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286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286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如今天气热了,肉食不好留,把鸭子烤鹅羊腿给爷他们分一半,咱们晚上把肉都消灭掉,啊,还有烤乳猪也记得切半。”珍珠笑着说道。
  李氏忙点头,确实,趁着家里有客人,把这些不能留的,都吃掉。
  中午的时候,因为粽子艾粑粑新鲜出锅,每个人都吃了半饱,午饭就没太讲究。
  晚上这顿,自然得准备丰盛些。
  那日,平安带着萧珺他们去碧潭,捞了不少鱼。
  饭桌上,酸菜麻辣鱼、糖醋鲤鱼、蘑菇鱼丸汤用的都是他们从碧潭捞上来的鱼。
  切了卤羊肉,熬了羊杂汤,炒上新鲜的小油菜,再加上十里香送的肉食,和陶氏母子送的烤乳猪。
  满满当当摆满了整张桌子。
  陶氏与萧珺两母子留在了胡家过五月节。
  他们一早就拉了端午的节礼过来,不过,陶氏的节礼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显得相当贵重了。
  应景的粽子糕点包装精致考究,应该是去县里最好的店铺购买的,整只的烤乳猪,整套花开富贵的茶具,一对釉彩百花景泰蓝瓶,一对玉勾云纹烛台,还有一张黄花梨雕螭龙绿石插屏。
  李氏看到这些节礼时,脸色都变了。
  她多少是知道这些摆件的价值的,单是那对釉彩百花景泰蓝瓶,就不是普通人家能用得起的物件。
  还有那张插屏,如此精美工巧,就是摆放在权贵世家的案几上,亦毫不逊色。
  珍珠对这些东西倒不甚在意,这些贵重的摆件对于胡家而言,华而不实,基本没啥用处。
  摆出来么,怕磕着碰着。
  不摆么,收起来当传家宝么?
  总之,纯属鸡肋物件。
  五月节一过,陶氏与萧珺一早就来辞行了。
  此次,他们来的主要目的没有达成,安魂草毫无踪迹可寻。
  萧珺没有太过失望。
  他来鄂州的目的,并非全是为了安魂草。
  他是想来看看,想让自己死心。
  这个目的,似乎达到了。
  他听说,她在年初已经定亲了。
  定亲对象就是罗璟。
  听到这消息时,即使做好了心里准备,心脏还是忍不住刺疼了一下。
  原来,他们从京城回来不久,就定亲了。
  罗璟那小子,下手真快。
  萧珺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知道他们要离开,李氏开始把菜园里仅剩的香瓜与黄瓜都摘了下来,堆放在篮子里,如数送给了他们。
  珍珠把新晒好的玫瑰花茶装罐,加上去年秋季收获的莲子,外加一罐菊花茶,一共十个罐子,整齐的堆放在桌上。
  “夫人,你们吃了午饭再走吧,玫瑰和菊花还要移栽进盆里,估计得花点时间。”
  “呵呵,不急,我们明日才启程。”陶氏喜笑颜开的捧着一个罐子,里面的玫瑰花香沁人心肺,“原本还想多停留几日的,可是,国公爷发了加急信,让我和珺儿即日启程,哎。”
  珍珠抿嘴一笑,萧擎个性霸道固执,不过,不可否认,他是个好相公与好父亲。
  萧珺看着对面笑颜如花的女孩,眼神有些落寞,这次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
  “珍珠啊,这次来得有些急了,没能给你带定亲的贺礼,等明年我们过来的时候,定要把贺礼给你补上。”陶氏瞥了眼儿子,笑吟吟地说道。
  萧珺黯然的眼神,落在陶氏眼里,让她有些担忧,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没有结果,那就断个干脆。
  把实事摆在他的面前,让他面对真实的状况,省得以后还偷偷挂念。
  萧珺的脸就是一僵。
  “谢谢夫人啦,您的心意我收下了,京城离鄂州路远,您不必千里迢迢再跑一趟,累着了您,国公爷可是要生气的。”珍珠朝她眨眨眼,笑得揶揄。
  陶氏脸色微红,嗔了她一眼,这丫头还打趣起她来。
  “那可不行,说起来,我也是认识罗璟那孩子的,他家的事情,我后来才听说,实在是造化弄人天道不公,好端端的一户人家,就这么被飞来的横祸给灭了门,如今的局势,罗家用不了太久应该就能洗雪冤屈了,罗翰林一家泉下有知,也算瞑目了。”
  说道这,她叹息一声。
  罗璟一家的事情,还是珺儿分析给她听的。
  陶氏对于罗璟有些印象,那孩子从小调皮开朗,所到之处孩子成群,是个典型的孩子头,与萧珺安静沉稳的性子大相径庭,实在惹人注目。
  只是,那孩子家中遭受大难后,性情变了一副模样,据珺儿说,淡漠沉稳,寡言少语,早已没有当年活波捣蛋的性子。
  哎,磨难使人成长,那孩子受苦了。
  珍珠沉默,罗璟家的事情,她只了解大概,实际上,这个话题太过沉重,罗璟每次说起,眼中的悲伤浓得都化不开,她从不敢往里深究,怕触碰他更深的伤口。
  罗家的冤情能得以昭雪,当然是再好不过。
  “娘,好端端的,您说这些做什么,罗家的事情自然有罗璟两兄弟操心,他们现在都在四皇子麾下,有四皇子护着,平反昭雪是迟早的问题。”萧珺见不得女孩脸上的黯然,急切地给母亲使了个眼色。
  陶氏就白了他一眼。
  她能不知道么?这不是为了提醒他,珍珠是有未婚夫婿的么?
  “没事,萧大哥,这些我都知道的,说不得以后,我还要去几趟京城的,到时候再去府上拜访一二啦。”珍珠笑笑,她与罗璟成亲后,这些都是要共同面对的,京城总归还是要去的。
  “哎,没错,以后罗家平反了,你们成亲后,可不就要回京城住嘛,那可太好了,到时候串门就方便多了。”陶氏一拍手掌,高兴得笑了起来。
  萧珺横了一眼母亲,他母亲的意思,他清楚得很,能不能别时时刻刻提醒他。
  陶氏抿嘴一笑,朝儿子挑眉。


第四百三十二章 心怀感恩

  车队缓缓驶出望林村,宁静祥和的小村落逐渐远离。
  陶氏看着角落高高摞起的布包,一脸喜悦。
  这趟鄂州之旅,没能找到安魂草,有些遗憾。
  不过,此番的收获也颇丰。
  新出的玫瑰花茶五罐,莲子四罐,菊花茶一罐,玫瑰花茶省着点用能喝两三个月时间了,珺儿的莲子么,隔天泡茶或者用来熬粥,也能用上一段时间,至于那罐菊花茶,嗯,萧擎身体一向好,偶尔喝些降降火气就可以了。
  在望林村做客这十来日,被胡家热情款待,吃的喝的都是胡家最好的饭食,菜肴丰盛,五味俱全,她们母子都食指大动,几日吃喝下了,陶氏觉着,自家儿子的脸色都红润了几分。
  陶氏笑眯眯的,心情十分的好。
  “夫人,九月十月才是瓜果丰收的季节,胡家青石路旁种了好些果树,奴婢仔细看过了,有桃子、梨子、苹果、李子、石榴这些,而且,莲子、枣子、菊花都是秋季收获的,您要是明年再来,选择秋天更合适。”月英给陶氏出着主意。
  陶氏颔首,她有这个打算,只是想到萧擎可能会不高兴,她原本上扬的眉眼就耷拉下来。
  “把那根黄瓜给我。”
  她指了指车门边的小竹筐,里面是李氏给她们摘的黄瓜与甜瓜。
  五月节才摘了送礼,胡家的菜园里,果然没多少瓜果了。
  小竹筐里的黄瓜都还偏嫩,不够大根。
  “夫人,还没洗呢。”月英犹豫道。
  “没事,她们都洗过一遍了。”陶氏摆摆手,她们这小半个月,一直在胡家蹭吃蹭喝的,身体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还比从前好上许多。
  月英不再多言,拿起黄瓜递了过去。
  “咔嚓”一声,陶氏一脸满足地啃着嫩黄瓜。
  她从李氏那要了些黄瓜和甜瓜的种子,回京城后,在庄子里试着种一些,看看能不能种出一样的品种。
  月英扶了扶车门旁的大竹筐,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全是粽子。
  这次他们赶了三辆车,后面两辆已经被玫瑰与菊花塞满,胡家送的吃食,只能放在她们车上,粽子、艾叶粑粑、卤肉、炸好的小银鱼等,都是可以热了就吃的吃食。
  整辆车内飘满了食物的香味,陶氏与月英挤在坛子箩筐中间。
  “夫人,世子爷的身体好像好了许多呢,您看,上次爬山,世子爷虽然累得够呛,可还是自己爬上了山顶,换做从前,可是难以想象的。”月英看着车窗外骑马而行的萧珺感叹。
  “是好了不少,自从失眠头疼的症状减轻后,他的身体慢慢改善了很多,能骑马能爬山,虽然比平常人还是差些,可我也很知足了。”陶氏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起来。
  孩子从小身体差,喝的药比白开水还多,她私下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如今,总算往好的方向改变了。
  萧珺似有所觉,他侧身看向车内,一眼看见了母亲手上的半截黄瓜。
  “娘,您怎么又吃了起来,不是刚吃了午饭么?”
  他们吃了午饭,才辞别了胡家,刚走几步,他娘又啃上了。
  “……”
  陶氏看了眼手上的黄瓜,那点伤感如数飞走。
  ……
  镇国公夫人与世子一走,胡家的气氛就轻松了下来。
  有贵客到访,家里人连走路都自觉踮着脚,生怕弄出什么声响,惊扰了客人。
  李氏愁眉苦脸地拉着珍珠回房里。
  “娘,咋啦?苦着张脸干啥?”珍珠奇怪地问道。
  “珍珠,你看。”
  李氏从腰间取下钥匙,打开炕柜,从里面抱出一个红木匣子,打开一看,好家伙,一锭锭亮晶晶的元宝整整齐齐码了好几层。
  “刚才,你去装卤肉的时候,国公夫人给了我这个,说是这些天麻烦我们了,这是谢礼,我推辞再三,可夫人硬是让我收下,还说明年少不得还要再来,要是不收下,就是不欢迎她之类的,我……没法子,只好收下了。”李氏有些忐忑,这么多银子,招待他们一年都够了。
  珍珠从匣子里拿出一个银元宝,掂了掂份量,好沉。
  “娘,这是多少两的元宝?”
  “应该是五十两一锭。”李氏犹豫了一下说道。
  五十两?那这一匣子,可不少啊。
  珍珠数了数,整整四十锭,两千两银子,难怪那么沉。
  “娘,不用担心,你收着吧,该用的时候就用,两千两银子,也不是太多,她可把咱家的花圃都挖去了一半呢。”
  珍珠想起后院空了一半的花圃就有些无语,原本她觉着,鄂州到京城的路途太远,陶氏就算想移栽些花木,也搬不走多少,谁知,她们一大早搬来几十个花盆,把花圃的花都挖走一大半,不仅是花,连泥土都被挖得只剩一个大窟窿。
  李氏想起后院花圃的惨状,也没了语言。
  国公夫人下手实在有些狠,两辆马车都塞得严严实实,还有些意犹未尽,恨不得把胡家后院的花圃统统搬回京城才是。
  “娘,你收好了,我还得让爹拉些泥土回来,把花重新种上。”
  富贵人家最不缺的大概就是钱财了,珍珠耸耸肩,其实她也不缺,她笑笑,把银锭子放回匣子里,起身出了房门,找胡长贵去了。
  李氏安了心,不再纠结银锭子的事情,把红木匣子塞回了炕柜里了,锁上大锁,出了房门忙活别的事情去了。
  珍珠在胡长贵的帮助下,忙了一个下午,才把花圃重新弄好。
  她坐在屋檐下,伸了个大懒腰,招呼鸽棚上的大花,大花从庆明府飞回来了,她还没来得及看信。
  取下它脚踝上的信管,给大花抓了把玉米,这才看起信来。
  看完内容,她的脸不由扬起了笑容。
  赵大那厮被鯪州知州与唐齐荐逼得进退维谷,庆明府算是他的大本营,赵家在庆明府的产业涉及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赵大亦不能轻易退出庆明府,如今,双方对持着,当然,吃亏的肯定是赵家本身。
  呵呵,活该,如果不是他们心思歹毒,利用女人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会落得今日的下场。
  仗着有钱有势,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她顶着镇国公侄女的头衔,他们照样敢掳,可想而知,平日里,赵家的行事是如何嚣张跋扈。
  这种横行霸道的江湖帮派倒台了最好。
  珍珠气气哼哼,三番两次被他们追捕掳掠,不单害得身旁的人受伤,连她自己亦被打伤,最可恨的是,她现在出门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又招惹上了他们的人。
  这都快变成她的心里阴影了。
  灭了赵家兄弟,才是大快人心。
  唐齐荐的内宅大权,被崔玲林重新掌管起来了,自从十二姨娘与七姨娘被赶出府后,后院年轻的姨娘都开始蠢蠢欲动,八姨娘与十一姨娘拦了唐齐荐,一同跪求离去,唐齐荐大怒之下,各踢了一脚,让她们滚蛋。
  八姨娘与十一姨娘离开后,剩下的姨娘开始有样学样,才过了一个月,唐府的十二名姨娘,仅仅留下了三人,这三人都是年纪略大或者家中无人,没有去处,才留了下来。
  唐齐荐气得爆炸,他一直没放弃寻医问药,找遍了鯪州最有名的大夫,每日汤药不断,结果依然毫无作用。
  崔玲林重掌大权,不再似从前那般软弱,开始慢慢整顿起内宅,发卖了几个上串下跳扒高踩低的婆子,敲打了几个油嘴滑舌懒散度日丫鬟,再奖励几个勤快能干忠厚老实的仆人,唐府的风气很快改善了不少。
  有仆妇跑去跟唐齐荐告状,唐齐荐自己忙得焦头烂额,他哪里耐烦听这些,加上府里的妾室都跑得差不多了,老妻没有添乱,还能在这个时候管理起内务,他心里还是有两分感触的。
  唐齐荐的态度,让一众心存侥幸的仆妇慌了神,唐府的内院要变天了,崔玲林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软弱可欺的可怜正室了。
  珍珠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
  不枉她千里迢迢跑过去一趟,罗璟姨母自身能立起来,是最重要的,外人的帮忙始终有限,自强自立才是根本。
  ……
  五月,开始进入夏季。
  太阳渐渐变得*,人们都换上了轻薄的单衣。
  女学校舍的建设依旧一片忙碌。
  吕素青扶着大腹便便的阿云娘在绿荫小道上散步。
  阿云娘的产期就在这几日,大夫交代没事多走动走动,以免生产时体力不支。
  吕素青母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