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95章

嫁给奸雄的日子-第95章

小说: 嫁给奸雄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坐月子的时候,闷坏了那小姑子。
      攸桐笑着暂将书信收起,转而看向秦良玉。
      谦谦如玉的公子,在那仓促如萍水相逢的情意过后,仍是从前的温和姿态。
      就像石子投入湖心,涟漪过后,仍归于平静。
      他站起身,再度朝即将成为皇后的攸桐行礼,张了张口,才想起秦九不在身旁,下意识便看向杜双溪。两人相识于乡间草野,兴趣相投,杜双溪性子温柔而坚韧,颇能体察人意,到如今,虽比不上秦九,却已能将他的意思领会八成。
      一瞬的对视,杜双溪随即轻笑。
      “秦家添了个小公子,还没来得及往京城报信。秦公子这回来京城,是想拜访一位名医,也是受了咱们姑爷之托,要亲自将这喜讯报给孩子的舅舅听。因都顺路,便结伴来了。”
      攸桐笑而颔首,“正好。晌午时他回来用饭,正好告诉这喜讯。”
      ——也不知没了杜双溪和秦九,这位打算如何跟傅煜报喜。
      两个男人大眼瞪小眼,谈论侄儿和外甥,那场景大概很有趣。
      攸桐想着那情形,强压唇边笑意。
      秦良玉仿佛知她笑什么,颇无奈地摇头。
      杜双溪便帮着解释,“秦九就在外面,只是没敢来打搅娘娘。”说完,也忍不住笑瞥秦良玉一眼,虽出身殊异,有天壤之别,眼神却熟稔如老友。
      攸桐坐在对面喝茶,觉得这俩人也挺心有灵犀。
      ……
      傅煜的登基大典定在初九日。
      大典的前一日,皇帝的衮服和皇后的凤冠都已齐备,攸桐跟傅煜也沐浴焚香,等待明日的典礼。当晚傅煜难得的克制,虽抱她在怀,却没怎么折腾,两人早早就睡下了。
      但攸桐睡得却不踏实。
      过了明日,封了后位,她便须搬入宫中,从此便是另一重身份。
      在决意嫁给傅煜时,她曾想过往后会有这样一日,令人激动,也令人忐忑。真到了这时候,睡梦里晃来晃去的,也都是那帝后的冠服、皇宫的殿宇,甚至连一些久远的关乎皇宫的记忆也隐约入梦。
      时梦时醒,一颗心像是悬在半空,如同飘蓬。
      再次从梦里醒来,外面万籁俱寂,连梆子声也听不到,不知是几更。
      后半夜的月亮明晃晃照入窗中,给昏暗的床榻添了些光亮。
      攸桐翻个身,闭着眼没睡意,又转过来,朝着傅煜的胸膛,靠在他怀里。熟悉的男人气息,半裸的胸膛坚实有力,有道战场上留下的陈年旧疤。手搭在他腰间,也能摸到腰腹间的紧实贲张。哪怕即将登基,他也习惯搂着她睡,一只手臂枕在她脑袋下,另一只手环在她背后,百睡不厌的相拥而眠的姿势。
      不管是最初为色相怦然心动,还是后来为他的气度性情而慢慢沦陷。攸桐知道,她爱着眼前这个男人,想跟他共度余生。
      但想到要与他并肩站在万人之巅,她仍然觉得紧张。
      心绪翻动,攸桐仰面,瞧着昏暗月光下他的轮廓发呆。
      绵长的鼻息落在她脸颊,看着看着,那人睫毛微颤,眉头忽然动了下。
      攸桐觉得他大概是要醒了,赶紧闭眼。
      片刻安静,在她打算掀开条眼缝偷瞧之前,耳边传来傅煜刚睡醒时低沉微哑的声音,“别装了,知道你在偷窥我。”
      “……”攸桐嘴硬,“谁偷窥了。”
      一声闷笑,傅煜没戳破她,只收紧怀抱,在她发间蹭了蹭,“睡不着吗?”
      “嗯。”攸桐闷闷地回答,停了片刻,见他没打算接着睡,索性翻身而起,拿手肘撑着身子,居高临下地瞧她。
      满头青丝如瀑,交领寝衣微敞,露出里头的雪色春光。
      傅煜伸手勾住她脖颈,指腹在她脸颊轻轻摩挲,“有心事?”
      夜半梦醒时低沉而带些慵懒的声音,跟寻常的冷厉迥异。攸桐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片刻后,俯身贴在他胸膛,“就是有些害怕,怕肩上担子太重。母仪天下,听着尊贵荣宠,实则有万钧重担。我生性散漫,怕……担当不起。凤冠瞧着珠翠珍贵,其实很沉,会压得脖子疼。”
      傅煜唇角动了下,梦醒的夜里,笑容也带了温柔。
      “母仪天下也好,凤冠沉重也罢,都是给外人看的条条框框,不必在意。你是我的妻子,就跟南楼的少夫人一般,喜欢的事尽可去做,不必顾虑这些。”
      “我是怕……不能足够多地帮你,帮你分忧。”
      傅煜笑了下,手掌抚过她脊背,“朝政的事我有能力处理,沙场打仗有将军,朝廷大小的事有谋臣,天底下能人多得是,足够我取用。你想怎么分忧?帮我摆平朝堂上那些老狐狸,还是跟那位贺姑娘似的,带兵打仗?”
      那倒用不着,后宫干政本就是忌讳,以傅家父子的能耐,也无需她指手画脚。
      最多在能往女眷身上使力气时,帮着推一把而已。
      在京城周旋数月,应付女眷的本事,她还是有一点的。
      这般想着,攸桐心中倒生出些杞人忧天的自嘲,轻松了些,便听傅煜道:“我头一次娶你是听从父亲安排,图谋魏家的舆图,因那时我并无钟意之人,于婚事并无期待。但这回却是真心实意,没半点杂念。”
      怀抱温暖,耳朵贴在他胸膛,听到里面的心跳。
      攸桐浮躁紧张的情绪渐而化解,趴在他胸膛,最后问道:“前朝无需我出力,那后宫呢?”
      “后宫便如后宅,你是主母,还想偷懒?”
      “唔,当个贤淑的主母,帮你管着三宫六院?”低而软的声音,带些许酸意。
      傅煜那根粗愣愣的神经终是敏锐了一回,明白她深夜翻覆的担忧所在。昏暗床帐里,他觑着她,渐渐笑了起来,“娶你之前,有许多人想将女儿送进傅家。和离之后到了京城,登门者更不计其数,我正眼瞧过么?”
      人生漫长,亦苦短,鲜衣怒马的少年转瞬便成苍髯鹤发的老人。
      繁冗沉重的政务而外,细碎光阴仅能付于一人。
      而她,正是他寻找的归处。
      傅煜翻身,将她困在身下凝视,“我只怕你觉得拘束,后悔嫁给我。”
      攸桐摇头,“这婚事,我从没后悔过。”
      ……
      登基大典办得肃然而庄重。
      在郑彪的贼兵如潮水退去后,这座宫殿也经了一番修缮。从丹凤门进去,含元殿、宣政殿、麟德殿轩昂壮丽,玉阶栏杆,朱漆廊柱,门窗的错金在微微刺目的阳光下焕然一新,而细密的斗拱交错而上,飞檐宏大而轻盈,如翅翼凌空腾起。
      傅煜身着衮服,精致翻覆的纹饰,有日月朗照,星辰灿然,亦有高山盘龙,华虫祥瑞。
      他的身旁,是身着皇后冠冕的攸桐。
      十五为君妇,几经辗转,到如今,娇憨窈窕的少女已然是身怀有孕、韵致婉转的人。妻。孕肚不显,身形袅娜如旧,在经了洞房后迅速长开,如半开的牡丹盛放,修长而丰满。朱衣逶迤而上玉阶,凤冠之下妆容精致,眉含远山,眸如春波,沉静从容亦端贵高华。
      身着礼服的文武官员跪拜下,一家三口登临宫阙。
      年轻而英武的帝王,有赫赫战功,亦有理政的手腕。
      徐夔重兵把守在外,傅德明率百官高呼万岁。
      傅煜立于万人之巅,目光扫过金殿玉砌、巍峨城楼,那身睥睨天下的威仪气度浑然天成。朝纲初整、百废待兴,百姓苦于恶吏已久,渴求太平清明之治。傅煜遂改国号为梁,改元兴平,尊傅德清为太上皇,尊祖母为太皇太后,追封母亲田氏为太后,以魏氏攸桐为皇后,六宫虚设,独宠一人。
      随后,便是颁赐王爵,封赏有功之臣。
      新朝初立,气象焕然,百姓在丹凤门外跪拜帝后毕,亦免不了暗中感叹——
      当日魏攸桐遭睿王舍弃,受尽满城骂名时,人皆道命由天定,她没那嫁入皇家的福气,即便有文昌皇帝的青睐期许,亦是枉然。谁知短短数年之间,两位旧帝亡故,战乱之下,朝堂改头换面,背负骂名远嫁齐州的那位姑娘,竟真的位尊皇后,凤落梧桐。
      百官朝天,成了国丈的魏思道并未因女儿的高嫁而沾沾自喜、仗势骄横。
      不管是得文昌皇帝青睐,被熙平帝冷落、被许朝宗背弃,还是得傅煜尊重,他仍是从前的无趣严苛模样,守着兵部职方司的一亩三分地,对着成千上万的卷册,打理舆图烽堠的琐事。
      ——那是他这辈子的心血所在,无关荣辱。
      而在千里之外,西平王魏建在得知此事后,却是气得跳脚。
      战败溃退,力不能敌,魏建分不到京城的那杯羹,眼睁睁瞧着天下落入傅家手里,岂能甘心臣服?定军帐下兵强马壮,有地势之利,哪怕暂时没有出兵京城夺得天下的能耐,据地而守,也未必逊于傅家。
      魏建做了十几年的皇帝梦,虽无建树,却有野心,焉能俯首称臣?
      遂以魏家是文昌帝亲封的王爵为由,自称正统,登基称帝,斥傅家为篡国之贼。
      ——不管往后如何,这般乘势称帝,至少能过把当皇帝的瘾。

      第127章 内斗

      自六月里争相勤王, 却被傅家截胡后, 魏建这半年过得很是气闷。
      先前两回恶战,先是在长武关折损周渭和李盛两员大将, 又在京城外惨败于傅煜父子之手, 得力老将死了两位, 重伤两位, 原本孔武的臂膀, 立时便断了一半。
      这数月间徐夔雄兵据守京城, 傅煜腾出手收整朝政时, 魏建试过反扑, 却都败了。
      ——傅家精兵强将,麾下猛将如云,在拿下京城后, 迅速收编原本的守军, 兵力顿壮, 那千名骁勇的铁骑来去如电,更是令人胆寒, 如虎豹般在临近魏家势力的一带巡逻。这般防线, 本就不易攻破, 更别说旁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赵延之。
      当日魏天泽领兵折回,虽收回了被夺的城池, 却因人手有限, 没能将对方斩尽杀绝。
      傅暲出身将门, 虽不及魏天泽那般天资出众, 却也是傅德明兄弟亲手栽培,并不逊色多少。朱勋是傅煜特地冒险寻来的猛将,纵无魏天泽的谋略心机,却是领兵冲杀的好手,更别说赵延之一身铁骨,镇守泾州许多年,极难对付。
      三人虽被魏天泽驱出定军的地盘,却都毫发无损,每回魏建欲兴兵讨伐傅煜时,便伺机出击,搅得魏建不胜其扰。
      这般僵持拉锯,小半年过去,魏建的军队仍没能靠近京城半步。
      一怒之下,索性称帝。
      比起傅煜在京城登基的声势浩大,魏建这是扯虎皮做大旗,自立的皇帝。
      但在定军周遭,此举一出,仍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百姓如何姑且不论,单单魏府之中,就比从前热闹了许多。
      ——为称帝得有模有样,魏建不止拿麾下官员草草建了个小朝廷,还打算册立东宫。
      魏从恭是嫡长子,被魏建器重栽培了许多年,原本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去岁长武关一役,他惨败于傅煜手中,至今都没能立个功劳挽回。而两次战事过去,原本拥护他的老将折损了数位,也令他势力锐减。
      相较之下,魏天泽击退赵延之、收复城池,在先前的败仗衬托下,名声大噪。且他背后有姜邵这位岳丈做靠山,实力颇强。
      为长远计,论能耐手段,当以他为东宫。
      魏建却始终犹豫不决。
      ——十余年的分离,魏天泽在他心里,是随手安插的棋子,是傅家帮着打磨出来的锋锐利剑,却并没多少父子情分。且魏天泽虽是他的种,许多主张却与他迥异,像一根刺似的戳在他心里,怎么想都不舒服。
      魏从恭看准这点,怀揣攘外必先安内的打算,使劲吹风。
      这晚魏建召诸子议事,提起嚣张得逞的傅煜,魏从恭便暗恨道:“当日天泽在齐州时,若能除掉此人,怎会有今日之事。”
      “是啊,那时傅家没起疑心,这事理应不难。”魏从修附和。
      ——在魏天泽从天而降,夺走与姜家的婚事后,他便迅速投到了魏从恭麾下。
      魏建想起这茬,也是暗恼,瞅了魏天泽一眼,埋怨道:“当时我曾数次授意,让你伺机除掉他。沙场上刀枪无眼,他就算死了,傅家也怀疑不到你头上。你就是不听,偏要把他救回去!”
      “还有傅德清那次,追到鞑靼腹地,若不是你,他也未必能活着回去。没了他,这回咱们勤王时,也不至于被傅煜抢先。”
      魏从恭补充。
      原本就明争暗斗的氛围,在此时变得愈发僵硬。
      魏天泽即便竭力忍耐,面上却仍笼了寒色,冷声道:“战场上并肩杀敌,我怎能背后插刀。傅德请深入敌腹是为斩除边患,为百姓冒死拼命。他若死了,东丹闻讯南下,只会令边防动摇。”
      “所以你就救他,来咱们添麻烦?”魏从恭冷笑了声。
      魏天泽没理他,只看向魏建。
      几乎是意料之中的,魏建冷哼了声,“不分轻重,不明白大局。傅煜和傅德清只消有一人死了,咱们也不至于吃那大亏。我苦心安排你去齐州,叮嘱那么多次,到头来,非但没除掉劲敌,连离间傅家的事,都没办成!”
      ——数年苦心毁于一旦,还折损了他许多眼线,魏天泽当日灰溜溜逃回来时,魏建可没少暗怒。只是看中他一身的本事,觉得能为己所用,才揭过不提。如今吃了傅家的大亏,再说起旧事,那埋怨暗恨便难以掩藏。
      他既开口,魏从恭半开玩笑地道:“莫非是惦记跟傅家的那点交情,忘了生恩?”
      “大哥慎言!”魏天泽横眉。
      魏从恭有点顾忌,没再多说,只嗤笑了下,架完秧子拨完火,仿若无事地喝茶。
      魏建息事宁人般拍了拍魏天泽的肩,却仍责备道:“傅家教你的本事有用,但那些愚蠢的念头,早该扔了。你是我的儿子,别总跟我犟。”
      说罢,便商议起了小朝廷官员的事。
      烛火明照,那两位是魏建亲手教出来的儿子,很会投其所好。
      魏天泽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