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842章

反转人生-第842章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来完成,咱们人手有不足,实验室的经费有限,我就想出来这么一个办法。”

听老梁这么一说,李逸帆倒也不觉得这老梁奸猾了,确实这对于实验室还有这些实习生来说。都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机会,双方都能够得到实惠,确实是个好办法。

“那研发进度如何?”

李逸帆又问老梁到。

一提到研发进度,老梁立马就是一梗脖子:“哈哈,这点您就瞧好吧,李总,我们现在可是三班倒,人停机不停,一天二十西小时连轴转。那帮日本和欧美的工程师,是靠几十年的时间积累出来的数据。不过他们那时候可没有电脑,每天工作也是八小时。咱们有你搞来的那些技术资料做支撑。还有这么多的人力和无力的支援,别的我不敢说,年中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拿到初期的数据积累,到时候就可以装车试车,和各种变速器进行配合实验,如果到时候还能够保持这么大力度的资源倾斜和技术支持,估计年底,我们就能够给你拿出成品来。”

老梁说的很轻松,不过李逸帆知道这可绝对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要知道毕竟比如本田的vetc,丰田的valuetronic,奔驰的vvt,宝马的daublevanos等等技术,都是一个意思。

其实说穿了就是在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合闭合的时间,和开合闭合的角度的这么个技术。

但是这项技术,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操控起来却相当难,它需要你综合对发动机转数,负荷,水温等等都进行随时的监控,从各项数据当中,取出最佳的时机,来对发动机的进气门,排气门的开合角度,和开合时间来进行控制,从而让发动机在高转数,和低转数之下,都能够达到最佳效率,发出最好的功率数值。

这项技术,看似简单,但是其实对数据的积累要求,其实是相当逆天的。

你需要积累出天亮的数据,才能够从里面取出最合适的数值,然后写入到软件控制程序当中,让ecu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对他做出控制。

这些数据,可是人家欧美日本大型车企的成百上千的工程师,用几十年的时间积累出来的。

而现在咱们虽然是在奋力猛追,而且还有现代的电脑来帮忙,可是想要完成这样的数据积累,那也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

而老梁采用的就是最先进的技术,再加上最古老的手段,人海战术相结合的手段,来获取这些数据。

这样做的效果相当明显,那就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搞定这些数据,而他这样的做法,也让李逸帆是大开了眼界。

原来人海战术用在现代这样的高科技环境里威力一样是这么大啊,尤其是在这样最基础的数据收集工作,确实是非常能够体现出这样人海战术的威力。

“可是,就让这些人睡这里,着凉了怎么办?”

“嘿嘿,怎么会呢,这里的环境,可要比他们的学校宿舍好多了。这里有地热,现在这样的温度,睡在这里,比他们那宿舍可强多了,而且别看睡的是地板,可是咱们这实验室,就是地板都比他们的宿舍干净,你信不?”

老梁嘿嘿一笑,给李逸帆解释道,这一点李逸帆绝对相信。

这帮搞科研的科技宅男的宿舍能够邋遢到什么程度,李逸帆就是用屁股想都能知道。

“对了,不说这些了,你说咱们的实验人员,都在消化吸收那些技术,现在学习的怎么样了?”

对于这个问题,李逸帆可是相当关心的,毕竟这涉及到公司未来的走向的大事。

他可不想和其他的那些自主车企一样,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低,能够在低级市场里混口饭吃就不求上进。

他可是一上来,就要到中级车市场里去拼杀的,这中级车市场可是相当残酷的。

你光是车子装配做的到位也不够,你的车子的性能指标,还必须得和人家有一拼,而现在晨华汽车最差的也就是这一点。

在发动机和变速器方面,他们和人家的车子,比起来就是差了那么一点,只能够搭上人家中级车入门级别的边,中高级性能的都能拉他们一截了,所以对于发动机技术,他现在是相当看重的。

“嗯,现在大家劲头都很足,毕竟李总,你这次搞来的可都是好东西,尤其是对我们这帮搞研发的科研人员来说,大家的劲头都很足。李总,别的我不敢和你保证,但是你给我三年时间,不。两年时间,两年之后,我们要是不能把这些技术吃透,给你拿出新的发动机来,你随时可以让我卷铺盖滚蛋”

老梁这边有点发狠,要跟李逸帆立军令状,李逸帆嘿嘿一笑。

“哪能呢,老梁,我也知道,这发动机,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得定的,你们也不要太着急,不要有太大的心里压力”

“嗨!李总,这么和你说吧。其实这发动机,尤其是目前主流的四缸发动机,其实大家的设计,一来二去也就都是那么一回事,没多大的差别。发动机的缸径,还有深度什么的,都没差到哪里去,无非就是缸体,还有缸盖用的材料上有差别。比如大众他们正在尝试近可能的轻量化发动机,所以打算制造铝合金发动机,可是铝合金这玩意,熔点低,所以论坚固可能和铸铁气缸没啥区别,但是论耐久性可能就差了点了。而且缸体想用铝合金,在抗震爆方面还是差了点,于是他们就想来个办法,用铝合金来铸造缸体,但是在钢壁内侧加上一个纯钢的缸套,但是这样做,因为缸盖用的是纯铝合金,这样一来就会因为摩擦系数的不同,导致最后热膨胀的系数不同,最后就合不严,然后烧机油。剩下的都没什么不同的地方,无非就是大家所谓的调校,其实也就是通过ecu行车电脑,对喷油嘴的喷油时间,还有喷油的大小程度进行控制而已。咱们以前做的不好,其实就是因为这样的数据积累的不够,他们毕竟是做了几十年了,咱们才做了几年?而且这些年来,大家都是人心浮躁,根本没多少人能够真正的煞下心来做这样的数据积累。但是现在你给咱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要资金给资金,要技术给技术,还有这么多的实验器具,所以啊,你就放心吧,我说两年,我们就能搞出新机子来,你就等着瞧好吧!”

老梁这些话说的非常自信,他算是都说到点子上了,其实在咱们以前差的无非就是材料,加工,还有数据积累。

现在材料和精加工,这方面,李逸帆都能搞的定,而他们这些工程师要做的,无非就是数据积累而已。

把可变气门轴承这样的外挂加到发动机上,进行数据积累,还有涡轮增压器加到发动机上做数据积累。

甚至到时候把两样外挂都整合到发动机上,然后再做数据测试,老梁现在可是相当的有信心,以他现在所掌握的资源。

两年时间,他真的能搞出像样的发动机来。

“嗯,那好,那我就在说两句,咱们要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20升,18升,还有16升,或者15升,甚至是14升这样的小排量的机型上面。至于什么v6;什么v8那样的机型,对咱们来说,都没用。那样的发动机,也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374几点技术要求

新书《警路仙途》已上传,请大家多多帮忙收藏,点击,推荐!传送门在书页下面!

*******************

李逸帆老早就和老梁说过,要搞发动机,就不能盯着那些大排量的v6和v8来搞。

不是他不想搞,而是那样的发动机,今后在国内毕竟不是主流。

那样的发动机,在欧美地区倒是挺流行的,尤其实在美国,即便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也依旧是钟爱,他们的v8发动机,甚至v6也成。

他们不喜欢带外挂的发动机,但是又不愿意放弃对动力的追求,所以大排量发动机一直是他们的心头好。

但是李逸帆将来,还没打算到欧美市场去混呢。

在他看来,现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这才是王道,毕竟十年之后,华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汽车市场,这一点,又有谁能够想得到?

而纵观世界各国的汽车企业,尤其是那些排名世界十强的汽车企业,哪一个不是先在国内市场里站稳了脚跟之后,才会把目光转向到国外市场,去开发国外市场的?

如果连国内,你都站不稳脚跟,还想着去开发国外市场,那不是脑子有泡?

而且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的,还真就是一些脑子有泡的国内车企,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要知道这样的毛手毛脚,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吞苦果。基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类型,根本没几个能获得最后成功的。

所以在李逸帆看来。今后他的晨华汽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国内站稳脚跟。现在国内练好了内功,打下根基之后,再去考虑国外市场。

毕竟到国外去闯荡,去赚外国人的钱,这是好事,但是同时你也最好也要搞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要是贸贸然就出去的话,那结果往往都不太乐观。

毕竟本来外国人对咱们华国人的科技产品,就抱着相当大的歧视的眼光。而且一些国家的政府,对于来之华国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也会做出很多特殊的限制,所以为了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最好还是现在国内修炼好内功在考虑到国外去闯荡的事情。

而想要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那么你就最好先把注意力放在小排量的4缸机上,因为今后的油价是一路上扬,而老百姓对油价又非常敏感。

所以在国内,搞汽车发动机。你就必须要注意力多放在四缸机上面,另外排量越做越小也是将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所以李逸帆对这一点非常重视,虽然v6活着v8那样的大排量发动机,也代表着另外一种技术模式。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这样的发动机模式。都不是大多数华国消费者,所能够消费的起的。

“嗯。老板你就放心吧,这一点也是我们目前最重视的一点。如何能够尽可能的让发动机小型化,轻量化,小排量化,但是却不损失高功率,高输出的特性,这是我们一直所强调和关注的特点,放心,咱们绝对不会去浪费精力,搞那些费油的油老虎的”

梁启明也是搞了多年发动机的行家,所以对于发动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也是有着很清楚的判断,和自己的观点。

听了梁启明这样的介绍,李逸帆也感觉到颇为欣慰。

然后又在动力开发部里转了一个上午,大概的看了现在他们的研发进度,又和梁启明问了,他们现在还又什么难题,还有什么需要自己出手相助的,对梁启明和他的团队,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和重视,总之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关注态度之后,这才选择告辞从动力研发部门出来。

之后的一两天,他都时不时的会在这个部门里露露脸,一来是和大家混个脸熟,二来也是临时充当一下技术指导。

虽然他自己对发动机也就是半桶水,甚至可以说是个门外汉,但是毕竟他是个比现在多出十几年生活经验的过来人,而且作为一个车迷。

两辈子下来,未来的十几年,国内的汽车发动机,到底会走向什么方向,他是最清楚不过的,虽然不能在技术上给予这帮人太多的支持。

但是在研发的大方向,他总是判断的很明确,给与他们非常明确的一个指导,免得他们误入了其他的方向。

未来的十年,家庭乘用车的发动机,将会彻底的进入到涡轮增压时代,即便是原来一直喜欢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奔驰和宝马也将会转变他们的思路,开始开发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取代他们现有的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

而在小排量发动机里面,20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将会是一个分水岭的界限,在涡轮增压发动机里面,20升排量的发动机,将会是一个中高级的配置。

而小排量的机型,将会在14升,15升,和16升发动机上面得到体现。

李逸帆给大家画出了一个明确的界限,这也就表明了大家将来研究的方向,将会主要集中在这几款机型上面。

虽然现在还是自然吸气发动机横行的年代,可是这个动力研究部门的所有人,都知道,在未来涡轮增压发动机所代表的技术含量。

所以尽管有人对李逸帆的推断并不是特别信服,但是却并不代表他们会违背李逸帆的意思,去搞别的路数。

毕竟李逸帆所说的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研发方向。

而在一方面在鼓励大家加大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研发力度的同时,李逸帆也还鼓励大家,不要放弃另外一种增压模式,那就是机械增压发动机。

和涡轮增压器不同,机械增压发动机走的是另外一个路线,只不过这种增压模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它更加适合小排量的机型。

当然后来随着机械增压器的进一步进化,这种增压手段也被用在了大排量的高端车型上。

所以这也代表着另外一个发展方向,李逸帆并不指望着这些人能够做到两者兼顾,但是却也不希望自己的科研团队,只会一条腿走路。

好歹也能够顺带着对这样的机械增压器,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就是他的最低要求。

另外一方面,他还强调了一个重点技术,那就是缸内直喷技术。

这种技术,其实早就已经诞生了,只不过以前是用在柴油发动机上面的,为了更加节省燃油,三菱早就已经开发出了这样的缸内直接燃油喷射技术。

其实这项技术的鼻祖,还是诞生在欧洲,菲亚特最早开发了这样的技术,不过用在汽油机上的表笑并不理想,后来也就渐渐的成为了重型卡车或者是大货车使用的柴油机上的专用技术。

而真正将他在柴油机上普及推广开来的是三菱,但是用在汽油发动机上,因为一些技术难点一直没有被攻克,所以也就无从谈起。

但是大众却从2000年就开始了将这项技术应用在汽油发动机上的研发工作,他们联合了博世的工程师团队,对这项技术砸下了大把的资金。

经过几年的研究,终于在去年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就在去年的巴黎车展上,他们推出的新一代高尔夫车型,就使用了这项技术。

而这项技术也将会在今后几年,陆陆续续的进入到国内,甚至后来一度成为比较普及的技术。

现在的汽车使用的汽油发动机,主要使用的都是多点电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