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77章

欢恬喜嫁-第77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

    毕竟,徐玉见如今的年纪可也不小了。

    “不错,倒也确实似模似样的。”老太太含笑道。

    照顾着老太太的脚程,两人走得并不快,等到两人进了老太太住的院子时,珊瑚和琥珀已经将屋子里布置妥当了。

    庄子里的院子当然比不得荣寿堂,但因为屋子里无论是床上的薄被还是摆设等都与荣寿堂一般无二,因而倒也并未给人以陌生感。

    这时其实已经到了午膳时间,张管事夫妇也已经将午膳都准备好了。

    不过,老太太的精神有些不好,徐玉见便也吩咐了张管事将午膳时间推后,等老太太小睡之后再用午膳。

    老太太只是因为坐久了马车才有些乏,只是小憩了一会儿便也就缓过来了,倒也并未有别的不适。

    这让徐玉见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毕竟,这次也是因着她的事才让老太太到了庄子上,若是老太太还因此而有个什么不妥,徐玉见就该心生愧疚了。

    用过午膳之后,老太太和徐玉见便在庄子里安顿了下来。

    庄子虽然离京城极近,但民风却明显要淳朴了许多,大概是注意到庄子上来了人,附近有不少村民都围在了庄子外面朝里看。

    这些村民大多都是庄子上的佃户,在知道这是主家的老太太和小姐到了,便都略带了些怯意的散开了。

    倒惹来老太太一阵笑。

    庄子上虽然没有京城的繁华与热闹,却风景秀丽,而且空气极为清新,显然要比京城更适合居住。

    张管事夫妇也打听到了老太太喜爱菊花,立即就着了人上了灵华山采了开得最好的野菊送到了老太太房里,倒也算是有心了。

第174章 邻居

    第二天,徐玉见睡到了自然醒。

    平时在侯府里,因为要去荣寿堂请安,每天都是早早的就起身了,像这样睡到自然醒却是极难得的事。

    因为睡得好,是以当徐玉见听着外面的鸟叫声悠悠醒转的时候,只觉神清气爽的格外舒坦。

    从床上坐起来,徐玉见扬声唤了锦年和锦华进来服侍。

    “姑娘,您醒了。”

    锦年笑着捧了徐玉见今天要穿的衣裳进来,锦华则端着盛了温水的铜盆。

    “老太太起身了吗?怎的不早些叫醒我?”徐玉见一边伸手穿衣裳,一边道。

    锦华递上浸了温水的湿毛巾,“姑娘,老太太已经起了,是老太太特意吩咐了奴婢们不要叫醒您,让您多睡一会儿呢。”

    锦年也点了点头,“老太太说,现在不是在府里,用不着守那么多的规矩,老太太还说过几日就是重阳呢,让姑娘您带了我们一起去登灵华山呢!”

    两个丫鬟眼里都亮晶晶的,显然对这登山之行很是期待。

    徐玉见看了忍不住笑着摇头。

    待徐玉见梳洗完毕,就有人将早膳送进了屋。

    送早膳进来的是张管事夫妇的小女儿小雀。

    小雀比徐玉见还小一岁,今年十五,一张清秀的脸蛋儿上两团极为讨喜的红晕,眼里亮闪闪的,让人一见就知道这是个活泼的小姑娘。

    小雀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徐玉见,她放下手里的托盘,又是新奇又是胆怯地偷偷打量徐玉见。

    徐玉见看得有些好笑。

    她自然是认得小雀的,别看这丫头现在一副怯生生的模样,一旦熟悉了就是个人来疯的性子。

    徐玉见坐到桌边,“老太太用过早膳了吗?”

    小雀闻言点了点头,“回五姑娘的话,老太太已经用过了,这些是奴婢的娘给五姑娘准备的,一直温在灶上呢。”

    徐玉见于是专心用早膳。

    用完早膳之后,徐玉见就去了老太太那里。

    老太太正坐在院子里躺椅上,由姚嬷嬷陪着说话。

    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清晨的阳光洒在院子里,给院子里镀上一层薄薄的金辉,搬张躺椅坐在院子里,呼吸着新鲜空气,倒也确实悠然。

    徐玉见来到老太太跟前,“祖母。”

    老太太朝徐玉见点了点头。

    离开侯府来到庄子上,老太太亦没有了平时在侯府里的严肃,看着要和蔼了许多,她摆了摆手,“恬姐儿,你也不用在这里陪着我,让小雀带着你到附近去走走吧。”

    老太太倒也能放心。

    这庄子里本都是自己人,周围住着的村民也都是靠着庄子过活的佃户,徐玉见在庄子周围走走绝对不会有什么事。

    徐玉见倒也没有坚持。

    重生以来她还从来没有离开侯府在外面小住过,所以这时倒也颇有些兴致。

    小雀得了这么个给徐玉见带路的差事,面上的雀跃再明显不过,自打出了庄子这一路上都叽叽喳喳的好不活泼。

    在庄子周边逛了一圈,直到远远的看到相邻的另一庄子了,徐玉见这才准备往回走。

    京城周边的庄子多是京城权贵的私产,不过徐玉见前面这几世却还从来没有见过隔壁这个庄子的主家,也不知道是哪家的。

    才往回走了几步,就见着一列马车停在了隔壁庄子外面,然后下来不少家丁模样的人从马车上往庄子里搬东西。

    倒是颇为热闹。

    徐玉见看了那庄子一眼,随口问道:“那是怎么回事?”

    她本是随口问问,也没有想过能从小雀这里得到答案,但意外的是,小雀对这个庄子的事倒还真的知道一些。

    “回五姑娘,”小雀道,“那个庄子以前听说是京城哪位贵人家的,不过主家从来也没来庄子上住过,昨儿奴婢还听虎子说这庄子易主了,没想到这就有人往庄子里搬东西了。”

    徐玉见点头。

    大概,那买了庄子的人,也是要到庄子上来小住吧。

    也没有再多问,徐玉见就领着锦年锦华和小雀自回了庄子上。

    她本以为,隔壁庄子易主的事与她也不会扯上什么关系的,但没想到,竟然很快就又听到了关于那庄子的消息。

    第二天徐玉见早早的起身了。

    虽然老太太并不要求她如在府里一样晨起请安,但徐玉见既是做孙女的,总得尽到自己的本分。

    这次会到庄子上来小住,本也是因为她的事,又只有她陪着老太太过来,她不时常陪着老太太,难不成还真的让老太太只能由姚嬷嬷陪着说话吗?

    才与老太太一起用了早膳,徐玉见正要扶了老太太一起到庄子周围走走以消食,珊瑚就前来禀报,张管事来了。

    老太太和徐玉见都有些惊讶。

    张管事是个本分知趣的,老太太和徐玉见都是女眷,是以他除了第一天迎接时露了面,平时都是让姚嬷嬷在老太太和徐玉见这里服侍着,现在突然求见,想当然也是有什么事。

    老太太让珊瑚将张管事领了进来。

    “老太太,五姑娘,”张管事行礼之后,也不待老太太问,就将来意说了出来,“隔壁的庄子易了主,那新主人今儿一早就搬进了庄子里,看情况也是要住上一段时间,听闻老太太和五姑娘也在庄子上,特意遣了人知会一声,道是午膳后要过来拜访老太太。”

    老太太昨儿就已经听说过隔壁庄子易主的事,所以这时听到那庄子的新主人要来拜访,倒也并不如何奇怪。

    这附近的庄子大多都是被京中的权贵买下来的,同在一个京城,各府就算没有太大的交情,但总也是认识的,这样互相拜访一下再寻常不过了。

    点了点头,老太太问起另外一个问题,“可知道那庄子是被哪家买去了?”

    “回老太太的话,传话过来的人是个小厮,倒没透露是哪家的,只道他家主人姓沈。”张管事道。

    张管事是姜氏的陪房,亦是从东宁伯府里出来的,对京城的情况倒也颇有几分了解。

    姓沈。

    听到这个姓氏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成国公府。

第175章

    京城姓沈的,名气与地位最高的,也就是成国公府了。

    再加上那庄子的新主人这才一安顿下来,就要来拜访老太太,那还真有可能是成国公府的女眷。

    毕竟,若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又如何可能前来拜访?

    老太太和徐玉见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氏。

    可不是王氏还没死心,就连徐玉见跟着老太太来到了庄子上,她都还要非死缠着不放?

    不过,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王氏可是成国公夫人,掌管着一府上下,再加上成国公府现在还正是离不得人的时候,王氏又怎么可能抛下成国公府跑到庄子上来堵人?

    也许,只是她们猜错了。

    老太太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然后就让张管事下去了。

    到底是谁,等到午膳后亲眼见了也就知道了。

    老太太是有午膳之后午休的习惯的,就算到了庄子上亦是如此。

    那隔壁庄子的新主人对这一点似乎也是打听清楚了的,几乎是徐玉见和老太太用完午膳之后才擦了手脸,姚嬷嬷就进来回话,道是隔壁庄子的新主人上门拜访。

    “老太太,五姑娘,那是位年轻公子。”姚嬷嬷道。

    姓沈的年轻公子?

    徐玉见不知道为何一瞬间就想到了沈熙。

    不过,这个念头只这么一闪,就被徐玉见否定了。

    她觉得,应该不会有这么巧。

    老太太也有些惊讶,她还以为会是京里哪家的女眷,却不想竟是个年轻公子。

    随即就点了头让姚嬷嬷将人领进来。

    等到姚嬷嬷引着那位新邻居进来,徐玉见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想抚额。

    跟在姚嬷嬷后面走进来的少年身材修长,面如冠玉,穿了一身白色的儒衫,腰间佩了一块玉,看着格外的文雅。

    不是沈熙又是谁?

    她还以为是她想多了,但没想到还真就是沈熙。

    老太太也没想到,微怔了一瞬,才笑道:“老身还以为是京城哪家的女眷来了,却不想是端郡王。”

    沈熙面上带着极为谦逊的笑,朝着老太太一揖,“沈熙见过老太太,这段日子京城里嘈杂得紧,晚辈于是才想着出门小住个几日,没想到倒是与老太太和五姑娘成了邻居,这可真是缘……巧了。”

    他本要说“缘分”二字的,话都说了一半了才陡然想起这是在与老太太说话,只能极为生硬的改了口。

    老太太闻言却是看了徐玉见一眼。

    见徐玉见只是立于自己身侧低头不语,老太太便又重新看向沈熙,“端郡王客气了,既然能成为邻居,相互走动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不过……

    老太太相信,沈熙名下的庄子不在少数,偏还要临时买个庄子来小住,这目的性,倒也太强了些,叫老太太想装作没看出来都有些难。

    沈熙被老太太这样看了一眼,偏还就能保持住面上的坦然,就好像真的只是凑巧才住到了隔壁庄子一般。

    只能说,他的脸皮比起五年前也要厚了不少。

    老太太纵是看出来了,却也没有点出来。

    到了她这个年纪,很多事一眼也就能看出来了,沈熙对徐玉见的心思自然也是如此。

    论起来,这五年来安阳郡主对徐玉见那般亲近,老太太从前也是动过让徐玉见嫁给沈熙的主意的,不过这五年间安阳郡主对此事又一直都没有表态,老太太慢慢的倒也歇了这个心思。

    现在倒是沈熙自己想尽了法子要往徐玉见跟前凑了。

    不过……

    这可还不够。

    老太太想。

    但她倒是不介意暂且给沈熙一个机会,以沈熙才回了京就闹得满城风雨的情形来看,他只怕也不会是个能任成国公府的人摆布的人,若他真的有意,从庄子上回去之后总会有所表示。

    若他无意,那老太太也能让姜氏认真考虑徐玉见的婚事了。

    老太太寒暄了一会儿之后,却是与沈熙拉起了家常。

    “……老身还记得郡王爷离京之前才这么高,”老太太比出一个让沈熙嘴角抽了抽的高度,“没想到这才五年就大变样了,说起来还是像郡主那样养个儿子放在身边好,就像是老身这个小孙女,现在倒是能在老身身边陪着,但用不了多久嫁了人,就算同在京城,只怕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上几面……”

    沈熙听得心里一动。

    老太太只略提了这么一句,便也就将话头转移到了另外的事上。

    好一会儿之后,有午休习惯的老太太面上便现出些乏色来。

    徐玉见原本一直安静听着老太太说话的,见状连忙道:“祖母,已经到了您午睡的时辰了。”

    说完还看了沈熙一眼。

    这明显是在下逐客令了。

    但沈熙被徐玉见这么一赶,不知道为什么,不仅没有着恼,反而还只觉得有趣,总觉得有些像他养的那只兔子,有时候被他逗恼了,总也会拿了一双红通通的眼睛瞪着他。

    虽然徐玉见的眼睛不红,但沈熙就是将两者联系了起来。

    他忍着笑,站起身朝着老太太行了个礼,“既然老太太要休息了,那晚辈也不便多作打扰,这就告辞了。”

    嘴里说着告辞,但又不往外走,只站在原地,倒似在等着什么一样。

    老太太看着这耍着心眼儿的少年,眼里也有笑意闪过,然后就朝徐玉见挥了挥手,“恬姐儿,你也不用守在我这里了,就代祖母送送郡王爷吧。”

    听到这里,沈熙才转身往外走。

    徐玉见有些无奈。

    但老太太既然已经发了话,沈熙也已经往外走了,她也只能跟上去。

    两人也没有要其他丫鬟跟着,就这样一前一后的到了庄子门口。

    徐玉见站在门内,看着已经一步踏在了门外的沈熙,“郡王爷走好。”

    沈熙往左右看了看。

    这时正是午后,附近的村民们都回屋吃饭去了,是以周围都见不着一个人。

    早在见到徐玉见的时候,沈熙就觉得手有些痒痒的,这时周围又没人,一时间就恶向胆边生,抬手就要往徐玉见的手臂上拉去。

    徐玉见见机得快,朝着后面退了一步,正好躲过沈熙的这一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