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75章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75章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珍珠,你过来一下。”李氏就朝她招手。
  珍珠慢悠悠地走了过去。
  秀珠正在炕上翻滚玩耍,看见她就伸出了手。
  “自己玩,不抱。”
  这丫头,最近反倒喜欢要人抱起来,她块头可不轻,没几分力气,都抱不了多久。
  珍珠坐上炕沿,秀珠就挤进了她怀里。
  “姐,小鱼。”
  秀珠脖子上挂了个圆润通透的碧玉鱼坠,是陶氏给她的礼物。
  “哎,你这孩子,都说玉坠子很贵重,非要拿出来戴,可千万小心些,别磕了掉了,要不,可要心疼死了。”李氏正开着炕柜,闻言回头就数落起秀珠来。
  珍珠笑笑,抱着秀珠软乎乎的身子笑道:“坠子本来就是拿来戴的,藏起来还有什么意义,红绳绑短些,就不容易掉出来了。”
  李氏摇摇头,那碧玉鱼坠莹润透亮,一看就不便宜,就这么挂在小娃的脖子上,她能不担心么。
  从炕柜里拿出一个小的红木匣子,转身放在炕上。
  珍珠瞥了一眼,“……又是银子啊?”
  “……可不是么,这次还多一倍呢。”李氏头疼,“不过,这次给的是银票。”
  她打开了匣子,里面整齐摞着几张崭新的银票。
  “收着好了,没什么好纠结的。”珍珠抱着小妞儿,帮她把脖子上的红绳弄得稍微短一些。
  “……可是,这也太多了些。”李氏发愁,上次的银子都没动过呢,这次又添这么多。
  “该用的用,该花的花,不用省着。”珍珠笑着说道。
  “可也得有地方花才行呀。”李氏嘟囔着,把匣子盖好,小心地收进了柜子里,用锁头锁好。
  “要不,再买些田地?”珍珠随口建议。
  “咱村田地少,没人卖地,如果要买,就得买外村的,路远了,你爹又不好管理了。”李氏与胡长贵也商量过,可外村的地远,耕种管理太费劲了。
  “买回来又不一定非得自己种,佃出去就行了呗。”
  “……佃出去的话,你爹不就成地主了么?”
  “地主咋了?”
  “……地主没咋的,就是觉着有些不适应。”
  李氏讪讪一笑,有了佃农,胡家就真的成为地主。
  “平安不是考中了秀才么,秀才名下可以免除一部分赋税,咱家买了田地,佃出去后,可以比别的地主少收些租子。”
  土地是农民的基础,粮食是百姓的根本,手里多些土地总是件好事。
  李氏却摇摇头,“租子都是定好的,一般是不能随意乱降的,会被别的佃农眼红,惹出是非。”
  “那也不要紧,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多补贴点佃农就行了。”
  哪行哪业都有它潜在的规则,既然不好改变,那就转个方向,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死守着教条不放,要学会灵活变通。
  李氏想了想,点点头,“那,我和你爹商量一下。”
  “奶和大伯那边也知会一声,看看他们的意思。”珍珠补了一句。
  “好,娘知道了。”
  望林村的日子有条不紊的继续。
  京城的天空却开始风起云涌。
  要求立重新确立皇储的奏折一本接一本,御书房的书案上摞起了厚厚一沓。
  皇帝韩襄被扰的恼怒不已,太子的忌日才刚过一年半,他身体日渐健康,已经与常人无异,他并不着急要确立夏国未来的皇储,可总有那挑拨事端的人跳出来,一再提醒,国不可长期未立皇储,于江山社稷的稳定不利。
  特别是近段时间,要求立皇储的奏折如雪花般涌了上来。
  韩襄知道,这些奏折后面是有推手。
  他不查,不代表他不知道。
  五月初,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朝廷颁布了一道惊人的旨意。
  皇帝给唯二的两个儿子,都封了王,划了领地,然后命令他们即日前往自己的领地,无召不得回京。
  三皇子韩轶封了贤王,领地划到了中部偏南一带,四皇子韩玺封了睿王,依旧负责西北一片,还有前太子的大皇儿也封了鲁郡王,领地划分了东北一带。
  圣旨一处,震惊朝野,反对声无数,特别是三皇子一派,与皇后一派,四皇子韩玺则按兵不动。
  尽管反对声一片,皇帝韩襄却不为所动。
  四皇子韩玺带头叩恩领旨,回府后就着手做离京准备。
  三皇子韩轶亲自面圣无果,只能黯然回府准备离京事宜。
  两位皇子都领旨动身,皇后一派也只能忍痛让鲁郡王离京去领地。
  八日后,浩浩荡荡地离京队伍从京城向各自的领地出发。


第五百六十九章 迎接

  韩轶坐在奢华矜贵的辇车上,脸色却阴沉得能滴出水了。
  太失策了,如果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那他肯定不会让手下的人上奏催立皇储。
  这么急匆匆离开京城,不仅很多布局都被打乱了,去到领地还得从头开始策划。
  而老四回到熟悉的西北,却如龙投大海,虎奔高山。
  父皇分明是在偏袒老四。
  韩轶的牙咬得咯吱响,眼里的怒火像是能把人灼穿,他甩手就把矮几上的茶盏扫落。
  天气渐热,辇车车门并未关起,只挂了层薄薄的车帘。
  茶杯飞出车辕,发出“哐当”一声。
  辇车速度慢了下来,外面的内侍战战兢兢地询问:“殿下,可用停下歇息?”
  韩轶胸膛一阵起伏,忍了又忍,才挤出一句,“不用。”
  辇车渐渐就加快了速度。
  皇子出行,自然声势浩大,长长的车队加上护卫军队,几乎是一眼望不到头。
  中间一辆华丽贵气的马车上,坐着新晋最得宠的林萱儿。
  她身旁只有一个秀气的丫鬟服侍着。
  “主子,殿下近日的脾气可不好,您得当心点。”
  丫鬟正给林萱儿的指甲上包裹着蔻丹。
  林萱儿摊开纤长的玉指,让丫鬟仔细涂抹蔻丹,不甚在意的说道:“自从封王的旨意下达后,他的脾气就一直不好。”
  “殿下的领地离垣州不远,大少爷收到消息后,就着手加快了在垣州的发展,方便以后与您的联系。”丫鬟说道。
  “……嗯。”林萱儿的眼神却有些晦涩难明起来。
  这个丫鬟是赵泽演费劲心机弄到她身边的,说是来服侍帮衬她,实际上也更多的是监视与传达命令。
  林萱儿进入三皇子内宅已经快一年了,心思早已不再那么单纯,赵泽演利用自己达到他想要的目的,林萱儿又何处愿意任人摆布,只是,如今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她还没强大到可以抗衡他们。
  而且,双方目前互利互惠,她暂时也离不开赵泽演的支持。
  同时离京的睿王韩玺一边,心情却出奇的好。
  父皇的这道旨意,他其实早先已经得到了消息。
  母妃早两日已经私下给他递了信息,韩玺对于封王回领地是乐见其成的,父皇身体康复,年岁尚在壮年,没有意外的话,至少还能执政十余载。
  待在京城内,做个闲散又受束缚的王爷,哪有在自己领地肆意自由。
  能回嘉晋城,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再好不过。
  馨月和韩翎的身体也比从前好了不少,已经不再像从前那般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孱弱到动不动就生病的地步。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馨月与罗睿的亲事终于可以提上议程了。
  韩玺坐在辇车上,斜靠着大迎枕,眼里的笑意就没消失过。
  与其待在京城里,每日上下朝与老三大眼瞪小眼般,明里暗里的斗争,还不如隔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去了领地,无召不能返京,老三此时该气得心里吐血了吧,哈哈~
  韩玺心情大好。
  韩馨月的心情也很好,她轻轻撩开车帘的缝隙,不时往外看几眼。
  心里不停计算着还有多久可以到达嘉晋城。
  她做梦也没想到,他们一家又要回到熟悉的西北,回到那片不甚丰沃的土地。
  那儿虽然天气比较恶劣,土地比较贫瘠,还不时有战争爆发,可是,她此刻依旧满怀期望,急切地想回到住了近十年嘉晋城内。
  她已经好久没见到他了,心中的思念早已泛滥一片。
  他是不是已经收到消息?有没有感到一丝高兴?会不会出城迎接他们?
  ……
  尤雨薇他们回到京城的时候,整个京城依旧对两位皇子远赴领地的事情议论纷纷。
  萧擎和顾祺得到消息,从中午就开始在京城外的十里亭处等候她们车队的到来。
  顾祺到的时候,萧擎已经来了一刻钟了。
  两人是见过几次的,顾祺在翰林院任职后,他只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虽然不用上朝,但有不少场合会与萧擎遇到。
  顾祺的马匹还未到达十里亭,萧擎就一直打量着他。
  殿试后风光无限的探花郎,着实在京城火了好一阵子,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他。
  他利索的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朝亭内走来,清隽的脸上从容而自信。
  “见过国公爷。”
  “毋须多礼。”萧擎淡淡一笑。
  顾祺站直了身躯立在一旁。
  “你今日没去翰林院?”
  “请了半日假。”
  萧擎眼底的笑意就浓重起来,他们才成亲半年多,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尤雨薇却被拉去了鄂州,这一去就是一个半月。
  也难怪他会请假过来迎接她们。
  许是觉着两人都被晾了许久,有些同病相怜,萧擎的脸色柔和了许多。
  “听闻你小的时候,身体并不好?”
  “……是,下官小时候身体很差。”
  顾祺眼皮微跳,脸上却丝毫未显,从容回答。
  “那怎么去了一趟鄂州就突然好了?”
  萧擎眼神有些锐利,他派人去鄂州查探,只查到顾祺在鄂州的太平镇待了挺长时间,期间与胡家有过一阵子交集,可并不密集。
  当时,顾祺一直住在太平镇自家开的医馆内,随行带了大夫和厨娘,因为都是顾府的仆从,口风非常紧,他派去的人手,并没打探到什么具体的消息。
  顾祺衣袖下的手不由握紧,萧擎分明是派人查过他。
  “正好遇到了能对症下药的大夫,调养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慢慢好的。”
  “哦~是这样么?京城的太医都治不好的病症,鄂州那么偏远的地方,反而有医术高超的大夫?这么厉害的大夫,怎么没有请他到京城来坐馆呢?”萧擎继续追问。
  “只是正好对症而已,而且,自古民间就不缺少能人异士,他们更喜欢在乡间野外自由自在的生活,国公爷,应该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吧。”顾祺微笑,神色淡定。
  萧擎唇角一勾,这小子嘴巴也很紧呢,一丝口风都不漏,他正想着要不要继续追问,就见顾祺眼睛一亮,黑眸里尽是笑意。
  他急忙转头看去,果然,远远驶来一队人马,在前端开路的,正是身躯高大的大锤。
  她们终于到了,萧擎脸上露出笑意,忙站了起来,疾步走到了亭子外,把追问顾祺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顾祺瞥了一眼那急促的身影,镇国公萧擎对待夫人与世子的态度,当真如同传言一般,如珠似宝般捧在手心。
  他紧随其后走了出去,淡定的表情,也多了几分期盼。


第五百七十章 忧患意识

  五月下旬的艳阳已经散发着灼灼热力。
  郊外视野广阔,青山如黛,绿树葳蕤,处处生机勃勃。
  车队缓缓前行,萧珺骑着一匹乌黑的骏马,率先赶了过来。
  “父亲——”
  还未下马,萧珺脸上已露出了笑容。
  “珺儿,你母亲呢?她可还好?”萧擎却往他身后看去。
  “……很好,一会儿就到。”
  虽说早已习惯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可这么直接忽略他,真的好么?萧珺嘴角耷拉下来。
  “世子一路可还顺利?”顾祺迎上前两步,拱手行礼。
  “顾兄来了。”萧珺翻身下马,拱手回礼,“路上还算顺利的,尊夫人也一切安好。”
  何止安好,简直好得不能再好,每日精力充沛,活蹦乱跳的,还不时亲自骑马遛狗,一马一狗在空旷的路上比赛赛跑。
  近距离的赛跑,十次有八次是那只狗儿胜利,看得众人都啧啧称奇。
  “珺儿,你身体没事吧?”萧擎眼看车队越来越近,心情大好,转头走近萧珺,拍拍他的肩膀问道。
  “……没事。”这会儿才想起关心他来了,萧珺无奈笑笑。
  说话间,马车已经临近。
  一只大黄狗从后面的马车上跃了下来。
  “汪汪”乐乐几个跃起蹿到了顾祺身边,尾巴甩得呼呼有力。
  “乐乐~”顾祺唇角勾起了笑容,俯身朝它的大脑袋上拍了拍。
  “五哥哥~”马车还未停,尤雨薇已经兴奋地探出了头,顾祺能来接她,她心里很是高兴。
  “小心些。”顾祺迎上前,示意马车停下。
  尤雨薇一脸灿烂地下了马车,许久未见,她恨不得立刻扑进顾祺怀里,可众目睽睽之下,她只好强忍着激动的心情立在他身旁。
  陶氏在萧擎的亲自搀扶下,下了马车,脸上的表情却有些沉重。
  进京的路上,她已经听到了消息,两位皇子封王划分了领地,于日前离京赶往了各自的领地。
  那么,以后整个京城的城防,更是重中之重了。
  萧擎肩上的担子就越发的加重起来。
  “怎么脸色这么不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萧擎揽着她的肩头低声问道。
  陶氏瞥了他一眼,见他神色并无异常,稍微安心,“没有,我很好,不过,回来的路上听说,皇子们都封王离京,这件事情,与你没影响么?”
  她忍不住问道。
  萧擎豁然一笑,“这事你不用担心,皇上既然下了旨意,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摩挲着她纤柔的肩头,对这件事情毫不担心,皇上事先找他商议过,他心中自有决断。
  两边寒暄了几句,就上了马车,进入京城后,分道扬镳各自回府。
  “五哥哥,我跟你说,珍珠妹妹家的粽子真的好好吃,我还学会了包粽子,我和国公夫人要了些糯米,等有空给你包粽子吃,好不好?”
  马车里,尤雨薇靠在顾祺的肩头,低声说着一路的趣事。
  顾祺牵着她的手,有些漫不经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