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家村种田轶事 >

第24章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24章

小说: 桃家村种田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步的往家走,倒在自家院坝里,又背着空背篓到地里来。
  家家户户的篱笆院里都堆着红薯,院门都不关,也不用担心谁来偷红薯什么的,因为根本就没人干这样的事,一年到头收获的口粮,村里人都是收回来直接放在院坝里。很多人甚至连房门都不带锁的,房门大敞着,就去地里忙活了。
  桃家村进村出村就一条路,道路两旁都是院落,谁家客来客往的,只要一踏进村,都进入了村民的视线了。桃三爷就给儿孙们讲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事,曾经有几个外乡人到桃家村偷竹笋,因为不熟悉地形,从进村就被人盯上了,几个人背着背篓往竹林里钻,才挖了几颗竹笋就被桃家村人围住了,外乡人丢下背篓就往村外跑,谁知道出村的路上也有人等着呢,几个人急了又往山脚下跑,心想着逃进山里去。桃家村四周的山都很高很大,不熟悉地形的人,根本不知道上山的路,正当几个外乡人在山脚下徘徊的时候,族长带着人把他们逮个正着。
  桃三爷家今年红薯种的多,一家人忙了几天才收获完。红薯比小麦水稻玉米这些粮食好收拾,就是装进红薯洞里窖藏着就行。红薯洞里还有些去年的红薯,桃三爷和儿子们把剩下的红薯全部捡了出来,堆在杂物房里。
  今年新挖的红薯,还要筛选一遍,把个头大的外皮无损伤的挑出来放一堆用来窖藏,个头小的挑出来放一堆用做一家人的口粮,挖伤的红薯另放一堆用来给猪催肥。
  红薯洞也要重新整理整理,桃三爷亲自下到红薯洞里,把洞底陈年的黄沙石清扫出来,再把四周洞壁检查了一边,确定没有老鼠洞和虫蚁窝后,就敞着红薯洞口,让太阳好好晒几天。
  等到红薯洞里的洞壁变干燥后,桃三爷一家子就开始窖藏红薯了。桃三爷抱来几捆稻草,点燃了扔进红薯洞里,洞口立刻浓烟滚滚,洞里火光红亮。
  “爷,为啥要往洞里烧稻草啊?”三宝问道。
  “嗬嗬!用火这么一烧,洞里的虫蚁虫卵都能烧死,红薯窖藏的更久些。你小子学着点吧,等爷爷老了干不动了,就由你小子来窖红薯哦!”桃三爷乐呵呵的给孩子们解释。
  “恩!”三宝点头,“我一定好好学!”桃三爷满意的拍拍三宝的头。
  “三宝,站远点啊!风把烟吹来了。”四宝牵着妞妞往后退。
  三宝不退,直接闭上眼睛,嘴里嘀咕道:“没大没小的,三哥也不会喊,老是三宝三宝的!”
  四宝朝三宝吐舌头,就是不改口,妞妞也学着四宝朝三宝吐舌头,三宝闭着眼睛看不见,四宝和妞妞就一直吐着舌头,跟黄黄一样。
  桃三爷笑眯眯的把三宝拉到自己身边,三宝睁开眼睛,就看见站一排的四宝妞妞和黄黄朝他吐着舌头,三宝也来劲了,他也开始吐舌头。
  桃三爷由着孩子们玩,他转身照看着红薯洞里的火,一直等到稻草烧完了他才背着背篓去挖黄沙石。这些黄沙石是一种黄褐色易碎的石头,挖回来用锤锤敲成粉末,铺在红薯洞底部,又透气又防潮。
  长贵和长富把挑好的红薯提过来,用绳子吊着放进红薯洞,桃三爷在洞底接住红薯,沿着洞壁依次堆砌整齐。父子三人忙了一下午,才把红薯洞装满,桃三爷用稻草编的草垫子盖住洞口,再盖上石板,红薯就算窖藏完毕了。
  李氏每天都会揭开红薯洞上的石板和草垫,让红薯敞敞气,直到红薯洞内温度合适了,才会一直盖着。
  都说一场秋雨一层凉,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降的越发明显了,全家人都换上了薄袄。
  白天变得越来越短,雾也越来越大了。早晨推开门,一眼所见全是茫茫的白雾,沾到脸上像是细微的水滴,凉飕飕的。雾要等到太阳出来才会慢慢散去,雾化成水,滴滴答答的从树叶上落下来,地上湿漉漉一片。直到午时,雾气完全散开,人们才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都忙着把被褥搬出来晒着,把衣服洗出来晒着。
  中秋将至,又到了所谓的‘烂八月,雨绵绵’时节了。秋草黄,秋雨绵,除了松柏和竹林,其他树木的叶子都落的差不多了,只有稀稀拉拉的黄叶挂在枝头。
  接连十多天的绵绵细雨,整个桃家村都像是一副水墨山水一样,到处都是润润的湿湿的。土路早就泥泞一片,没有重要的事情,人们都窝在家里不出门。这样的天气出趟门不容易,斗笠戴上蓑衣披上木屐穿上,忙完回来全身衣服还好,可是裤腿被木屐甩起来的泥水沾满了,清洗起来倒不麻烦,麻烦的是这秋雨绵绵终日不见太阳,衣服挂着都有味了,还没干呢!
  李氏和儿媳妇们坐在屋檐下做鞋,一家人过年穿的新鞋要趁着闲暇时间来做。大宝和二宝两个学子按时去了学堂,三宝四宝和妞妞在东屋床上玩,刘氏不让他们出屋,关在屋里玩,一是屋里暖和,孩子不易受凉,二是不会调皮捣蛋弄的满身泥巴,弄脏了要洗,洗了又晒不干!
  “这八月烂的哟,雨就没停过!”李氏抱怨道。
  “今年中秋又不能赏月了!”张氏叹气。
  “太阳都见不着,哪能见着月亮!”李氏一边针尖在头发上划拉一边说道。
  “上月底就开始下了吧,这都十多天了还没见停,下的人都发霉了!”刘氏也叹气。
  “年年秋雨都绵的很,咱也长了记性,把秋季吃的菜都种在院子里的菜地,省的往河边菜地跑,衣服弄脏了洗了也不干。”李氏接着说道。
  “娘,咱剥些花生吧,中秋做月饼要用呢,家里也没有红砂糖了。”刘氏提醒道。
  “恩,中秋也没几天了,咱也要赶紧准备准备。”李氏说道,“家里的鸡蛋也攒了不少了,让长富和长贵再去赶趟集市,把鸡蛋卖了买些红糖回来,我再跟老头子商量商量,中秋再买些什么!”
  “那我下午去舂糯米。”刘氏说道。
  “大嫂,我跟你一起去吧!”张氏说。
  “不用,就十斤米不费事!”刘氏说道。
  “你们俩都去,再舂些大米回来,一趟完事,省得来回跑!”李氏定下来,两儿媳妇也同意了。李氏接着说道:“我下午把花生剥些,再泡些红小豆,核桃也敲一些出来,今年多做点月饼,放着给孩子们当个零嘴。”
  刘氏和张氏点头,婆媳三人接着商量起中秋的伙食来。
 

第四十六章 中秋
更新时间2015…1…5 13:17:13  字数:2761

 中秋前一天,绵绵雨停了,但是天空依然暗沉沉的,随时有落雨的可能。
  长富和长贵背着鸡蛋去赶集了,晚上回来的时候买了红糖和猪肉,还有几斤大骨头。
  孩子们已经兴奋的几天没睡好觉了,盼着中秋,盼着月饼,盼着好吃的。
  到了中秋这天,鸡还没打鸣呢,孩子们就醒了躺在被窝里掰着手指头计划着吃几个月饼。
  李氏和儿媳妇们还是和往常一样鸡鸣起床,收拾家务做饭。早饭还是很简单的蒸红薯和杂粮粥,午饭比起往常更简单,好菜的都留到晚上了。
  节日这天反而比平时更加忙碌。李氏一天都在灶房忙活,花生核桃芝麻都要炒熟,红小豆也要熬成豆沙,刘氏忙着和面,张氏负责烧火。
  大宝带着弟弟妹妹溜到灶房,李氏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炒花生。花生米还很烫,装在衣服兜里鼓鼓囊囊的,小手捂在上面,感觉像个热热的手炉。
  “都出去吃吧,别在灶房里添乱了!”李氏说道。
  孩子们高兴的捂着花生去了前院,坐在屋檐下乖乖的吃花生。花生还有些烫,大宝和二宝等凉了再吃,三宝和四宝忍不住,捻出一颗扔进嘴里,烫的赶紧吐出来,用手接着,然后左手倒右手,右手再倒左手,一个花生米像杂耍一样,在两手间翻飞。
  三宝技术娴熟,花生凉了就扔进嘴里咔嚓咔嚓吃掉了,四宝小胖手笨拙多了,花生没接住骨碌碌滚到地上,被黄黄抢吃了,四宝气的追赶黄黄,跑动间,衣兜里的花生跳出来几颗,他又赶紧弯腰捡,一弯腰花生米从兜里倒出一大半,四宝急了,一只手忙着捡花生,另一只手紧紧的捂住衣服兜,屁股噘着提防黄黄近身,手忙脚乱好一会儿才把花生捡完。
  大宝二宝和三宝笑的见牙不见眼,妞妞小闺女也笑的咯咯的。妞妞两手捂着衣服兜里的花生,感受着布料里透出的温暖,她完全把花生当着暖炉了。大宝给妞妞喂一颗花生米,妞妞开心的嚼着,眼睛都笑成月弯弯了,二宝又接着给妞妞喂,妞妞捂着自己的花生,吃着哥哥的花生,惬意的摇晃着小脑袋。
  李氏把炒熟的花生核桃和芝麻端出来,到石臼里杵成碎末备用,长富买回来两斤红砂糖,李氏切了一块剁成碎末和花生核桃芝麻拌匀,干果馅就算完工了。接着是做豆沙馅,这个很简单,李氏把熬好的红小豆搅成豆泥,再加糖拌匀即可。
  刘氏把加了油和糖的面团和好,放一旁醒着。李氏找出鼎锅来放在灶上,锅里放着一层铁皮架子。张氏把灶膛里的火点上,鼎锅很快就热起来了。
  李氏和刘氏忙着捏面团,面团中间包着花生核桃芝麻红砂糖碎末,然后轻轻一压,成一个圆圆的小饼。李氏把这些饼子放到鼎锅里的铁架上慢慢烘着,张氏烧火技术一流,锅里的温度越来越高了,由于鼎锅里没有加水,锅里已经呈现出高温的暗红色,张氏就保持这样的节奏添柴火,锅内的饼子慢慢的烤熟了。
  李氏用铁夹子把鼎锅里的饼子夹出来凉着,又继续往锅内放饼子。由于鼎锅不大,一次只能放六七个小饼子,李氏和刘氏守在灶边,断断续续做了十来锅,直到干果馅的做完了,才开始做红豆沙馅的。
  每年中秋,李氏都要做两种馅的月饼,干果馅和豆沙馅都是一家人爱吃的。鼎锅里烤成金色的月饼被叠放在大盘子里,香味诱人,孩子们溜进来几次,都被李氏赶出去了。这不是平时做的饼子,可以随便拿一个给孩子们分着吃,这个月饼要等到祭月完毕才能吃,就跟新收获的麦子要做成饼子或馒头,新收获的稻米要做成干饭和米粥,先祭天让老天享用,祭拜完毕了,人才能吃。
  做完月饼,就要忙着做晚饭了。中秋节一家人团聚,晚饭菜色要多一些。秋季没有夏季瓜菜丰富,地里就一些萝卜白菜。李氏拔了些白萝卜回来,炖到大骨头汤里,再做了个醋溜白菜。夏季晒的干豇豆泡了一些,干豇豆不易熟,要先煮熟,再用来烧腊肉。长富买回来三斤肥肥的五花肉,李氏照旧做成回锅肉。新鲜的红薯蒸熟了捏成红薯泥,搓成小圆球,炸成红薯丸子再洒些糖,红萝卜切丝做了个凉菜。
  李氏在灶台上忙着炒菜,张氏负责灶膛里几个锅的柴火,刘氏则在一旁做糍粑。
  舂了十斤糯米,一顿吃不完,刘氏提早就拿出四斤糯米再搭配上一斤大米泡上水,泡了一夜时间,软硬适中正适合做糍粑。刘氏把泡好的米沥干水分,放到锅里蒸,不能蒸太过了,刘氏估摸着时间感觉差不多了,揭开锅盖看了看糯米,还差点火候,刘氏又盖上锅盖焖了一会儿,才把糯米铲起来放进一个瓷盆里。趁着糯米热乎软糯,刘氏用擀面棍把糯米捣烂,一直捣成黏黏的一团,才算完成。
  桃三爷和儿孙们在饭厅里摆好桌凳,等着开饭。
  饭菜都准备齐全了,李氏和儿媳妇们趁着热乎赶紧往饭厅里端。桌上每放一个菜,孩子们就拍着手欢呼,桃三爷由着孩子们乐呵,过节就应当热热闹闹的。长贵倒来一壶高粱酒,父子三人摆好酒杯,准备喝几杯。
  菜都摆上了,糍粑也切成两盘端上了,一盘撒着白糖,一盘撒着花生核桃芝麻碎末。李氏把两种馅的月饼捡了一盘子端出来,放到院坝里的小木桌上。
  今晚无月。
  雾气已经笼罩着整个桃家村,漆黑的夜空什么也看不见。桃三爷带着一家子依旧摆上月饼,朝着夜空拜了拜。
  “爷,都看不见月亮,还拜啥呢?”四宝问道。
  “嗬嗬!月亮啊是被天上的云遮住了,虽然看不见,但是心中这个月亮还在呢!”桃三爷乐呵呵的说道,“拜完了,就进屋吧!”
  李氏端起月饼进了饭厅,长富把小桌子搬进东屋放好,才到饭厅坐下。桃三爷已经斟满了酒,他举起酒杯说道:“这中秋节年年都过,中秋月亮年年都圆,咱们家一直平平顺顺的,如今儿孙满堂,我只盼着这平顺日子能一直过下去,看着孙子孙女都长大成人,我就知足了!”
  “爹,咱喝一个!”长富和桃三爷碰碰杯。
  长贵也举起酒杯碰一下,父子三人一饮而尽。
  “开吃吧!”桃三爷放下酒杯,说道。长贵拿起酒壶又给空杯子满上、
  刘氏给妞妞夹了一块软软的糖糍粑放碗里,再用筷子把糍粑夹成小块,妞妞笑眯眯的拿起勺子舀起一块就放嘴里,小腮帮子鼓鼓的。刘氏又给她夹了几块肉,盛了一碗骨头汤。
  三宝心心念念的都是月饼,他指着月饼,央求李氏:“奶,给我一个月饼!”
  “不行,月饼吃了就饱了,桌上这么多菜,你不吃咱们也吃不完啊!”李氏夹给三宝一块肥肉。
  三宝只好作罢,夹着肥肉塞进嘴里嚼的嘴角都流油了,吃完又夹些腊肉糍粑放进自己碗里。四宝啃着一个大骨头,骨头上肉不多,但他啃的很攒劲,小嘴含着骨头哧溜哧溜的吸着骨髓。四宝啃完,就丢给桌下的黄黄,黄黄高兴的晃着尾巴,两只爪子抱住骨头接着啃起来。
  酒足饭饱,李氏带着儿媳妇去灶房收拾碗筷,桃三爷美滋滋的抽着烟杆,孩子们围着桃三爷嚷嚷着要听故事。关于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桃三爷讲的自己都腻了,但是,孩子们愿意听,他也不厌其烦的重复讲着。
  “爷,听嫦娥奔月一定要吃月饼,你等我拿个月饼来再讲。”三宝还念念不忘月饼的事。
  桃三爷笑骂道:“你个臭小子就想着月饼!”桃三爷接着朝着长富说道:“把月饼端来吧,给孩子们一人发一个!”
  终于,三宝捧着心爱的月饼,满足的依偎着桃三爷,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四十七章 闲聊
更新时间2015…1…6 12:17:19  字数:2487

 李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