;伤了彼此的交情;王友山脸色依旧平静;不过眼神中却有失望之色。

    “王叔;当年孔九英在三省交际之地站稳了;就不再图谋扩张;反倒是开始经营;把自家当成本地的乡绅门第;的确有几十年太平;可根子却一天天烂下去;到最后身死族灭;小侄这赵字营和孔家庄有些许类似;若是停了就要烂掉弱掉;部众离心;只有不停向上向外;大家才有昂然之气;才不会腐化堕落”赵进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这番话王友山愣了下;颇为诧异的看着赵进;先开口说道:“小靖即便和你讲述了文章典故;也不会让你到这样的地步;你私下一定看了不少书。”

    感慨一句之后;王友山缓缓摇头说道:“你这么想也不能说错;人的确要有昂然向上的心思;一旦想要守成;往往是要走下坡路了。”

    说完这句之后;王友山长叹了口气;却是从座位上站起;走出两步才转身说道:“你好自为之;小靖和你是好友兄弟;我视你如子侄;该帮的绝不会不帮;但若是你这边做得过了;王家也会抽身而退;不会有过多的牵扯;话不好听;但说在前面了;天色不早;赶回城还来得及;我先走了”

    “王叔这番话不是至亲不会讲;小侄一定会铭记在心。”赵进连忙郑重其事的起身答谢。

    话虽然不好听;但确实是诚心劝诫提醒;最后虽然听着功利;可已经是自家人之间才会说的话了;那边王兆靖虽然满脸尴尬苦笑;可赵进却分辨的明白

    送别的时候;赵进和伙伴们都是来到;送出何家庄外三里;王友山也能骑马;几名家丁护卫跟随;临走之前;王友山看了看站在赵进身边的王兆靖;随口问道:“你不跟着回家吗?”

    “父亲;赵字营这边千头万绪;要忙的事情太多;孩儿就不回去了”王兆靖回答的很坦然。

    王友山在马上点点头;也没有多话;抖动缰绳驱马离开。

    一于人向着何家庄回转的时候;吉香忍不住好奇的询问说道:“大哥;刚才王家叔父都说了些什么?”

    “让咱们自立;自强;不要放松懈怠;不要因为眼前的局面不错就去享受。”赵进迟疑了下朗声回答。

    吉香点点头;颇为肃然的说道:“有大哥你们管着;咱们每一点力气都会用足;不会放松。”

    王兆靖在边上想要开口;琢磨了下还是说道:“大哥;你婚期将近;还是要多回去帮帮赵叔那边;人生大事;可不能这么轻看。”

    “亲事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是自家过;弄那么些虚文做什么;反正家要安在何家庄这边。”赵进随意回答说道。

    刘勇咳嗽了声说道:“徐家那边想在何家庄内修一个大宅子供大哥和大嫂居住;不过被大哥回了。”

    “这何家庄内每一寸地方都是有大用;放一个大户宅子在里面岂不是添乱;我这个院子垒砌上围墙就能用;她自家的公事;在集市那边新建就可以。”赵进满不在乎的说道。

    大家一阵哄笑;勾肩搭背的朝着庄内走去。

    “东主这边要看邸报上关于东夷酋长奴儿哈赤的一切文字;属下已经标注出来一些;现在三爷过来;就由三爷来做吧”晚上一起吃过饭;如惠就开始和王兆靖交接一些东西。

    尽管如惠把姿态放得很低;王兆靖对他却很客气;笑着说道:“如今赵字营内外的大小事务曹先生都是操劳不少;我这一年一直用心在进学上;不懂生疏的肯定很多;到时候还要请曹先生教我。”

    王兆靖的这个姿态让曹如惠脸上笑意变得真挚些许;温和的说道:“三爷客气了;这标注邸报的事情看似不大;东主却看重的紧;让属下放了手头其他的事情来做;所以先给三爷说。”

    这话其实是个解释;赵字营相关;如今是好大一摊子;总管手里千头万绪;人事、财务样样重要;先交代一个整理邸报的事情;难免会让人多想。

    “这奴儿哈赤应该是女真建州卫的;祖辈父辈应该都是建州卫的指挥一流;这些年时常上京朝贡;经常出现在礼部的名单里;这几年似乎人参的生意都在此人手中了”如惠倒是整理出不少资料。

    读书人聊天又是不同;如惠一说;王兆靖就明白过来;皱眉摇头说道:“这种土官值不得什么;再说这建州紧邻辽镇;辽镇那十余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他稍有翻腾就直接碾碎了;难道大哥想要做人参皮货的生意?”

    人参和皮货是辽镇输入内地的重要货物;大家也都明白这些来自女真和朝鲜;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原因了。

    “东主做的事情自有道理;属下不多问的。”如惠笑着说道;王兆靖和赵进的关系和他这边又是不同;不过如惠也知道那一日早晨赵进突然咆哮着急喊人有些古怪;这些事能不说还是不说的好。

    对于赵进来讲;这婚事的确不用操什么心;他每日里就是练武和训练;徐家这边大包大揽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说有管事领着裁缝过来;给赵进量了身体的尺寸;好量体裁衣;制作婚服。

    王兆靖的来到;让何家庄这边更加热闹了;徐州这等地方出了一位十七岁的年轻举人;还是清贵门第王家的独子;又和赵进是结义兄弟;这样的人物;当真值得落力交好。

    各方人物都是上门道贺;和赵字营整编时候不同;这次上门的大都是有功名身份的角色;秀才最多;再就是几位资格老的举人;大家彼此照面;打过招呼;日后少不得也要同气连枝彼此照应了。

    王兆靖在招待这些来客的时候;有快马来到了何家庄附近;哨兵们看到骑马之人手中的三角旗帜;立刻就是放行入内;这是赵字营信使和探子们的标志

    有十几个年纪大了;不愿意再去操刀杀伐的江湖人;加上十几个会骑马的伶俐汉子;每日里分布在徐州各处;和赵字营有关的各方有什么要紧消息;就会通过他们抓紧传递。

    齐三已经到了马队效力;齐大齐二则是都在徐州城内;领着四五个人;每日里打听消息;保证最快传递到赵进手中。

    “老爷;昨天有十余名官差来到了城外驿站;今早就去了云山寺;已经派人去驿站那边打听过消息了;这伙官差是凤阳府那边过来的;驿站的人还说了什么欠债之类的;说是出的是凤阳府的公文;可看那个做派;不像是衙门里出来的听差。”消息打听的很详细。

    赵进吩咐探子休息后继续回城;有消息抓紧通报;然后直接问身边的如惠说道:“你在云山寺的眼线可靠吗?”

    “东主放心;除了真智那边;还有几个师侄;徒孙是别人不知道的;不过;就算属下的眼线不可靠;东主也肯定另有安排。”如惠调侃着说了句。

    赵进笑了笑;继续看着账簿;眼看这就要入冬;流民过冬的棉衣和食物要开始向外划拨了;甚至连取暖的燃料都要考虑;不过徐家那边产煤;这个倒是能方便些。

    “东主;云山寺那边不要安排什么吗?”如惠没有继续;周学智却有点担

    “翻不起什么风浪;就算翻起来了;在徐州地面上;我们也可以按下去。”赵进随口说了句。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章 毫不客气

    前面报信的那个人来后两个时辰多些;邻近天黑的时候;又有一匹快马到了何家庄;只不过这次骑马的人没有被放行;哨兵们用长矛逼停了马匹;搜身后先把人带到了刘勇那边;然后才带到赵进这里。

    “大哥;云山寺来人了;说有急事求见;的确是云山寺的人。”刘勇开口说道。

    跪在地上的那名骑士帽子头巾都被扯掉;露出带着戒疤的光头;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

    “什么急事?”

    “进爷;真智师祖让小的过来报信;说是凤阳守备太监余公公派人过来要账了;为首的是个把总;在寺里大发脾气;师祖他们那边好说歹说才把人安抚住;今天摆了酒席;还在城里叫了陪酒的”跪在地上的年轻僧人急忙忙的说道。

    “少说废话;那些人说什么时候走?”如惠有些焦躁的催促说道。

    “没说走;只说休息一天;明天再来算账。”那年轻僧人战战兢兢的回答说道。

    这僧人被带到庄外去休息;如惠脸色不太好看;没等赵进询问;就闷声说道:“云山寺田庄每年收成要给凤阳的太监三成;换来的是云山寺在徐州一地的横行;本以为云山寺换了主持;装聋作哑不出声;对方也不好撕破脸上门讨要;没曾想这太监还真是要钱不要脸了。”

    云山寺田庄收益三成是个很大的数目;虽说折算成白银万余两;可那是因为粮贱钱贵;给出这么大笔钱财自然要有收益;换来的就是云山寺作为徐州第一大豪强的地位;可以欺压良善;可以窝赃贩盐;甚至可以向邪教倒卖兵器;赚取种种暴利;官府不敢过问。

    不过赵进拿下云山寺;云山寺这笔常例也就不必交了;且不说在赵进属下不用做从前那些事;即便是做;有赵进的庇护;官府也一样不敢过问。

    当然;云山寺下了这么大的本钱;所图的肯定不是徐州一地;看他蓄养僧兵之类的;搞不好还有很大的野心。

    到了现在;云山寺一来不去做那些豪强匪盗的勾当;二来又有赵进庇护;自然不需要上供大笔钱财求个官面上的护佑。

    送银子收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