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977章

大明武夫-第977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也会出去巡视?”丞相微微意动。

    结合皇上之前让太子参加国务会议、并且准备让太子出镇高丽总制征日后方的安排,看来太子慢慢涉入到朝政当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定局了。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居然太子都快长大成人……蓦地丞相的心里突然闪过了一丝和现在气氛不同的感悟。

    “此事甚好,不过你那边要注意一下安全,不要让太子有什么闪失。”交代了一句之后,他又转过了头来,看了看自己年幼的儿子。

    太子是仁厚聪慧的孩子,将来能成大器,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到时候能成个什么器呢?只盼他到时候也能继续辅佐大汉皇家吧。

    就在大臣们还在闲聊的时候,有一个进宫来朝贺的人却被皇宫的侍从们带离了大殿,不过由于他的身份特殊,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他的离开,仍旧继续着他们的闲谈。

    这个人就是高丽驻京使团的团长、高丽宗室李珂。

    在侍臣的带领之下,他沿着皇极殿旁边的路,向中极殿亦步亦趋地走了过去,听侍臣说,大汉的皇帝和太子,将会在那里接见自己,有要事相商。

    这位使团长一袭青衫,身材颀长,留着细长的胡须,皮肤也十分白皙,看上去就像是个饱读诗书的文士一般。实际上虽然身为高丽国的宗室,他也确实汉学功底很深。

    不过,虽然被大汉皇帝召见说起来是一种殊荣,但是他却表情严肃,眉宇之间好像隐伏着深深的忧虑。他忧虑的正是他的祖国高丽,更加是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博取到中朝皇帝的欢心,让他对祖国稍微宽限几分。

    在光海君被朝廷复位之后,为了加强对高丽的控制,在高丽设置了使团,而同样,高丽也被要求在京城设置使团。

    在前明时代,高丽在大明境内是并没有常驻的外交机构的,他们只是定期地派出朝贡的使团来京城朝拜皇帝而已,虽然每逢王权更替,高丽都会派出使臣知会大明,但是并不受大明的实际控制。在万历年间,日本渡海进攻高丽,荼毒一方的时候,大明虽然派兵援救,并且最终将日本军队赶出了高丽,但是之后并没有在高丽驻军,马上就撤走了,并且很快就陷入到了内部的混乱当中。

    新朝就没有这么慷慨了,将光海君重新扶上高丽王位,他们马上就索要了巨额的报酬,派驻了使团和驻军。而且,驻汉城的使团挟中朝之威,骄横跋扈,好像完全不把高丽朝廷放在眼里,令高丽人心中愤愤不平。

第1509章 弱肉强食的丛林

    自从接受了来自于大陆的一整套儒家伦理,并且以这套伦理体系架构了整个国家之后,高丽一直以小中华自居,把自己看成是中国之下地位最高的国家。可是,突然之间,高丽却由原本相对自由的地位一下子落到了被中朝的官员颐指气使的境地,高丽君臣暗地里都难以接受。尤其是,他们还觉得大汉的新贵们个个粗鄙不文,不通经典,并且还有鄙弃儒学的倾向,因此心里都对大汉有些不屑。

    然而,纵使有万般的不满和不屑,高丽也只能默默接受——因为,大汉实在太强了。

    在建国之初就能征伐四方,横扫边衅,原本强横一时的建奴和蒙古部落,一下子都被打得狼奔鼠窜,毫无招架之力。仅仅立国数年,大汉就已经打出了一个超过了前明的疆土。

    大汉如此赫赫的武功完全震慑住了这些高丽人,哪怕在高丽国内,也对这位传奇性的帝王敬畏无比,因此哪怕心里忿恨,也完全不敢表露出来,只能默默忍受。

    既然不能反抗,那么干脆就想办法曲意讨好吧,如果能讨好中朝皇家,那么高丽就会被重视几分,待遇也会好上不少——抱着这样的想法,高丽国主李珲就通过他向中朝提出了将高丽宗女献给太子作为侍妾的想法。

    莫非中朝的皇帝陛下就是为了这个才召见我的?李珂的脑中想过了一道灵光。

    如果是,那就好了……

    作为使团长,李珂是乐见此事成真的。

    带着如释重负的心情,李珂跟着侍臣一起走到了中极殿里面。

    一进来,他就不管不顾地跟高举御座上的大汉皇帝跪了下来,然后一丝不苟地执行了朝见大礼。

    “藩国使臣李珂,拜见中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借着行礼时的余裕,他用眼角的旁观扫视了一下站在皇帝旁边的少年。

    这个少年身材高挑、面孔端正,虽不算十分儒雅俊秀但是却十分沉稳端正,看得出有乃父之气。

    如果能够得到中朝太子的青睐,我国大概就可以从水深火热当中脱困而出了吧……

    “李大使,今天有劳你了,一大早就要赶到宫里来,。”皇帝先说了句客套话,示意安抚使臣。“想必你一大早就赶过来,也没吃东西,一定饿了吧?也罢,今天我就不管那么多繁文缛节了,快事快说,让你也早点休息。”

    “能够得以参觐中朝的新年大宴,是臣万分的荣幸,绝无半分劳顿,还请陛下明察。”李珂严肃地向皇帝道谢。

    之前几次朝觐中朝皇帝的时候,他心里对皇帝自称“我”有些腹诽,觉得太过粗鄙不文,果然是徐州微末出身,可是几次朝觐之后,他也不再感到有什么不适了。

    “其实这事也简单……”皇帝的表情十分轻松,然后指了指太子,“太子不久之后要有求于你们了,所以我提前为他请你们帮个忙。”

    难道……难道真是要让太子纳高丽宗女为侍妾了吗?李珂心里一阵激动。

    太子妃他知道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有太子身边有了高丽的侍妾,并且她们讨得了太子的欢心的话,那么高丽的地位在未来势必会和之前大不相同,而且他李珂也一定会因为经办此事而得到奖赏。

    “上国若有需要弊邦之事,尽管开口就好,弊邦感慕****之恩,绝不会有丝毫怠慢。”他将头沉了下去,然后大声回禀陛下。

    “高丽的忠心,我是明白的,天下藩国,最于中华亲近的,也就是高丽了。”皇帝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好,我就直说了吧……”

    正当李珂以为陛下将要说出“那就依了贵国国主之意吧”的时候,他却听到了一句让他难以置信的话。

    “李珂,你是个很聪慧的人,对高丽上下民情也十分熟悉。请你过完年之后,跟着太子一起去高丽,帮他处理一下有关于高丽的事务吧。”

    “陛……陛下?”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即使以李珂平日里自诩的士大夫的沉稳,身体也还是忍不住晃了一晃。“这……这是为何?”

    他心里着实害怕了。

    在此时此刻,高丽君臣、尤其是宗室上上下下最怕的,就是大汉贪得无厌,攫取了现在的利益还不够,还想要进一步把高丽控制在手中,甚至直接废除掉高丽王室,将高丽变成大汉的疆土。

    经过了多年的文教熏陶之后,此时的高丽多得是饱读诗书的文士,少的是能征善战的将领,他们再也没有当年自封朝廷,抵御中原的气概。之前倭寇寇边的时候,就轻轻松松被倭寇几个月内就占领了全境,后来借得大明的兵威才总算赶跑了倭寇,如今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大汉不知道比倭寇强了多少,高丽哪里还有抵御的本事呢?怕是只能任人宰割了。

    正是因为出于这种畏惧心理,所以高丽国主拼了命的想要讨好大汉,不光是对大汉使团毕恭毕敬,甚至还想出了献出宗女以讨好大汉朝廷的主意,浑然不要颜面了。

    这就是高丽这个小国,多少年来面对中原大国时的悲哀啊。

    然而,即使已经低声下气到了这个地步,大汉仍旧不打算饶过我们吗……李珂的心里突然闪过了一丝悲凉,看来李朝这三百年国祚,就要败坏在这一代人手里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自己不会为虎作伥,绝不会屈膝作为向导引大汉入高丽,如果李家望族注定要横遭不测的话,就从自己开始吧!他心里突然闪过了这样的念头。

    一瞬间他的脑袋里各种念头纷至沓来,竟然有些失神了。

    可是中朝皇帝并没有发现他的异常,而是继续说了下去,“我告诉你一件机密事,你要记得保密,最近不许跟任何人提起。我朝经过朝议之后,已经决定了——我朝将要征伐日本,并且要借高丽为基地。”

    在片刻的沉寂之后,李珂终于回过神来了,听懂了中朝的意思。

    原来……原来是这样……并不是要灭我高丽国祚啊……

    原本悬起来的心,慢慢地重新落下了,他心里微微一宽,然后发现背后全是冷汗,几乎已经湿透了。

    “李大使,你意下如何?”眼见他一直没有回答,皇帝催问了。

    经过了刚才的惊吓之后,李珂感觉自己的精神还有些紊乱,难以集中起来思考问题。不过大体上他还是明白了——中朝要对日本发大兵,借高丽土地为进攻基地。

    说实话,他反应过来之后,一开始就是有些窃喜——倭寇当年登陆高丽,搜掠了高丽全境,不知道荼毒戕害了多少高丽的生民,犯下了多少血债,一想起来就让高丽人莫不切齿痛恨。

    不过之前痛恨归痛恨,高丽人并没有办法组织大军打回去报仇雪恨,就连复国也是靠的大明,因此几十年来,高丽上下的复仇之心也只能按捺在心中。

    然而,现在中朝皇帝说他要准备去发兵攻打日本了,这如何不让人窃喜?只要中朝起大兵进犯日本,不管能不能赢,至少能够在日本荼毒一番,让倭人也受受当年高丽人所蒙受的苦痛。

    可是窃喜之后,李珂又马上回复了冷静。

    自古以来,兴兵打仗都是要花费无数钱粮的,中朝要借高丽为基地,自然也会从高丽筹集钱粮,高丽本来就是贫弱小国,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再说了,大汉大军若是集聚在高丽,天知道会生出多少事端来……

    一想到这里,李珂的窃喜就换成了忧虑。不过他并不敢拒绝皇帝的要求,这种事本来就不是他能做主的。

    “陛下的意思,外臣已经明白了,外臣今天回去之后,一定会马上修书国内,让国主定夺,请陛下放心。”

    他的答案,并没有让中朝满意。

    “高丽离京城千里,修书往来的话,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兵贵神速,我朝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消耗。”陛下淡淡地笑了一下,“大使之前不是说高丽是对我朝最为忠心崇敬的藩国吗?怎么,我朝打算发兵日本,为高丽一雪当年的血仇,高丽反倒会不愿了?”

    “陛下,外臣绝无此意!”一见到皇帝说得如此严厉,李珂吓得连忙解释,“外臣只是说兹事体大……由不得外臣做主。”

    他已经明白了,大汉的朝廷根本就不会给他、给高丽什么选择的余地,他们已经定好了,一定要这么做,现在客气下问问,只是给藩国一个颜面而已。如果自己在这里不同意或者推脱的话,他们恐怕就会直接翻脸无情吧。

    在大明的时代,我高丽何曾受到过这种羞辱……这大汉比起大明来,真不知道坏了多少,只恨苍天无眼,居然让这等背离圣人之道的人得了天下,行事如此强横霸蛮,不知礼义,不知道能几世而亡!

    然而,腹诽归腹诽,李珂却不敢有任何表示,甚至连表情都只能装作十分高兴。“我国与日本血海深仇,中朝肯兴兵日本,自然是令我等大为畅快的……”

第1510章 同乐太平

    “你畅快那不就好了?你是高丽大使,又是高丽宗室,你高兴的事情难道国主不高兴?”皇上仍旧微笑着,然后挥了挥手,“那就这样吧,这阵子你准备一下,二月三月的时候太子就会启程前往高丽,你知会一下国内就好了,那边的使团也会准备的。到时候,你就随同太子一起前往高丽吧,重任在肩,李大使,有劳你了,不过,我朝对有功之人向来慷慨,纵使外臣,只要有功,该赏还是会赏的。”

    李珂已经不再听后面的话了,他知道,这是不容置疑的旨意,,纵使屈辱,也只能咽下,用最卑微的态度,尽量给祖国挽回一点利益,哪怕一小点利益,也可以让高丽在重压之下稍微能轻松一点。

    “弊国尊奉****是理所当然的,外臣怎敢请什么赏……外臣只求****尽量……尽量少征发高丽的物产,毕竟弊国只是蕞尔小邦,实在支撑不起大战所需的军需啊……”李珂大起胆子来跟天子求情,他知道自己已经有些危险了,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跪了下来,“还请陛下体恤藩国!”

    出乎李珂预料的是,他这番话并没有惹怒中朝天子,他反而微微颔首,好像赞同了李珂的意见。

    “你说得没错,高丽国小民敝,物资匮乏,要从高丽征发太多物资的话,确实是太过于勉为其难了,有伤****颜面。所以,这次就是为了避免让高丽不堪征发,所以我才特地派太子过去坐镇的,除了一些粮食之外,大汉不会从高丽取用太多东西,军火和军费,大汉自行运输承担,并且在战后,我朝征发的物资会一并作价补偿,所以就有劳李大使了。你放心,只要有太子在,集结在高丽的大军绝不会纵兵为患,更不会让高丽为难。”

    接着,陛下摆了个手势,将太子叫到了跟前,“太子,李大使确实个干才,你在后方要多听听李大使的意见,高丽的事情他比你懂。”

    “儿臣明白。”太子向父皇躬了躬身,然后也像李珂友好地笑了笑,“李大使,有劳了,还请之后大使继续努力,为我朝为高丽继续出力。”

    虽然大军过境不可能完全秋毫无犯,但是中朝天子的允诺仍旧让李珂宽心了不少。现在他不再抵触跟着中朝太子回去高丽了,他反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太子身边多做些事,帮助高丽将损失尽量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至于什么战后补偿他就不敢想了,天知道到时候给不给。

    “****有命,外臣但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珂垂首应诺了下来。他同时决定,在回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