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628章

鉴宝人生-第628章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摊主见此就急了,连忙又掏出刚才的那个皮夹子来,眦着牙说:“我有卡,我有卡!卡里有钱!价格咱们好商量……”

    小贼根本理都不理他,直接拎着包挤出了人群就走了。

    见小贼走的干脆,而且人群中好像有人想要跟过去,卢传佑哪还顾得了其它,连忙拔腿就追,边追边想道:“可不能让让那家伙溜了!那只赏瓶自己可无论如何得买下来,不说能赚一笔大钱,就算自己收藏起来也是好的。”

    没想到,那小贼的警惕心很高,拎着袋子三拐两拐的,没一会就走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位置。好在卢传佑盯梢功夫不错,没把人给跟丢了。

    其实,现在卢传佑心里想想还挺害怕的,得亏人家图的是财不是命,不然他那条老命现在就已经不在了。

    接下来,卢传佑把那小贼叫了下来,见对方警惕心很高,不肯把东西拿出来,他又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好话,这才看到了那只赏瓶……(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九章  收藏的理念

    事情说到最后,卢传佑就苦笑着说道:“现在想想,其实这个骗局也不高明,只要心细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妥,比如说,那两人的当时的表情太夸张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有演戏的成份。但当时我还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就是一心想要把东西买下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真是昏了头了!”

    潘彬摇了摇头说道:“你啊,就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不说你当时连其中的猫腻都看不出来,你居然连搞收藏必须遵纪守法都忘记了,也实在太不应该了。”

    卢传佑听了这话,就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老潘,你又来这一套了,我也知道搞古玩得遵纪守法,但也你也得看看现在这方面的法规是什么样的吧?这么不完善的法规,你让人怎么遵守?”

    潘彬皱着眉头说道:“你说的对,咱们国家目前这方面的法规确定还不健全,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之处。但作为一个公民,你首先要遵守它,然后再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修改建议。”

    卢传佑闻言反驳道:“如果真照你说的这么做,那咱们平时还买什么古玩啊?”

    潘彬笑着说道:“我也知道,如果对照条文一条条去套,咱们必将无所适从。所以,我也认为咱们平时应该活学活用,灵活变通。”

    卢传佑无语道:“你这话说的,不是自相矛盾吗?”

    潘彬说道:“听着是有些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我认为。搞收藏,应该遵守八个字。立志于藏,立足于藏。在这种前提下。凡是你确实不明其来源者,你都可以照收不误。”

    “道理很简单,这件文物出现在市场上,如果你不买,就有可能被别人买去。别人买去后,这件文物的下场就很难说了,有可能它被一个和你一样爱好和爱护咱们国家文化遗产的收藏家买去,那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也有可能被不法之徒买去,其命运就堪忧了。不法分子可能将它走私出境。从而咱们国家宝贵的文物流失海外。所以,在你对这件文物的来源不了解的情况下,只要你买了下来,收藏起来,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一件坏事。”

    听到这里,卢传佑摊了摊手道:“那不就是了,照你这么说,我把那件东西买下来也没什么问题嘛,本来我就是想买下来收藏的。就算转让给别人,我也会找个放心的买家,争取不让东西流传到国外去。我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对的吧?”

    潘彬说道:“对,你这么做确实没什么不对。但这得在你确实不知道东西的来源,也就是不知道东西到底是盗掘、偷盗等不法手段得到的情况下。现在,你可是明明知道主人很可能是用不法手段得到的东西。你就不怕对方事情败露,被警察找到你的头上来吗?”

    卢传佑听了这话。尴尬一笑,说道:“这不是最后证实这只赏瓶是有问题的吗?”

    潘彬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老卢啊,你这样的想法真要不得,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盗墓更卑贱更可耻的行业。它是对文物的极大破坏,也是对祖先的极大凌辱。挖人祖坟,本身就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更何况是以这个职业为生?”

    “这种人是没人喜欢的,我以前听朋友说,在看守所里,在监狱里,最下等的就是盗墓贼。盗墓贼必须为所有的犯罪分子做脏活累活,吃饭什么的盗墓贼也都必须等到最后。而且,所有其他犯罪分子都不齿于与盗墓贼交谈,只有命令和拳头。”

    卢传佑听到这里,满脸不信:“老潘,你这说的太夸张了吧?”

    潘彬呵呵一笑道:“这事我也是听说,具体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不过我问你,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和盗墓贼交流吗?”

    卢传佑想了想,说道:“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吧。哎!不对吧,我又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要进去和盗墓贼交流啊!”

    潘彬哈哈一笑道:“就是打个比方嘛,而且不也证明我刚才说的事情有一点道理吗?所以,我觉得碰到一件文物,不管这件文物多么精美,多么稀有,多么珍贵,只要你知道它是盗墓所来,你就要当机立断,坚决拒绝。”

    “期间不能有任何的贪恋之情,不能有任何的侥幸之心,不能有任何的犹豫之态。否则,不仅得不到宝贝,还要官司缠身。”

    卢传佑反驳道:“老潘,我觉得你这话说的有些太夸张了,别的不说,现在市场上来历不明的文物可不少,其中许多都是盗墓得来的。另外,参加黑市拍卖会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么多人,你又看到有哪几个真的官司缠身了?”

    “另外,就像你刚才说的,如果我不买这些东西,最后往往就都被走私到了国外,难道你就因为你心里的坚持,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吗?”

    潘彬犹豫了一下,说道:“文物的走私是由国家来管的,我不管,也管不了,反正我就认定了,除非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否则如果发现是盗墓得来的东西,我是肯定不会买的!再说了,如果我发现盗墓的文物,肯定会举报的!”

    说起来,潘彬的表态,楚琛是佩服的,以道理和法规来说,也都是正确的,但正确归正确,因为执行的问题,许多人心存侥幸,不舍放弃,明知东西有问题,也会买下来。

    不说别人,如果是特别珍贵的文物,在明知对方是盗墓得来的情况下,楚琛还是会买下来,不为别的,就为不让东西流传到国外去。

    至于买下文物之后,他会不会上交,那就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不过到最后,他肯定还是会把文物捐献出去。

    有句老话,叫做富不过三代,楚琛觉得放到古玩文物上,其实也是差不多的。一件文物,收藏在一个家庭中,时间不会超过三代,至多到第四代,所藏文物就要烟散云消。

    这是文物收藏的规律,古往今来,好像还没有人能回避这个规律。世界各国的历史证明,除了皇家或者国家收藏能保持三代以上。民间收藏大户,鲜有过三代者。当然,也可能有例外,但基本凤毛麟角。

    再说了,家里的宝贝要保的住才是财富,保不住那就是祸害。就算楚琛觉得,他们楚家可以富贵好几代人,至少暂时没有保不保的住的问题,但后辈之中,又有多少后辈,会像他这样真心喜爱古玩?

    因此,与其这样,他还不如把他的藏品都捐献给国家。当然,这一切得等他身死,或者已经看开了的时候再说,毕竟他是人,也是有私心的。

    言归正传,卢传佑听了潘彬所言,笑着摇了摇头:“老潘,在这一点上,你我都有各自的想法,咱们就不用争了,反正我做不到你这么大公无私,再争也争不出什么结果。”

    “哎!随你吧!”潘彬长叹了一口气,他到没钻牛角尖,知道自己的想法在现在来说还是有些太过清高的,但话是这么说,看到老友不赞同自己的想法,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郁闷的。

    见场面有些沉闷,卢传佑就说道:“老潘,你也知道小楚是带着任务来的,咱们先把这件事情给解决了吧。”

    “好的,我去把东西拿过来。”

    潘彬点了点头,就转身走向了里屋。

    卢传佑说道:“哎,老潘的脾气就是太倔,平时做事不知道变通,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这样不说少了一些赚钱的机会,一些乐趣也在期间流失了。人的一生多短暂,搞得这么死板,累不累啊!”

    楚琛微微一笑道:“人生在世,总要有所坚持嘛。也许,在咱们眼里觉得这么做很累,但潘老觉得不这么做,或许会更不自在呢?”

    “也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卢传佑点了点头,笑道:“小楚,你会不会觉得我这人很市侩,太没有原则了?”

    楚琛笑道:“卢老,我也没觉得您市侩啊,如果要说您打了眼的事情,我觉得很正常,咱们古玩界基本上所有人都打个眼吧,打眼的原因是什么?私心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至于您后面说的,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咱都是有私心的小市民嘛,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圣人的地步,平时做事也只要合乎自己的良心,合乎大部分人认同的道德就可以了。”

    卢传佑哈哈一笑道:“小楚,你这话说的好,我非常赞同!”

    这时,潘彬抱着一只盒子走了出来,见此情形,就笑问道:“老卢,说什么高兴的事呢?”

    卢传佑笑道:“没什么,就是觉得小楚说的深得我心,情不自禁的就笑了。”

    潘彬嗤笑道:“切!信你才怪!”

    卢传佑说道:“喏,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说假话就相信,说真话反而不信了。”

    潘彬别开始盒子边笑道:“行了,行了,我信总行了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章  鉴别的技巧

    潘彬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放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一对兔毫盏,其尺寸较大,碗口直径在15厘米左右,敞口圆腹,釉光黑亮,兔毫明显,算是一对精品兔毫盏。

    卢传佑看到这一对兔毫盏,立马赞叹道:“居然是一对建窑的兔毫盏,好东西啊!”

    潘彬笑眯眯的说道:“你再仔细看看,这是建窑的兔毫盏吗?”

    卢传佑闻言一怔,随即他连忙拿起其中一只兔毫盏,仔细观察起来。而在这过程中,楚琛也拿起另外一只仔细鉴赏了一番。

    看到最后,卢传佑皱了皱眉头道:“看釉色已经和建窑的兔毫盏差不多了,不过胎和建窑的不太一样,这到底是什么窑口烧制的?”

    潘彬笑了笑说道:“老卢,你想要从书画方面转到瓷器方面,可还得下一番苦功才行,连烧瓷历史达千年之久的北方名窑都不认得,说出去可会被人笑话的。”

    卢传佑嘿嘿一笑道:“我现在主要研究明清官窑瓷器,一些区域性的窑口确实不太了解,老潘,你就给我介绍一下呗。”

    看到潘彬没有回答,反而看向了自己,楚琛就说道:“这应该是一对介。休窑的仿建窑兔毫盏吧。”

    卢传佑闻言,有些不太相信:“介。休窑?不太可能吧,这个窑口不是白瓷很出名吗?难道黑瓷也有这么高超的水准?”

    介。休窑是晋省乃至北方地区较为有名的一处窑址;虽然在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等方面逊于定窑;但其白瓷烧造水平在晋省地区宋金时期具有最高水平。

    此窑口瓷器品类齐全;宋金时期的产品质量高,产量大;在器物样式和烧造技法方面;对周围的一些窑厂影响较大。

    此窑口烧制的白瓷可分粗、细二种。粗白瓷全部用化妆土;以增强瓷器的白度。细白瓷则不用化妆土;以细腻、白净的胎骨展现自身。据研究,一些精细白瓷。白度经仪器测试为78。3度,胎质细腻、透亮。敲击清脆如罄,几乎可与现代白瓷媲美。可见其水平之高。

    潘彬笑着说道:“介。休窑确实以烧制白瓷为主。而且白瓷的水平很高,但黑釉器物可并不逊色,具体表现为,器物虽历经数百年釉色依然黝黝乌亮,釉面上开满不规则的丝纹,犹如蜘蛛的网片,这种开片的方式在别的瓷器上很少见。”

    “另外,碗的外部在黑釉中饰有的油滴状的白色斑点,油滴作不规则析出。所有的纹饰似筋脉一样突出釉面。像这对兔毫盏虽然整体看起来已经跟建窑的兔毫盏类似,但介。休窑的一些特点,还是很明显的。”

    卢传佑又拿起兔毫盏打量了一番,感叹道:“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窑口,居然水平有这么高,你说当时宋朝那会,干嘛不把它也列入到官窑当中去呢?”

    “这事我就不太了解了。”潘彬摇了摇头:“有专家猜测,可能是因为地理方面的原因,但到底怎么回事。估计现在也没人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

    卢传佑说道:“算了,不说这事了。对了,这对兔毫盏的年代应该放在哪个时期?”

    潘彬回道:“我认为应该是宋金时候的吧。”

    楚琛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卢传佑见此。就皱着眉头说道:“小楚,我记得你之前遇到的那两件瓷器,也都是金代的吧?”

    潘彬接过话道:“而且这对兔毫盏上的包浆。我也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所以才想到之前老卢你跟我说的事情。小楚。这里你最有经验,不知道这对茶盏的包浆到底是不是做的旧?”

    楚琛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这对兔毫盏确实是用包浆液做的旧。”

    “啊!小楚。能否说一下,你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卢传佑闻言大吃一惊,东西他可是仔细看过的,如果上面的包浆确实是用那个什么包浆液制作的,那对他而言,这样的东西有一件就得打一次眼,这让他想想都觉得可怕。

    楚琛说道:“其实,这包浆液虽然是高科技的手段,只要把瓷器用它泡一泡,或者麻烦一点,定时瓷器的表面涂抹一点,基本可以做出以假乱真的效果。但假的就是假的,和真正的包浆是有差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