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64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64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去到那个令人窒息的环境里生活,她也许会像离开水里的鱼一般,用不了多久就不能呼吸了。
  好在,她娘带着她们来到了望林村。
  姜书媛手里拿着纸钱,突然有了种觉悟。
  ……
  清明这日清晨,望林村附近的山头被一片云雾笼罩。
  虽未下雨,远处的天空却乌压压一片。
  胡长贵看着天空有些忧虑,“这是有大雨要下呀。”
  “爹,应该不会下那么快吧。”珍珠咬着包子,看了眼远处的黑云,离这边还好远的样子。
  “嗯,估计中午或者下午。”胡长贵估算着。
  “那你们动作得快些了。”李氏忙催促道。
  一般去扫墓上坟的,多是家中的男丁,少数子嗣不旺的人家,也有女子去祭拜的。
  胡长贵点点头,“平安,拿了两个包子路上吃,咱们得赶点时间。”
  如果是毛毛细雨,倒是不妨事,可远处的云层那般厚重,显然不会是绵绵雨丝。
  县学也放清明假,平安和赵柏铭都赶回来上坟扫墓。
  很多村民都像胡家一样,早早往山上的墓地赶去,大家都怕大雨耽搁了扫墓的时辰。
  村里有好几处墓地,坟地并不集中,不过风水好的山头,坟地相对就多了不少。
  胡家祖辈的坟地在南面隔着两座山的山腰上,那里同样有好几户人家的祖坟。
  所以,去上坟的人家都往同一条山道上走。
  每年的清明节,大概是山林里最热闹的一天了。
  河滩这块,学堂放假,吕素青一家和杨秀才一家都回乡扫墓,凌显也带着凌希与潘雪兰祭拜去了,而刘金叶与刘鹏两姐弟昨个儿下午,就被刘成两夫妻带回家中祭祖去了。
  一时,四周有些静悄悄的。
  外面的马蹄声响起的时候,珍珠老远就听到了。
  马车直直朝胡家的方向驶来,小黄早就立起了背脊,警惕地瞪着院门处。
  可当门被拍响的时候,小黄又放松了神经,开始摇起了尾巴。
  珍珠一瞧就知道,有熟人来了。
  拉开院门,可不就是熟人么。
  罗十三有些胡子拉渣,却笑容满面的出现在门外。
  “罗副将,你怎么突然回来了?”珍珠惊喜之余,不由朝他身后望了一眼。
  只有一辆马车,罗璟没有回来,她心中微微失望。
  “姑娘,属下奉命把大白带回来了。”罗十三咧嘴一笑。
  啊~竟然让罗十三亲自送过来,珍珠想起了这件事。
  罗十三转身从马车内捧下了受伤的大白。
  “咕咕”大白看见珍珠,高兴地叫了两声。
  它左边的翅膀用纱布包扎着,有些无力地垂落。
  珍珠心疼地接过了它,大白明显痩了不少,还好精神不错。
  “罗副将,路上辛苦了,可曾吃了午饭,如果未曾,一会儿过来吃午饭吧。”
  “嘿嘿,还未曾,谢谢姑娘,那属下先把马车停放好,一会儿再过来。”
  罗十三咧着一口大白牙,厚着脸皮应下,啃了好些天干粮,他早就想念胡家的饭食了。
  看着马车驶离,珍珠掩上院门,捧着大白回了后院。
  “珍珠,刚才谁来了?”李氏从厨房探出头。
  “罗副将把大白送回来了。”珍珠把大白放进了鸽棚里,随手给它抓了把空间杂粮,看它吃得欢畅,她安心了不少。
  “罗副将把大白送回来了?”李氏就跑了过来,果然在鸽棚里看见了受伤的大白,“哎呦呦,可怜见地,翅膀都折了。”
  “没折,就是被箭穿了个洞。”
  “那伤得也很厉害呀。”
  “谁让它们贪玩呢,跑到不该去的地方,长点记性没有?”
  珍珠戳戳大白的小脑袋。
  “咕咕”大白有些委屈认错。
  “你说是罗副将亲自送大白回来的?”李氏忙问道。
  “是啊,一会儿他过来吃饭,娘多弄点饭菜。”珍珠说道。
  “哎,我这就去准备。”李氏忙跑回了厨房,“看两眼秀珠啊,她在房里堆积木。”
  “知道啦。”


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出意外的话

  大雨在接近午时的时候,“啪啦啪啦”落了下来。
  山林边上的村民飞快地往山下赶。
  一些下山早的村民,站在自个屋檐下,心中暗自庆幸。
  也有些村民幸灾乐祸地瞧着山腰上,跑得东倒西歪的人群。
  胡长贵和平安回到家时,身上已经淋了个透彻。
  好在,李氏早有准备,锅里温着热水,两人各提了一桶到洗簌间洗了个热水澡,出来后又喝了碗热姜水,驱了寒气,父子俩啥事都没有。
  看到罗十三,两人都很惊喜,听了他回来原因,就跑到鸽棚看了看大白。
  雨下得很大,不同于春日软绵绵的细雨,更像夏日的风狂雨恣。
  午饭后,罗十三站在屋檐下,看着“哗哗”直落的大雨,眉头紧皱。
  吕素青一家回乡扫墓,可遇上这等大雨天气,她们三个弱女子,会不会被大雨淋到?有没有地方躲雨?能不能顺利下山?
  胡姑娘说,她们是昨天下午走的,如果一切顺利,今日下午应该回来了。
  可是,雨下得这般大……
  罗十三抬头看着天空中厚重翻滚的云层,心中隐隐带上了焦虑。
  “罗副将,我爹说,这场雨大概会下一个时辰左右,后面雨势就慢慢变小了。”珍珠看出他的忧虑,所以特地问了一下胡老爹。
  罗十三闻言,焦躁的心稍稍定了定,他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主要是,她们三个弱女子,又遇到大雨天,属下就有些担心。”
  珍珠笑着点头,表示理解。
  “吕先生和杨秀才明天有课,按理今天下午都该赶回来的,如果被雨耽搁了,就不好说了。”
  大雨在天空中形成一串串雨帘,雨水打在屋顶房檐上,“啪啪”直响,豆大的雨滴一直延续到未时过半,才渐渐变缓。
  大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远山的朦胧似被洗刷一新,视线所及处,皆是一片清晰明朗。
  雨并未完全停落,还有零星的雨滴稀稀拉拉飘着。
  胡长贵戴上斗笠忙着下地排水去了,他没让平安跟着,他明日还得去县学,弄得一身泥水,万一着凉了,得不偿失。
  田间地头里,不少村民与胡长贵一样,雨势刚停就戴着斗笠下地查看田地的情况了。
  罗十三在罗府的门房处,与小厮阿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眼睛不时盯着进村的路口。
  章远县离望林村有一段距离,牛车大概需要两个时辰,马车约莫需要一个半时辰,如果是快马,则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赶到。
  吕素青母女三人如果雨一停就赶路,也得到申时末才能赶回。
  罗十三心里有股隐隐的不安,总觉着似有事情发生。
  可他并不知道她们的具*置,要不然,罗十三早就跑去接她们回来了。
  胡家也不清楚她们老家在哪,唯一知道地址的,大概只有介绍她们到望林村的阿云娘了。
  一个时辰后,雨早已停止,罗十三刚喝下第四杯茶,路口出现了几个眼熟的身影。
  杨秀才一家在官道上下了牛车,慢慢走进村里,两口子脸上都带着笑容。
  其实,前年杨秀才一家与他叔婶闹翻后,杨秀才就想把父母的坟地迁到望林村,后来,杨秀才一直忙着学堂的事情,阿云娘又怀了身孕,所以迁坟的事情没有来得及办理。
  如今,他们添了小石头,回去祭拜的时候,杨秀才的叔婶一家终于没敢再指着他们骂“绝户头”了。
  加上杨秀才管理学堂多年,身上渐渐养出了一股威严肃穆的架势,他叔婶一家知道他们在外乡教书育人站稳了脚跟,也不敢过多闹腾了,虽然依旧少不了磕磕碰碰的吵闹,可相比从前一边倒的咒骂,杨秀才和阿云娘已经很高兴了。
  眼看就要到家,两人的心情更加喜悦。
  罗十三突然冒了出来,把两人吓了一跳。
  当他红着脸,磕磕巴巴问了吕素青母女三人的具*置时,阿云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罗副将,青姐她们在章远县附近,路程比较远,晚些应该能赶回来的。”
  “我是怕中午的雨太大,她们耽搁在路上了,所以想去接她们一程。”罗十三红着耳根解释道。
  阿云娘笑着点头,把她们村子所在的位置告诉了他。
  罗十三忙谢过,转身回了罗府,没多会儿,他驾着骏马,罗宣驾着马车,身后还跟着两名骑马的护卫,一行人快速朝村口外驶去。
  走在林荫道上的杨秀才一家驻足观望,等他们离去才转身往学堂走。
  “罗副将多好的人呀,还知道体恤她们母女三人出行不易,特地去接她们。”阿云娘感慨,书媛那丫头要懂得惜福才是。
  “你不是说,姜秀才那边的族人并不好相与嘛,那她们回去会不会被刁难?”杨秀才抱着睡熟的小石头低声问道。
  “是不好相与,嫌青姐只生养了两闺女,书媛他爹去世后,那边连祖宅都不让她们住进去了。”阿云娘叹息一声,她与吕素青都因为只生养了女儿,一直被人戳脊梁骨,不同的是,她还有相公护着,吕素青却只能独自扛着。
  今年,如果不是添了小石头,清明上坟她和阿云是不会回村的,回去也是遭受辱骂和刁难。
  “那她们昨天晚上住哪里?”杨秀才记得,她们是提前一天回去的。
  “青姐说,在最近的镇上住一晚,第二天直接去上坟。”阿云娘说道。
  “娘,那书晴她们不是有家都归不得么?”阿云在一旁认真听着,语气有些忿忿,因为有相同的经历,她格外的感到气愤。
  “可不是么,听说,那间祖宅已经被他们堂兄弟占为己有了。”阿云娘又叹了口气,“其实,那祖宅倒不值什么钱,可是,作为堂兄弟,不帮衬点她们孤儿寡母就算了,还早早强占了她们的祖宅,实在太让人寒心了,就算两个女儿以后要外嫁,可青姐还是姜家的媳妇呢,想要房子,也得等青姐百年以后,才能作数。”
  阿云娘絮絮叨叨中,打开了学堂的院门。
  他们走了进去,回到熟悉的院落,一家人都觉得很是心安。
  杨秀才把小石头放在炕上,盖好被褥。
  “罗副将这次去接她们母女三人也好,他身份在那,多少能震慑住那些贪心薄凉的族人。”
  “那倒是真的,罗副将六品官员的身份,一摆出来,谁还敢不要命的欺负她们,只是,不知道罗副将会在半路上接到她们,还是去到村里接到她们了。”阿云娘算着时间。
  按时间来看,吕素青她们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当然,前提是不出意外的话。


第五百四十七章 不见踪影

  罗十三一行人一路往章远县急赶。
  每每遇到马车或牛车,都会仔细看几眼车上坐着的人,原想着也许会半路上接到她们,可惜,直到进入章远县范围,还是没有碰到吕素青母女三人。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昏暗。
  罗十三心里越发焦急,找到路人,问清了村子的路线,拍马直奔而去。
  姜秀才所在的村子,名叫姜家台,村子不大不小,不算富裕也不算贫穷,九成的村民都姓姜。
  罗十三他们赶到姜家台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夜幕降临,各家各户都点上油灯,远远望着一片灯影绰绰。
  罗十三他们在一名本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姜秀才在村子里的屋舍。
  一名中年男子带着疑惑又有些胆怯地拉开了院门。
  “你们找谁?”
  大晚上的,一行人身强力壮,健马嘶鸣,看着着实让人心头一颤。
  “这是姜秀才家吧?”
  罗十三声音低沉有力。
  中年男子脸色一变,整个姜家台,能称呼为姜秀才的,只有他那短命的堂兄弟。
  可他都死好几年了,这些人找他干什么?
  “这位……大爷,姜秀才已经死了好几年了,您找他所为何事?”
  眼前的男子高大健壮,身上穿的一身缎面劲装,料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穿得起的,他身后还有几个护卫打扮的男子,满眼精光,绝非善茬。
  中年男子的态度不由多了几分恭谦。
  “秀才娘子在么?”
  秀才娘子?找堂媳妇的?中年男子一脸惊愕,这才想起,今日清明,他堂媳妇带着两个赔钱货去山上上坟去了。
  “……她们,今天去上坟,应该回去了……吧?”
  他犹豫地回答,那母女三人早上来的时候,曾到过这里,当时他们一家怕三人想要回这间屋子,就没怎么搭理她们,后来她们就自己上山扫墓去了,大雨来临前,他们去扫墓的人,都赶着下山躲雨,也没注意那母女三人下山了没有。
  罗十三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刚才给他们指路的村民说,这是姜秀才的祖宅,如今是他堂兄弟住在。
  那么,这个就是姜秀才的堂兄弟了。
  住着姜秀才的房子,吕素青母女三人下没下山,回没回去都不知道,这样的堂兄弟可真是,让人寒心呢。
  “吕先生一家并没有回去,所以我们大人才寻了过来,你是吕先生何人,为何住在吕先生祖宅之中?”
  罗宣从一旁站了出来,他聪明的脑袋瓜子转了一圈,就板着脸出声喝道。
  吕先生?是说堂媳妇吕素青么?
  中年男子脸上一白,想起早上,堂媳妇似乎说过,她如今在外乡学堂教书育人,当时,他还觉着她空口说白话,哪有女子能在学堂教书的,要说给大户人家的小姐做西席,他还信上几分。
  这么一说,堂媳妇说的是真话了?
  中年男子惊疑不定地看着刚才站出来的男子,他还称呼眼前脸色阴沉的男子为大人,是什么大人?哪里的大人?
  “……这,我,小民姜兴旺,是姜秀才的堂兄,不知大人您是……?”
  他有些磕磕巴巴地回答。
  “我们大人是从六品的振威副尉,乃姜大姑娘的未婚夫婿,吕先生一家清明扫墓,迟迟未归,大人忧心,特来寻人。”罗宣拿足架势沉声说道。
  ……六、六品的官员?是姜书媛的未婚夫婿?姜兴旺脸色煞白,猛地倒退两步。
  “他爹,是谁来了,怎么说个没完呀?”一个四旬妇人从亮着灯的堂屋走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