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最牛国医妃 >

第55章

最牛国医妃-第55章

小说: 最牛国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景阳宫里一时找不到证据,太医院那边也没有办法拿得出证据,应说,个个都想不出怎么帮太后圆这个谎。要怎么掰,才能掰到所有人都信服,十九爷不是到太后这儿来因太后惩罚刘嫔才发作的。
    这个理由至关重要,太后要找个人,给自己戴罪,而且,要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知道她是为皇孙办事,为皇孙好的。
    一夜,太后没有能睡好。姑姑都替她心疼。太后年纪都有了,到这个年纪上居然还得为这种事儿操心。
    这些底下的人一个个都没有良心的。姑姑在嘴里帮太后骂道。
    太后知道她骂的是谁,骂的一是刘嫔傻,给人可乘之机,让人给抓住了把柄,结果这个戏唱到了太后这里来。二是骂那些居心叵测的,到至今福禄宫里也还搞不清楚究竟是谁在后面出的这个主意。如果说太后之前还只想着息事宁人,刘嫔被人诬陷了就惩罚了刘嫔了事,到现在,人家送了十九爷过来想诬陷到太后头上,太后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了。
    这些人胆子太大了,怎么可以算计到太后头上?!
    “够了。”太后打断姑姑的话。
    姑姑跪下:“太后娘娘——”
    “哀家心里清楚,这些人倒也不敢真算计到哀家头上来,哀家想了一夜,还是最担心十九爷。”
    “太后?”姑姑惊诧。
    太后脸色疲倦,手指揉了揉隐隐作疼青筋直跳的额角:“十九爷这个病,哀家怎么想,都觉得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这次发作了倒也好,要是在哀家送十九爷到皇后的路上发作了,隶王妃和太医都不在场的话,你想想这个后果。”
    姑姑心里头骤然一惊,磕了脑袋说:“莫非那些人是想让十九爷——”
    死那个字,姑姑嘴里不敢说出来,却已经说出了太后心里最怕的事儿。
    皇宫里时常死人。死的奴才没有什么,死的主子事儿就大了,尤其是皇上的儿子。万历爷到至今,儿子有那么多个,死的却不止一半的数字。这个事一直是皇上的心病,更是太后的心病。管理后宫,她这个太后可以退居幕后,但是说起来,最关心皇上和皇上子孙安康的,肯定是她。皇后哪里能比得上她这个给皇帝当母亲的。
    “皇后今早没有来吧?”太后看着窗户外面朦胧透光的天空,问。
    “皇后娘娘带诸妃本该是来太后娘娘这里请安的。但是,自从前夜起刘嫔贵在这儿后——”
    太后想起:“是,是哀家让她们不要来的。免得有些人看见刘嫔跪在那儿以后心里头给得瑟的。”言罢,太后思定:“请隶王妃入宫一趟,到西宫的紫香楼里,哀家在那儿见她。”
    紫香楼,是太后平日里看戏的楼台。底下有两个观戏的暖阁。平常并不对外开放。
    于是,李敏入宫以后,没有去福禄宫,直接被领到了紫香楼。
    皇宫里之大,李敏几次入宫以后,只觉得自己所见所闻的,都是冰山里的一角,这里的路和房子,永远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绕过几次以后绕晕的可能性更大了。
    方嬷嬷和兰燕装扮成的丫鬟,跟在她身后。
    到了紫香楼,太后像是在那儿等她有一会儿了。前头姑姑拿手掀开珠帘,拦住了方嬷嬷和兰燕,李敏自己一个人进了暖阁。
    太后一个人坐在靠窗的榻上,角落里一只三龙吐珠香炉袅袅升烟,一壶热茶在红泥小炉子上烧着。太后身穿紫色华贵的宫廷常服,头戴花簪,珊瑚翡翠玲琅满目,垂挂在胸前手腕头发。
    两鬓发白,皮肤却很好,犹如奶油的偏白,眼角的鱼纹多一些,没有其它。
    昨儿随尤氏入宫,由于是在福禄宫里,在旁的下人居多,李敏都没有机会好好地打量太后。现在,不管是她还是太后,都有机会好好看看彼此。
    太后对她也是三番打量,见她今日换了一件藕粉的衫裙,比起昨日的青绿,更显得可亲和恭顺,素颜淡妆,该装饰的地方却是一点都没有落下。头上两支宝钗,一金一银,右手腕一只银镯子,是皇宫里的赏物。脚底盆鞋,清秀的两朵花儿露出在鞋头上,犹如小荷尖尖浮出水面。
    点了头,太后满意地说:“不错,你一身装扮,与你婆婆差不多。”
    既然护国公府给她添了人手,李敏不用就怪了。让方嬷嬷等这些人有用武之地的法子,最简单就是让她们干她们最熟悉的事。刚嫁过去的媳妇,他人最好奇的,肯定是她与夫家的关系处的怎么样。护国公府里的人际关系简单。婆婆第一。
    如果她样样都能得到婆婆指点,说明婆媳关系和睦,他人想长口舌也就无话可说。从装扮上下手是最容易的。好在尤氏那个简单的穿衣风格,也颇投她李敏的口味。
    “臣妾幸得靖王妃指点。”李敏说。
    太后微笑,拿起茶盅,一阵无话。
    李敏垂立在旁静待。
    过了会儿,太后方才像是想起话儿,口气不刻意地说:“十九爷昨儿幸得你扎了针之后,病情已经大有好转。”
    “十九爷万福。”
    “太医说十九爷惊风是由于身子骨虚,你以为如何?”
    问到重点了。
    李敏答:“不知道太后娘娘有没有观察过十九爷的牙齿?”
    “牙齿?”太后听都没有听说过看病还看牙齿的,虽然说有时候犯牙痛,但是一般只要病人说出来,大夫也不会仔细检查对方的口腔,都会说是上火,开两服药清火解毒就去牙疼了。
    没有听说十九爷说自己牙痛。昨晚上让景阳宫那些奴才们招供,也没有一个景阳宫的人提起十九爷牙痛过的事。太医院遣来的太医,周太医,对十九爷的牙齿更是没有一个字提过。
    说来说去,十九爷哪怕牙疼了与十九爷惊风有关系吗?
    十九爷四五岁了,牙疼了也会说出来的。
    太后一张脸陷入了沉思,然后太后肯定不比孙某那些人,心思向来更为城府周密,没有听一句马上驳斥李敏的话,只是掂量着问:“隶王妃是认为十九爷的牙病发作了?”
    “十九爷患的不是牙病。”
    不是牙病为何提牙齿?!太后更陷入了一头雾水之中,愣着看向李敏:“你给哀家好好说说。你说的这些哀家真是听都没有听过。”
    李敏点头:“臣妾以为,十九爷这个惊风,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是很久以前就发生过的事儿。”
    这话,和景阳宫之前那些奴才招供的口供一模一样。太后立马在心里有了一颗定心丸。李敏肯定不是昨天晚上在她宫里听那些奴才招供得到的答案。是李敏昨天看过十九爷后作为大夫得出来的推论。
    “你说!”太后口气笃定,答案在李敏这儿。
    李敏在心里头佩服,无论李老太太还是太后,老一辈的人,就是不太一样,沉得住气。要论是卢氏与章氏,一听说与别的大夫说的话不一样,马上心里头已经先否定了她几分,哪里有想到真相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回太后娘娘。正由于十九爷这个病已经有过许长的一段日子里。或许是十九爷身边的人期望十九爷快点病好的缘故,不愿意十九爷再犯病的缘故,给十九爷不断地服药,阻止十九爷犯病。结果给了他人可乘之机。”
    “什,什么意思?”
    “不知道太后娘娘知不知道有一味药叫做朱砂。”
    “朱砂——”太后对这位药肯定是听过的,因为她年纪也好了,有时候常听太医说怕年纪大的要中风,中风和小儿惊风一样手脚抽搐口吐白沫,原来,这个治疗小儿惊风的药,与治疗中风的药,有些雷同的,比如朱砂。同时,朱砂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
    这是中医用朱砂的说法。但是,李敏知道,朱砂作为一种化合物,其实是一种毒物。药物以毒治毒不是不可以,可更要讲究用量用法。不然,怎会有一句是药三分毒的话广为流传。
    中医里面,对于朱砂的研究,也是一样从无毒到有毒,必须限量用药这个过程。朱砂对于急症是要疗效,但是切忌长期服用。其实,朱砂就是汞的化合物。汞进入体内沉积的话,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人神志受损,甚至物极必反,让人从没病变成有病。汞中毒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口腔里的变化。
    昨天,她掰开十九爷的嘴巴时发现了,十九爷年龄到了四五岁,牙齿发育却不好,这是不正常的,在他这个年纪,更差不多换恒牙了,原来的乳牙早就该长全了。可十九爷的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牙龈可以见到一条隐约的蓝黑线,无不都是慢性汞中毒的表现。
    “朱砂服用久了会在人身体内变成毒药,不知道太后娘娘是否听太医提过?”李敏道。
    太后脑袋里隐约一道光一闪而过,是貌似有听谁说过类似的话,说是什么药不能在方子里放太多,原来是朱砂。
    “按你这个说法,十九爷是朱砂服用太多了?”太后茅塞顿开,考虑起有谁给十九爷一次性下毒然后到了她福禄宫这里发作。
    李敏摇摇头:“十九爷是服用朱砂太久了。”
    太久与太多,一个字区别之大,再加上李敏在开始说的那几句话,太后心里顿然明堂了。
    刘嫔这个事儿果然是有人处心积虑的,设计已久的。至于心存歹念谋划此计的人,一定是认为刘嫔阻碍了自己的道,再有刘嫔如果出了意外哪个人能得到好处这方面去想,凶手是谁显然昭然若揭。
    “哎,刘嫔的话果然是没错的。”太后叹声,“哀家不是不明白她心里面的憋屈,只能说她人太小心眼了。”
    之前齐常在在皇上那儿宠幸之后得到万历爷喜欢,学习纯嫔,把人往万历爷那儿送就行了,小心眼做什么。
    如今她又能拿有身孕的齐常在怎么办。齐常在如今怀有孕身,她若罚了齐常在,孩子丢了,到时候不是一错再错。
    太后左手指的护甲在桌面上轻轻敲打。
    姑姑掀开珠帘走了进来,福了一福:“太后娘娘,景阳宫里说是请太医过去。”
    “怎么了?”太后问。
    “淑妃娘娘的老毛病又犯了,咳的要紧。如今,景阳宫里都没有个能主事的,淑妃娘娘身边的姑姑希望太后能让刘嫔回来,先帮她照顾齐常在。想必刘嫔之前只是一时疏忽,若是有意害齐常在的话,不会帮齐常在请太医过来到景阳宫给齐常在查脉。”姑姑一一禀道。
    太后问她:“你怎么看?”
    “淑妃娘娘是刘嫔出事后第一个为刘嫔说话的,与刘嫔姐妹情深,合情合理。或许,刘嫔是遭人陷害的。但是如今,让刘嫔回去照顾齐常在,貌似又有些说不出的地方,原谅奴婢一时也想不出来。”
    李敏立在旁当然是不能插话的,见太后那双眼睛向她扫过来是要问她意见,李敏垂手道:“娘娘,臣妾只有医术一行比较专业,其余的,臣妾都不懂。”
    听到她这句,太后两条皱巴的眉头反而一展而开,大笑两声:“谦虚做什么。哀家要你来,就不是要你来谦虚的。——来人,抬轿子。”
    啥?

  ☆、【69】算盘打尽

太后派去的轿子到了景阳宫,先是把齐常在带到了福禄宫。与此同时,太后与李敏从紫香楼回到了福禄宫。
    紫香楼离福禄宫其实并不远,几步路可以到。沿路,遇到宫女太监,以及刚巧路过的嫔妃秀女,无不跪下请安。不用多久,关于太后与隶王妃在宫中同行的消息传遍了后宫。
    谁都知道昨儿在福禄宫出的那点事儿,但是,谁都想太后都请了太医院的御医来了,这个隶王妃有点儿旁门左道的医术也好,必定是要退居其次了。御医是正宗的医官,怎能拿一个女子来相比。
    今早从福禄宫被太后遣回了太医院的周御医就此被哽到了,一夜没睡,兢兢业业守完小皇子一夜,不仅没有得到一点赏赐,被太后请了回去。说是请,其实就是赶。没用的人,太后留着没用,这个意思表达的够明显了。
    周御医心口都吊了起来,赶紧跑到右院判鲁大人那儿说。
    “怎么了?”鲁大人躺在太师椅里,还是半睡半醒的样子,摸着发白的胡须问。
    周御医抬起袖管小心抹着额头的汗珠:“小的也不知道是哪儿得罪上太后娘娘了。在下自认为朝廷做事,为后宫的娘娘们做事,一直都是敬业守责。十九爷那个病,是体虚运力不足,脾虚焦阳运化无力导致痰阻,发作起来,手脚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任哪个大夫瞧了肯定都是这么说的。”
    “太后娘娘怎么说?”
    “太后娘娘执意十九爷这个病是犯了许久的。其实也没有错。脾阳虚是虚证,为许久的病根子了。”
    鲁大人那抚摸白胡须的手一顿,问他:“你之前看过十九爷的病没有?”
    “貌似在景阳宫里给小主子看过一次。然则,太医院里擅长儿科的不止在下一人,此事本官实在觉得冤枉,还请鲁大人到太后娘娘面前禀明。”
    听他这样一说之后,鲁大人小眯的眼睛睁开了,在太师椅里挺直了腰板:“这事儿是蛮玄的。为何不是刘嫔请你一直给十九爷看病,而是要不断换大夫。十九爷这病不好治吗?”
    “本官觉得十九爷就是脾虚小儿惊风,看不出其它。”周御医额头又是满头的大汗,没有一点办法。
    “嗯。”鲁大人摸着胡须,也是一声不作。
    “大人。”周御医跪了下来,“如今太后娘娘带隶王妃到了福禄宫不知道又有什么举动,本官这心里头实在觉得委屈至极。”
    “你急着做什么?太医院倘若无任何错处,太后娘娘想惩人也惩罚不到你头上。”鲁大人锋利的眼神刷到了他哆嗦的头顶上,“除非你自己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没有。本官发誓,绝对没有。倘若有,本官也是找宫里的娘娘保自己了,而不是到大人这儿诉苦。”周御医嘴角挂了一抹苦笑。
    鲁大人对底下的人什么品性的大都也是都知道些的。像周御医,确实是个胆小怕事的,医术一般般,不算最出色,但是,也从来没有出过大乱子。如今突然遭遇意外被吓成这样也是情有可原。而且,如果说太医院里行贿受贿的事儿,哪个太医敢说自己绝对是一身清白的,八成没有。
    只能说周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