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46章

嫁给奸雄的日子-第46章

小说: 嫁给奸雄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可以,有温馨安适的家庭,亲友和睦,能时常欢聚和乐,也是她所求。
      搁在从前,这两者格格不入,她从没想过能有那等福气,在满是偏见的傅家体味亲情。如今却渐渐有点不舍,至少不想太武断盲目、不明不白地割舍,令她处境尴尬,亦令对她心存关怀之人失望。
      傅家的不好她清清楚楚,心里已掂量了无数遍。但傅家的另一面呢?
      她似乎始终在回避,不曾深想。
      往后何去何从,唯有摸清楚、尝试过,方能遵从本心,做出取舍。
      而对于傅煜的态度,她至少也该了解透彻再做定论。
      想通这节后,一颗心才算是安分下来。
      方才听老夫人说傅煜即将归来,她便觉得欣喜,谁知冥冥中有感应般回头,就见到了他。
      乌金冠下修眉俊目,姿貌严毅,器度豁如。那双眼睛墨玉打磨般深邃冷沉,稍带怒气时,满府仆从没人敢与之对视,此刻却带几分迫切,进门之后,恰隔窗与攸桐的目光撞到一处。葳蕤紫藤掩映的红漆门扇旁,他穿了身湖蓝色的夏裳,阔袖飘动、身姿修挺,姿态飒然。
      夫妻俩目光黏在一处,直至傅老夫人出声询问是谁,攸桐才回身道:“是夫君回来了。”
      “还真是禁不住念叨。”傅老夫人颔首,见沈氏似在出神,也未理会,只侧头道:“月仪,里屋有南楼新送来的消暑酥酪,我留了两碗给你娘儿两个,陪你母亲去尝尝吧。”声音客气,却带着久居人上、不容推拒的意味,而后朝梅氏微微一笑,“那味道清甜得很,舅夫人或许会喜欢。”
      这便是要支开两人的意思。
      沈月仪母女虽是客,论身份能耐,跟傅家差得太远。
      平素说笑陪伴,是因沈氏的面子,如今既是老夫人要让回避,哪能怠慢?
      梅氏固然觉得这态度蹊跷,却也没敢耽搁,只笑盈盈起身,道:“有劳老夫人惦记。”说话间,便由寿安堂的大丫鬟陪着,往里屋走。沈月仪听说是傅煜归来,一颗心乱撞,还没来得及整理仪容,听得如此安排,也只能起身往里走。
      待傅煜过了甬道,进屋绕进来时,母女俩的身影也恰转到里屋帘后。
      他隔窗而望时,目光尽系于攸桐身上,不曾留意沈家母女,进屋只跟祖母和伯母行礼,见攸桐身旁有空着的圈椅,便过来坐下。
      丫鬟匆忙奉茶,热气袅袅。
      傅煜走得满身正热,哪会喝茶,见小圆几上摆着切好的瓜果,便取攸桐用的竹签戳了吃。
      目光微抬,恰见沈氏瞧着攸桐,打量审视一般。
      他眸色微沉,只轻咳了声,那边沈氏似乎惊觉,迅速收回目光。
      外头老榕树上蝉声嘶鸣,屋里风轮轻响,送来阵阵凉风。
      沈氏从走神里惊醒,因想着儿子即将回齐州,暂且抛开旁的心思,只笑道:“修平这趟回来得倒快,还以为要过两日才能到。大热天的,外头晒得很,回来先赶着看老夫人,倒是有心。”
      “盛夏暑热,怕祖母身体不适,便先赶过来了。”
      傅煜就坡下驴,问老夫人身体如何。
      待老夫人说有郎中调理、身子无恙,见沈氏一双眼不时往这边打量,欲言又止的样子,猜得其意,便道:“两位堂兄跟我差不多的日子启程,只是我赶着办事,快了一步。不出明晚,他们也能陆续赶回,伯母也可转告伯父一声。”
      这着实叫沈氏喜出望外,想着该回去备点东西等两个儿子归来,便坐不住,借故要走。
      傅煜在祖母跟前话不多,枯坐无趣,既问候过,便也携攸桐出来。
      ……
      外面日头晒得正热,偶尔云翳浮过,方得片刻清凉。
      从寿安堂到南楼,途中有回廊树荫,攸桐来时撑了伞,就搁在寿安堂门口,竹骨竹柄,皂盖彩绘,有它遮阳,路上还不算煎熬。就只是傅煜身高腿长,她不好拿伞磕他的脑袋,就只能尽量举高。
      衣袖滑落,露出纤细皓白的手腕,她身上夏衫单薄,轻纱之下肌肤柔腻,吹弹可破。
      傅煜睨了两眼,看她举得吃力,随手接过来帮她撑着,“方才我去时,你们在议事?”
      “这都能猜到?”攸桐微讶,杏眼睇过来,清澈如溪泉。
      傅煜抿唇颔首,“伯母方才在留意你。”
      这还真是火眼金睛,攸桐还以为他满脑袋军政大事,不会留意女眷婆媳的暗流。
      遂解释道:“祖母听说两位堂兄要回来,很高兴,恰巧月生的百岁快到了,就想好好摆一场百岁宴,热闹些。因怕伯母忙不过来,让我帮着操持。只是刚说到这事,夫君就回来了,后面就没再提。”
      而沈氏打量她,想必也是为这“帮忙操持”。
      毕竟田氏走后,傅家便剩沈氏年盛力强,打理内宅之事。满府的账本钥匙都在她手里,旁边得力的仆妇甚多,又有三个儿媳帮忙,哪怕是办老夫人的寿宴都不缺人手,小孩子的百岁宴,哪需要她去搅和?
      攸桐猜不透老夫人如此安排的用意,却觉得沈氏未必乐意她插手,见傅煜特意提及,就势道:“夫君觉得,我当如何?”
      “伯母料理得过来,一切听她安排就是。”
      攸桐欣然应了,再走几步,又觉闷闷的,“一转眼,都入秋了。”
      “怎么?”傅煜不解。
      “整个夏天,我除了两回跟伯母赴宴,没出过府门半步,更别说出城。整日在府里,快闷得发霉了。夫君——过两日我出去进个香,可好?”她抬眸挑眉,丝毫没掩饰进香的真实意图,带几分狡黠试探,迥异于从前收敛沉稳的姿态。
      傅煜洞察她眼底的期待,唇角动了动。
      “好,我陪你去。”

      第63章 游玩

      时隔数月, 终于能出城散心,攸桐无疑是很高兴的。
      晨曦未明时, 她便颇兴奋地醒来,睁着眼睛躺了片刻,殊无睡意,索性起身梳妆,用完饭瞧着天色尚早, 先往北坡望云楼溜达一圈透透气,而后直奔寿安堂。
      到拐角处,果然傅煜也健步走来。
      隔着一道回廊, 攸桐瞧见他的身姿时, 目光不自觉地一顿。
      他今日显然没打算去衙署或者军营,拿玉冠将头发束得整齐, 身上穿着黛蓝交领长衫,质地极佳,簇新端贵。劲瘦的腰间,寻常悬着黑漆漆的宝剑, 或是繁琐累赘的蹀躞为饰,威仪姿态令人敬畏,今日却只束着锦带, 悬了枚玉佩。他本就生了俊眉朗目、颀长身姿,身上那股冷厉刚硬之气稍加收敛后, 倒有几分高门贵公子的峻整气质。
      只是脚下仿佛带风, 挺着身板疾行而来, 少了点闲庭信步的味道。
      攸桐抿唇一笑,驻足等他。
      待傅煜走得近了,一道去问安。
      惯常的几句客套话过后,傅老夫人也瞧出傅煜这身打扮的端倪,问道:“今日不出府吗?”
      “要出去。”傅煜在祖母跟前,仍是沉稳端毅的姿态,“澜音想去趟静安寺。”
      静安寺是傅晖之妻韩氏住的地方,离齐州城仅二十余里,里头不受百姓香火,环境颇为清幽。傅晖战死后,田氏因丧子而病倒在榻,韩氏也很伤心,强撑过丧夫之痛照顾婆母,待田氏病逝后,她身边无子又想念亡夫,说是在府里住着徒增伤心,索性搬到寺里去住,为亡夫在佛前念经进香。
      这几年,除了每年一道去金昭寺进香外,只偶尔跟傅澜音往来。
      傅德清曾允她改嫁,韩氏不愿,便也随她去了。
      老夫人虽不喜韩氏离府幽居,却觉她对孙子情意深重,也没阻拦,因听说傅昭也要同去,还叫仆妇取几样东西,让傅煜顺路带过去。
      傅煜应了,随口又道:“攸桐还没去过,我带她同去。”
      “她留在府里,还有事呢。”
      这恰是傅煜想说的。
      他微微抬眼,瞥过老夫人身后的丫鬟,轻飘飘挪过,并未接话。
      老夫人却已会意,屏退丫鬟仆妇,道:“怎么,你有话说?”
      “是为百岁宴的事。”傅煜正色,声音压低,“自母亲过世后,府里中馈向来由伯母打理,澜音和昭儿的事,伯母也没少费心,从没出过差错。这般宴席,伯母身边仆妇尽够,若忙不过来,攸桐帮忙便可,若说是协助操持,怕会令伯母多想。”
      他素来不问内宅之事,如今肃然提及,必有缘故。
      老夫人下意识看向攸桐,便见她垂眸敛袖,没半点异样。
      最先浮入老夫人脑海的是不悦,以为是攸桐偷懒不肯出力,才请傅煜说情。但这念头很快被压下去,她上了年纪后虽容易感情用事,却没到老糊涂的地步,那双略微浑浊的眼睛将傅煜审视了下,又瞧瞧攸桐,才道:“你是说,内宅的事,先别让她插手?”
      “攸桐年纪有限,照顾孙儿起居即可,不必去伯母那里添乱。”
      傅煜语气笃定,几乎是不容置疑。
      老夫人看他说得认真,碍着攸桐在,并未细问,只颔首答允。
      旁边攸桐却是偷偷捏了把汗——昨日老夫人做此安排时,她便觉沈氏神情异样,想着傅家虽兄弟子侄和睦,到底身居高位,兵权政权分握在傅德清兄弟手里,利益牵扯复杂,便探问傅煜的态度。谁知今早,他会郑重其事地跟老夫人提及,不想让她去碰沈氏的东西。
      亦可见,坐拥权势富贵的傅家,其实也藏着许多敏感之处。
      能令傅煜特意提及,必定比她以为的内宅纠纷严重得多。
      她能避过当然是最好的。
      遂暗自松了口气,觑着傅煜的神情。
      那位并未多说,给了她一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
      攸桐琢磨半天也没明白他那眼神的意思,因心里装着窥破傅家密谋天下的秘密,怕被傅煜看破后徒增麻烦,暂且也没敢多问,只往斜阳斋去。
      到得那边,果然傅澜音和傅昭姐弟都换了轻便装束,四个人乘马出府,直奔城外。
      ……
      静安寺离城不远,乘马疾驰,不过两炷香的功夫而已。
      比起齐州几处名寺的金碧辉煌、香火兴盛,这座坐落在山脚的佛寺极为清净冷落,连个山门都没修。朱墙围着几座佛殿,后面带着精舍,里面是傅家请的几位修行女尼。韩氏并未出家,住在墙外的小院里,身边四个丫鬟仆妇照顾,也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不过据说她性情沉静,本就不嗜荤腥,饮食也以清淡为主。
      比起傅家的轩昂屋宇、豪贵宅舍,这院落可算是很素净的了。
      但素净之外,却也有不少妙处,譬如寺后峰峦叠嶂、不远处湖波荡漾,极宜修身养性。
      有傅家的威名震慑,宵小之徒也都避而远之。
      这等依山傍水、闲散山居,攸桐简直钦佩这位大嫂的眼光。
      因傅晖和田氏亡去已有数年,傅澜音伤心过后,如今已是看开了,到院里后,将寿安堂的东西悉数给了韩氏,说了好半天话,才依依不舍地出来。到寺外时,还低声叹道:“大嫂在这边,过得也不容易。”
      攸桐未免讶然,“这是为何?”
      “大嫂瞧着沉静,其实很能干的,从前祖母很喜欢她,常让她帮着打点府里的事。若不是大哥的事让她伤心,在府里住着总比在这里孤苦伶仃的好。”
      听这话音,韩氏并不是喜欢山居才来此处。
      那她一位高门少夫人,为何要躲来这里?
      傅晖堂兄弟战死后,长房的那位因怀着遗腹子,如今有儿子傍身,过得甚是尊荣,韩氏哪怕没有子嗣,以傅德清的宽厚,必定不会薄待。看傅德清和傅澜音的态度,她跟公公、小姑子并无矛盾,老夫人肯给她带东西,显然也处得不错,既是如此,为何会搬出傅家独居?
      这其中必有缘故,令人好奇。
      那时傅澜音不及十岁,想必不知内情。而攸桐跟韩氏几乎素不相识,自然没法贸然探问。
      想了想,也只能回去试着问问周姑。
      不过此刻,却无需为此费心。
      攸桐难得出来一趟,岂能浪费?
      沿着山路纵马而行,前晌不算太热,穿梭在树荫下,两侧峰峦如黛、起伏叠嶂,偶尔遇见河流清溪、水声淙淙,哪怕只是骑马漫行,那种自在而无羁绊的感觉也令人愉悦。她便跟笼中雀鸟出来撒欢似的,仗着骑术不错,左瞧右窥,不亦乐乎。
      傅煜难得有闲心出来游赏,便陪在旁边,从静安寺南行,直奔射猎的云林围场。
      谁知到了那边,竟碰到了熟人。
      ……
      云林围场是齐州城外最大的猎场。
      方圆百余里的山林被圈起来,里头养着飞禽走兽,可供人游猎,往北则是云湖,明澈如镜,绿杨阴掩映沙堤,绕湖漫行景致极佳。经营这猎场的是齐州最大的富商,背后亦有官府撑着,临湖建了馆舍宅院可供休憩住宿,亦有许多擅长烤制野味的厨子候命,各色炊具佐料都是齐全的,随时供人差遣。
      齐州城的高门贵户游猎时,也都喜欢来着云林围场。
      围场入口处便是绕湖星罗棋布的馆舍,傅煜出行没带仆从,因打算傍晚烤野味吃,便叫傅昭去要个空着的馆舍。
      谁知傅昭回来时,除了馆舍的牙牌,还带了三位大活人——
      秦良玉和秦韬玉兄弟,以及跟秦良玉如影随形的秦九。
      先前傅德清重伤归来,因军医和郎中擅长外伤,不太会调理内腑,傅家特意请了秦良玉照应。那阵子秦良玉也极为尽心,早晚来看傅德清的伤势,亲自盯着抓药煎药,连攸桐做的药膳,他也亲自尝过,拿捏着分寸增减。且他向来嘴严,哪怕别人问及,也只说是傅昭受伤,他熬不住弟弟的苦求,才每日两三回地登门,不曾泄露半点风声。
      傅德清能扛过最初的虚弱,迅速痊愈,秦良玉功不可没。
      而他素日里给傅家女眷问诊调理,也颇为精心。
      傅煜原打算专程登门致谢,只是先前刚回齐州便被派去安顿边防,这回难得有空,又陪妻子散心放风,还没来得及。如今意外碰见,当即翻身下马,撇开兵马副使那点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