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285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285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他自己还是个孩子,就要肩负起当爹的责任了。


第四百三十章 五月节

  川云山险峻崎岖,只有一条危险的山道在绝壁旁。
  自从荆县被鞑子占领后,两边来往的旅人客商,只能冒险从绝壁旁穿行而过。
  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有好几波人从陡峭危险的山道掉落,死伤数人。
  渐渐地,两边的行人越来越少,毕竟谁都不想拿命去冒险。
  陡峻的岩壁上是杂木丛生的野林子。
  夜幕降临后,川云山陷入一片黑寂,林子里更是漆黑阴森。
  寂静的山岭上,不时传出猫头鹰"谷呼呼~"的叫声。
  “十三,你伤口没事吧?”压低的声音带着丝丝醇厚。
  “没事,少爷,属下好得很。”
  罗十三脸上带着兴奋,他发觉,自己真的是因祸得福,伤势好了之后,不仅功力浑厚了不少,连夜视能力都变强了许多,这么漆黑一片的环境下,细微的地方,他都能看得真切。
  伤口早已愈合,只是被少爷压着休养,一直没带着他出行。
  今天的探查行动,还是他硬跟着来的。
  “嗯,你别逞强,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小命,要懂得珍惜。”黑暗中的罗璟闪着一口白牙,笑着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背。
  “嘿嘿,少爷,您别光说属下,您自己也得惜命才是。”罗十三咧嘴一笑。
  低沉的笑声在林子中响起,罗璟朝林子边上走去。
  黑夜中的荆县,在川云山下闪烁着微弱的灯火。
  城内大部分地方都陷在黑暗之中,亮着灯火的区域就是鞑子所在的方位。
  罗璟深邃的眸子半眯起来。
  “少爷,上次您在崖木峡谷外伏击阿木尔,这龟孙子贼精得很,一有风吹草动就拍马跑了,一点都没有草原汉子的血性。”
  这段时间,罗璟一直带着人马在崖木峡谷附近埋伏,查干巴拉不会放弃黑油的事情,派人再次查探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果然,五日前,鞑靼首领阿木尔亲自带了一队人马悄悄出城,往崖木峡谷直奔而去。
  罗璟得到消息,立即布置了埋伏点,要是能把阿木尔生擒,荆县就算夺回一半了。
  可惜,阿木尔一向谨慎细微,不似查干巴拉那般鲁莽冲动,他的队伍还没走近峡谷的地界,阿木尔就似有觉察,远远停在了峡谷外围,派了斥候探查,虽没发现敌人的埋伏,可是他凭着野兽般的直觉,径直掉头返程,空留漫天尘土,让罗璟他们只能望着马屁股叹息。
  “阿木尔与查干巴拉不同,他行事向来小心。”
  罗璟聚目凝眸,把荆县城墙附近的巡防看得清楚,鞑子在城墙外挖了壕堑和陷马坑,设置了拒马枪、蒺蔾、鹿角木等,城墙上立了投石机、床弩。
  鞑子是下定了决心要死守荆县了。
  “少爷,阿七说,鞑子号称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实事上,留守荆县的军队应该不超过五万,春耕农忙的时候更少,许多士兵都返回部落忙农耕去了。”罗十三也看见了荆县内的城防,头疼地皱起了眉头。
  即使只有四五万士兵,想要收回荆县也是困难重重的。
  “阿七如今到哪了?”罗璟问道。
  “应该走到半路了,那小子命好啊,可以去望林村享福了。”罗十三语带羡慕,少爷让人护送阿七去望林村了,说是让他在望林学堂念几年书,等长大些再做别的打算。
  这小子有福气啊,虽然伤得半死,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后他能跟在胡姑娘身边,就是天大的造化了。
  阿七给罗璟磕了头,就带着阿达上路了,他的身体恢复得不错,虽然骨折的地方还未能痊愈,不过,坐马车赶路影响不大。
  罗璟瞥了他一眼,那满脸的羡慕是想哪样?
  “你也想回望林村?”
  “……呃,当然不是,属下只是怀念胡家的饭食了。”罗十三忙支起笑脸嘿嘿笑道。
  胡家的饭食,他也想念,罗璟目光幽幽。
  当然,他更挂念胡家的那个姑娘。
  似想起了什么,他唇角的笑容突然顿住。
  萧珺那厮,竟然在望林村待了那么多天,还不回京。
  罗璟脸色沉了下来,还准备在胡家过五月节,想到这,他黑眸中泛起了一串火焰,明明知道珍珠是自己心上的人,还这么厚颜无耻地凑上前去,哼,早知道萧珺不会轻易死心,当初就不该救那小子,没事跑到望林村干什么,平白给他心里添堵。
  不过,珍珠已经和他定了亲,谁都不能从他手中抢走了。
  萧珺不过是痴心妄想。
  珍珠不喜欢病病歪歪的世家小子,他的条件没有一样符合,他就像原先那个顾祺一样,都是一厢情愿而已。
  罗璟这么一想,心头放松许多。
  ……
  随着五月节的到来,胡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采艾叶、包粽子、揉艾粑粑、做五色香囊等,加上陶氏与萧珺他们也在胡家过端午,胡家一家人都忙得团团转。
  单是粽子就包了快三百个。
  为啥包那么多?
  罗家的护卫加上镇国公的侍卫,一人送两三个,就得去了一半了,加上五月节礼要送的份额,三百个粽子也没多少份量了。
  王氏领着翠珠过来帮忙。
  厨房门前,大木盆里堆满了圆糯米,一旁略小的瓷盆里则是绿豆、板栗、半肥瘦的肉条。
  洗干净的粽子叶放在圆簸箕里。
  一群人围成圈,坐在矮凳上包起粽子。
  陶氏坐在旁边,新奇地看着她们手上的动作,原来粽子是这样包的呀,看起来好像也不难。
  珍珠把粽叶卷成漏斗形状,用勺子装好糯米,在糯米中间掏出一个小洞,塞进肉条,加上绿豆与板栗,然后卷起粽叶,用细麻绳交叉绑好,一个粽子就成型了。
  她包得慢,弄好一个,王氏与李氏她们都包好三个了。
  “珍珠,我能试试么?”陶氏凑近她,脸上有些跃跃欲试。
  “可以啊,您瞧着她们的动作,然后照着包就行了。”珍珠笑着给她递了一张粽叶。
  陶氏兴高采烈的开始照着做,粽叶卷成漏斗样,放入糯米,准备塞入肉条时,“哗啦”一下,糯米漏了一半。
  看着掉了一地的糯米,陶氏脸上讪讪然。
  月英忙拿过簸箕和扫帚,把掉落的糯米扫了干净。
  “呵呵,没事,一会儿拿去喂鸡就好。”珍珠笑着安慰,“我刚开始包粽子的时候,也包不好,夫人,您慢慢来。”
  “夫人,您的手要这样握紧了。”一旁的李氏忙凑近,开始手把手的交她包起粽子。
  “……这要卷紧实。”
  “……不能放太多了。”
  “哎,别松手,卷起来。”
  “麻绳要扎紧了。”
  “对,就这样。”
  “……”
  一刻钟后,陶氏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虽然有些歪歪斜斜,但总算没有散开。
  她的眼神亮晶晶地,兴奋得犹如一个孩子。
  有了第一个的成功,后面的自然就没那么费事了。
  很快,陶氏就包得似模似样了。
  动作都快赶上珍珠了。
  “夫人,您包粽子还挺有天份,哈哈,包得不错呢。”珍珠拿着她的粽子与自己的比较,嗯,看不出是一个新手包的。
  陶氏脸上就带了得色,看来她也是有厨艺的天份的。
  平安与萧珺在前院挂艾枝,悬菖蒲。
  萧珺第一次亲手做这样的事情,在京城的时候,家里也会悬挂艾叶,不过,都是小厮仆妇动的手。
  “世子爷,属下来挂吧。”大锤见他踩上椅子,忙跑了过来劝阻道。
  “不用,我来就行。”萧珺没理会他,踮起脚把菖蒲挂上了院门旁。
  大锤只好伸出大手,仔细护着,防止他摔落。
  “萧大哥,这里放好了,咱们洒雄黄酒。”平安抱着一坛子酒笑道。
  “好。”萧珺笑着应下,扶着大锤的手下了椅子。
  粽子上锅蒸熟,满院飘起了粽子的清香味。
  他们家的糯米是自己种的,珍珠特地放过好几次灵泉。
  种出来的糯米颗粒圆润晶亮,粘糯香软,味道特别的好。
  一出锅,平安已经迫不及待的装了几个,活蹦乱跳地跑到了前院。
  “萧大哥、姚校尉,粽子好了,你们尝尝,我家的粽子可好吃了。”
  盘子里有四个三角粽,两个四角粽。
  姚浩然毫不客气地拎起一个大的四角粽,热气腾腾的粽子飘着一股米香,他不由咽了口唾沫。
  胡家的吃食就没有不好吃的。
  三五下剥去了粽叶,黄橙橙油亮亮的粽子出现在眼前,姚浩然顾不得烫,一口咬了下去。
  又香又糯,果然好吃。
  姚浩然被烫得呲牙咧嘴,依旧一口接一口。
  “姚校尉,您慢点,厨房里包了很多,别烫坏了嘴,一会儿艾粑粑也蒸好了,晚上也还有很多好吃的呢。”平安瞧他烫得“嘶嘶”作响,不由劝说。
  “咳~”萧珺尴尬地轻咳一声,他这副饿鬼投胎的样子着实不雅。
  姚浩然“嘿嘿”一笑,放慢了速度。
  “世子爷,您尝尝,味道真的很好。”
  萧珺瞥了他一眼,有哪样是他觉得不好的?
  这些日子,待在胡家用餐多了,姚浩然的腰围明显圆润了一圈,几乎每一餐都是敞开肚皮的吃,每一道菜他都赞叹有加。
  当然,萧珺也吃得很多,饭量起码涨了两倍有余。
  只是,他没姚浩然那么明显,至少没敢吃得太撑。
  平安帮他剥好了一个粽子。
  萧珺笑着谢过,拿起粽子尝了一口。
  原先他在京城,是不怎么喜欢吃粽子的,嫌粽子太粘腻。
  胡家的粽子也粘,不过松软适宜,糯香味正,着实好吃。
  平安又剥了一个四角粽,给门外站着的大锤送了过去。
  大锤笑着道谢,接过后,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像他这样,每日跟着世子到胡家做客,不知被多少侍卫羡慕,皆因尝过胡家的饭食后,没有一个是不惦记着的。
  大锤大口吃着粽子,心中美滋滋的。


第四百三十一章 磨难使人成长

  粽子与艾粑粑起锅,胡家就忙着给各家分发节礼。
  两边学堂都放田假,阿青与阿云都过来送了粽子,还有村长家、柳常平家、黄延成、郑双林他们等好些村民都送来了粽子与艾粑粑,还有些送了江米糕和五色饭。
  林林总总的堆在满了桌子。
  胡家也回了粽子艾粑粑以及一些干海鲜。
  珍珠带回的干海货,还剩老多,正好作为节礼分发下去。
  陶氏看着她们忙忙碌碌,也凑近帮忙,作为镇国公夫人,她主持府内中馈多年,节礼的分发派送,再熟悉不过,当然,她只负责指挥,哪里可能亲自动手。
  而胡家,所有的事情,都是李氏与珍珠她们动手操办的。
  “刘掌柜那里送二十个粽子,二十个艾粑粑,加上一捆干海鲜,黄瓜香瓜也摘一篮子,刘掌柜喜欢吃。”李氏数着数往筐里放粽子。
  黄瓜香瓜也送人?陶氏不由有些哀愁,胡家后院的瓜果可不多了,他们都拿来送人,她与萧珺走的时候,是不是都没有了?
  李氏没注意她的小哀怨,继续絮叨着:“啊,珍珠,菊花茶还剩下没有?要不,再加一罐菊花茶,感觉礼有些少。”
  陶氏怔怔,胡家还有菊花茶?不是要到十月份才有新菊花采摘么?
  “娘,菊花茶不多了,摘些一把豇豆和几个丝瓜吧,还有小油菜,那些刘掌柜也喜欢。”菜园里,豇豆与丝瓜最多,送这些才恰当。
  “哎,好,那娘这就去摘,得多摘一些,年掌柜那里也得送一份。”李氏匆匆去了后院。
  “……”
  陶氏凑近珍珠,犹豫了一下,“珍珠啊,你家还有多少菊花茶?”
  菊花茶微寒,她不能经常喝,可是,萧擎能喝啊。
  萧擎身体壮火气旺,不时会上火,家里那两罐菊花茶,萧擎喝完以后,不仅上火的症状没了,而且,眼睛还亮了许多,照着太医的说法,菊花茶清肝明目,散风清热,很适宜萧擎饮用。
  珍珠数好了粽子,回头说道:“没多少了,得等十月份采摘才能有新茶,夫人,到时候给您府上送两罐吧。”
  才两罐?陶氏的脸顿时皱成一团,“珍珠啊,能多送些么?啊,不,算是国公府买的,国公爷喝着菊花茶,感觉很不错,给国公爷留多些行么?”
  萧擎要喝?那更不能多送了,那个老人精,喝多了菊花茶,效果太过,不定要怀疑其中有什么猫腻呢。
  珍珠眉毛高挑,微微笑道:“夫人,您也看到了,我家就那么几块花圃,份量着实有限,而且,尤姐姐家与顾五哥哥家也是要送的,所以,我家没能存下太多的花茶。”
  陶氏当然知道,胡家只在后院开了几块花圃,能种出的花确实有限。
  她曾问过,胡家为何不单独开辟一片花园种花?
  珍珠回说,没有那么多精力。
  “……”
  她能说什么,胡家又不靠卖花茶为生,种的花茶只是拿来自家喝与送礼,难道她还能强制让她们多种花茶卖给国公府么?陶氏自觉没那个脸,人家还是珺儿的救命恩人呢,她有什么资格要求她们。
  陶氏咬咬下唇,换了个方向,“珍珠,玫瑰与菊花能移栽么?”
  “能啊,夫人想种,可以移植一些在花盆里带回去。”珍珠回道,她愿意种最好,这些花都经过灵泉的浇灌,根茎强韧,花期长久,带回去种铁定能养活,只是,以后没了灵泉,花茶的效果肯定是要差些的。
  陶氏忙点头,玫瑰与菊花移栽回京城,让府里的花匠好生侍弄,来年亦能收获不少花茶。
  胡长贵去镇上送礼,回来的时候,拉了一车的回礼。
  粽子糕点不消说了,都是回礼的基本款,年掌柜的回礼里有整只的酱板鸭,烤好的羊腿还有秘制的烤鹅,全是十里香的招牌菜式。
  刘掌柜更直接,燕窝、阿胶、银耳、桂圆肉好几大包。
  李氏围着一堆回礼有些发愁。
  送出去的粽子多,拿回来的粽子也多。
  “娘,如今天气热了,肉食不好留,把鸭子烤鹅羊腿给爷他们分一半,咱们晚上把肉都消灭掉,啊,还有烤乳猪也记得切半。”珍珠笑着说道。
  李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