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家村种田轶事 >

第23章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23章

小说: 桃家村种田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急冲冲的来到院外,望着进村的小路,果不其然,二宝和四宝皮猴一样蹦蹦跳跳的朝着院子跑来。
  “哎哟喂,慢点跑,跟野驴似得!”李氏迎上去,笑骂道。
  “奶,我们回来啦!”二宝牵着李氏的手,高兴的嚷嚷。
  “奶,我好想你呀!”四宝抱着李氏的腿,撒娇。
  李氏泪珠子断了线一样往下掉,她赶紧撩起围裙擦眼睛,笑着捏捏两人的脸,“回来就好,中午奶给你们做好吃的!”
  二宝和四宝脸颊沾着白面,哇喔的欢呼着,往院子里冲。李氏在后面撵着,“慢点跑呃!臭小子!”
  长贵和张氏随后进了院子,二宝和四宝正粘着桃三爷撒娇呢,李氏站在一旁又开始抹眼泪了。
  桃三爷对着长贵和张氏说道:“大老远的也走累了,歇着去吧,你娘做好午饭再叫你们!”
  长贵嗯了一声,夫妻俩回房换衣服去了。
  “老婆子,还不去做饭,中午一家子都吃你的眼泪珠子吗?”桃三爷笑道。
  李氏翻了个白眼,其实应该是翻了个红眼才对,转身去了灶房。
  长贵和张氏换完衣服出来,长贵坐到桃三爷身边说话,张氏径直去了灶房帮忙做饭。
  “娘,我来烧火吧!”张氏站在灶膛前,对着李氏说。
  “不是让你歇着吗?”李氏道。
  “又不累,歇啥呀!”张氏把李氏拉起来,自己一屁股坐在小板凳上,取过柴火就往灶膛里添。
  李氏拍了拍灰,说道:“那好,你烧着火,我来炒菜!”
  中午做了白米干饭,还有腊肉和鸡蛋。
  李氏不停的给二宝和四宝夹着腊肉,二宝把碗里的腊肉又夹给桃三爷和李氏,“爷,奶,你们吃,我们这几天在姥爷家也吃肉了!”四宝也把碗里的肉夹给桃三爷和李氏。
  老人又把肉还给孩子,孩子再把肉夹给老人,桌子上都掉了好几块腊肉了。
  “爹,娘,孩子们一片心意,你们就吃吧,夹来夹去的都掉桌上了。”长贵说道。
  “好,不夹了,不夹了。”桃三爷乐呵的把桌上的腊肉夹进自己嘴里。
  李氏也不再给孙子夹肉,一家人终于恢复了正常的吃饭节奏。
  “娘,你院坝里装的啥,还用簸箕盖着!”张氏问道。
  “我跟你爹磨了些红薯,等你们回来做凉粉。”李氏说道。
  “咋不等我们回来了再磨,你们磨那么多,多累啊!”张氏说。
  “那么点红薯有啥累不累的,我跟你爹闲呆着也没啥事,磨点红薯粉子,给咱乖孙做凉粉吃!”李氏乐呵道。
  二宝和四宝一听吃凉粉,笑的眼睛都成月牙了。
  张氏起身给桃三爷添上一碗饭,又给李氏添上。
  李氏说道:“你大嫂娘家远,他们到家也晚,下午咱就把凉粉做出来晾着,让他们回家吃个现成。”
  张氏点头。
  饭后,李氏和张氏就开始忙红薯凉粉的事。
  揭开簸箕,木桶和木盆里的红薯浆水已经澄清了,李氏和张氏扶着木桶,小心翼翼的把上面澄清的水倒掉,桶底沉淀着厚厚的灰白色红薯粉子。李氏用勺子把这些红薯粉子铲起来,铺在一个大簸箕里晒着。张氏拿来一个盆,装了些红薯粉子用清水继续泡着,这些是晚上用来做凉粉的。
  婆媳两人分头行动,李氏去菜地里割嫩葱,张氏在家剥蒜。凉粉好不好吃,最重要的是蒜和辣椒油,这种小瓣蒜剥起来麻烦,但是吃起来有味,家里辣椒油也不多了,还要再炸些辣椒油。
  李氏把葱摘好洗净,又去大秦氏家摘些花椒。大秦氏家后院长着一颗花椒树,这是桃五爷几年前从山里挖回来的野花椒树,结的花椒颗粒虽小,却够麻。
  张氏剥好一碗蒜瓣,放到一个铁罐子里捣成蒜蓉。等李氏摘回花椒,就开始炸辣椒油了。菜籽油在锅里小火慢慢热着,油里的杂质沉到锅底,油上浮着一层油沫子,随着油温慢慢升高,油沫子渐渐散开,等到油沫子完全散去,就可以把油舀到辣椒油罐子里了。
  辣椒油罐子里事先加入了辣椒面、花椒碎、蒜蓉和少许芝麻,滚烫的热油缓缓加入,罐子里发出滋滋的声响,筷子慢慢搅拌着,辣椒油的诱人浓香瞬间散发开来。
  吃凉粉的调料都准备好了,然后是做凉粉。张氏还是负责烧火,她火候掌握的好,李氏在大锅里加入半锅水,然后把红薯粉子在盆里搅拌成一盆白色的浆水,等到锅里水开了,再慢慢加入浆水,用擀面棍在锅里搅动。
  锅里的浆水慢慢变得粘稠,最后变成浆糊一样的糊状物,李氏把搅拌的擀面棍提起来,仔细看了看棍子上沾着的糊状物,火候刚好,她赶紧让张氏停止烧火,转身取来勺和盆,把锅里的糊糊都盛到盆里。
  两大盆糊糊冷却过后,就成了凝胶一样的凉粉了,红薯凉粉颜色偏深,不像豌豆凉粉颜色白亮,但是味道软糯。
  凉粉做好了,张氏把这几天的脏衣服找出来,拿到河边洗去了。李氏又搬个板凳坐在院门口的梨树下纳鞋底,等着老大家的回来。
  桃三爷继续编筐子,二宝和四宝早早的跑到村口等着了。
  李氏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听着大宝和三宝远远的声音传来,她眼眶又红了。大宝跑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三个臭小子,最最后面是妞妞小短腿。
  李氏朝院子里的桃三爷喊到:“老头子,老大家的回来了!”
  桃三爷懒懒的回道:“听见了,咋呼个啥呀!”
  李氏放下鞋底,接乖孙去了。
  “哎哟,我的乖孙呃,想死奶奶了!”李氏挨个捏了几把,又抱起妞妞亲了几口。
  四个小子紧紧拽着李氏的衣服,亲昵极了。李氏就这样抱着妞妞,拖着一串猴子往家走,心里盘算着,下次媳妇回娘家还是轮流着来吧,这次一起回,把孙子都带走了,家里空的真难受。
 

第四十四章 换糯米
更新时间2015…1…3 11:35:27  字数:2468

 鱼儿凉粉适合夏天吃,现在天气转凉了,李氏就没有做,全部都是凉粉块,吃的时候用刀切成薄片。
  李氏给大秦氏家端了一大块凉粉,没说两句就急急的回家了。
  刘氏已经在切凉粉了,她把大块的凉粉用刀切成薄片,一碗一碗的装满。张氏在一旁放调料,先是撒盐和葱花,然后浇上两勺蒜蓉水,最后是大大的一勺辣椒油。
  李氏把凉粉一碗一碗的往饭厅里端,小馋猫们已经握着筷子等待多时了。
  “呐,这几碗辣椒油多,给你爷和爹爹吃,你们的再等一会儿!”李氏放下凉粉碗,又继续去端。
  孩子们口味淡,凉粉上只浇一点清油,撒点熟芝麻。
  李氏陆续端了十一碗凉粉,刘氏和张氏最后又端来两盆。这都是拌好的凉粉,等碗里吃完了,就从盆里添上。
  连续几天冷清的饭厅,今晚终于又热闹起来,桃三爷和李氏胃口好了很多,连吃了三碗。
  “都说凉粉是个泡儿,吃了只管一会儿!这会吃的再多,一会儿就饿了!”李氏说道。
  桃三爷说:“明天咱做烤饼,把饼子剥开,凉粉拌好夹着吃,就耐饿多了!”
  “这法子不错!”李氏赞道。
  “我又吃完了!”三宝得意的嚷道。
  李氏赶紧给三宝又添一碗,笑眯眯的说道:“敞开了吃,管够!”
  三宝嘿嘿的笑着,把凉粉往嘴里拨拉。
  桃三爷问刘氏和张氏娘家情况,两儿媳妇娘家的情况都差不多,粮食减产的厉害,比往年少收成一半,赋税又一颗不少,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哎!今年各村都受灾,咱们村还好些,你们也不用担心,咱家还有些存粮,你们娘家真过不下去了,咱也能接济一下!”桃三爷说道。
  刘氏和张氏都感激的看着桃三爷,刘氏说道:“谢谢爹挂心,我娘家那边虽说受灾严重,家里也有些存粮,日子还能过下去。”
  张氏接着说道:“我娘家也是,紧紧巴巴也能过日子,现在都盼着明年年景好点,能多收些粮食。”
  “都是靠天吃饭的庄稼人,老天爷的阴晴咱也揣摩不出来啊!”桃三爷叹道。
  “娘,我从娘家带了些核桃回来,娘家那颗核桃树今年结的核桃还行!”刘氏朝着李氏道。
  “奶,姥姥家的核桃树可大了,把姥姥家整个院子都遮住了,树干那么粗,我和哥哥表哥都抱不住!”三宝也激动的说着。
  “亲家也太客气了,每年都拿那么多核桃,都是能卖钱的好东西!”李氏说道。
  “不是要到中秋节了吗?做月饼用的着。”刘氏说道。
  “嗬嗬!咱做的哪叫月饼啊,纯粹是炕的馅饼!”李氏笑起来。
  张氏说:“娘,咱家做的月饼卖相不好,但吃起来香啊!”
  这一说起月饼来,孩子们又焦躁起来,恨不得马上就到中秋节,但凡是能吃好东西的节日,他们都盼的厉害。
  “老头子,桃老大今年种糯米了没?咱今年也换点去!”李氏问桃三爷。
  “种了吧,他就爱吃个糍粑,不种糯米才怪!”桃三爷说道。
  “我明天找大嫂子问问去,咱还跟往年一样,换上十斤糯米。”李氏说。
  “今年就换二十斤吧,留十斤过年做点醪糟,客人来了也有醪糟鸡蛋招待!”桃三爷说。
  “这中秋还没到呢,你就说过年的事了,你比孩子们还盼年啊!”李氏笑骂。
  孩子们都呵呵的笑,桃三爷不说话继续吃着凉粉,两盆凉粉吃完了,都撑的打嗝儿。
  第二天一早,李氏就去村东头桃大爷家,询问换糯米的事,正好有几个媳妇婆子也在问,几个人坐在桃大爷家院子里,闲聊起来。桃大奶奶王氏热情的搬出糯谷,说道:“咱家老头子就爱吃个糯米,年年都要种上两亩田,今年还是跟往年一样,两斤换一斤,不过今年我也偷个懒,直接换糯谷了,劳烦你们回去自己舂成糯米。”
  李氏笑着说道:“这糯米产量低,劳烦大嫂子年年都种,咱们这些懒婆子年年才能换个现成的吃,你们说是不?”众媳妇婆子齐声应和。
  “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也别客气,再说我也没有白送你们,你们都回家取背篓来吧,我让永盛来秤。”王氏说道。
  李氏和众人散了,都回家拿背篓去。李氏回家称了五十斤稻谷,装背篓里一口气背到王氏面前,其他人都还没来。
  “大嫂子,我换二十五斤糯谷。”李氏说道。
  “你家今年换的还挺多!要做醪糟吧?”王氏问道。
  “哎哟,大嫂子猜的还真准!”李氏笑道。
  王氏一边吩咐永盛帮着秤糯谷,一边说道:“我家每年都要做一大缸醪糟,几个臭小子们老偷着吃,生醪糟酒味重,永盛醉的睡了一天,老二家的永新也醉了一次,我真担心臭小子些醉成傻子了,赶紧把醪糟锁起来,嫂子我趁早提醒你一句,醪糟缸可要藏好了!”
  旁边秤糯米的永盛脸红道:“奶,小时候的事情还提干啥!”
  王氏瞪了永盛一眼,说道:“咋啦?还不让奶说了,你娶了媳妇我还跟孙媳妇说,重孙子长大了,我还要给重孙子说!”
  永盛无语了,他幽怨的看着王氏。王氏抿嘴一笑,又接着和李氏聊起来。
  李氏乐呵道:“孙子大了,要脸面了!”
  王氏说:“我这大孙子翻过年就二十了,赶紧把周家闺女娶过门管一管他!”
  永盛脸红的跟个猴子屁股一样,转身背对着王氏说道:“奶,你再说,我可就不秤了啊!”
  “好好,我不说了。”王氏给李氏使眼色,李氏会意,两人挪到院子角落去了。
  “我听说老五家的长正也要办喜事,日子定在十月了?”王氏问道。
  “恩,定在十月初八,本来定在腊月里的,因女方家哥哥也要成亲,就提前了!”李氏说道。
  “哦,那正好,咱家永盛定在腊月二十二,还想着腊月里成亲的人多,碰一起忙不过来呢!”王氏笑着说道。
  “这喜事真是一件赶着一件,要帮忙就吩咐一声,我和俩儿媳妇随喊随到。”李氏说道。
  “我就是这个意思,到时候你可得来帮我几天!”王氏说。
  “恩,到时候一定来!”李氏应承着。
  这时村里几个媳妇婆子也背着稻谷来换糯谷了,永盛一个人忙不过来,王氏赶紧过去帮忙,李氏也跟其他人打过招呼,背着称好的二十五斤糯谷回家了。
  半路上遇到桃三爷,背篓被他接过去背上,李氏甩手跟着。
  “换了多少?”桃三爷问。
  “二十五斤,今年换的糯谷,咱们还要去舂米,把谷糠除去,也差不多二十斤糯米。”
  桃三爷点头道:“明年年景好的话,咱家也种点糯谷吧!”
  李氏赞同。回到家,李氏把糯谷放好,等着中秋前去舂十斤糯米。
  刘氏正在屋檐下晒核桃,这些核桃还包着绿皮,阴干了把绿皮拔掉就可以了。孩子们围在一旁想玩核桃,刘氏不让他们抠这些绿皮,担心里面的绿汁把手染脏了,变成褐色的特别难洗。
 

第四十五章 挖红薯
更新时间2015…1…4 13:34:45  字数:2660

 地里的红薯终于可以挖了。
  红薯藤全部割下来给桃大爷家送去了,堆在牛棚外,成了两头老黄牛的口粮。
  红薯藤割干净后,剩下长长的红薯垄子,这些土垄里都长着红薯,很多土垄都被红薯撑裂开了。
  挖红薯也需要技巧的,一锄头下去把土垄刨开即可,要是力度太大,很容易把红薯挖断,桃三爷和长富长贵很熟练的用锄头把土垄刨开,一串串红薯连着根被拔了出来,顺手扔一堆。
  李氏和媳妇孙子都围坐在地里,把红薯上的泥块掰掉。新挖的红薯呈现紫红的色泽,像一个个肿胀的梭子。孩子们高兴地把红薯往背篓里装,偶尔看见一只吃红薯的白色胖虫,妞妞吓得尖叫着逃开,三宝则高兴的伸出手,把胖虫子逮起来放罐罐里带回家喂鸡。黄黄憨呼呼的在红薯地里疯跑,兴致来了还不住的汪汪乱叫。
  背篓里红薯装满了,李氏就喊长富和长贵过来背回家去。红薯很沉,满满一背篓红薯有一百多斤,长富和长贵一点也没觉得沉,背起背篓快步的往家走,倒在自家院坝里,又背着空背篓到地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