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家村种田轶事 >

第27章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27章

小说: 桃家村种田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肉吃的少,稍微放些猪油在锅里,一顿很简单的饭也变得美味起来,孩子们比往常多吃了一碗。最后,满满一锅的疙瘩汤,被一家人吃的干干净净。
 

第五十一章 烤火
更新时间2015…1…10 12:50:32  字数:2614

 立冬过后,气温一日一日的降下来,没有雾的清晨,满地白霜像是下过一层小雪。枯草上,菜叶上,屋顶上积着一层薄薄的白色晶体,这就是霜。
  井水冰冷刺骨,洗脸的时候,手都不愿往水盆里伸。李氏每天早上都要烧一锅热水洗脸用,但是洗菜洗衣照旧是冷水,李氏和儿媳妇们的手明显变的红肿粗糙起来。
  自从种完小麦,庄稼人这一年是彻底的闲下来了。冬季寒冷,没啥事都窝在家里不出门。桃三爷把家里破了的窗户纸补好,又把鸡窝和猪圈修补了一番。天冷了,冬季也没什么菜给鸡喂食,鸡下蛋也少了,李氏寻思着把不下蛋的老母鸡挑出来卖掉,等到明年开春再孵些小鸡补上。圈里的三条猪胃口越来越大,李氏和桃三爷商量了一下,喂到冬月里,就把这三条猪宰了,两条卖掉,一条留着做成腊肉自家吃。
  这一天,天气尤其糟糕,冷风夹雨呼呼的刮着,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颤抖,地面渐渐的变湿变泥泞起来。
  再糟糕的天气,大宝和二宝还是要去学堂读书的,刘氏和张氏把两个孩子武装的跟个熊一样,才放心的让他们出门。桃三爷和两个儿子在正房摆上棋盘,准备厮杀几盘,李氏和儿媳妇们窝在东屋里做鞋子,大花蹲在李氏脚边像个毛球一样,三宝四宝和妞妞在床上玩着一个木匣子。
  外面冷风夹雨,冻得人瑟瑟发抖,屋内也暖和不到哪去。李氏拿针的手都抖起来了,她把针头往鞋面上一插,站起来不住的跺脚,“啊哦,这天冷的,往年这阵儿也没见这么冷。”
  刘氏和张氏也跺着脚,嘴巴不停往手指上哈气。
  “等着,我去烧盆火烤,这冻得针都捏不住了!”李氏放下鞋面就出了东屋。
  一开门,冷风灌进来,刘氏和张氏都打了个冷颤,三宝在床上嚷着:“关门,关门,冷死了!”
  李氏赶紧把门带上,径直去了后院。柴房里存着好些树根疙瘩,用来烧火正好。李氏从柴房角落里拖出一个火盆子,端到后院空地上,放些软草当点火柴,再放些树枝和玉米芯在软草上面,等柴火都烧着了,取几个树根疙瘩架在上面。
  一会儿树根疙瘩就烧着了,李氏把火盆子端到前院,老远就喊着刘氏开门。刘氏把门打开,李氏端着火盆子进屋来,黄黄也趁机钻到屋里。
  有了火盆子,屋里的温度很快升了上来,刘氏把窗户打开一扇,把屋里的烟散一散。三宝、四宝和妞妞都从床上溜下来,围着火盆烤着。火盆的火明旺旺的,火光把脸颊映的红红的,孩子们伸出小爪子,眼睛都笑眯了。
  黄黄也蹲在孩子们旁边,一本正经的烤着火,一改往日的疯癫。风从窗口灌进来,火盆上的烟被吹东倒西歪,烟要是吹向谁,谁就把眼睛闭上,或者站起来搬走凳子换个方向坐着。有一阵儿,烟直接被风刮到黄黄脸上,黄黄竟然也懂得把眼睛闭上,逗的众人哈哈大笑。
  李氏笑的都喘气了,“哎哟喂,这旺财还挺聪明的,也知道把眼睛闭着。”
  “奶,他叫黄黄!”妞妞是个对名字又执着又别扭的小闺女。
  “好,好,叫黄黄,可奶奶还是觉得叫旺财好啊,多讨喜!”李氏说道。
  “妞妞这个傻闺女,就爱揪着猫名儿狗名儿不放。”刘氏瞪了眼妞妞,笑着说。
  “奶,你快看,黄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四宝发现宝了似得,大声嚷着。
  黄黄仍旧稳稳蹲着,烟熏的它难受,它也不挪窝,闭一会儿眼睛,又睁开一只看看情况,模样儿滑稽的很,李氏又忍不住捧腹大笑。
  “都说笑狗要下雨,瞧着吧,这雨说不定要下好几天!”李氏说道。
  “奶,那骑狗呢?”三宝问道。
  “骑狗呀,娶媳妇那天要下雨!”李氏笑着说道,“三宝,你是不是骑狗了!”
  三宝挠头,不好意思的点头,然后指着四宝说道:“奶,四宝也骑狗了,四宝娶媳妇也要下雨!”
  四宝扭捏的说道:“我才不娶媳妇!”
  张氏笑着掐了一把四宝,说道:“不娶媳妇当和尚去吧!天天敲木鱼儿,不吃肉只吃菜!”
  三宝笑着嚷道:“四和尚,四和尚!”四宝立即和三宝扭成一团,妞妞也拍着手嚷着:“四和尚!四和尚!三和尚!三和尚!”三宝和四宝松开彼此,一起挠妞妞的痒痒肉,妞妞笑的不行,喝了几口冷空气呛的不住咳嗽,刘氏赶紧把妞妞搂到怀里拍背,妞妞喘过气来,窝在刘氏怀里继续喊着:“三和尚,四和尚!”
  李氏笑着说:“这几个调皮蛋,吵的我头疼!”
  刘氏也笑着说道:“孩子多了就是吵,一天到晚闹的人烦死了!”
  张氏说道:“烦习惯了,真要是一天不见着,又想得慌!”
  李氏深有感触的点头说是。
  “娘,马上就进十月了,五叔家长正兄弟的婚事不知道准备的咋样了,五婶也没说啥时候过去帮忙!”刘氏问李氏道。
  “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五婶就要来找我们帮忙了!”李氏说道。
  “五婶家也养了三条肥猪,办酒席肯定要宰掉一条,这喜酒席面的八大碗最费肉了!”张氏说道。
  “恩,我去你五婶家猪圈里看过,她今年可是下了狠心喂猪哟,三条猪长的肥滚滚的,我看那膘差不多有楼板厚了!”李氏笑着说道。
  “这酒席席面好不好,就看这八大碗的肉够不够肥,够不够大,越肥越大主家才有面子。”张氏说道。
  刘氏接着问:“娘,五婶今年新孵的小鸡也是为酒席准备的吧?”
  “是啊,她养那群鸡也够办酒席了,咱们村当门立户的都去也要坐个十来桌,再加上女方送亲的、大秦氏自家亲戚和请来帮忙的,顶多二十桌吧。”李氏说道,“咱们村办酒席也差不多这个桌数。”
  “八月节前舂糯米的时候,我和大嫂还遇到五婶子了呢,她家换的糯米多,酒席上可少不了糯米,特别是那个糯米红扣,我想起来就流口水,又甜又糯!”张氏说完,咽了咽口水。
  李氏朝张氏翻了个白眼,“把你馋成那样,想吃咱家也做点。”
  “真的呀,娘?”张氏嘿嘿笑问道。
  “肯定是蒸的!难得还是煮的不成!”李氏说道。
  刘氏和张氏都嗬嗬的笑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都嚷着问李氏:“奶,什么蒸的煮的?”
  “一说到吃,你们也来劲了是不?”李氏笑道,“长贵媳妇,你晚上记得拿些糯米泡上,明天给孩子们蒸糯米红扣!家里红糖和白糖都够了吧?”
  刘氏说道:“够了,够了!”
  张氏接着问李氏:“娘,五婶那边你打算随多少礼?”
  “长富娶亲的时候,你五婶随了六尺细布两盒茶四斤糖,长贵成家时送了六尺细布四盒茶四斤酒,她家三个闺女出嫁,咱也添了妆的,长方成亲的时候,咱家送了六尺蓝细布四盒茶四斤酒,这次长正娶亲,我和你爹也商量过了,也按照这个标准吧,咱两家关系不错走得也近。”李氏说道。
  刘氏和张氏都点头,李氏弯腰拿起一旁的木柴块儿,把火盆子里的柴火往内推了推,又和儿媳妇们说起腊月里桃大爷长孙成婚的事,算了算两次随礼的花销,还有过年家里需要置办的年货等等,叹着:“这赚钱如针挑土,花钱如水冲沙啊!”
 

第五十二章 请人
更新时间2015…1…11 11:24:27  字数:2648

 难到真的是笑狗要下雨吗?这冷风夹雨的,真真的持续了好几天,一直到十月里,天才放晴。
  早饭后,刘氏和张氏背着满满两背篓脏衣服去河边清洗,刘氏的背篓上盖着一个大号木盆,张氏提着一个木桶。
  河边洗衣台,几个早到的媳妇婆子已经占了好位置,正拿着木棍敲打着衣服。妯娌俩跟人相互打过招呼,选了个离水稍远的石头台子,把木盆放上去。刘氏和张氏合力提了两木桶水倒进大木盆里,先把脏衣服上的泥巴搓洗掉,再放入皂角粉泡着。
  水冷的沁骨,刘氏和张氏把衣服泡好后,搓着手跟其他几个媳妇婆子聊起天来,最近村里热门的话题就是大秦氏二儿子的婚事,当然,大秦氏大儿媳妇小秦氏也要被拉出来摆谈摆谈。如今小秦氏快七个月的身孕了,再也不是某些长舌妇嘴里的重点话题,曾经那些话里话外打压小秦氏的媳妇婆子些,如今都改口称赞大秦氏好福气。
  好事的媳妇婆子想着李氏和大秦氏走得近,刘氏和张氏肯定知道的多些,都纷纷套话打探,刘氏和张氏心里都有杆秤,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谈都心里清楚,始终面带微笑说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话。
  说不到一起去,刘氏和张氏也懒得跟她们继续闲扯下去,兀自认真的洗起衣服来,两根木棒砰砰砰的捶打着粗布料子,稍新一些的细布料子都不用木棒捶打,而是用手反复搓洗。
  攒了几天的衣服,洗完回家都到中午时分了。
  太阳刚好升到正空中,阳光也暖和了些。刘氏和张氏双手冻的红通通的,已经僵了,身上却不觉得冷,捶打衣服热的出了一身汗。两人把衣服晾好,又到灶房去帮忙做午饭。
  李氏已经把午饭做好了,烧了烫烫的一锅水,等着儿媳妇回来。
  “赶紧烫烫手,使劲搓小心长冻疮!”李氏把热水盛到盆里,端给儿媳妇。
  刘氏和张氏把冻僵的手泡在烫烫的热水里,有些针扎似得疼痛,两人忍着烫,在水盆里使劲搓着手心手背。
  李氏把盛好的饭往饭厅端,刘氏说道:“娘,你们先吃吧,不用等我们。”
  “饭还烫着呢,晾一会儿再吃,你们慢慢泡着。”李氏说道。
  午饭后,李氏把灶膛里剩的火炭子夹到火盆里,再盖上几块干柴和树根疙瘩,烧了满满一盆火。火盆直接放在院坝里,婆媳三个围坐在一起,晒着太阳烤着火。
  妞妞又戴上了那顶粉色桃子样的夹棉防风帽,帽子下的细绳系了个蝴蝶结,跑动的时候在下巴处晃来晃去的。大宝几个今天一致改口把妞妞叫桃子,妞妞笑眯眯的追着哥哥们跑,跑累了就靠着刘氏喘气,几个孩子玩了一阵儿觉得累了,就搬来小板凳围着火盆烤起火来。
  小秦氏挺着大大的肚子,慢悠悠的从篱笆门进来,笑着说道:“三婶,我也来烤烤火!”
  李氏笑着说:“快来,人多烤火热闹!”
  “大宝,去给你长方婶子搬个椅子来!”刘氏说道。
  大宝嗯了一声,就往饭厅里钻,二宝也跟着去帮忙,柏木椅子还是挺沉的,两个人抬就容易多了。
  刘氏接过椅子放稳当,扶着小秦氏坐下,“坐椅子吧,稳当些!”
  小秦氏谢过了,坐了下来。
  刘氏问了几句小秦氏身子情况,小秦氏都说挺好的,吃的多睡的也好。
  “你娘咋没过来烤火?这几天忙得见不着人!”李氏问小秦氏。
  小秦氏说:“三婶,我娘一会儿就过来,她和爹正在家商量请酒席厨子的事呢!我现在这样,也帮不上什么忙,一直都是爹和娘忙前忙后的。”
  “你的正事是把身子养好孩子养好,你爹娘已经嫁出去三个闺女娶进门一个儿媳妇了,你还担心他们没能力再娶一个儿媳妇吗?”李氏笑道。
  张氏也笑着说:“是啊,是啊,长方媳妇你就安心吧,五叔和五婶都是能干人,啥事都能办的妥妥帖帖的。”
  小秦氏也笑着点头。
  李氏说:“你的婆婆你还不了解吗?那就是个急性子人,啥事都要亲力亲为,又好强又能干!”
  “哎哟,三嫂子,我老远就听见你摆谈我呢!”大秦氏大着嗓门从院门口迈进来。
  “幸好不是说你坏话,瞧你这耳朵尖的,跟顺风耳似得!”李氏打趣。
  “嗬嗬!难得有人夸赞我,我不顺风耳不行啊!”大秦氏走近了,不客气的坐到刘氏让出的板凳上。刘氏把妞妞拎起来抱到自己怀里,坐到了妞妞的小板凳上。
  “三嫂子,我今天是特意来请你帮忙的,十月初六就麻烦你和两侄儿媳妇过来帮帮我,这几天酒席需要采买的,我家老头子和两小子都买的差不多了,等着初六那天赵厨子来了,再让他看看,缺啥再买啥!”大秦氏说道。
  “啥时候宰猪啊?”李氏问。
  “也是初六,现在天冷也放的住,宰完猪还要忙着炸丸子、炸酥肉、炸豆腐,粉蒸肉的米粉也要磨好,还有糯米红扣,红糖肘子,这些八大碗的菜都要提前准备着。”大秦氏说完就开始揉阳穴:“哎哟,一说到这些,我都头疼!”
  李氏笑着说:“头疼也忍者吧,办完老二的事,你也就安心了。对了,你家要是鸡不够宰就来我家抓些,我正打算卖些不下蛋的鸡。”李氏说道。
  “冬天里菜少养着也费粮食,我也正打算把不下蛋的母鸡宰了,只留一只公鸡其他公鸡也都宰掉,办酒席差不多够了,真要是缺我就上你家抓几只!”大秦氏说道。
  李氏点头,接着问道:“帮忙的人够不够?都请了谁来帮忙呃?”
  “我家三个闺女要回来帮忙,加上你们婆媳三个,我又喊了长武媳妇,帮忙的人差不多够了。”大秦氏说道。
  “知客师请的谁?”李氏又问。
  “知客师还是请的长祖,村里这几年办事都请他帮忙,长祖为人爽快,性格也好,女方家都是冯家村的,离得也不远,长祖也都认识,交给他我们也放心。”大秦氏说道。
  “恩,长祖是个好的,人人都夸他心细记性好,办事也妥帖!”李氏点头赞同道。
  “把咱家老二的婚事办完,我也得好好歇一歇了,这阵子把我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大秦氏抱怨道。
  “这都是养儿养女的命!”李氏说。
  “五婶,有我们帮忙,你放心吧。”张氏也笑着插话。
  “恩,你们几个都是勤快人,我放心的很!”大秦氏点头,接着对李氏说道:“三嫂子,还得麻烦你家长富和长贵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