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74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74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不多,简单朴素,罗璟毫不在意,轻撩衣摆落座,拿起信笺,仔细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蹙了起来。
  萧珺这家伙怎么又跑到望林村去了?
  好在还有国公夫人与尤雨薇一起同行,要不然,下次去京城,他可得找萧珺好好“谈谈”才行。
  再往下细看,罗璟斜长的黑眉就挑了挑。
  国公夫人相中了张孝安的嫡长女张秋岚?罗璟的脑子快速转动。
  镇国公府世子娶七品县令的千金,这也不是不可能,品级上当然是差了些,不过,让张孝安再往上升一升,事情就解决了。
  以镇国公的手段,这些都是小问题。
  只不过,张孝安其人,功利心比较重,他能攀附上镇国公,以后说不得会替镇国公惹些麻烦。
  当然,萧擎可不是吃素的,自有他的应付之道。
  让他们自行解决吧。
  罗璟看完信,拿起那两颗樱桃放在手心把玩。
  胡家的樱桃熟了,挂在樱桃树上红艳艳一串,珍珠最近都忙着采摘成熟的樱桃,罗璟能想象得出她在樱桃树旁穿行时,笑颜如花的模样。
  把樱桃凑近鼻端,一股淡淡的果香味沁入鼻腔,罗璟忽觉口涎泛滥。
  初夏熟透的红樱桃,鲜得发光,红得透亮,很是诱人。
  罗璟捻起一颗放进嘴里,很甜又带一丝微酸,像撷着心尖上人儿粉嫩的双唇,让他眷恋缠绵。
  罗十三进入书房的时候,罗璟眉目间尽是温柔的笑意。
  而书桌上只剩两粒小小的樱桃核了。
  “……”
  他以为,少爷会舍不得吃,保留几天。
  谁知,一转眼,樱桃就进了他的肚子里了。
  想来是觉着,樱桃进了嘴里,比较安全些。
  罗十三嘀咕着。
  ……
  进入五月,天气越来越暖和,藕塘里的荷叶已经长得密密挨挨。
  五月节将至,胡家开始忙着准备过节的东西。
  粽子当然是重点。
  胡家的厨房前,围了一圈包粽子的人。
  陶氏与尤雨薇也置身其中。
  “夫人,您居然会包粽子?”尤雨薇惊讶地看着陶氏手中成型的三角粽。
  陶氏面露得色,她去年在胡家包过一次粽子,如今再次动手,她还能完成得不错,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夫人记性好,去年包过一次,就记住了。”李氏称赞。
  “哎呀,我也要包,珍珠妹妹,你教教我。”尤雨薇急切看向珍珠。
  珍珠笑笑,拿起粽子叶,开始手把手教她包粽子。
  一刻钟后,尤雨薇拎着有些歪斜的三角粽,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看看,我会包粽子了。”
  围坐成一圈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小姐,您学会了以后,回去可以给姑爷包几个,姑爷准会高兴。”紫玉半坐在矮凳上,手里也拿着粽子叶在学包粽子。
  尤雨薇嗔了她一眼,脸上微微泛红,可眼里却亮闪闪的。
  “可不是么,雨薇,回去给顾祺亲自包粽子吃,证明你没白来一趟鄂州。”陶氏调笑着,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她身旁的圆簸箕里,已经摆放了五六个她自己包的粽子。
  “夫人,您回府的时候,给国公爷包粽子了么?”尤雨薇不甘示弱。
  “国公爷不大喜欢吃软糯的糯米,五月节他也只会应景的尝两口而已。”陶氏毫不芥蒂,笑着说道。
  她们同出同入大半个月,陶氏对爽朗活波的尤雨薇已经很是熟悉了,两人说话间就少了以往的生疏,多了不少亲昵。
  “五哥哥也不怎么喜欢吃粽子,嫌粘牙。”尤雨薇跟着嘟囔。
  “珺儿往年也不怎么喜欢粽子,难道,男子都不喜欢吃粽子?”陶氏就道。
  她的话惹得众人又是一笑。
  “那可不能这么说,我爹和平安就很喜欢吃粽子,一个人能吃三四个呢。”珍珠就笑道。
  “也是,你家包的粽子好吃,去年,珺儿都能一口气吃两个。”陶氏羡慕道。
  “真的很好吃么?我还没尝过你家的粽子呢。”尤雨薇急切问道。
  “等蒸熟了,你尝尝不就知道了么。”珍珠好笑。
  等所有的粽子包好以后,三个大盆都差点装不完,摞成了小山堆一样的形状。
  不单是因为客人多,主要还得准备不少五月节的节礼。
  平民百姓,讲究三节往来,端午、中秋和春节。
  正经亲戚间走动,礼数都是不能少的。
  还没到初五,胡家已经收到了很多人家送的粽子了。
  阿云娘、赵虹玉和吕素青都早早准备好了粽子,提前送过来。
  不少相熟的村民家也送了粽子,郑二牛家、土旺家、东胜家、赵小磊家……
  还有大姐夫黄延成家、二姐夫赵柏铭家、柳叔公家等等,但凡相熟一些的人家,都赶着趟送节礼过来了。
  福安堂的刘平和十里香的年祥霖就更不用说了,每逢节日必定送来厚厚的节礼,今年还加上了圳安县县令张孝安的节礼。
  自从两次拜访都被拒后,张孝安也学精了,每次只派张秋岚过来,这次送五月节的节礼也一样。
  国公夫人一行人等,一直在胡家做客到五月节,这让张孝安大感吃惊,细数下来,她们都快待了半个月的时间了。
  加上来回赶路的时间,差不多要耗费一个半月。
  可是,镇国公萧擎不是出了名的爱妻爱子么?听闻国公府内宅里除了国公夫人外,连个侍妾都没有,他怎么能忍受她们母子在外逗留那么长时间?
  萧擎怎么能忍受?他是不能忍也得忍。
  陶氏自从去了一趟鄂州,回京城后,就不时叨咕着下一次去的时间,已经在他耳边念叨了近一年的时间了。
  这次因为有尤雨薇的陪伴,她就更加流连忘返了。
  萧擎发了两次加急信让两人早日回京,陶氏都选择性的忽略了。
  他能这么办?他也很无奈。


第五百六十七章 风水宝地

  张秋岚来的时候,胡家煮的第一锅粽子刚起锅。
  大大的圆簸箕里,装满了热气腾腾的熟粽子。
  小的三角粽、大的四角粽都包了不少。
  整个院子里都飘散着粽子特有的香味。
  胡家的院门大敞着,小黄与乐乐在前院转悠玩耍,陈鹏飞与大锤坐在自家的马车车辕上,吃着李氏给他们送来的四角粽。
  个头不小的四角肉粽糯香软粘,咸香味美,陈鹏飞觉着自己至少能吃三个。
  他吃完一个,继续剥着第二个粽子的粽叶,张秋岚的马车缓缓驶了过来。
  陈鹏飞有些不舍地放下粽子,自觉充当起门房小厮,进去回禀。
  这几日,来胡家送节礼的人太多,陈鹏飞也习以为常。
  张秋岚送来的节礼很丰厚,张孝安很精明,按着三份节礼送过来,镇国公母子一份,文昌侯府四小姐一份,胡家一份。
  陶氏收到节礼时,眼眸有些似笑非笑,位高权重如镇国公府,陶氏见惯了像张孝安这般趋炎附势的人,一想到以后,也许要与这样的人家结亲,陶氏心里就有些不得劲。
  可谁让自家儿子喜欢呢,不得劲也的想办法撮合。
  “张小姐,来得正好,刚煮好的粽子,一起尝尝味道。”
  来者是客,珍珠招呼她尝尝自家的粽子。
  堂屋内的八仙桌上,摆满各种应景的吃食,粽子、艾粑粑、江米糕、五色糯米团、糖油粑粑等等。
  张秋岚笑着道谢,随后走近桌旁坐下。
  珍珠用盘子装了两个三角粽放到她面前。
  小葵正想上前为张秋岚剥粽叶,张秋岚却制止了她的动作。
  陶氏与尤雨薇都在自己剥的粽叶,张秋岚怎么可能让小葵帮着剥,她还能矜贵过国公夫人与侯府小姐么?
  她抬眼,朝小葵递了个眼色。
  月英和紫玉都垂手立在不远处,小葵当然得因时制宜。
  小葵领悟,自觉退到了月英她们附近。
  张秋岚微微挽起了衣袖,露出雪白的皓腕,开始自己剥起粽叶。
  陶氏看着,心里暗赞,这姑娘不仅聪慧懂事,还反应灵敏,通权达变,不拘泥于常规。
  “嗯嗯~珍珠妹妹,你家的粽子真的比较好吃呢。”尤雨薇剥好了粽叶,学着珍珠的样子,捏住裹着粽叶的一角,吃起了粽子。
  她眉眼弯弯,腮帮子不停蠕动,显然粽子很合她胃口。
  珍珠笑眯眯地嚼着粽子,她们喜欢吃,她也很高兴。
  陶氏也剥好粽子,小心咬了一口,然后满足地吁了一口气,就是这种滋味。
  一个粽子下肚后,她才笑道:“珍珠呀,一定是你家种的糯米比较特别,你家糯米还有多的么?回程的时候,给我带一些吧。”
  “好啊,还剩不少,给您带一袋子。”珍珠笑着应下。
  实事上,陶氏与尤雨薇走的时候,专门多添了一辆马车拉运胡家送的土特产。
  玫瑰花茶就不用说了,这些天制成的成品几乎都让她们瓜分走了,还有菜园子里的各种果蔬,樱桃、黄瓜、甜瓜摘了满满两筐。
  糯米、白米各拉了一袋,卤肉坛子装了四个,各种粽子装了两筐,还有一些小吃食,零零碎碎挤满了一辆马车。
  他们与去年差不多时辰返程,是在五月节后的第三天走的。
  陶氏临走前一天,接见了张孝安。
  张孝安去的时候,心情忐忑又紧张。
  走的时候,心情却是兴奋又激动的。
  国公夫人不仅表达了对张秋岚的喜欢,还暗示性的关心起她的婚姻大事。
  虽然没有明确性说了什么,可是,精明如张孝安立即捕捉到她话里的含义。
  这是让他先别急着把张秋岚的婚事定下。
  至于原因,那还用问么?
  当然是陶氏看中了张秋岚。
  张孝安直到回到自己的府宅,依旧有些不敢置信。
  当他看到娴静从容的张秋岚时,心里却开始笃定起来,是了,自己这个大女儿,从小姿容不凡,长大后,更是培养出一身的出众的气质。
  不枉他每年耗费不菲的银钱,为她聘请西席授课。
  腹有诗书气自华,张秋岚就是静静站在哪儿,都有一种高雅光彩的气质。
  能让国公夫人看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不知国公夫人是为世子留意?还是为别的旁系子弟留意?
  张孝安不敢肯定。
  一个七品县令的女儿,再怎么出众,又如何能配得上镇国公家的世子。
  不过,即使是旁系子弟,也是难得佳婿人选,怎么都比在小小的圳安县选择女婿好。
  再说,国公夫人开口了,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而且,只是让张秋岚的婚事稍微晚些再议,并不会影响她以后议亲的问题。
  张孝安看着娴雅如春花般美好的大女儿,越看越心喜。
  果然,他厚着脸皮让女儿不时去胡家拜访是对的,这不,才过了多久时间,就能遇上这千载难逢的好机缘。
  胡家,果然是块风水宝地呀。
  不仅自身聚财聚福聚运势,连带着接近他们家的众人也跟着兴旺显达。
  这段时间,张孝安早已把胡家发家前后的事情,都查了个遍,对于胡家二房的事迹几乎了如指掌。
  靠着卖兔子、卖腊味起家,发家后没有只顾着自己埋头挣钱,把烘干蘑菇的法子告诉村民,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支助了城隍庙里的老弱妇孺们好些年头,提供了种兔,教他们养兔贩卖,让他们自力更生,如今从前的破烂的城隍庙,已经重新修缮一新,生活所需早已能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别人的支助。
  建起了免费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能入学,给村里修了青石路,路旁种上了果树花圃,果子的收益如数归村里,学堂开办四年,考出了一个秀才,三个童生……
  一项项列出来后,惊呆了张孝安。
  不仅如此,胡家二房的运道还一年比一年兴旺,前有四品的罗郎将作为女婿,后有镇国公夫人一再拜访。
  胡家所在的那片河滩,可不就是聚财聚福聚运势的风水宝地么。
  要不然,他们的运势怎么能势如破竹般节节胜利。
  短短三四年间,反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变化之大,令人惊叹。


第五百六十八章 封王

  “王嬷嬷,国公夫人她们走了?”
  罗巢和罗宣抬着一大箩筐粽子进了罗府。
  给胡家送粽子的人家实在太多,罗巢他们已经第三次从胡家抬粽子回来了。
  节前一次,五月节当日一次,节后又一次,要不是府内人口数量不少,这么多粽子还真难以消耗得掉。
  “是啊,回京城了。”王嬷嬷笑道,“把粽子抬到厨房去,让厨娘蒸了,天气渐渐热了,不好多留了。”
  罗宣罗巢忙应声而去。
  “王嬷嬷,你们四小姐回京了?”罗福也凑了过来。
  这些日子,胡家一直招待着镇国公夫人与世子,还有文昌侯府四小姐,罗福惊愣之余,对胡家也刮目相看起来。
  原以为胡家只是普通殷实的庄户人家,没想到他们与京城权贵也有关系。
  “回去了,出门的时间不短了,家里该挂念了。”王嬷嬷笑着回道,如果不是与国公夫人同行,四小姐怎么可能千里迢迢跑鄂州一趟,她才嫁入顾府半年的时间。
  “国公夫人与世子,还有你家小姐,只是来游玩的?”罗福感到奇怪,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专门来看望胡家的么?
  王嬷嬷瞥了一脸八卦的罗福一眼,“罗管家,有什么不对的么?”
  “……啊,呵呵,没有什么不对的。”罗福干干一笑,确实没有什么不对的,他就只是好奇而已,她们与胡家的关系那么好么?来回一趟,可得耗费大半个月时间呢。
  “罗管家,粽子不好吃么?”王嬷嬷问道。
  “啊?好吃啊。”罗福一愣。
  好吃还堵不住你的八卦之心,王嬷嬷摇摇头,自顾去找米香她们。
  留下罗福一脸楞然。
  另一边的胡家。
  “珍珠,粽子都处理好了么?”李氏从房里探出头,问了一句。
  “好了,让罗宣他们抬过去了。”珍珠站在厨房前,伸了个懒腰。
  客人终于走了,她们在的时候,虽然是比较热闹,可是招待起来,也很累人的。
  “珍珠,你过来一下。”李氏就朝她招手。
  珍珠慢悠悠地走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