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94章

嫁给奸雄的日子-第94章

小说: 嫁给奸雄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又不会诊脉,不过——”攸桐眉眼弯弯,笑睇他的眼睛,“月事确实晚了。”
      起先还以为是近来过于劳累,加之天气转寒才会晚两日,便没太放在心上,如今看来,却是为此。昨晚两人提及即将临盆的傅澜音时,傅煜还曾将她压在身下,问她何时能添个孩子,谁知转过头,便有这喜讯出来。
      满腔欢喜化为笑意,两人对坐着发笑。
      片刻后,傅煜的手掌摩挲着贴到她小腹,“是在这里吗?”
      “嗯。稍微往上一点。”攸桐握着他的手往上挪了挪。
      隔着冬日的层层衣衫,摸不出区别,傅煜忍不住往周遭摸索。
      攸桐笑着按住他,“你别乱动!”
      傅煜果然不乱动了,小心翼翼地贴在那里,嘴唇凑在她耳边,声音低沉温柔,“咱们也有孩子了。高兴吗?”
      “当然高兴啊。”攸桐开心得合不拢嘴。
      傅煜亲她脸颊,“真的?”
      怎么不是真的呢?来到这世间,家财、身世,认真算起来都不是她的,她真正拥有的其实少得可怜。做那涮肉坊,不止是为谋生,也因觉得心里总不踏实,想做些属于她的东西——哪怕将来做得不够好,至少也是她真实的痕迹。
      如今,还有了这个孩子,她跟傅煜的孩子。
      在初次嫁给他的时候,这些事情,她想都不敢想。
      攸桐抬眉,目光越过傅煜的脖颈喉结,越过下颌的青青胡茬,对上他的眼睛。深邃而溢满笑意的双眸,如墨玉一般,端贵峻整的风姿下,亦藏着温柔。
      她环住他的腰,仰面抬头,温柔而欢喜地亲他的唇。
      ……
      出宫回府后,孙太医再度登门,向玉簪她们详细叮嘱了养胎的事。攸桐虽没张扬,却还是按捺不住激动,修书将此事告诉傅澜音和杜双溪,而后又请了魏夫人过来。
      这边欢天喜地,皇宫的含凉殿里,却冷清孤寂。
      庭院积雪无人清扫,唯有三餐送来,一如既往。
      恐怕数重宫墙之外,他的母亲令贵太妃、皇太后,和那几位妃嫔,处境也颇艰难。
      许朝宗对着漆黑的夜空枯坐,直到天色将明时,才缓缓起身,而后到桌边研磨铺纸。写废的纸一张张丢在纸篓里,他写得断断续续,直到傍晚时分,才写成一份字迹潦草的罪己诏。他也不急着拿出去,睡了整宿后醒来,翻看了两遍,觉得不会后悔了,才命宫人递信于傅煜。
      这日的早朝上,销声匿迹数月之久的惠安帝,亲自临朝。
      枯瘦的身躯、憔悴的容貌,这位曾温润如玉、端贵瑰秀的帝王,已然没了从前的风采。
      他孤身坐在帝位,明黄的衣裳空荡半旧,被砍掉的扶手龙头尚未修复,提醒着当日惨遭洗劫时的乱象。
      京城被破、皇宫遭劫,这数月的煎熬无人知晓,众臣只跪伏在地,听他那道罪己诏。
      “……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罪实在予,永言愧悼……”
      久郁之后身体虚弱,声音便不似从前洪亮。
      念到后来,气力似乎不支,声音更弱。
      跪在后面的臣子,起初还能听清言辞,到后来,也只能模糊辨出一半。
      直到念完,许朝宗还愣愣地坐在那里,满朝上下,因傅煜伯侄没动静,也无人出声。
      死一般的寂静,半晌,许朝宗太抬起眼皮,看向底下跪伏的文武官员。驾崩退位之前,这些人仍是他的臣子,但其中很多面容,他都不记得,甚至从没见过。积弊革除之时,朝堂上的人手也换了一拨,这天下名义上是他许家的,其实早已改头换姓。
      当日忍辱求生,苟活于乱兵之下,原只为一腔怒气,不愿傅家轻易得逞。
      到头来,却还是为他人做嫁衣,算盘落空。
      许朝宗的目光在傅煜脸上稍稍一顿,便即挪开,起身时晃了下,忙扶着龙椅站稳。袍袖微摆,冠珠轻晃,内监细长的声音里,这是他最后一次临朝。直至走远,原本强撑的那口气松懈,他才撑不住地踉跄两步,扑倒在地上。
      夙夜难寐的身体早已掏空,在倒地的一瞬,许朝宗喷出半口鲜血。
      当日子夜,惠安帝驾崩。
      没有禅位,没有遗旨,只留那道罪己诏,昭告于天下。
      ……
      皇帝驾崩的消息,最早报到傅煜跟前,而后报到傅德明那里。
      熙平帝膝下三子,长子病故、英王死于宫变,子嗣尽除。而许朝宗虽成婚数年,身边也只两位公主,并无子嗣——倘若有,在这场乱事里,怕是也要杳无踪迹的。宫禁防卫、京畿戍卫和朝政大权皆握在傅家手里,就只差明日清晨公布丧讯,拥立新帝。
      冬夜深沉漆黑,傅德明住的相府里,却是灯火通明。
      手握重兵的徐夔最先赶来,而后是早已投入傅家麾下的几位尚书文臣,因住得远近不已,陆续赶来。人还没凑齐,傅德明瞧着时辰,留徐夔坐镇厅中,他回书房取个东西。
      到得书房门外,却碰见了衣裳严整的沈氏。
      傅德明微愣,却仍开了屋门,让她进去,“深更半夜,你怎么在这里?”
      “在等你。”沈氏显然是仓促赶来的,头发随意挽着,神情却紧张焦灼,“我听外面的动静,想必是宫里出了事吧?”她紧盯着丈夫,看到他并没否认时,眼底浮起强压着的激动。
      在齐州的那些年,他对傅家的图谋一无所知。
      直到进了京城,才隐隐有些猜测。
      这猜测在傅煜驱兵南下,以勤王的名义拿下京城时,傅德明嘱咐她帮攸桐与京城那些官宦人家的女眷往来时,变成确信。
      那个时候,傅德明曾言明主次,因局势不稳、危机暗伏,沈氏为丈夫和儿子计,暂时无暇他顾。
      但这漫漫数月之间,受惯了女眷们的追捧,沈氏岂能始终心如止水?
      原本属于许家的天下,转眼就能落到傅家的手里。而在傅家,她的丈夫傅德明战功赫赫、勤政爱民,论治国理政的手段,远胜于年轻的傅煜。她的儿子们年轻英武,才能卓然,若不是傅德明退让,傅家的大权,本就在她夫妻二人手里。
      百余个日夜,沈氏很多次都梦见那座皇宫。
      梦见他的丈夫登临帝位,她被奉为皇后。
      梦见她的儿子身着龙袍,她以皇太后之尊,受尽尊荣。
      那是何等的诱惑!
      梦里万人之上、肆无忌惮,醒来却不得不听从傅德明的警告,收敛退让。野心与巨大的贪欲只能在梦里表露,沈氏始终克制、隐藏,却又怎能甘心?这几日朝廷的情形,她也有耳闻,许朝宗既颁了罪己诏,必是认了输、不久于人世。
      今晚这样的动静,是为做什么,沈氏几乎都不用猜。
      离皇宫仅剩一步之遥,船舵之上稍稍扭转,局面或许能迥然不同。她几乎是被野心和贪欲攫住,心潮澎湃。深院之中的妇人难以撼动朝局,他的丈夫却大权在握,沈氏哪怕知道希望渺茫,却还是管不住脚,着魔般来到书房。
      此刻,她瞧着傅德明的神情,立马笃定猜测。
      “皇上驾崩,要拥立新帝了对吗?”她扯住丈夫的衣裳。
      傅德明与她夫妻三十年,岂能瞧不出她的心思?
      他皱了皱眉,沉声道:“朝政的事,你别掺和。”
      “我不能掺和,暲儿他们呢?”沈氏攥紧他的胳膊,“今晚的事由你安排,几位尚书是你提拔的,徐夔也曾是你的部下,唯命是从。只要稍作手脚,明日拥立你……”那样的情形,沈氏已然在脑海里想过无数遍,她越说越激动,声音压得极低,却满是诱惑,“只要稍作手脚,这天下就是你的。是咱们的。”
      傅德明未料她会有这样疯狂的念头,惊愕看她。
      沈氏接着蛊惑,“城外的军队、皇宫的戍卫,是咱们傅家的,不是他傅煜的。笼络群臣,把持朝政的,也是你。成败都在明日的朝会,到时候,为了大局安稳,傅煜难道会与你内讧?兄弟如何比得上父子?换了你,将来这天下就能传给暲儿,传给咱们的孙子……”
      “你疯了!”傅德明看到那贪婪如狼般的眼神,一把将她推开。
      沈氏扑上去拽住他,“你难道就没想过身穿龙袍、坐拥天下?傅德明,这么久,你就没做过当皇帝的梦?若不是摔伤这条腿,这一切,原本都属于你!”
      傅德明神情里有一丝裂隙。
      沈氏拽紧他,“你也梦见过当皇上,对不对!梦见受群臣跪拜,坐在宣政殿里!从齐州到京城,拼命打仗,费尽心思的笼络朝臣,不就是为了这皇位的权柄。就差这一步,你真甘心拱手让人吗!”
      她眼底狂热,声音急促。
      傅德明喉咙里有些微干燥,旋即沉目,重重将她推到在地。
      “贪恋权柄,未必是坏事,但没那能耐还痴心妄想,就是愚蠢了!”
      低沉的声音,是斥责权欲熏心的疯婆子,也是规劝自身不可被贪欲蒙蔽。
      梦里心智涣散,看到那至尊皇位,自然想坐上去。
      但梦醒来,却是理智胜于贪欲。
      兄弟俩孰强孰弱,傅暲他们能否跟傅煜比肩,傅德明心里清楚得很。
      他扫了眼沈氏,为刚才那一瞬的念头而心惊冷汗。三十年夫妻,他对沈氏虽不像傅德清待发妻那样深情,却也因早年时常征战,不能照顾妻儿而愧疚,也因此多几分宽容。谁知道,这女人的胃口竟是越来越大。
      傅德明退了两步,目光渐而冷沉。
      “朝政和军权都在二弟和修平手里,你这念头,会害人害己。”
      他垂首,看沈氏张口欲语,知道劝说和警告都无用,索性扬声叫心腹进来,往她嘴里塞了团布,强行送回屋中,不许踏出半步。而后取了东西,匆匆去厅中议事。
      翌日清晨的朝会上,惠安帝驾崩的消息传开。
      京城里群龙无首,皇家昏聩而无子嗣,有徐夔的重兵镇守,拥立傅煜的事,轻而易举。
      礼部自去筹备大行皇帝的丧事和傅煜的登基大典,傅德明回府后,命人寻了辆马车,将沈氏送往偏远的族田,旋即修书给儿子,命他们不许擅自探望沈氏,其中缘由,待他们入京之日自会交代。
      ——少年结发,奔波征战的那些年里,沈氏抚育儿女、侍奉婆母,并无错处。到如今,于私情、于大局,他都难以写休书,令儿女分心。但这般疯狂贪婪的女人,也不能留在京城,埋下祸患。
      余生里,让她在族田安稳度日,足不出户,算是他最后的情分。
      ……
      因那封罪己诏的缘故,许朝宗的丧事办得还算体面。
      登基大典定于十一月初五,自有礼部的人操心。
      攸桐如今的头等大事是养胎。
      为此,她还特地递消息回齐州,请杜双溪尽快进京——她的那位徒弟已然出师,有春草在旁,已能撑住食店的门面。相较之下,京城这头更需要杜双溪的照看。
      消息递出去,那位听得佳音,也迫不及待地迅速赶来。
      杜双溪抵京之日,攸桐才知道她这趟是与秦良玉同行。
      而杜双溪带来的,不止是让攸桐想想便能垂涎的美味,亦有傅澜音的好消息。

      第126章 登基

      因大行皇帝仍停灵于宫中, 法事未毕, 傅煜便没急着搬迁, 暂且住在丹桂园里,打算等过几日的登基大典后,再迁入宫中。是以杜双溪抵京时,是往丹桂园里拜见攸桐。
      已是仲冬, 草木凋尽, 哪怕日头朗照,也颇有寒意。
      攸桐许久没见她, 便叫夏嫂张罗了桌可口菜食,在厅上招待。
      故人相伴而来,杜双溪仍是惯常的打扮,穿着身素净整洁的衣裳,青丝挽髻,眉眼秀致。她的旁边,则是销声匿迹大半年的秦良玉,玉冠锦衣、身姿修长,披了件茶色的大氅,文秀温雅, 顾盼风生, 身边也没带秦九。
      见着攸桐,两人便齐齐跪地, 以重礼拜见。
      攸桐自诊出身孕后, 因傅煜事忙, 这阵子也没接见外人,陡然碰见这么重的礼数,自己都不习惯,忙叫玉簪扶起,请入厅中。
      阔别数月,食店还在其次,攸桐最想问的是傅澜音的近况。
      杜双溪欠身坐在下首,遂细细说给她听。
      ——攸桐回京后,傅澜音身子渐重,也甚少出城。从六月至今,除了偶尔回娘家跟韩氏解闷外,几乎都在府里休养。只是改不掉贪嘴的毛病,越往后,便越是贪嘴,跟个孩子似的。临产的那阵子,秦家老夫人和婆母精心照料,韩氏也抽身过去陪伴,秦韬玉更不必说,早晚都陪在身边的,就连傅昭都没事往姐姐那边跑。这般簇拥之下,傅澜音倒也没太紧张,如常起居养胎,十月中旬时胎动,熬了两个时辰,顺利产下个男孩,母子平安。
      “那孩子长得可爱,她也胖了半圈儿,说等明年来京城,得请教娘娘,该怎么瘦回去。”
      “这有何难,只消她能吃苦,我有的是办法。”
      不过傅澜音这辈子算有福气的,除了年少时失慈外,几乎没碰过挫折。出身高门、父兄爱护,有个听话又护短的同胎弟弟,护着她跟护眼珠子似的,及至出阁嫁人,也是嫁予少年相恋的秦韬玉,夫妻和美,婆母慈爱。等傅煜登基,她便是长公主,福泽绵长着呢。
      这般好命,又是个贪吃的性子,配上那肉嘟嘟的脸蛋,更显福气。
      攸桐想着小姑子那模样,自笑了笑道:“产后须好好调理,都安排好了吧?”
      “都好着呢。对了——”杜双溪取出封信,“接到消息后,我去同她辞行。她得知娘娘也怀了身孕,格外高兴,便写了这个,叫我转交。”
      鼓鼓囊囊的信封,拆开来,里面小楷密密麻麻,竟有五张之多。
      看来坐月子的时候,闷坏了那小姑子。
      攸桐笑着暂将书信收起,转而看向秦良玉。
      谦谦如玉的公子,在那仓促如萍水相逢的情意过后,仍是从前的温和姿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