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第44章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4章

小说: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对执行这种命令的教徒的命令是:

“记住了,你们是送给美国人打火机和纵火指南的传播者,点醒他们,然后我们就要努力地洗清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的联系。”

为了“洗清”,点火者和传教者是两批人。前者是当美国农民聚在一起,为破产而不满地抱怨时,以“路人”或“旁听者”的身份,出了个主意,然后立刻就消失了。

而萨菲罗斯教中的传教者们,则在事后将这些“听了主意后有了想法”的人,借着传教的机会聚集起来,然后看着他们去“联想”和“再发挥”,只是在关键时候“点拔”一下。

绝望的人要做什么,很多时候,只要有人在关键时刻,轻轻地“点拔”一下,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抓向那根唯一的稻草。

当这些破产的美国农民,用枪逼着拍卖行和法官用最低价拍卖土地,然后贱价赎回后,萨菲罗斯教的传教者,会在事后用低息甚至是无息的方式,借贷一笔钱给这些赎回土地的农民做为恢复生产用的资本。

贷款的条约非常地宽松,借钱的农民甚至可以不需要直接还钱,只需用田地里产出的粮食折价还款即可。而取得贷款的条件只有一条:加入萨菲罗斯教。

林汉派人到美国传教,当然不是过来当慈善家和救世主的。他在美国破产农场主身上投入这么多的金钱和精力,是为了用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发展信徒和增加影响力。

1930年时,萨菲罗斯教派到美国的传教者,最初放出了超过五百万美元的低息贷款,借此建立了两百多个和萨菲罗斯教有联系的“教会”农场。

当年粮食丰收的时候,萨菲罗斯组织教徒进行“义务劳动”,帮助这些“教会”农场收割,减少了人工成本。

收上来的粮食冲抵掉了贷款,那些为贷款而入教的信徒很满意,林汉本人也很满意。因为当时的粮食在美国卖不出好价钱,一点点贷款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粮食,还省掉了收割的人工费,出售需要缴纳的税费。而后这些粮食全部变成传教用的救济粮,送到城内,免费发放给城里饥饿的贫民。

对于那城里来领救济粮的贫民,萨菲罗斯教旗下的慈善工作者只有一个要求:领取圣餐面包和食用面包时,对着那座双身天使像虔诚地念一声:感激仁慈的加百列·萨菲罗斯大人。

虽然美国政府对萨菲罗斯教这个从德国“进口”的邪教有所警惕,可是他们做的事,几乎全是让人赞叹的“慈善”事业,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都拿他没办法。那些有免费“圣餐”可领的贫民、流浪者,很自然地也就加入了萨菲罗斯教。而且这种做法,本身又是帮助美国地方政府减少社会矛盾的好事,他们又如何能够反对?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借助慈善的方式,自产自销地运作,一切几乎全部脱离商品经济的作法,对于消弥经济危机并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还有坏处。这也是资本家为什么宁可倒掉牛奶,烧掉粮食也不肯拿出来搞慈善的原因,道理很简单:如果拿出来搞慈善,大家都等着吃白食了,商品就更加卖不掉。

林汉本人是巴不得美国的经济危机永远这样持续下去,这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宗教慈善”他会一直搞下去。

和需要进口粮食的德国不同,美国是个产粮大国,人口基数要比德国大得多,到1932年六月,林汉前前后后不过投入了一千多万美元,招入的信徒数量已超过了六百万人,甚至超过了德国本土的信徒数。

至于投入的一千多万美元,萨菲罗斯教在传教和发起“慈善捐款”过程中,早已收回甚至还有利润赢余。六百多万的信徒,平均每人为教会捐一美元,那就是六百万美元,如果算上非教民的捐献,那就更多了。趁着经济危机在美国传教和搞慈善,萨菲罗斯教的“入侵”,虽然令美国本土的基督教会厌恶和不喜,但在民间和舆论宣传中却名声极佳,组织的慈善筹款总能收到大量教民和外人的捐款。如果把那些被“省”掉的,信徒们自愿进行免费义务劳动的人工成本也算进去,那简直就是大赚特赚了。

“搞慈善,并不是烧钱而是赚钱的一本万利!”

来自后世的林汉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为了长远打算,林汉在这过程中只要求能保本即可,多余的“慈善利润”他都良心大发地用于慈善事业之中,一美元的善款都没有贪污。

比起后世那些借着大灾之机,拿了几亿民间捐款,几年时间却只用掉了百分几捐款的所谓民间慈善基金,林汉觉得在美国搞真慈善的自己,真是人品太好节操大有,照镜子时,也越发觉得自己脑门上一顶金色的圆环正散发着圣洁的光芒。

他开始考虑是不是在要给自己的名字前加注一个“圣”字,叫圣·萨菲罗斯。不过考虑到自己现在已经是“神明”了,往名字上加“圣”字,似乎是信徒才能享受的待遇,最后也只好遗憾地作罢。

第六十五、六十六章华盛顿流血事件(上,下)

利用大萧条,借助萨菲罗斯教在美国搞“慈善”,林汉在美国的布局非常地成功顺利。六百万的信徒,虽然大半是混饭吃的贫民,但毕竟庞大的基数在那边,聚沙成塔之下,林汉和汉娜从美国吸收到的信仰之力仅次于德国,超过了林汉在东亚传教的受益——在中国的传教,由于战争、人才的缺乏,加上布局较迟,萨菲罗斯教(玄武教)目前只在东南亚地区比较火暴。

当胡弗总统准备在华盛顿使用武力驱散一战老兵时,林汉一行三人于六月八日到达位于华盛顿市郊的一处的教会农场,召集人手,开始为即将暴发的华盛顿动乱布局。

发生在洛杉矶的连环刺杀,吸引了美国国内安全部门大部分的精力。这让林汉等人在此美国的心脏“搅屎”轻松了许多。

胡弗原计划是六月十日派麦克阿瑟出动坦克和骑兵驱散聚集在白宫外请愿的老兵,同时“清理”国会大厦附近的难民营,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方的阻力,最后“通牒”的时间被延后了六天,拖延到了六月十六日。

在1932年的这个夏天,从四月初开始,那些想要提前领取补偿金的一战老兵聚集起来,在白宫外请愿流行要示提前放开补偿金。起先是小规模的,但很快就形成了一股浪潮,并引起了整个国家的关注。领头的是一个34岁的前军官沃尔特·沃特斯,这人来自俄勒冈西北部的波特兰。来到首都的老兵无处着落,于是他们占领了公园以及宾夕法尼亚大道边六七栋已被征用的大楼,同时还在废墟地上建起了肮脏的营地。其中最大的一个营地在波托马克河边一片废弃的烂泥地上,被称作安纳科斯蒂亚洼地。这简直就是一个境状堪忧的流浪汉之所,聚集在这儿的人群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幸亏当地的警察局长佩勒姆·D·格拉斯福德是个有良知的人,在他的竭尽所能的奔走相助下,请愿者的处境多少还有点改善。

在过程中,林汉指示萨菲罗斯教在华盛分部的人暗中帮了一把。他们不直接参予这场老兵请愿活动,而是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从附近各地的教会农场里调出一批粮食,救济这些请愿的一战老兵。同时教徒中的一些医生也免费义务为这些人看病。

在这过程中,萨菲罗斯教在这儿的负责人和格拉斯福德局长居然结成了好朋友。只是格拉斯福德局长不知道的是,也正是这个负责人的“相助”,聚集到华盛顿的退伍老兵的规模数量比历史上这个时期要多了近一倍。

格拉斯福德局长本人是一个老兵,34岁即成为准将。他骑着一辆大型摩托车在自己的辖区巡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些人按时送食物并提供医疗。在5月26日的一次会议上,格拉斯福德建议这些老兵正式称呼自己为“补助金远征军”。这个名字通常就缩简为“补助金军”,采纳了这个名字后,老兵们要求格拉斯福德出任他们的财务总长,格拉斯福德答应了要求。沃特斯和格拉斯福德并肩工作,他们设法保持整个请愿部队的纪律。格拉斯福德很显然是希望这些闲逛的请愿部队最后失去兴趣而返回家乡,但是沃特斯有着自己的考虑:“我们要呆到补助金法案通过为止,如果需要甚至呆到1945年”。沃特斯的这个想法吸引了更多的人,他们每天总是在国会大厦前和平示威并且浩浩荡荡通过白宫。但总统胡佛拒绝接见他们。

由于林汉派出人员在暗中鼓动和提供方便,聚集在国会大厦前请愿的老兵数量比历史上这个时期多了近一倍。在这过程中,林汉这伙阴谋家故意不直接出面,而是还派人向美国共产党“请求指点”,结果美国共产党也“乐意”得派出一个叫约翰·派斯的人过来指点这些老兵怎么把事情闹大,这一事件很快被嗅觉灵敏的胡佛局长察觉,报之胡弗总统。

察觉出有FBI联邦调查局开始插手此事后,正在美国大学散播“脏弹”的汉娜果断地和林汉联手,在杀掉罗斯福后又宰了胡佛局长,一举清除了最危险的敌人。而一系列的变故和催化,却引得胡弗总统的警觉,做出误判的他决定快刀斩乱麻解决此事,而这也正顺了林汉、汉娜二人的意愿。

而对胡弗总统的铁腕政治,格拉斯福德局长忧心匆匆,在他的奔走和其他国会议员恳求下,胡弗总统同意将武力驱逐的时间延迟到六月十六日。在此期间,格拉斯福德局长拼命地劝说老兵运动的组织者疏散请愿的人流,结果当然是失败的。——除非有强力的政党组织指引,同时引导该运动的人领导者还得拥有强大的政治见识,并对组织起来的下层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否则这种运动一开始就不可能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结束。很遗憾,此次华盛顿老兵事件的组织者并不具备这种才能。

而格拉斯福德局长多争取来的六天,这一延时命令却给了躲在暗处的阴谋家林汉三人更多的准备时间。

三人到达华盛顿后,第一个命令就是要求参予“慈善”帮助这些老兵的萨斯罗斯教徒全部撤离华盛顿,除了极少数指定的必须人员外,余下的要求他们“一个多出来的人也不准待在华盛顿”。

要想搞大阴谋,首先得洗清自己和“阴谋”的关系。虽然萨菲罗斯教的底层人员在这场运动中都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是“崇高”的人道主义慈善事业,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会是轰动美国的大事件。有过无数后世经验的林汉,以史为鉴,他想搅起风暴,但不想把自己也搅进去。

在闹得沸沸扬扬的老兵请愿事件中,林汉这些只派人以人道主义的方式插入,送粮送药,除去做了一次“求助”美国共产党的插手,引诱他们当出头鸟外,其他更过头的事就都没有再插手。当胡弗总统决定武力解决问题后,林汉立刻就命令介入此事的手下大部人立刻撤离。

由于武力驱逐的时间被推迟到了十六日,林汉拥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六月十五日当晚,在华盛顿的一所小酒馆里,几个阴影正低声地交谈着。

一个是穿着体面的白人,余下的几个则是当地的落魄的平民流浪汉。

穿着体面的白人道:“五百美元,只要你们有胆量孤身一人站在军队的正前方,摆几个造型,坚持上十秒钟,让我好拍照,这五百美元就是你的了!如果有胆量孤身一人站在马队前十秒钟,给你们一千美元;如果孤身一人拦在坦克前,则给你们二千美元!”

另一个角落里,另一个衣着褛褴的退伍军人模样的男人,则对一堆十七八岁出头的年青人热血激昴地演讲道:“你们是选择当一辈子懦夫,还是要当英雄,哪怕只有一分钟!你们需要不仅仅是勇气,来自心底革命的呐喊,只为惊醒少数人……”

第二天,六月十六日,当麦克阿瑟命令巴顿指挥的骑兵团和坦克部队,开始在美国的心脏,华盛顿的街道上“清场”的时候,那个穿着体面的白人和衣着褴褛的军人,早已离开了华盛顿。

麦克阿瑟接到了胡佛的命令:“你立即带领联邦军队赶赴骚乱之地,包围受到影响的地区并且就地清场,不得延误。”

向来喜欢作秀的麦克阿瑟亲自披挂上阵,他特意派人取回了最花哨的制服,上面满是勋章和神枪手缓带。他手下的得力助手,头号“马仔”乔治·巴顿,也陪同他一同出发。

当部队到达安纳科斯蒂亚桥时,天色迅速暗下来。对面的退伍兵营地里来了一名使者,他请求麦克阿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撤出妇女和儿童。麦克阿瑟立刻表示同意,并让部队停下来吃晚餐。他们在原地等了两个小时没有前进。但在这段时间,对面的老兵营地的人却陷入退和不退的无尽争执中,这两个小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做。

两个小时后,麦克阿瑟和他的士兵们开始前进。首先“开路”的,是发射了大量的摧泪的催泪瓦斯,然后是坦克配合骑兵的“突击”,士兵门开进了“补助金军”的驻地。

在此期间,有一名拿了两千美元“好处费”的人,冲到了正在突击的坦克、骑兵部队前摆POSE,这“经典”的一幕,很快立刻就被架设在附近的摄像机拍下。不光是林汉派来的记者,美国各大报社的记者也早已云集此地。喜好作秀的麦克阿瑟,更是做死地请了不少记者和他随行。

然后这位勇敢的年青人的脑袋,象被砸烂的西瓜一般,在众目睦睦之下爆裂开来。

无数记者,无数台相机,见证了这经典的一幕,一时间,闪光灯闪烁狂拍个不停。

而后,补助金营地里,又有不少年勇敢的年青人,手持用橡胶渗白糖和汽油调制出来的燃烧瓶,朝巴顿指挥的突击骑兵投掷。也不知道是谁开了枪,而后几秒,这几个勇敢的年青人,也纷纷身上喷血,倒在了地上。

现场一片大乱。

在没有林汉插手的原本历史上,麦克阿瑟和乔治·巴顿在这一事件中的作为,本就引发严重的流血事件,收容退伍军人的难民营被人为点上了一把火,50英尺高的火焰照得华盛顿的夜空通红。在这场“战斗”中,有一个只有7岁叫尤金的孩子,想从“房子”里救出自己的宠物兔子,却被巴顿指挥的士兵一刺刀戳穿了他的小腿!

“滚开,你这个狗崽子!”

他们这样呵斥老军人的儿子。有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