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328章

大唐小人物-第328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公主一定要抓住。”

    “哦?你说来听听!”太平公主这次很感兴趣。

    “上官婉儿身边曾经有一个叫红儿的侍女……”

    说到这里,崔湜的心头不由颤了一下。

    听到了上官婉儿的名字,太平公主眉头轻挑了一下,但瞬间又恢复了平静。

    太平公主的这点细微变换并未逃过崔湜的眼睛,他接着道:“红儿从小失去父母,全靠婉儿养大,二人如母子般亲密。我与婉儿往来,对她也一点不避。前不久,我为婉儿上坟,碰见了红儿,她告诉我,她现在专为李隆基捣制保养药品赤箭粉。若是公主同意,我便去联系她,只要她把毒药掺入赤箭粉中,李隆基服了必死无疑,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岂不省事。”

    太平公主的一班人听了,到时便议论起来,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太平公主思忖了好久,现在一时也拿不出更好办法,她觉得这个法子可以一试。

    ……

    “红儿姑娘,我有事要求你!”张宝儿开门见山道。

    今日一早,张宝儿便着人去请红儿过府。红儿来时,张宝儿早已在等候她了。

    “红儿见过定国公!”

    红儿打量着张宝儿,神情不由一阵恍惚,面前的这个年经人,还是当年初到长安的那个小混混吗?那时候,他什么也不懂,全凭着一股意气在做事。不能不说上官娘娘目光精准,第一次与张宝儿见面后,就预言此子将来会有大成就,果不其然,如今的张宝儿已经成为大唐的定国公了。

    事过境迁,可惜的是上官娘娘没有看到这一天。

    张宝儿请红儿坐下后,笑了笑道:“我还以为红儿姑娘不会来呢,今日能见到了红儿姑娘,真的很好!”

    说实话,张宝儿还真的很担心她不会来,现在见到了红儿,禁不住松了口气。

    红儿直接道:“其实,就算定国公不来找奴婢,奴婢也会来找定国公的,奴婢想求定国公一事。”

    “哦,不知是何事?若我能帮得上忙,定会全力以赴!”张宝儿道。

    张宝儿找来红儿,就是为了让她来帮忙的。如今红儿有事,若不帮她解决了,她如何能尽心办事?

    “奴婢想求定国公帮奴婢报仇!”红儿咬牙切齿道。

    “报仇?报什么仇?为谁报仇,你可否说的明白些?”张宝儿耐心地询问道。

    “奴婢要为上官娘娘报仇!”红儿咬牙切齿道。

    “啊?”张宝儿听罢大吃一惊。

    红儿啜泣道:“定国公,奴婢虽然没有证据,但奴婢可以断定,上官娘娘是被太平公主逼死的!”

    张宝儿默然良久,沉声问道:“就算是太平公主逼死了上官娘娘,可你为什么要找我报仇呢?”

    红儿道:“上官娘娘在的时候与奴婢聊天说起过,太平公主虽然是一介女流,可能斗得过她的人却并不多,中宗皇帝不行,韦皇后不行,相王不行,临淄王也不行,只有定国公才能治得住她。可惜的是,她说这话没多久,就……”

    说到这里,红儿忍不住大哭起来。

    张宝儿叹道:“上官娘娘不愧是女中才子,她的见解果然独特。”

    “正是,现在看来,当初上官娘娘的话都一一应验了。中宗被人毒毙,韦皇后被诛,相王如今成了太上皇,整个朝政都被太平公主一人把持着。奴婢虽然现在为陛下身边的侍女,可陛下连自身都难保了,如何还能顾得上为上官娘娘报仇?”

    张宝儿斟酌了好一会才道:“红儿姑娘,看在你对上官娘娘一片忠心的份上,我还是告诉你实情吧。其实,我早就开始酝酿着替上官娘娘报仇了。”

    “这是真的吗?”红儿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盯着张宝儿。

    “红儿姑娘,我去取一样东西给你看,你且稍坐。”

    说罢,张宝儿转身而去。

    不一会,张宝儿去而复返,他将上官婉儿临终前写的那封信递给红儿。

    红儿看罢放声痛哭。

    “当初,崔大哥也找过,让我替上官娘娘报仇,可让我给劝住了……”

    “莫与奴婢提起那个无耻之徒!”红儿突然声嘶力竭地喊道。

    张宝儿被红儿突然的发作下了一大跳,怔怔地望着她。

    红儿面色狰狞道:“这个小人,当初上官娘娘对他一片真情,而他呢?上官娘娘尸骨未寒,就钻进了太平公主的被窝。”

    张宝儿起身起色道:“红儿姑娘,你冤枉崔大哥了!”

    红儿还要说话,张宝儿摆手止住她道:“你先听我说完!”

    张宝儿也不隐瞒,将他与崔湜当初的约定一一道来。

    红儿听得目瞪口呆,她张口结舌道:“定国公……你不是在哄奴婢吧,这是真的吗?”

    “我有必要哄你吗?”张宝儿叹了口气道:“他忍受了那么多非议与骂名,就是为了那一刻。包括这一次请你来,也是他的主意,他怕你不相信,无法向你解释清楚,故而才让我出面的。”

    红儿抹了一把泪道:“崔大人为上官娘娘会出这么多都无怨无悔,而上官娘娘于奴婢有大恩,奴婢怎会无动于衷呢?定国公,你说吧,需要奴婢做什么?”

    张宝儿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红儿,红儿听罢,低头深思了好一会,抬头道:“定国公,您的计划奴婢应了,但您也得答应奴婢一件事情。”

第七百三十七章 被人算计() 
“你说吧!”

    “奴婢做完这事后,希望定国公将奴婢杀死!”红儿一字一顿道。

    “你说什么?”张宝儿一听便急了:“我可不是那种过河拆桥之人,红儿姑娘,你放心,事毕之后,我一定保你安然无恙,然后让你藏匿起来,待太平公主除去之后,你就可以重见天日了。”

    红儿摇摇头道:“定国公,你会意错了,奴婢不是不相信你。奴婢自小便是孤儿,是上官娘娘将奴婢养大的,上官娘娘去了,奴婢本应追随她而去,为了给娘娘报仇,奴婢才苟且至今日,此事一了,奴婢也该去了。再说了,奴婢只是一介女子,若被擒住,大刑之下难免会失了口,岂不会坏了大事?”

    张宝儿赶忙摇头:“红儿姑娘,万万不可!”

    红儿惨然笑道:“奴婢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什么?”

    “定国公可以通过奴婢的死,再次嫁祸给太平公主,让她百口莫辩。至于如何操作,奴婢想定国公肯定会有办法。”

    张宝儿震惊了,他没想到红儿一个弱女子,为了替上官婉儿报仇,竟然如此决绝,想出如此恶毒的主意。

    红儿见张宝儿沉吟不语,以为张宝儿不同意自己的想法,便催促道:“定国公,上官娘娘说过,你是果决之人,就下决心吧。若定国公不做,奴婢也只有自尽了,这岂不是白白便宜太平公主了。”

    良久,张宝儿向红儿躬身施礼道:“张宝儿替上官娘娘谢过红儿姑娘。”

    ……

    红儿把赤箭粉中配了毒药,掺在银耳羹中给李隆基端去,不知怎的,手发抖,脚打颤,眼前一黑,竟摔在殿前,那药羹倒在大理石地板上,顿时出现一道黑迹。

    高力士大惊,牵只狗来吃了,惨叫两声便死了。

    李旦得知了此事恕不可遏,命人将红儿提来亲自细加审问,红儿招供是受太平公主的指使,此事真相大白。

    ……

    此刻,太平公主坐在轿内,正在急急赶往进宫的路上。太平公主觉得很窝囊,她的确很希望李隆基死,也同意让崔湜去实施这件事。可如今,李隆基没被毒死,反将自己牵连进去了。据安插在李旦身边的内线传来消息说,红儿招供是自己亲自安排她毒杀李隆基的。太平公主隐隐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所以她要尽快进宫去向李旦解释,若是不能让李旦相信自己,那自己今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皇兄,你怎么不相信臣妹的话呢?三郎是臣妹的亲侄子,臣妹怎么会对三郎下手呢?”

    李旦横了一眼太平公主:“那个宫娥已经向朕招供了,是你当面安排她,让她做此事的,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可狡辩的?”

    太平公主一听便知道此事有蹊跷,崔湜去做此事她是知道的,也是同意的了,可自己从未见过那个宫娥,怎么会当面安排她做这件事情呢?这不是栽赃是什么?

    太平公主怎能咽得下这口气,她立刻就跳了起:“皇兄,那个贱人竟敢诬蔑臣妹,她现在何处?臣妹要与她当面对质。”

    李旦还未说话,却见杨思勖进来,他在李旦耳边轻声说了几句什么,便悄悄地退下了。

    李旦站起身来,死死地盯着太平公主,一句话也不说,眼神中有愤怒,有悲哀,有无奈,还有一丝绝望……

    过了好一会,李旦伸出手来,指着太平公主道:“太平,你真的好算计,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灭口,难怪你要理直气壮地与她当面对质。如今她被你灭了口,死无对证,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太平公主莫名其妙道:“臣妹何时杀人灭口了?”

    “你还狡辩,刺客就是你府上的家奴,已被羽林当场格杀,难道还要我把尸首给你搬上来你才承认吗?”李旦气得浑身颤抖。

    太平公主不言语了,看情形李旦所说的是真的,不用说,自己此次是被人算计了。她太了解李旦了,知道他现在正在气头上,若自己再不低头,恐怕今日就难以善了了。

    想到这里,太平咬咬牙低头道:“皇兄,是臣妹错了!看在兄妹一场的份上,还请皇兄从轻发落。”

    果然,太平公主的伎俩奏效了,李旦声音放缓了,他问道:“太平,你告诉我,三哥的死是不是与你有关?”

    太平公主乍一听此话,不免慌乱,但也很快便镇定下来了:“皇兄,请相信臣妹,这事绝不是臣妹做的。”

    李旦看着太平公主,深深地叹了口气……

    ……

    李隆基本以为这次李旦睿会对太平公主出手了,谁知最后只是责令太平公主闭门思过。

    见此情形,李隆基心中明白,张宝儿说的一点都没错,只要李旦没有最终下定决心,自己还得继续忍下去。

    ……

    清明节后几天,天天下雨,从长安城市区到太平公主曲江池边的山庄道路,被车马辗得*****偏偏这时,这条路上行人陡增,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而且都是行色匆匆。从他们个个绷紧的面孔看。估计又有什么大事变发生了。

    太平公主的山庄被一片迷濛的春雨洗刷着,绿得可爱,但却静得可怕。没有丝竹声,没有喧闹声,更没有欢笑声。整个山庄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丝活气,就是聚集在山庄议事厅里的人们也都沉默不语,任雨水打得树枝树叶沙沙响。

    太平公主今天的打扮与往常不同,一身戎装,英姿勃勃,除了没戴沉重的头盔外,其余全部佩戴整齐,甚至箭袋里插满了箭。她坐在上首,挨个打量着两旁或坐或站的心腹们:崔湜,窦怀贞、岑羲、肖至忠、慧范、陆象先另外还有万骑中郎将常元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等人,济济一堂。

    太平公主在家中闭门思客,她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与其天天这样与李隆基玩猫捉老鼠,还不如铤而走险一举将他拿下。

第七百三十八章 先下手为强() 
太平公主决定再次发发动兵变,杀死李隆基。今日,她将一干心腹召集至此,就是商议兵变之事。

    太平公主从椅子上站起来,环顾四周,用坚决的口气道:“李隆基太狡猾了,明里什么也不做,暗中却在不停地给我使绊子。若再这样下去,太上皇就彻底站在他那边了,到时候我们便要倒霉了。这些日子以来,宫中全无动静,从宫里来的消息说,看不出异常情况。但据我看,可能出现变故,故今日邀请各位共议大计。”

    慧范抢先说道:“李隆基以幼夺长,刚愎自用,岂是当皇上的料?只要公主一声令下,不消两个时辰,我就可以杀入宫中。只是时间紧迫,事不宜迟……”

    窦怀贞摇摇头:“你说的容易,如今长安的军队全部掌控在定国公的手中,此事若想瞒过他,恐怕不易。”

    太平公主笑道:“这个情况我也知道,故而我让崔湜先去知会了定国公,他表明了态度,羽林万骑不参与我们与李隆基的争斗,他两不相帮。”

    众人一听,大喜过望,若是张宝儿坐壁上观,以现在的实力对比,太平公主这边那是稳操胜券。

    窦怀贞起身道:“明日太上皇早朝于含元殿,请常元楷将军率军从此门突入,捉拿李隆基。我与肖至忠在南面策应,定能一举成功。”

    肖至忠提议道:“从这两日情况看,宫中定有准备,不能拖延时日,吾意今晚行动,突然袭击东宫,杀他个措手不及。”

    “不行,”慧范赶忙道:“今晚太仓促,而且日子也不吉利。明日,乃黄道吉日,出师大利。”

    议论结果是多数人同意明早举事。

    太平公主见陆象先一言不发,便问道:“陆卿有何高见?”

    陆象先忧虑道:“臣以为皇上乃以平韦之功继承大统,上下拥戴;如除之,当有正当理由,否则,恐人心不服。”

    常元楷却反驳道:“陆阁老所言乃书生之见,自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秦始皇以武力治国谁敢不服?则天女皇在位十余年,谁敢不服?”

    太平公主也劝道:“陆卿之言虽不无道理,但李隆基以微薄功德,潜居长上,今又登基为皇帝,朝野难服,早应该废除了,只是太上皇昏庸,不明事理,才成全了他。这些都请陆卿细细思量。”

    崔湜也添油加醋道:“陆兄,你的官爵,系太平公主一手提拔。公主今有事,理应知恩图报,勇往直前才是,否则,大家只有等死了。”

    陆象先不语,起身向太平公主告辞道:“臣年老,又胆小怕事,此事臣就不参加了。”

    太平公主冷笑道:“好呀,你去告密领赏去吧!”

    “臣不能在公主需要时尽力,已深感抱歉,岂能去做告密的禽兽勾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