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搀扶自己的命运 >

第10章

搀扶自己的命运-第10章

小说: 搀扶自己的命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清的人更希望住进这个不给回扣的宾馆。

    一旅客这样告诉记者:我们老板说了,凡去这个市出差的人,必须住东方宾馆,否则不给报销,还在财务科墙上贴上纸务,告诉财务科,只有在这儿住才报销。

    康有为维新变法时曾有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果自处困境、不思革新,则令束手待毙。东方宾馆的经营方针经何阳的点拨,变得与众不同,但却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果。看来,这一〃变〃,使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厕所为饭店揽客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所厕所能为饭店揽来什么生意呢?看着、转着不如走进去,身临其境一番,岂不爽。

    自然就有人称他为韦老板了,韦老板倚着自己曾干过国营饭店的厨头,腰包又蛮胀的,加上一帮朋友反复劝戒:钱是要站着走,要流动,不然会〃缩水〃等等,决定开一间餐馆让死钱变活钱,让钱生钱。于是,他在柳州至南宁中间的国道旁边选了一个点,开了一间名为〃连发〃的饭店兼小卖部。

    韦老板想,这公路上大车辆每天川流不息,大巴、小巴都是坐得满满的,客人当然不会少,生意自然不坏。可是,尽管门前车轮滚滚,而饭店却是门可罗雀。一下月下来,〃连发〃不仅不发,费用倒是亏了一大截。

    韦老板真是弄不明白了,明明这么多顾客,都从门前走过,为什么他们都不吃一点买一点呢?

    是我的质量不行?你连吃都没吃过又怎么知道我的质量不行?

    闲得无聊的韦老板有一天看见一则外国广告,广告语诙谐好笑。于是,韦老板也来了个〃照本宣科〃……连发店启示:如果你们再不进本店吃点东西,本店的所有员工就没得吃了。

    韦老板喜滋滋地看着贴出的广告牌,心想,这回总可以捞着点〃吃〃的了吧?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红红绿绿的广告牌被风雨打得〃面目全非〃,但生意还是亏。

    这下,韦老板真的似热锅上的蚂蚁了……寝食不安,坐卧不宁。

    然而,几天后韦老板鬼使神差地在离饭店不远的空地上,花钱建了一座小巧精致的厕所。

    然后,将原来竖在公路边的〃连发〃广告牌用油漆刷白,用鲜红的油漆写上〃厕所〃两个大字。

    这样一来,以路上的人远远都能看到〃厕所〃两个字了。

    厕所牌一竖,当天,就有几辆大巴停下,从车上急不可耐地涌下一批男男女女,直奔饭店旁的厕所,大行方便。方便之余,自然又涌到〃连发饭店〃,有的吃饭,有的购物,好不热闹。

    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司机记住了〃连发饭店〃旁边的厕所,每天都有几十辆车停在〃连发饭店〃门前,这生意的好坏就不再说了。因而,想发财,脑子必须有急转弯的本事。第一次亲密接触

    什么叫虚张声势?所谓〃请教〃无非是铺下一张天罗地网,请消费者向〃风景这边独好〃处慢慢靠拢。

    风靡北京的〃亚都〃牌超声波加湿器,虽畅销于北京,但在天津3年的销售总量还不及北京旺销时的一日多。北京亚都环境科技公司决心让〃亚都〃在天津盛销。为此,他们先仔细研究了天津的书刊、报纸、电视,然后策划出亚都加湿器〃向天津市民有偿请教活动〃的方案。

    1991年11月15日和16日,《天津日报》、《今晚服》、《广播节目报》最显著的广告位置,被〃亚都有偿请教〃的广告占据。选择这两个日期可谓用心良苦:15日,是天津市统一供暖的日子,提出〃干燥〃、〃湿度〃这样一些概念,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16日,是周末,为买不买〃亚都〃给每家以充足的商议时间。在这一活动中,他们共散发各类宣传品14万件,直接接触了60万人次的顾客。不久,1200多位天津消费者来信,提出了4000多条建设『性』意见。他们逐一向来信的消费者回复〃感谢函〃,并随函寄去〃感恩卡〃,凭卡可特价购买〃亚都〃加湿器一台。随后,在12月6日《今晚服》上刊出半版广告,1200多位来信者的名字逐一见报。接着,又在天津国际商场举办了公开答谢活动等。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奇迹出现了:1991年11月15日至1992年1月15日,〃亚都〃在天津的销量达4000台,相当于过去3年销量总和的10倍!

    真正的致富应是替消费者真正考虑,请他们作自己的〃顾客〃、〃监督〃,反过来,消费者也会因有自己的参与而更加关注和珍爱那份产品或服务。

    

搀扶自己的命运 第7章 第七种勇气

    成功需要勇气,只有你具有英雄的勇气,你才有成为英雄的可能。人天生就是一个赌徒,只不过很多人消沉于赌桌上的赌。如果你去干事业、去创造,那么,你正是在用你天赋的才能和智慧做赌资,去搏取壮丽的人生。

    〃打虎英雄〃皮根斯

    人天生就是一个赌徒,只不过很多人消沉于赌桌上的赌。如果你去干事业、去创造,那么,你正是在用你天赋的才能和智慧做赌资,去搏取壮丽的人生。

    石油大亨出身的收购兼并业巨头……博纳·皮根斯,这个名字准能让同行们听起来心头一惊。一些同行业一旦不改善经营作风,他就会毫不留情地将它们收归旗下,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由于博纳·皮根斯走拿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石油企业开刀,动则数亿至数十亿的发出威胁,使得石油公司的老板们对他恨之入骨,然而中小股东却把他视为〃打虎英雄〃。

    皮根斯对石油大企业的官僚主义作风深恶痛绝是有原因的。50年代,他在菲利浦石油公司工作时,目睹公司首脑们不顾科学的瞎指挥所造成的种种巨大损失,以及他们毫不俭点的奢侈生活,年轻的皮根斯常常在心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拿你们开刀!〃

    1976年,皮根斯已是梅萨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他大胆的将收购目标对准了实力比自己强得多的哈戈通石油公司。那时美国的石油界的兼并都采用〃友好收购〃的方式,皮根斯也不例外,对哈戈通公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哈戈通公司并不买帐,断然拒绝了皮根斯。

    皮根斯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公开以换股方式收购哈戈通,并耐心劝说哈戈通的大股东把股票卖给自己。最后,经过长达1年零3个月的来回争夺,哈戈通公司只好认输。也就从此时起,皮根斯开了美国石油界〃恶意收购〃的先河,并一发不可收拾。

    1979年的世界石油危机使得原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暴涨至40美元,滚滚不尽的财源流进了石油公司的口袋里。皮根斯却指出危机掩盖了石油公司经营中的问题。他的观点,很有预见『性』,此时经营不善的大公司纷纷『露』出破绽,股价节节下挫,一时间,美国18家最大的石油公司有6家被兼并。皮根斯在这个『潮』流中简直如鱼得水。

    就在皮根斯收购技术炉火纯青的时候,他冒然袭击了比自己大6倍的城市石油公司,果然不抵对手,被对方反咬一口。脱险之后,他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又缠住猎物不放。猎物实在顶不住了,干脆以〃宁为玉碎,不可瓦全〃的精神,主动让海湾石油公司兼并。皮根斯不得已又先后向美国石油公司和超级石油公司发起袭击,终因力量不敌对手而未得逞,但三次袭击使他总计得利1亿美元。

    1984年,皮根斯把兼并目标指向石油超级王国……海湾石油公司。此时海湾公司虽有很大的经营潜力,但由于多角化经营失利,股价十分低『迷』。皮根斯在海湾公司股价低于40美元时悄悄大量买进,然后突然公布收购意向。结果,海湾石油公司为了摆脱这个不速之客的纠缠,置石油超级王国的尊严于不顾,宣布与标准石油公司合并。从此,口碑大跌,使得皮根斯得以报一箭之仇。皮根斯虽然收购不成,但转眼间净赚4亿美元,原来海湾石油公司的小股东们也个个得到了好处。一时间,他成了华尔街上伸张正义的英雄,他只要对哪家石油公司说三道四,那家公司的股票就会上涨。

    1984年,他履行以前许下的誓言,向宿敌〃官僚主义〃的菲利浦石油公司发起袭击。菲利浦很识相,立即实行改组计划,高价买回皮根斯手中的大批股票。谁料,菲利浦喘息未定,又有收购者联合皮根斯再来撕杀,菲利浦只得加码付出买命钱,虽然没被兼并,但欠下70亿美元的债务,需要苦干16年才能缓过气来。

    1985年初,皮根斯又盯住了特拉华州的乌诺考尔石油公司。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哈特雷是皮根斯的死敌。正因为此,这次标购从一开始就是一恶战。

    2月底,皮根斯宣布已持有乌诺考尔公司9?8%的股票,并通知乌诺考尔公司要么紧缩,要么就准备接受收购挑战。但哈特雷一口回绝了皮根斯,看来,对干这场恶战是有所准备。可皮根斯也不打算放弃。

    1985年4月7日,皮根斯发动突然袭击;以每股54美元收购乌诺考尔公司的所有股票,并派人向乌诺考尔公司的股东游说,甚至还向乌诺考尔公司所在地的司法界游说,希望他们支持收购意向。一连串的打击迫使哈特雷把反击战的指挥部从华尔街搬到了洛杉矶。

    哈特雷到底也不是好惹的。他宣布了一个〃『自杀』『性』反击计划〃:如果皮根斯购买的股票超过20%,他就将用贷款以72美元一股的高价与皮根斯争购,并且争购中,不买皮根斯手中的股票。他的出价比皮根斯高30%,而且全用现金支付。这一招非常厉害。在这紧要关头,是继续增加控股权呢?还是放弃?生死也就在此一搏了。如果皮根斯敢于继续增加控股权,这个计划就会启动,乌诺考尔公司就会因高价买回股票而背上沉重的负债,并很有可能破产。公司的股票破产后可能一钱不值,但皮根斯却无法将它们脱手。因此,只要这个〃债务炸弹〃一爆炸,哈特雷、皮根斯和乌诺尔公司将同归于尽。

    皮根斯果然被镇住了,只得向德拉威尔和洛杉矶两级法院控告哈特雷的计划违法。一审二审判决结果是皮根斯胜诉,但还要由特拉华州立法院作终审判决。这最终的判决不仅关系企业的声誉。两家企业的命脉都掌握在它的手中。

    哈特雷此时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向特拉华州法院施加压力。他威胁说,如果最终裁决皮根斯胜诉,将使所有在特拉华州有分支机构的美国大公司心寒。他希望法庭从保护本州的工业出发,制止皮根斯的行动。

    5月17日,特拉华州法院判哈特雷的计划合法,引得美国司法界一阵大哗。从法律的角度说特拉华州法院开了一个恶劣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头。

    这次兼并虽没有成功,皮根斯还是将手中的1/3的股票以每股72美元卖给哈特雷,净赚了1亿美元。从商业角度上说,他还是打了一个胜仗的。

    1986年,美国证券委员会作出裁决,宣布哈特雷的『自杀』计划为非法。而在此之前皮根斯又兼并了先锋石油公司,他正一步步地迈向石油大亨的宝座。

    对于兼并这种事情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与胆量。因为这是高利风险的交易,回报高,当然风险也是极高的。所以,在你要进行这项交易时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为裹腹而奋斗

    一个有口吃『毛』病的人能成为推销员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没有什么比吃饱肚子更重要。

    有人说推销员必须是天才,应该具有天生的本领。也有人说我就是一名具有天才的推销员,说我生来就是推销员。

    我想,有些推销员天生就是推销员,甚至大多数推销员可能都是天才人物。但是,我可不是什么天生的推销员。我是自己干出来的,全凭自己赤手空拳,艰苦奋斗。

    1928年11月1日,吉拉德出生于底特律东南区。那时由于经济不景气,他的父亲的工作总是很少,他们一家的生活几乎是靠救济。因此,父亲总是在地下室里对他又打又骂发泄心中的怨气。8岁时,吉拉德开始给别人擦皮鞋自己赚钱。5年后,他因盗窃罪被关进了少年拘留所,出狱后,他干过很多事,壁炉工厂的工人,为一家印刷厂开卡车……等40多种工作,但最后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被像垃圾一样的扫地出门。

    在吉拉德处于危难『迷』茫之际,他终于碰到了一个给他带来转机的人,这个人就是阿博·史波坦。

    阿博·史波坦是一个小型住宅的建筑商,他雇吉拉德做了一名普通工人。吉拉德的任务是一卡车、搅拌水泥、搬运建筑材料,有时还帮忙砌砖,做一些盖房子的琐碎工作。大约就在这时候,吉拉德结婚成了家,接着又当上了父亲。

    史波坦退休后,就把生意交给了吉拉德。为了扩大买卖,吉拉德打算找一块大一点的地皮,他看中了底特律东北郊区的一块没有开发,没有排水沟的地方,这个地产开发商却欺骗他买下了这块地,并盖了一栋房屋,直至那笔6万元的短期贷款到期,债主『逼』债时,他才搞清事实,为了躲债,他甚至不敢回家。

    就在吉拉德极端沮丧的时候,他的妻子却毫不灰心,并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与鼓励,使他重建信心。

    吉拉德重新开始建立信心,他拜访了底特律一家大的汽车经销商,要求一份推销工作。推销经理起初很不乐意。

    他认为吉拉德在开玩笑,那时是销售的淡季,面对这种刁难,吉拉德说:

    〃哈雷先生,假如您不雇用我,您将犯下一生最大的错误。我不抢其他推销员的店面生意,我也不要暖气房间,我只要一张桌子和一部电话,两个月内我将打败您最佳推销员的记录,就这么定了。〃

    哈雷先生终于同意了吉拉德的请求,他在只有一张满是灰尘的桌子和一部电话的角落里,开始了他的汽车推销生涯。

    由于父亲的殴打,吉拉德有了一个他推销事业的最大障碍……口吃,但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这样的压力,他很快就改掉了这『毛』病。

    值得庆幸的是,吉拉德上班的第一天就做成了一笔交易,他成功地把一部车子卖给了一位可口可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