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第43章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3章

小说: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娜理性地点点头,而喀秋莎则一脸地兴奋。

喀秋莎明知故问道:“先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吗?”

林汉点头道:“当然,你们上场,我也要上场!”

第62章进军华盛顿事件(1)

FBI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被杀的事件再次轰动了整个美国。

堂堂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居然在凶案现场被人杀害,整个美国的舆论就象沸油上被点了一把火,轰地一声爆发开来。

美国总统胡弗(也叫胡弗(佛),全名是赫伯特·胡弗,为了区别二人,这个人我用去掉单人旁的“弗”字)当天发表公开演讲,声称此事是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公然挑衅,要不惜一切手段找出凶手并绳之以法。

从罗斯福到胡佛,不到二十四小时两个大人物被暗杀,美利坚合众国就象是被抽了脸之后,还调戏地摸了摸胸口捏了捏卵蛋。如此嚣张的作法,令整个美国瞬间陷入狂暴状态,相比之下正不断升温一战退伍老兵进军华盛顿事件反而成了“冷”新闻。

整个美国的舆论目光现在全盯在了洛杉矶。

尤其是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在凶案现场被凶手再次杀害一案,这比罗斯福被杀造成的后果更加地恶劣。此时,稍有点头脑的人都看出来了,这不是一般的政治谋杀,而是极有针对性的,敌意性的,针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攻击行为。

媒体开始炒作这一事件,并令其不断地发酵,由此引发的一系变故甚至连林汉和汉娜这两个穿越者都没有想到。

“有可怕的敌人隐藏在暗处,美国现在很危险!”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官方趁此事件,大举爱国主义旗帜,并将其和最近正闹得沸沸扬扬的“一战老兵进军华盛顿索要战争补偿金”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声称他们这种作法是不爱国的行为。

而美国国内,左派的声音则喊出了:“爱国主义是独裁政府最后的遮羞布”对官方的爱国主义高调进行嘲讽。

现任的美国总统胡弗趁机签署紧急状态法,决定借此机会,一举解决正搞得他焦头烂额的退伍老兵索要补偿金事件。

一战退伍老兵发起的进军华盛顿索要补偿金事件上,得从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的第6年说起。

当时参加过一战的退伍老兵要求国家赔偿金,对此,当时的美国总统柯立芝坚决反对,声称“能够买卖的爱国主义不是爱国主义”。但国会不顾柯立芝总统的否决,还是通过了一项补偿法,规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国内服役者每天补偿1美元,在海外服役者每天补偿1。25美元。其中50美元当时就支付,余下的美元到1945年凭证兑付。

直到1929年5月即“华尔街黑色星期一”五个月之前,一直都平安无事。这时,来自德克萨斯的议员怀特·波特曼由于本人是退伍兵,提出了立即兑现补偿金的提案,但这一议案连付诸表决的机会都没有。

五个月后,经济危机爆发,失业狂潮席卷整个美国,灾难并一直持续到1932年至今。到目前为止,整个美国将近一万二千家企业倒闭,失业率飚升至25%,四分之一的家庭无人养家糊口,其中也包括了大批参加过一战的退伍老兵。

在这种局面下,那笔被搁置到1945年才能发放的补偿金就显得尤为珍贵,很快,提前发放补偿金的议案就被摆到了国会。但美国政府,尤其是以胡弗总统为首的共和党,从平衡财政的角度考虑,强烈反对这一提案,以至于该议案始终不得通过。由此,也引发了后来著名的退伍老兵进军华盛顿事件。

原本的历史上,要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双方矛盾越积越深,直到7月28日最后爆发:当时美国政府调动军队开着坦克,镇压驱散在华盛顿索要一战补偿金的退伍老兵,引发全国动荡并最终导致胡弗在二次竞选总统时惨败。

但现在,胡弗却借着连续发生的刺杀事件,签署紧急议案,将镇压驱散行动,提前到了六月十日发生。

得到这一消息后,林汉长叹到:“真会借机借势!只要不是用屁股思考,那些政客一点都不傻啊!”

这一变化令林汉和汉娜有些措手不及,按计划两人原本是要在七月份时进入华盛顿,在那一天时趁机捣乱,制造更多的流血事件,加大美国军方、官方、下层之间的割裂,结果布局还没作完,美国政府就提前开始了行动。

当美国总统胡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闹事的退伍兵在三天内全部撤离散去,否则官方将武力驱逐的命令之后,得到这个消息的林汉三人,不得不放弃了乘船前往美国东海岸的巴尔的摩,然后转道华盛顿的航线,而是选择了最快的方式,放弃船,于六月七日乘飞机直飞华盛顿参予这场“盛况”。

无论是汉娜还是林汉,甚至包括“新生”的喀秋莎,三人都将美国视为自己祖国未来的最大的敌人,其次才是苏联(汉娜)、日本(林汉)、德国(喀秋莎)。所有可以给美国找不到自在,不舒服,难受的事,这三个世界观、想法、立场都不同的家伙,在这一点上都会很乐意团结起来一起去做。

对此,林汉戏称为:三人(国)友好靠美国。

当三人乘座飞机还在天上飞时,萨菲罗斯号则正在太平洋里航行,按计划他将通过巴拿巴运河到达美国东海岸。至于放在船腹中的黄金,早在旧金山时就偷偷地转运到汉娜带过来的船上,早已在运回德国的路上。

关于这场轰动美国的退伍兵进军华盛顿事件,早在两年前还未拥有“身体”时,他和汉娜就开始为此布局。他们主要的工作是,通过在美国传教为掩护,派出特工进行潜伏渗透,贿赂军火库管理员,以“报废”的方式盗买枪枝,在“进军华盛顿”事件发生后,通过各种渠道为老兵捐款捐物提供“方便”,控制舆论,以报纸上发文对其进行支持,大唱高调,如“十年前他们为国家流血,今天我们还要让他们为国家流泪吗?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血又流泪!”,又在报上发文对那些站在国会外维持秩序的士兵守卫者“大声喊吁”道:今天的我们就是明天的你们。

宣传上,林汉派出的“笔杆”子只起了一个头,然后自然有被点醒的其他人自发地跟进。“进军华盛顿”事件从一开始就取得了舆论和民众的全力支持。胡弗总统虽然借着暗杀事件大唱爱国主义高调,但效果并不显著。

关于这一事件,林汉布局已经很久了,胡弗的提前动手,只是让他稍感措手不及罢了。

历史上,退伍兵进军华盛顿事件最终平息时,总共死了三个人,而这一次,有林汉等人的插手,将会死更多的人。

第63章慈善(上)

和在德国遇到的情况类似,萨菲罗斯教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扩张的过程,都是借着1929年在华尔街爆发的股灾为引导火索引发的经济危机大萧条的“东风”。

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巿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随着股票巿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在过程中,以胡弗总统为代表的共和党控制下的美国政府几乎毫无作用,或者说是有意地不作为。若不是此时的美国,政府暴力机关的控制力依旧强大,大财阀手中的镇压机器同样凶猛,从农村到城市,当真就只差“两个人”了。如果不是罗斯福上台,用“新政”减缓社会矛盾,另一场十月革命并不是不可能在美国爆发。

当时的美国,城巿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在经济危机中不做为的胡弗成了吸仇恨的最大的罪人和替罪羊。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弗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弗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弗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上盖著的报纸也被叫做“胡弗毯”。而街头上的苹果小贩则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股票巿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为吃、穿、住的挣扎。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加剧恶化世界经济形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

整个大萧条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萎缩了46%,德国排第二,萎缩了41%,英国和法国也超过百分二十。唯一例外的是苏联,反而借着大萧条的东风完成了工业化。

在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经历了大萧条的人们在思想上发生了转变。工人从20年代的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发动了富有战斗性的罢工。自由主义者被苏联的繁荣吸引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在当时,前往苏联要求移民的队伍排得老长,每年都有超过超过十万的美国人要求移民苏联。而保守主义者由于惧怕布尔什维克主义,日益转向法西斯主义。

如果从阶级斗争,阶级立场的角度去考虑,很容易就可以理解当时的胡弗为什么在“大萧条”期间不作为了。因为这是站在他背后支持他上台的大财团们大兼并大发国难财的机会,他这个站在前台的傀儡,怎么可能反抗自己的后台老板坏他们的财路?至于后来收拾残局的罗斯福,在林汉看来,不过是那些财阀们在这场资本的盛宴中,已经吃饱了,这才放手让罗斯福搞“新政”来救灾。

以摩根、洛克菲勒、杜邦为首的诸多财团势力,虽然贪婪却还算有些理智,知道啃大树但不能把树啃倒,知道不能吃过头把桌子都掀了,让十月革命的那幕在美国重现,后果只会是将从前吞下的连本带利倒贴地吐出来。

于是,“罪人”胡弗“顺应民意”,背着一堆黑锅骂名下台,“救世主”罗斯福上台救灾搞“新政”,不过是他们百玩不厌的美国版的“东北二人转”的把戏而已,通过“量化宽松”、货币贬值的方式,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缓解了经济危机,让一切回归正轨,但这过程中货币大辐度贬值对普通平民存款造成的无形损失,那就只有上帝才会知道了。

在后世的课本,谈到这个时期的美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描述就是:“当城里的工人因无力付钱而在饥馑中度日时,农民们却因牲畜满栏、谷物满仓而失望。因为他们既无力将它们卖掉,也无力继续对它们进行饲养和保存。”最严重的时候,农民卖粮食得到的钱,甚至不够支付将其从田收割起来运到市场上去卖的运费和人工成本和税费,以至于大量的粮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烂在田里。

而实际情况,甚至比课本上描述的还要严重一些。那些看着粮食烂在田地里的农民,在大萧条中一样命运悲惨。先前为了保证粮食丰收而向银行借贷的种子钱、化肥钱、燃油费等等前期的投入,全成了水漂,贷款到期后,银行没收农民农场主的土地进行拍卖。在这场大风暴中,中小农场主们纷纷破产。而拥有更多资金的大资本家或巨型农场主,却在这场风暴中趁机开始了“土地兼并”,以极低的价格大量吃进被贱价拍卖的破产农场主土地。

经济危机,对平民和中小资本家、农户是灾难,但对大财团大资本家来,却是机会,是他们做大和趁机发国难财的好机会。大银行兼并中、小银行,大农场主兼并中小农场主,大资本家吃掉中、小资本家,类似的剧情,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一幕幕地不断上演着。

林汉建立萨菲罗斯教,仗着手中拥有大笔的巨额流动资本,在这过程中同样也是低价兼并了无数的工厂企业。

在过这程中,愤怒的破产农民们开始“自救”。很多地区,破产被没收土地的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当他们的土地被强行拍卖时,这些农民持枪到拍卖现场,武力威胁想过来“扫货捡便宜”的购买者或者是负责拍卖所人员乃至签署拍卖法令的法官,逼得他们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是象征性一美元的价格,将地卖回给原主人。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美国已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普遍事件。

当时的苏联一心只顾“埋头种田”,为了完成工业化甚至放弃了趁此机会往美国“输出革命”的机会。如果当时的苏联,在这个时候趁机再推一把,此时的美国,恐怕到处都是“那两个人”(指:陈胜吴广或者列宁斯大宁,反正就是带头造反的)了。

在美国的破产农民用他们“朴素的农民思想”,手持步枪威胁银行、拍卖行乃至法官进行自救的过程中,经济危机后就开始朝美国渗透的萨菲罗斯教,也趁机推了一把。

第64章慈善(下)

首先,萨菲罗斯教,借助传教的为掩护,打“教民互助”的旗号,将这些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结成互助组。美国农民用枪“收回”被拍卖的土地的过程中,萨菲罗斯教只是轻轻地推了一把,他们不直接下场,仅仅是帮忙组织,加大美国农民相互间的“勾通”和“联系”,以及在一个地区的农民武装到另一个地区进行“帮助”时,提供车辆和情报以及“建议”,让这种本能自发的“农民运动”,变成主动的、有宗旨的,有组织性的“互助”。

枪支在美国是非常泛滥的存在,为了美国的农民能更好地“武装”起来,林汉甚至通过贿赂的方式,从美国军方的军火库,盗买了上千条“报废”处理的斯普林步枪,分发给了那些破产后,穷得连枪都买不起的农民。

林汉非常清楚,萨菲罗斯教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玩火,很危险,一旦玩大了,失控了,就会引发美国政府的注意。所以在这过程中,两人都对手下在美国的行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他们对执行这种命令的教徒的命令是:

“记住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