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371章

杀破唐-第371章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茂对雀易的这番表态很满意,看起来他的确是走投无路了。有雀易相助,清海军舰艇转而向南,游弋在新罗南部的全、武、康、良等州的海面上,袭击民商和军用船只,派遣陆战队登陆,在雀易的引导下袭扰城镇村寨,把新罗东南四州搅的天翻地覆。

新罗王金秀宗对此大为震恐,新罗国正规军实力一般,完全不是唐军的对手,现在就靠民军充当炮灰去消耗敌人的力量,若南部陷入恐慌,民军不肯离乡北上,这炮灰从哪来,没有炮灰的消耗,让新罗军和唐军针尖对麦芒干上一仗,不要说全无取胜的把握,就是胜了自己的本钱也没了,那时候南下的虎是走了,国内的群狼还不得趁势而起,把自己活活撕了?

思虑再三,金秀宗下达了新罗历史上最严酷的封口令,画地为牢,严禁官民百姓传播真实消息,竭力淡化南部各州的损失,极力贬损薛老将的陆战队,将其和雀易的海盗,日本的破产武士(浪人)相提并论,把腹心之痛轻描淡写地说成是皮毛之痒,安抚军民不要恐慌,要听从统帅的调遣,各处援军立即北上,在汉州城下击溃唐军。

金秀宗又向国中权贵和满朝文武声称若民军能在汉州城下击溃唐军主力,则袭扰南部沿海的水军将不战而退。

应该说金秀宗的认识是准确的,封口令虽然严酷,但确实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强令援军北上以汉州为支点阻挡唐军主力的战略也运用的十分妥当。

金秀宗唯一的重大失误是对双方力量的判断。

李茂在辽东举行阅兵时,金秀宗在第一时间便通过特殊渠道得到了消息,阅兵时间较原定提前了一个月,金秀宗判断是河北局势不稳,李茂急于回幽州去。因此,当李茂宣称参加辽东阅兵的都是各军精锐时,金秀宗就完全不相信,大唐刚刚换了新皇帝,新皇帝被一位野心勃勃的宦官囚禁在金碧辉煌的大明宫里,充当高级囚徒。

这位宦官使用一桃杀三士的手段,在河北煽风点火,挑拨群雄混战,李茂怎会把精锐调到辽东搞什么阅兵,毕竟搞阅兵是为了震慑四邻,又不是真要打仗;

金秀宗断定李茂是在虚张声势,目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警告他恭顺一点,用唐人的话说就是晃他一下,哄他上钩。

金秀宗没有上钩,所以他便气急败坏,喊着要南征。南征是临时起意,并非蓄谋已久,金秀宗判断李茂此番出兵不会超过两万,且主力是平壤驻屯军。

平壤驻屯军实力如何,他自忖是一清二楚,旧日金道安镇守平壤时,对新罗防范甚严,抓到新罗细作后立即斩首。马和东却不同,马和东自持是天朝上国的边境大将,根本不把新罗国放在眼里,两地人员往来频繁,新罗的密探遍布平壤城内外,对驻屯军渗透甚深。没有了平壤城做屏障,新罗的密探还深入辽东各地,广泛收集情报,因此金秀宗很有把握地认为,自己对辽东驻军也有较深的认识。

昔日骁勇善战的安东军已不复存在,李茂入关后,他们的精锐随之入关,如今正屯驻在河北和淄青。现在的安东军,都是些不谙战阵的新兵蛋子,装备、训练一流,战斗力却差强人意。这一点,金秀宗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看错。

果然是以马和东的平壤驻屯军为主力,合以安东军组成南征兵团,那便不足为惧,新罗凭借地利优势勉强可以一战。现在人心恨唐,还可以煽动百姓为他拼命,这些贱民虽然起不来什么大作用,但能挡一刀算一刀,能消耗掉对方一支箭,胜算便多了一分。

再说眼下已是八月末,新罗的冬天来的早,十月就要下雪结冰。

新罗的冬天又十分寒冷,届时冰雪封原,唐军战线太长,后勤供应不及,土崩瓦解之势随时可至。

遥想当年,自己追随金梯邕大元帅率十万新罗子弟北上伐唐,那时李茂兵马不过万人,东面有辽东城薛氏,北面有契丹,东面有营州朱氏,形势岌岌可危,本以为大军一到其必成土崩瓦解之势,谁能料到精通谋略、战术精湛的金梯邕大元帅竟被李茂拖在冰天雪地里,活活困死,致使新罗国一蹶不振,颓势至今难以扭转。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个轮回,这回主客位置掉了个个儿,要说有人要倒霉,轮也轮到李茂了。

基于这个判断,金秀宗强令各地援军即刻北上驰援汉州,给唐军以迎头痛击。并派出新罗国内有“一代战神”美名的老将朴赫哲秘密北上汉州,通盘指挥云集于汉州境内的十万新罗健儿抗击南犯之敌,保家卫国。

相持到十月中旬,右厢报告,新罗精锐尽在汉州城下,各类军马多达三十万人。

实力最强的是三万王军,其次是州郡兵,约七万,其余都是乡军,即临时征召的民军。王军统领朴赫哲是新罗有数的大将,曾多次率军深入渤海境内,打的大嵩璘俯首帖耳,也曾远征辽东,逼的契丹和室韦两部奉新罗为宗主。

不过眼下朴赫哲已年逾八旬,八旬老将再度披甲上阵,间接暴露了金秀宗无将可用的窘境。

新罗的王军类似大唐的禁军,法理上说是国王的私家军,待遇最优,装备好,训练有素,是拱卫王权的尖刀利器,在历次内战中所向披靡,威风八面。

这是新罗战斗力最强的支军队,是唯一堪与唐军一战的军队。

除王军外就是州郡军,这类军马类似大唐的藩镇军,但因新罗没有地方割据,州郡军只担负地方治安,没有出境作战的需求,故此实战经验严重不足,加之地方财力有限,王室又加以限制,这支军队人数虽多,装备却很差,训练也不足,更致命的是士气萎靡。

人数最多的民军装备须自己筹措,军粮得自己携带,新罗累年内讧,民众困窘至极,吃穿尚且成问题,又哪有财力筹措军备?这支军队装备最差,训练几乎没有,但人数众多,士气很旺。

第632章 坠落的“太阳”

“世上有些事就是这么奇怪,明明被害的连饭都吃不上,却偏偏一门心思地要为害他的人去卖命,你跟他说这样做有点傻,他骂你别有用心,哭着喊着争当炮灰,你有什么办法。”

十月底,新罗三十万大军云集汉州城下,粮草耗费巨大,金秀宗让民军自己携带粮食,本打算在一个月内,让他们统统当了炮灰,却不想李茂据险而守,避而不战。

一个月后,民军粮食耗尽,崩溃迹象乍现,官府不得已供给粮料,以稳住军心。

汉州战前不过十万人,战事未开先逃了一半,区区五万人的小城哪有能力供养这么多人吃喝,新罗只能举国动员,全力支援前线,转运之苦,劳民伤财,对业已濒临崩溃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金秀宗只得再三催促朴赫哲立即向唐军发动进攻,否则仗没打,自己先被拖垮了。

朴赫哲深知眼下不是决战的时机,却也知道后方的确已经支撑不起,强忍悲痛向二十万民军下达了进攻令。

三万王军和七万州郡军立即严阵以待,一旦寻找到唐军的破绽便立即扑上去,死死地咬住对手不放。

李茂发了一通牢骚后,转向有半面墙大的作战地图,思忖了片刻,对宋梦龙说:“朔州之敌近来动作频频,你即刻率本部两个营前往四季关警戒。”

四季关距离汉州一百五十里,是朔州通往汉州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众将都明白,李茂此举是要支开宋梦龙。

宋梦龙是新罗人,让新罗人屠杀新罗人,李茂怕他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儿。

宋梦龙理解李茂的良苦用心,他是新罗人不假,但现在却是唐国的大将,两国交兵,生死之战,岂容私心作祟?眼下大屠杀格局已经形成,自己又怎忍心向自己的同袍下手?即便自己能过的了心里这一关,也难保其他人不会生出异心,万一发生战场哗变的严重事态,自己怎么向李茂交代?

宋梦龙接受调遣,连夜率本部出发。

次日清晨,十万新罗民军踩着连夜搭建起来的浮桥越过冰冷的汉江向唐军大营发动进攻,渡江时队形便有些混乱,渡江之后在江岸费了一上午时间调整队形,重申号令,直到午后才向唐军设在江边的十几处警戒营寨发动攻击。

十万大军声势有多浩大,没有亲眼看到根本无法想象,黑压压的人群像粘稠的浓汁一般铺天盖地而来,那气象气吞山河,一切的抵抗都是微不足道的。

十三处营寨一座接一座地被攻破,唐军的强弓硬弩面对山洪海啸般的冲击,不堪一击。

远远站在山坡上观战的李茂也不觉为之心寒,征战这么多年,这样的景象还是第一次见到,十万民军直接派来送死,目的不是为了打垮敌人,而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粮食消耗。

他们不是好的战士,却是勤劳的农夫,精干的工匠,是慈爱的父亲,孝顺的儿子,是顾家的丈夫,是这个国家的根本和希望,为了一己之私就这样把他们赶上杀戮场,白白地牺牲掉,这是怎样的国王能干出的凶残事?

更可感慨的是新罗王平素视他们如草芥,横征暴敛,敲骨吸髓,但在面临灭顶之灾时却能忽悠这么多的人站出来为他卖命,而他们竟还以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是如何的高尚。

“就算是一人一枝箭,射杀这么多人也得耗费我们十万枝箭;就算他们站在那不动让我们砍,十万人砍完,刀要崩口,人也要累垮。用心何其狠毒啊。”

“督战队已经渡江,看来今天就这场面了。二十万炮灰出动了一半,看来朴老将军留了后手,明后日还要经历一次这样的大屠杀。只怕那时我们的刀口崩了,心也软了。”

李茂抬头望了望昏惨惨的太阳,望了望江对岸那些佯装渡江、实际却是隔岸观火的新罗王军和州郡军们,向行军司马常木仓说:“宝历元年,秋十月,大唐李茂,在此杀人十万,流血漂杵,尸积如山,罪恶滔天。”

常木仓立即下达总攻命令,聚集在江岸平地上的十万新罗民军屡次得胜后,正在兴高采烈地举行庆贺,被形容为不可战胜的唐军看来也不过如此,十三座营寨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了下来。他们的营寨如此之大,每座营寨能住一千人吧,十三座就是一万三千人,那么仅仅只一上午他们就摧毁了唐军的大半军力,剩余的几千人半个下午就能扫平了吧。

王驾说的对,唐人只是虚有其表,实际是不堪一击,哈哈,咦,天空怎么多了两个太阳!

狂欢的人们忽然发现头顶上多了几个类似太阳的亮点,睁眼仔细看,不是两个而是……一、二、三、四,很多很多。

天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太阳呢,今天是怎么了。

轰地一声,一个太阳坠地,火花四溅,直径三丈内的军兵非死即伤。

人们还是有些不解,天上的太阳怎么会坠地呢,此等异象究竟是大吉,还是大凶?

随着更多的“太阳”坠地,已经没人再有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了,人们现在一门心思想着怎么避开这些从天而降、轰然着地、瞬间把人炸的尸骨无存的恐怖杀器。

经过多次改进,开花弹的威力有了质的提高,品系也逐渐丰富,有专门对付城池的高爆弹,有专门对付密集人群的撒花弹,有专门克制移动骑兵的“巨雷响”,还有专门攻击水面舰艇的“坠落星辰”。

对付密集人群的“撒花弹”,爆炸威力并不大,杀伤半径在三丈之内,轰地一声巨响,弹着点及附近目标绝无幸免,但外围的目标却只是受伤,而且多半是轻伤,受伤者因为恐惧和疼痛会起应急反应,典型的表现是狂呼乱嚎,疯狂奔逃。

对一群缺乏训练,纪律松散的民军来说,受伤者无节制的狂奔乱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比直接杀死更为严重。

汉江江岸森林密布,能站人的江岸平地不多,十万民军拥挤在沿江狭长地带,被沿江布设的十三座营寨巧妙地拉成了楔形。

第一波打出的撒花弹对弹着点要求很高,能造成“刚刚好”的溃乱,逼迫十万大军折回身向浮桥奔跑,而不是狗急跳墙后一头撞进沿江森林。

待溃势已经成型,第二波开花弹凌空而至,剧烈的爆炸像一条条带火的皮鞭恶狠狠地抽打在落后者的脊背上,抽的他们鬼哭狼嚎,发足狂奔。

大规模的踩踏终于发生,来自不同州郡村寨的民军,本来就互相看不惯,此刻因为争夺逃生之路,顿时大打出手,大规模的械斗瞬间拉开帷幕,且场面异常火爆。

在汉江的对面,朴赫哲惊恐地望着天上纷纷坠落的“太阳”,喉结蠕动,嗫嚅难言,整个人像掉进了冰窟窿一样,霎时间冷的彻底。

戎马一辈子,整天都在跟人打交道,他虽然完全不知道天下落下的是什么,却比谁都清楚此物落下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唐军拥有了这样的大杀器,新罗休矣。

按照预先部属,一旦民军和唐军主力接上仗,州郡军就要拆掉浮桥,本来嘛,十万民军就是过去充当炮灰消耗唐军实力、减少自家的粮料损耗。

他们就是一群绵羊,数量虽然庞大,又哪是虎狼的对手?所不同的是驱赶绵羊入虎群,老虎能吃饱喝足,驱赶人羊去当炮灰,却能有效地消耗对手的实力。

眼看对面在拆卸浮桥,溃散中的人群顿时发了狂,不顾一切地向前奔去,民军虽然装备差、训练不足,但绝不缺少英勇善战的勇士,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是猎户出身,箭法了得,虽然猎弓比不得军用复合弓威力强大,但正面近距离攒射,依旧拥有可观的杀伤力。

一群群忙着拆桥的州郡军倒在箭下,跌入冰冷的河水中。他们的指挥官立即组织反击,复合弓弩齐发,箭如飞蝗,民军一片一片地跌入水中。

穷途末路的民军逐渐清醒过来,当他们发现自己被当权者可耻地出卖了后,愤怒的反击比上一次更为猛烈。

“自己人打起来了,打的还挺激烈,咱们是不是该帮谁一把。”

李茂摇了摇头,大势已经做成,神仙也难救了,让他们打去吧,一切按原定计划办。

原定计划中,石雄和史宪忠两部此刻应该已经度过了汉江,正朝朴赫哲的老巢摸去,朴赫哲是三军主帅,莫看年纪一大把,一个人足可顶十万雄狮,若将此人拿下,新罗国就塌了半边天,汉州之南再不可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李茂把目光移向江南,期盼着石雄和史宪忠两员虎将能创造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