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50章

大明武夫-第250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了我;直接就走;可是方便的很。”

    “小的家人都在勇爷这边;小的怎么敢造次。”聂黑低眉顺眼的说道。

    刘勇似笑非笑的又是问道:“若是家人不在的话;刚才那不是个好机会吗

    聂黑抬头看了眼;有些无奈的向着一边屋子一指;闷声说道:“除了勇爷在;在那里还有两人;恐怕也是和勇爷相当的人物;小的若有异动;肯定是死路一条;小的怎么敢乱来。”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刘勇脸上的表情终于换成了纯粹的好奇。”小的进来时听到屋内有细微的动静;窗纸上又有几条不太对的裂缝;所以有所觉察。”聂黑低头说道。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七章 王家父子的话

    刘勇脸上浮现赞许的神色;点点头说道:“你先回去;去看看你的家人;养病治病的银钱今晚会发给你;先安心养好身体。“

    聂黑连忙躬身谢过;这才出了门;刘勇转头朝着木屋的方向看了眼;里面传出赵进的声音;赵进笑着说道:“这个人不错;你先继续选;我和兆靖去另一边。”

    王兆靖在九月初七那天就和父亲王友山一同回到了徐州;乡试结果在八月底就已经发出;没什么意外;王兆靖在第十名的名次上;如今也是举人的身份;也可以被人称为王老爷了。

    金举人;银进士;能有一个举人身份;已经可以豪霸乡里;何况王家这边父亲是致仕京官清流;儿子是新晋举人;这父子都是清贵身份;王家也成了徐州本地第一清贵门第。

    这样的家世身份在江南或许不算什么;在文风不盛的徐州当真惊人;且不说那知州童怀祖早已失势;就算最好那几年;在王家面前也要弯腰低头。

    不过王家父子回到徐州后;并没有留在家中接受各方的道贺;要知道;新科举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接受各方的土地田产投献;家业陡增十倍几十倍;第二件事则是和当地乡绅勾兑;算是重新划定权益;这样的好事王家没去做;当然也是不屑去做;王家父子直接赶往何家庄。

    尽管赵进设置的所有位置都没有王兆靖;可王兆靖和大伙却显得比走前还要亲密;整日里东看西看;什么都要帮忙;王友山则是悠闲的很;在河叔的陪伴下;在这个正在改建的何家庄内到处闲逛;也不管工地上的脏乱。

    内卫队招募各路好手;闻香教这些被遗弃的骨于也在招募之列;前段时间有人在流民中煽动;妄图让流民北归;当时告密的人不少;流民内部早就有赵字营安插的眼线;可起关键作用的却是这些骨于;聂黑和其他几人的口供不仅仅让过来煽动的人落网;连混在流民中想要借机逃跑的那些骨于和教众都被挖了出来。

    正因为如此;聂黑也就有了招揽的价值;赵进也要过来看看;王兆靖本来说机密事还是不要参与;不过赵进还是带他一起过来。

    “没想到那闻香教里竟然有这样的精锐;可惜那边不知道珍惜;白白逼反了送给咱们。”王兆靖笑着感叹说道。

    木屋虽然搭建的仓促;可里面该有的设施都是齐备;他们两人来到了另一间房;落座闲谈。

    赵进摇摇头说道:“我担心这些人是反间;相比于这样的好手;那些煽动的香众教徒不算什么;用这些没价值的换来这伙好手打入我们这边;这生意做得过;也就是这聂黑的家人被咱们拿到手里;这才敢收纳。”

    “大哥的小心谨慎;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或许也就是这小心;才让大哥有了这番事业。”王兆靖感叹说道。

    “处处小心;可事到临头;发现总有顾不到的地方。”赵进自嘲了句;随即转了话题;笑着说道:“今年中举;马上就要去京师赶考了吧?什么时候启程?”

    乡试第二年春季;在京师举行会试;然后就是殿试;贡士和进士;这是读书人科举考试上的顶点了。

    “小弟还是准备三年后的那一科;这样把握大些;这三年就留在徐州;全力帮大哥做事。”王兆靖诚恳说道。

    赵进笑着说道:“这三年你该专心学业才对;帮我岂不是耽误了你。”

    说到这里;王兆靖脸上虽然依旧有笑容;只是这笑容从开心变成了感慨;缓缓摇头;沉默了会才说道:“能不能中;倒是和学业没什么关系;在几个月前;家父和小弟这边都以为乡试无望;这次无非是全个心愿;可这两个月局面却已经变了;小弟初到南京;就知道这次必然中举;若小弟有心;五经魁首或者解元都未必不可。”

    “五经魁首”是说乡试前五名;解元是乡试第一;这是一省乡试最显要光彩的名次;日后都是前途无量的;更不要说;南北直隶的乡试最为天下瞩目;能有这样的名次;前途不可限量都不是夸张。

    没想到王兆靖居然说得这么有把握;赵进顿时来了兴趣;王兆靖也不隐藏;收了笑容询问说道:“大哥知道京察吗?”

    赵进摇摇头;王兆靖缓声解释;所谓京察大计;是说吏部每六年对京官的考核;绩优者提拔;不合格的罢黜;从开国洪武年到如今;按照大明的传统;这个京察自然已经成了党争的手段;那一派当政;就会在京察中罢黜敌对派系的成员;王友山回乡的时候;他所在的那一派相比东林还处于下风;现在则是占到上风了。

    尽管此时东林派系还在拼命的抵抗;可大家都知道;明年京察;东林将被赶出京师;一大批人没了官位;就有一大批的位置空出来;王友山进士出身;又是京官清流的正途;当日致仕的时候;又是让的痛快;给人腾出了道路;这次有人记得他的这份情谊;已经放出风声;等京察之后;朝廷就会下旨起复;到时候会有超拔。

    闲居在家的清流京官只有人情和身份;若是回去做官;四周都是同党;那局面又是不同;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王友山四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官场上的好时候;王家一下子就是炙手可热了;即便是在南直隶这等士人云集的地方;王友山也被众人瞩目。

    “明年二月一切还未定;会试或许有变数;三年后大局已经稳了;拔贡也就理所当然;三甲或许可期”王兆靖脸上带着笑;看似很开心;可细看下总觉得颇为缥缈。

    “你怎么打算?”赵进想了半天;也只能问出这句话。

    王兆靖笑了笑说道:“青云路如此容易;小弟自然不会不走;不过这三年也不用在学业上费太多心思;就留在这里多帮大哥做事吧“

    赵进点点头;事先本就给王兆靖留了位置;王兆靖脸上的笑容在这时却保持不住了;闷声说道:“那试题小弟也看过了;凭真本事来考;中举也是理所当然;可现在却不知道了。”

    这实在是有些得了便宜卖乖;都是自家朋友兄弟;赵进准备顺着说几句;王兆靖自己转了话题;又是说道:“小弟这次来就不走了;但这次来;主要是陪家父;家父想要和大哥你单独见一面;问大哥你这边什么时候可以。”

    王友山要见自己?赵进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苦笑着说道:“长辈召见;还问我可以不可以;快走吧”

    赵进从小和王兆靖交好;和王友山自然也有往来;王友山对赵进也很客气;不过毕竟是门第不同;以王友山的清贵身份这么对待赵进;放在外人眼里已经算亲厚;可实际上还是颇为疏离;双方也没有什么太深的交集;可这次一个即将起复的热门清贵文官居然要亲自来何家庄见赵进;这实在是有违常理。

    就算这王友山没有起复;依旧闲居在家;他让赵进到徐州见他也是理所当然;赵进也得乖乖的过去。

    王兆靖这边一提;赵进就连忙和他回返何家庄;到何家庄的时候;王友山已经结束了游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赵字营诸位对待王友山的态度上;赵进又有深刻的感觉;如惠和周学智简直就是把王友山供起来了;专门备下一套宅院请望山老人停驻;又拿出了私藏的好茶;如惠放下手头的活计;陪在王友山身边;一副学生对待老师的摸样。

    “你这里事务繁忙;我这是打搅了。”一见面;王友山就客气的说道;丝毫也不把自己当成“贵客”“上宾”;而且和赵进之间似乎是平礼相待。

    “王叔说笑了。”赵进觉得奇怪;在那里抱拳客气了句。

    “这次来没什么别的事;就是你我二人闲谈。”王友山笑着说道;瞥了一眼边上的王兆靖;又补充了句说道:“兆靖也留下吧”

    如惠咧嘴笑了下;和周学智一起告辞离开;只剩下王家父子和赵进三人。

    “你坐;咱们今天只是闲谈。”王友山示意赵进坐下;在这个场合;王兆靖自然要站在王友山身后。

    “听了你的安排;今天又亲眼看了你这边的规制;真是了不起;连见过大场面的老河都惊叹不已;说这般营头和阵仗;徐州地方安保无忧”

    “你做了这么多事;虽说杀孽不少;可都是为了大义;为了保境安民;没人会觉得你凶残;只会说你高义”

    王友山说得话很客观;赵进依旧不知道对方的来意;只是在那里凝神细听

    “今时不同往日;我那时以为自己终身归隐田园;也连累着小靖在功名上无法寸进;所以想让他和你在徐州这边做出一方局面;所谓士绅;都是在本乡本土的有力人物;我在时还能帮他;我若不在;他无可凭依;你们兄弟几个做出一番局面来;也是立身之本”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八章 到此为止吧

    王兆靖听到自己父亲说这个;想要开口;可迟疑了下还是没有出声;赵进眼神凝聚;本以为王友山是来看个新鲜;然后和自己闲谈;没想到另有用意

    “。现在和那时的情况不同;侥幸也好;什么也好;小靖这边也会有自己的一片局面;你这边”

    “父亲”王兆靖忍不住出口说道;赵进清了清嗓子也要开口;王友山笑着摆手;开口说道:“你们是不是以为我要说文武殊途;以后少些相于;我还没那么清高迂腐市侩。”

    赵进于笑了声;王友山在那里继续说道:“太祖皇帝立大明的法度规矩;就是朝廷和士绅共治天下;偌大个徐州;一个州衙、四个县衙;那么点官吏差役;能于什么;还不是要依靠下面的士绅豪族。“

    似乎和自己猜的不是一回事;赵进略微坐正;站在父亲王友山身后的王兆靖也凝神细听。

    “你做的也没什么错处;官府能顾得上的地方就是城墙之内;城外五里;在这些地方;自然杀人都是重罪;可在这之外;那就没有王法了;豪强蓄养私兵;争路;争田;争水;处处争斗;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谁也不会去说;谁也不会去问”

    “有人说你行事霸道;目无王法;这个你不必理会;不过是你新起;有人心存嫉恨;有人觉得吃亏;想说得你缩手;他们好沾些便宜;从前谁不是这样做;那个起家手里没有人命;那个眼里有什么王法”

    赵进吁了口气;王友山的话倒是让他几个猜测彻底明白;并不是自己行事独特;目无王法;而是人人如此。

    “传说云山寺当时是一伙流寇假扮;先是谋害了原来的僧众;然后血洗了周围的庄子;这才建立了偌大的家业;结果也是佛门胜地;也有些官员士绅上去敬香礼拜;那孔九英若不是碰到了你;再过些年头;没准也是一方名流;世代门第”

    赵进和王兆靖对视了眼;都有疑惑不解;赵进两个疑问;王友山难道是给专程给自己解开心结的吗?

    自己的确一直有点忐忑;因为不知道自己这么做节奏合适不合适;赵字营崛起;靠着武力和强势迫使徐州各方低头;分配徐州各方利益;打掉了几个最大的土豪然后吞并灭杀;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快太猛;会不会引起各方的敌视;会不会逼得各方同仇敌忾;赵进一直在担心;尽管周围没有这样的迹象;可依旧不敢大意。

    听王友山这么一说;赵进倒是明白了;自己这么做和前人所做没什么区别;官府习以为常;大家也以为是正常的更迭;豪强纷争;血腥厮杀是免不了的;官府只做没看见;最后和剩下的那个合作就是。

    第二个疑问就是;怎么连王兆靖都不知道他父亲的来意?京官进士;清贵如此;居然专门来给自己开导心结;似乎太小题大做了;不过到这时候;赵进已经能沉住气了;听对方说下去。

    “你们兄弟几个这么多年;我也是看在眼里;你做事知道规矩分寸;而且合乎大义;徐州由你抓住;总比被别人拿去的好;好歹不必让官府太过难做;不会让百姓太过难熬”

    赵进脸上露出笑意;赵字营所做;处处都有规矩;这话等同于夸奖。

    “不过到此为止了;万事都有个分寸尺度;减一分不足;增一分太过;你现在这般就是恰到好处;若是再有扩张的心思;就会被官府忌惮;其实这次看了;已经有些不对;你这周围做的好;你这规矩也是精妙;可你不过是个保正;手下不过是团练乡勇;要这些作甚”

    赵进深吸了口气;到正题了;而且王友山所说;还真是自己没有想到的。

    “但这般做也无妨;徐州上下你们经营的好;再有我和你们几个的家里父辈遮掩;没人会针对你们;也没人敢针对你们;若是再向外扩;那就有风险了;被你们侵夺的外地士绅会不会勾结官府;官府会不会对你们忌惮猜疑;甚至会不会招来厂卫的番子;到那时;任你有万夫莫敌的勇猛;也要烟消云散

    官府可以容忍一县、一州、一府内有豪强;却不会容忍几府之内的大豪;这样的人物出现;等于是割据分裂;不仅士绅们会群起为敌;连官府和朝廷都会郑重对待。

    赵进眉头皱起;站在王友山身后的王兆靖也神情慎重;王友山喝了口茶水;继续侃侃而谈:“我在京师;小靖以后在京师的可能也大些;我们父子是徐州人;自然会照顾徐州乡梓;你只要不犯大错;都能遮掩的过;我父子是徐州人;徐州乃是根本地;有你在这里主持;我父子进退也从容些。”

    说到这里;王兆靖的神色已经有些尴尬;不住的看向赵进;赵进倒是听得认真。

    “我父子是徐州人;落叶归根;早晚要回来的;到时候还要仰仗你照顾

    咱们几家现在已经是同气连枝;要彼此帮扶才能壮大传承;才能”

    等到王友山说完;赵进沉默下来;王兆靖有些发急;不过看到其他两人都没有出声;他还是忍住。

    “王叔不把小侄当成外人;说得如此推心置腹;这份厚意;小侄会牢记在心。”赵进先开口说道;语气很真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