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653章

刘备的日常-第653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言之,即便蓟王就国,司马儁父子亦可安心留任。除非蓟王早薨,为恩主奔丧守孝。司马儁父子宜当弃官。否则,皆无需如此。

    蓟王如此磊落,司马儁父子,久历官场,焉能不感同身受。

    趁蓟王设宴款待,司马儁父子,离席下拜,欲入蓟王门下。蓟王自当欣然应允。收为幕僚。

    “幕僚”又称“幕职”。有“长史”、“参军”、“主簿”、“记室”等,不一而足。司马儁父子,并未授予实职。类似“门客”,亦领食四百石薪俸。

    能入辅汉大将军幕府,何必多言。

    以司马儁父子,刚直不阿,为官清廉。等同于得免死金身。仕途纵有坎坷,亦可保性命无忧。只需自身不犯错,蓟王又不扯旗谋反,洛阳朝堂自当礼遇有加。洛阳令、河南尹,皆雄职。即便因故被黜,亦可平安致仕。惹来同僚无数艳羡。

    蓟王既有磊落公心,又有成人之美。文武百官,纵各为其主,亦深敬之。

    三公四府中,辅汉大将军幕府,首屈一指。天下名士,翘首以盼,然蓟王少有徵辟。只因心忧主弱臣强。自行前往金台者,另当别论。

    蜜月过后,函园贵人希雷娅等,重得临幸。亚马逊女王,久沐君恩,颇得宠溺。生活无忧,心无旁骛。再得东陆先进文明加持。通汇贯通,将诸多本族技艺,发扬光大。部落非但没有消亡,反成为汉文明下,一支强有力的分支。尤其在西域。凡都护府城池,皆立有亚马逊三柱神庙。招募适龄男女童子,由白发亚马逊大师,授予诸技。

    遥远绿洲,除西域五十五国,转信佛教。另有西域都护府,信仰亚马逊三柱神。立亚马逊英灵殿,祀不熄圣火。供奉:传奇女王希波吕忒(Hippolyta)、女战神彭特西勒娅(Penthesilea)、无敌统帅墨拉尼珀(  Menippe)、暴风埃拉(Ael)、普洛托厄(Prothoe)、阿尔卡珀(  Alcippe),等亚马逊传奇女战士。日益健全并完善,整个信仰体系。

    正因亲眼所见,亚马逊的转变。故与亚马逊类似。信仰凋零,族人离散,文明覆灭在即的黑夜女王英妮娜,才怦然心动。

    单就西陆而言。古往今来,共同信仰,乃凝聚人心,融合民族的不二之选。

    遥远绿洲,盛名远播。域外奴隶,纷至沓来。若能吸纳,收为己用。重现旧日荣光,亦非遥不可及。

    心有所思,身有所动。于是向鲁琪拉谏言,适当修改罗马神系。

    事实上,此举亦不不可。须知,罗马神祇,多来自希腊神话。无非是换个名字而已。甚至有时连名字都懒得换。

    旅堡,国宾馆。罗马皇后行宫。

    “何人求见。”帘后鲁琪拉,声音中透着一丝慵懒。

    “上元夫人。”阿奇丽娅答道。

 1。101 东走西顾

    “夫人所为何来。”鲁琪拉端坐帘后,吐字如兰。

    上元夫人,遂道明来意:“不知皇后可愿,与我派联手。同舟共济,御敌与国门之外。”

    “哦?”鲁琪拉心中一动:“敢问夫人,欲御何敌,于国门之外。”

    “佛教。”上元夫人一语中的。

    鲁琪拉轻轻颔首:“源于身毒,兴于西域。西南等徼外蛮夷,亦颇信此教。”

    “正是。”上元夫人言道:“皇后与大汉平乐会盟,结为兄弟之邦。大秦皇帝,亦为白帝子。若令异教染指天地君父,为祸之烈,不可估也。”

    鲁琪拉灵光一现:“夫人何不明言。”

    “皇后若与我派结盟,共御西佛。妾,当进言太后,宜将大秦朝堂,‘寄寓’汉境。”所谓“寄寓”,意同“寄理”,谓在外地居官治事。亦谓失国之君羁留在外。刘歆《遂初赋》:“怜后君之寄寓兮,唁靖公於铜鞮。”便是此意。

    用后世的话说,何太后将允许罗马皇后鲁琪拉在大汉境内,成立流亡政府。其意义之重大,毋需多言。

    “如何结盟。”鲁琪拉当机立断,命人掀帘相见。

    “所谓‘东走西顾’。妾料想,皇后独创双头鹰玺,便有此意。”上元夫人,慧眼独具:“如此,西域乃是绝佳寄寓之所。待心愿达成,皇后若能铲除异教。何愁邪魔染指诸夏。”

    “此事易耳。”重利当面,无暇他顾。鲁琪拉遂言道:“若能寄寓西域,当如夫人所愿。”

    “如此。妾,当回禀王母,再与皇后结盟。”

    “一言为定。”不等上元夫人告辞,鲁琪拉忽又言道:“还有一事。不知夫人,能否成全。”

    “凡请皇后明示。”上元夫人,自当相助。

    “孤掌难鸣,独木难支。我孤身东来,无所依靠。且西域乃蓟王治下。若能为‘西域主母’,屠魔之难,迎刃而解。”

    上元夫人眸中精光乍现:“兹事体大。妾,不敢妄断。待禀明王母,一切自有定论。”

    “有劳夫人。”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如此这般,私定终身。鲁琪拉却理直气壮,无半分愧色。有失体统,颜面无存。

    古今中外,“谋大事而不惜身”,“成大事而不拘小节”。真乃,奇女子也。

    中堡,瑶光后殿,窦太皇寝宫。

    蓟王入宫,窦太皇垂帘相见。见无窦氏相伴,心知蓟王此来,必为公事:“王上所为何来?”

    “回禀太皇。臣,乃为立漠北都护府而来。”刘备答曰。

    “朕,早有耳闻。王上欲效仿西域,立岭南、漠北、东瀛三大都护府。”窦太皇柔声问道:“不知然否。”

    “太皇明见。”刘备答曰:“然岭南蛮夷、东瀛岛夷,向化远不及漠北。故先请立漠北都护府,设都护牧守。”

    窦太皇言道:“王上欲使四夷为藩屏,拱卫汉土。”

    “臣,正有此意。”刘备答曰。

    “都护当择何人?”窦太皇又问。

    “自当由朝堂公卿,甄选贤良以任之。”刘备无意专权。

    “不可。”窦太皇却摇头道:“幼主继位,朝堂暗弱。蛮夷自古‘畏威不畏德’。若由朝廷委派,必起轻慢之心。久必生乱。”

    刘备遂问:“太皇以为如何。”

    “朕以为,当由王上统帅四府。”窦太皇声轻而意重。

    “这……”刘备急忙推迟:“臣已为西域都护,如何能兼领四府。”

    “时,先帝拜王上为辅汉将军,都护西域。今,王上已为辅汉大将军,执掌一朝之政,统帅天下兵马。自不可偏守一隅。”窦太皇似早有定计:“既设东、南、西、北,四都护。当可由东、南、西、北,四征牧守。”

    “四征将军。”刘备脱口而出。

    “然也。”董太后言道:“诸征与偏裨杂号同,秩均二千石。今可擢升为重号将军,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牧守四府。号加‘都护’。”

    刘备心领神会:“如漠北都护府,便称‘都护漠北征北将军’。”

    “正是。”窦太皇欣然点头:“四征将军,受(辅汉)大将军节制。如此,蛮夷摄于王上虎威,必不敢擅起二心。边郡得长治久安,不出三代,当归于王化。”

    “太皇明见。”刘备心生慨叹。论远见卓识,窦太皇巾帼不让须眉。

    “王上位高权重,又恪守臣节,知晓进退。所谓‘舍我其谁’,又谓‘当仁不让’。焉能忌落入口食,而因噎废食。”窦太皇字字珠玑:“蓟王若真有意大位,何必舍近求远。”

    “臣,无言以对。”刘备心生暖意。常闻高处不胜寒,得窦太皇如此体恤,当无顾盼之忧。

    心念至此,刘备又进忠言:“如太皇所言,陛下年幼,朝堂暗弱。先有鞠城兵乱,又见二宫兵灾。宗室公卿,多有损伤。宜当鼎力而为,切莫旧创未愈,又添新伤。乃至血流不止,回天乏术。”

    “王上之意,朕已尽知。”窦太皇心领神会:“然‘杜渐防萌’,需作万全准备。若二虎相争,当可自保。”

    原来如此。刘备言道:“若为自保。臣,实无异议。”

    “先前,若非右丞拦路,朕已携陛下,远赴漠北。”无外人在场,窦太皇言道:“本以为,废帝诏书已下,皇长子又一同远去。唯剩皇次子继位,朝中各派,自无需再争。有蓟王辅政,何人为帝,别无不同。如此,亦不负先前与董太皇之誓。”

    “臣,亦有所闻。”窦太皇所言,乃是废帝鞠城兵乱当夜,窦太皇欲趁乱离京。不料被贾诩单人轻车,拦于城门。

    “岂料太后,竟设奇谋。”窦太皇言道:“想来,即便如愿,皇次子亦难坐稳大位。”言下之意,即便当夜远遁漠北,由皇次子继位。何后“天降流火,麒麟送子”,得麟子阿斗,自当觊觎皇位,千方百计,废立新帝。如此,荼毒更烈。须知,当今少帝,乃何后所生。与麟子阿斗,一母同胞。若换作王美人贵子继位,何后焉肯善罢甘休。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终归要扶亲子继位。那时,必定与董太皇并董氏外戚,势如水火。不可调和。

    论时局,反不如今日这般和缓。

 1。102 风雪载途

    智者交锋,点到为止。刘备话已说到,窦太皇亦道明心意。自当涣然冰释,芥蒂全无。

    窦太后留蓟王家宴。蓟王亦不推迟。窦太后破例浅饮,陪蓟王小酌。要说窦太皇清心寡欲,别无所求。且对蓟王关爱有加,常有如沐春风之感。比起觐见何后,刘备要从容许多。

    宴毕。刘备告辞下山,返回三足乌。

    临近岁末,地冻天寒。四方商队,风雪载途,赶在大雪封路前,各自满载而归。不愿顶风冒雪,便齐聚旅堡,暖酒温汤,竞相宴饮守岁。广结善缘。

    阳渠唯函园内水路,尚未结冰。新任洛阳令司马芳,正大刀阔斧,改造洛阳地下水路。行雨污分流。并用新式『连瓮』,全面取代渗井排污。连瓮地埋罐,技艺来自越人常用盛器“连罐”。分,二连瓮、三连瓮、四连瓮、五连瓮、乃至十连瓮。五口之家,二连瓮足以。埋于地下,自然分解(微生物降解)生活污水。澄清之后,再经由污水管网,送往城外陂渠。变害为利。

    百万之众,人吃马嚼。积粪若直渗地下,污染可想而知。待地下管网改造毕,当保洛阳水体,千年无虞。再因地制宜,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尤其大河上游,谨防过度农牧。只需河水清,则天下平。

    衣带诏,十有八九,乃出窦太皇。太皇言,为自保。刘备当信之。

    三宫鼎立之局,对实力最弱的窦太皇而言,利大于弊。何董二戚,凡有一家落败。一家独大之势成,必会清剿窦太皇无疑。即便忌惮蓟王虎威,不敢痛下杀手,亦会禁锢宫中,整日提心吊胆,郁郁寡欢。境遇远不如眼前这般,辅佐幼帝,垂帘监国,志得意满。

    故结好外镇,亦是常用手段。先前大将军何进为铲除内宦,亦如此行事。

    情理皆通。只是,窦太皇为何择后将军董卓?且联络之人,多出何进幕府。

    刘备大殿议政。

    贾诩言道:“董卓、丁原等,彼时皆为大将军心腹爪牙。二宫之变时,董卓并丁原,以剿灭十万黄门为名,祸乱城郭。牵扯函园兵力。战后,遂侥幸保全,却为各方所深忌。尤其车骑将军何苗,素不与何进一心。亦不与董、丁等人交好。骠骑将军董重,对大将军余党,更不假辞色。董卓、丁原,遂成弃子。故能为窦太皇所用。”

    “文和所言极是。”荀攸言道:“衣带诏既出窦太皇,当与我主无关。然,究竟只为自保,还是别有所图。此时,尚无定论。”

    刘备轻轻颔首:“孤,亦如此想。”

    见田丰、沮授,沉思不语。刘备遂问道:“元皓、公予,可有高见。”

    田丰闻声奏报:“回禀主公。臣,总觉衣带诏,颇多蹊跷,自相矛盾。”

    “何以见得。”刘备又问。

    “所谓‘无利不起早’。窦太皇若不为自保,授董卓等人衣带密诏,为除何董二戚。无论成与不成,于太皇何益。”田丰娓娓道来:“窦太皇素有远见。先帝初,窦大将军辅政。窦太皇虽初垂帘,却力排众议,命段太尉扫平羌乱。今,朝政日非,朝不保夕。若一而再,再而三,大兴刀兵,屠戮洛阳。社稷难存,国祚不继矣。窦太皇焉能不知,其中利害。一言蔽之,于朝不利,于己不利。既如此,为何一意孤行。”

    田丰言下之意。窦太皇如此行事,没有道理。即便一战功成,何董二戚被灭,利益点又在哪里。

    沮授索性挑明:“若奉窦太皇衣带诏,诛何董二戚。事成之后,谁人得利。”

    刘备心中一动:“今日,窦太皇亲承,曾与董太皇歃血为盟,共扶王美人贵子。先前鞠城兵乱,窦太皇欲携皇长子远赴漠北。令贵子登基。如此想来。若何董二戚被诛,陛下因故被废。勃海王(王美人贵子)能继大位否。”

    “回禀主公。如此,太后焉能善罢甘休。或由太后麟子继位,亦未可知。”贾诩言道。

    “贵子、麟子,二选其一。五五之数,两可之间。”刘备言道:“既无必胜之把握,焉能一意孤行。”蓟王言下之意,谋略祭出,必为达成所愿。若目标并不明确,战果亦不清晰。煞费苦心,设谋何用?

    即便衣带诏完美发动,一举铲除何董二戚及其党羽,亦不足以确保贵子登基。

    反之亦然。即便心知麟子乃蓟王骨血。窦太皇亦无十足把握,助麟子登基。

    总而言之。无论窦太皇,想助二子中何人登基帝位。此谋,皆无法确保达成。且还会危及国祚。换作旁人,也就罢了。以窦太皇之明,焉能出此昏招。

    心念至此,刘备又问:“若非窦太皇所为,又当是何人。”

    便在此时,忽见史涣入殿通禀:“主公,城门校尉赵延,投帖求见。”

    “必是赵忠授意。”刘备言道:“速请。”

    “喏。”

    中堡,瑶光殿前。

    见安车西行,左中郎将吕布遂上前盘问。

    “见过左中郎将。”正是蓟国守邸丞刘平。

    “见过守丞。”吕布振奋精神,冲城头大喝一声:“放行。”

    “喏!”城头兵士搬动机关,折叠吊桥次第铺展,与对面长桥相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