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63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63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犹豫了一下,觉得梳子留在自己手里比较安心些,于是接过了象牙梳子。
  珍珠就笑,这不就得了,再贵重的东西,也是要用才有价值的。
  “娘,尤姐姐还送了好多簪花,你也挑几朵戴吧,要不以后我都送人了。”
  “……”
  李氏扶额,觉着自己拿她实在没法子。
  刘金叶小盆友来的时候,珍珠就送了两朵小珠花给她。
  小姑娘小心翼翼接过,眼睛亮得如闪烁的星星一般。
  “姑娘,这么漂亮的珠花真的给我么?”
  颜色鲜艳的绢花上,小粒珍珠串成花瓣的模样,精致又秀雅,对于只接触过普通绒花和绢花的刘金叶来说,这样漂亮的珠花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是啊,是送给你的,你看,雪兰姐发髻上,也戴了两朵,好看吧。”
  珍珠指了指潘雪兰发髻上的大朵的绒花,那绒花上嵌着几颗小粒的宝石,一动一静之间,不时闪烁光亮。
  刘金叶看着有些迷了眼,“真好看。”
  “你这个也好看,我给你戴上。”
  刘金叶梳了双丫髻,正好一边戴一朵,小丫头皮肤有些黑,不过她笑容好,戴上两朵珠花,更趁得她笑容灿烂。
  “嗯,不错,很好看。”
  珍珠夸道。
  刘金叶的眼睛就更亮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珍珠都在给家里的女人们分配簪花。
  林婆婆和王嬷嬷一样有份,她挑了些颜色不那么鲜艳的,给她们送过去,让她们自己挑几朵。
  两人当然推辞,不过,谁都拧不过珍珠。
  最后每人都挑了两朵。
  珍珠回房一看,一大包簪花,总算少了三分之一。
  啧啧,其实,她柜子里还有不少从前剩下的,她还没来得及送完,这又添了新的,她也很无奈呀。
  赵虹玉在三月第一天的中午,开始阵痛。
  方晟与阿青才出门不久,毛球就飞快冲到了胡家“汪汪”大叫起来。
  等李氏和珍珠赶到时,赵虹玉正坐在椅子上,疼得脸色发白,大口喘气。
  方晟阿青和赵喜文一家听到消息都放下手头的活,飞速跑了过来。
  稳婆、大夫也被陆续请来。
  隔壁阿云娘和吕素青都过来了,小院子里,一时挤满了人。
  珍珠被李氏撵了出来,让她回去照顾秀珠。
  “胡小姐,这不是姑娘家待的地方,您还是回去等着吧。”吕素青见她被李氏赶出来,便笑着说道,“您看,阿云和书媛她们可都不许过来呢。”
  “是啊,珍珠,姑娘家别离产房太近,阴气太重了。”阿云娘也劝说道。
  “……”
  一个两个的,都这样,珍珠撇撇嘴。
  不过,有稳婆和老林大夫在,赵虹玉平日身体又健康,生产应该会顺利,珍珠就悻悻然回了胡家。
  结果,一直等到天快黑,那边才传来了消息。
  赵虹玉生了个胖闺女,母女平安。
  李氏回来的时候,脸上笑意满满。
  “那小闺女胖呼呼的,比秀珠出生的时候,还要圆润一些,很是可爱。”
  “哦,方师父看见是小闺女没有失望么?”
  以方晟那直男癌的性子,应该更喜欢带把的小子吧。
  “那倒没有,抱孩子的时候,他脸上带着笑呢。”李氏回想了一下,她也觉着方晟会更喜欢男孩一些,“你虹玉姑姑年纪不大,以后再生就是了,有姐姐帮着带弟弟,是好事。”
  凭啥非得姐姐带弟弟?哥哥带妹妹不成么?珍珠睨了一眼李氏,并没吱声,这时期的大环境如此,不光是李氏一人这么想。
  重男轻女的思想普通存在,只是看严重不严重而已。
  “不过,东胜奶奶倒是很失望,对着你虹玉姑姑叹了好几回气。”李氏皱眉。
  赵虹玉刚生产完,累得半死,她娘就长嘘短叹的,弄得赵虹玉的脸色都难看起来。
  “东胜奶奶原来对虹玉姑姑不是挺好的嘛,怎么虹玉姑姑生了女儿,她倒不高兴了。”
  当年,潘氏借钱也要帮女儿摆脱梁虎,说明她其实是很心疼女儿的。
  “她是担心,你虹玉姑姑有了些年纪,又得喂养孩子,要想再生一个,还得隔上两三年,所以,就有些叹气了。”李氏说道,她觉着东胜奶奶的担忧也有道理。
  有了年纪?赵虹玉好像才二十五六吧。
  额滴神呀,珍珠扶额。
  这思想代沟已经到达无法跨越的程度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装着听不懂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后不久。
  珍珠一手提着篮子,一手牵着秀珠,去看赵虹玉的胖闺女。
  篮子里装了五十个鸡蛋和两斤红糖。
  她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人比她们先到了。
  阿云娘抱着小石头正与床上的赵虹玉说话,姜书媛坐在一旁听着。
  小婴儿在赵虹玉身旁睡得香甜。
  潘氏在厨房里忙活,看见她们姐妹两过来,忙迎了上去。
  珍珠把篮子递了过去,潘氏笑着接过。
  走进屋里,大伙都笑着和她们打招呼。
  “妹妹~”秀珠跑到了炕沿,踮起脚伸头往里看,“虹玉姑姑,我来看妹妹。”
  “嘘~妹妹在睡觉。”珍珠拎住了她的衣襟,把她拉了回来。
  “秀珠啊,等妹妹醒了,再看妹妹好不好?”赵虹玉身后垫着方枕靠在墙头上,笑着对秀珠说道,她侧头看向熟睡中的小婴儿,眼中满是慈爱和喜悦。
  “秀珠,过来和小石头玩。”阿云娘朝她招手。
  秀珠颠儿颠儿就跑过去了。
  “虹玉姑姑,身体怎么了?感觉好些了么?”珍珠沿着炕沿坐下。
  “嗯,好很多了,谢谢珍珠。”赵虹玉眼睛里带着真挚的谢意,这小姑娘总会先记挂着自己的身体。
  珍珠点点头,这才探了探身子朝里面的婴儿看去。
  果然很圆润,脸蛋似馒头,微微透着红,屋里人语声不断,她依旧睡得很香甜。
  “确实比秀珠出生的时候还胖些。”珍珠想起李氏的话,不由笑了起来。
  “可不是么,你虹玉姑姑怀着孩子的时候,太能吃了。”潘氏端着茶走进来笑着说道。
  赵虹玉脸就红了起来,她确实很能吃,整个孕期,她至少胖了四十斤,方晟还总是进山打猎给她添营养,她就像个发面馒头一样膨胀了起来。
  “哈哈~”屋里的人都笑了。
  “小石头流鼻涕的症状好了么?”珍珠走到阿云娘身边问道。
  “好多了,还得谢谢那天你娘带了几段葱白,熬了两回葱白水,已经不流鼻涕了。”阿云娘笑着道谢。
  “好了就成,这有啥好谢的,葱白菜地里多的是,以后要是小石头着凉了,直接去拿就成了。”珍珠摸摸小石头的额头,体温正常。
  小石头眼睛黑亮亮的,朝她咧嘴笑,露出刚冒出来的两颗小白牙,模样可爱极了。
  珍珠心里稀罕,伸手就把他抱了起来。
  姜书媛安静坐在一旁,不时附和着屋里人微笑。
  她娘早上有课,就让她先过来看看。
  “姜家姐姐,你的伤都好了吧?”珍珠逗弄着小石头,转头对上姜书媛的视线,就顺口问道。
  姜书媛下意识伸手想捂着脸,随即又放下,“已经好很多了,谢谢胡小姐记挂着。”
  她脸上的抓痕基本都好了,凑近看才隐隐看到浅浅的印子,这些日子,她都躲在家中养伤,没有出门。
  今天出门前,她对着铜镜看了又看,才敢走出院门。
  珍珠瞥了她脸颊一眼,果然好了很多。
  屋里正说着话,外面又传来了人语声。
  黄氏牵着赵美月,后面跟着翠珠,走了进来。
  一进屋,就看见了抱着小石头的珍珠,黄氏的眼睛就闪了闪。
  众人相互一同招呼,黄氏拿过翠珠手里的篮子递给潘氏。
  “这是鸡蛋,还有新发的芽菜,给虹玉添两道菜。”
  “哎,多谢了,这时节就缺这么个新鲜菜。”篮子里的芽菜水灵灵的,看着确实很新鲜,潘氏笑着道谢,“美月奶奶发的芽菜还是这般水灵,咱村就属你发的芽菜最好。”
  黄氏眼里就露出了得色,可余光扫到一旁的珍珠时,那点得意立即收敛了回去。
  脸变得这么快干啥?哪又得罪她了?珍珠挑眉,朝翠珠瞥了一眼。
  翠珠微微摇头,神色淡定从容。
  哦,那就没啥大事。
  珍珠懒得理会,把小石头还给了阿云娘,逮住满屋乱窜的胖妞儿,屋里人多,她又精力旺盛嗷呜乱叫,吵得人不能安静说话,还是把她带回家去吧。
  跟赵虹玉说了一声,珍珠牵着秀珠往自家走去。
  翠珠匆匆赶了出来。
  “怎么出来了?”她们刚走到校舍门口。
  “我说出来送送你们。”翠珠低声笑道。
  “哦,她没意见?”
  “那么多人在呢,能有什么意见。”
  “哈,你也学聪明了嘛。”珍珠笑着打趣。
  翠珠白了她一眼,这才说起了正事。
  村长家想加建两方藕塘的事情,最后还是没成。
  前期投入太大,他们家还欠了不少外债,加上珍珠又放了话,两边要分开管理,不许强制搭上翠珠的藕塘。
  赵文强思来想去,最终忍痛放弃再建两方藕塘的想法。
  “柏铭他奶有些埋怨你,说你不该干涉外嫁姑娘的事情。”翠珠说着,脸色微微红了起来,“相公就为我说了句话,他奶就更不高兴了。”
  “哦,他说了什么?”
  那个一脸正经的赵柏铭倒还懂得护着自己的妻子,珍珠心中宽慰。
  “嗯,他说,那是我的嫁妆,娘家人自然有权利过问。”
  翠珠心中甜蜜,只要赵柏铭站在她这边,就算面对婆家再多的责难,她都不感到害怕。
  “难怪,她看我的时候,脸色不大好,那她没为难你吧?”珍珠问道。
  “没有为难,就是有时候话里带刺,我就装着听不懂的样子,不理她。”翠珠掩唇窃笑,这是她最近领悟出来对付黄氏的法子。
  “二姐,你果然变聪明了。”珍珠失笑,这是个好法子,黄氏肯定不敢明着欺负翠珠,可能会暗戳戳的下套子,翠珠不接招,她就无可奈何了。
  “还不是跟你学的。”翠珠笑眯了眼。
  “瞎说,我哪有这样?”珍珠否认。
  “肯定有,最近只要一遇到什么状况不好解决,我就想,要是换了你会怎么做?然后,事情就变这样了。”翠珠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脸颊粉扑扑的,神情很是轻快,心情非常之好。
  珍珠哭笑不得,不过,翠珠能自己顺当的化解婆家的事端,对她而言,就是好事。
  “二姐,你有空来家里一趟,尤姐姐送了不少簪花过来,你来挑几朵戴戴。”
  “……又是簪花?我首饰盒里的簪花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添了。”翠珠忙摇头。
  “你不要,我可就都送人了,你不心疼呀。”珍珠耸耸肩。
  怎么又是这一句,翠珠头疼地看着她,眉毛就蹙成了一条线。


第五百四十五章 清明

  三月初的天气,早晚还带着一丝寒意。
  胡长贵带着短工在田里忙活,李氏和林婆婆则在菜地里忙活。
  平安去了县学未归,潘雪兰和凌希一同去了大湾村。
  清明将至,两人去纸扎铺子买纸钱,做好扫墓的准备。
  这几年,凌显已经把凌家和潘家有关的坟地陆续都迁到了附近的山头,每年清明可以统一祭祀。
  而胡家上坟的纸钱,李氏每年都会提前准备好。
  清明扫墓,祭拜祖先在百姓心里,是个很重要的节日,学堂和县学到时候也都会放假。
  众人都各有各的事干,秀珠自然又归珍珠管着了。
  “秀珠,风车要迎着风跑才转得起来。”
  珍珠缝着手里的细棉袜子,不时抬头看着满院乱跑的秀珠。
  她手里拿着凌希给她做的风车四处乱窜,风车却不怎么转动。
  “……风在哪?”小丫头疑惑。
  珍珠伸手感应了一下,呃,天色虽然阴沉,却没啥风。
  “你跑的时候,手别乱动,保持住一个方向,才能转得起来。”
  没风,就换个方式,她把风车拿在手上,示范给秀珠看。
  秀珠很聪明,没多会儿就找到了窍门,又开始满院子跑动。
  哎,小孩子精力真是旺盛,珍珠笑着摇头,继续缝制薄薄的夏袜。
  另一边,女学校舍里,下了课的学堂一片安静。
  吕素青和姜书媛正整理着包袱。
  “一天可能有些赶不及来回,我们明天吃了午饭就赶路,在最近的镇上歇息一晚,第二天再去上坟。”吕素青说道。
  “娘,咱们要和族里打声招呼么?”姜书媛把买好的纸钱整齐的摞在一个包袱里。
  “要去一趟,毕竟还有你爹的堂兄弟。”吕素青叹了口气。
  她没能生个男娃继承姜家的香火,姜氏族人并不怎么待见她们母女三人,相公生病后,家中经济渐渐捉襟见肘,她们曾想卖了村里的祖宅给相公看病,可却遭到族人集体反对,他们一致认定,祖宅只能留给姜氏子孙,不许私自卖掉。
  留给姜氏子孙,也就意味着她们母女三人是没有资格继承祖宅。
  吕素青清楚记得,自己面对所谓族人的判定时,心里有多愤怒和憋气,可同时,更多的还是无奈与悲苦。
  姜书媛沉默。
  每次,娘带着她们姐妹回村里,总是有人在后面对她们指指点点,不时还会骂上几句“绝户头”。
  她很早就懂得,那些所谓的族人对她们母女三人有多不友善。
  她爹早年还在的时候,议论的话还有所顾忌,她爹去世后,就有人就明目张胆地指着她们鼻子骂了。
  去年,如果不是实在走投无路,她们根本不会想着回村投靠族人生活。
  姜书媛当时是反对的,她觉着回村的日子,也许过得还要更为艰难。
  可母亲觉着,好歹还有父亲的几个堂兄弟在,多少能在她的婚事上,起到些作用,日子再难,还能饿死她们不成。
  可让她对那些戳她们家脊梁骨的人低头,姜书媛觉着自己宁愿饿死。
  她娘低价卖掉县里的栖身之地后,姜书媛一度觉着,自己可能活不长久了。
  如果去到那个令人窒息的环境里生活,她也许会像离开水里的鱼一般,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