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99章

汉起-第199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颍川,

    陈纪守孝家中未满三年,不愿立即出仕,董卓遣人逼迫之:“若不入朝,则槛车征之,并祸及亲朋!”

    槛车乃是用栅栏封闭的囚车,陈纪不得已,带领儿子陈群一起上雒。

    陈留

    董卓招蔡邕入京,蔡邕也不愿意去,但董卓让人逼迫蔡邕亲戚:“蔡邕若不到,我便诛灭你等,并让人到陈留拿你族人。”

    蔡邕畏惧而应命,董卓任命蔡邕为司空祭酒,而后举高第,三日之内,周历三台(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升为侍中。

    孔融为司空刘弘所征辟,刘弘去职,董卓接替司空,知道孔融向来向来名声很大,亦亲之近之,任命为北军中侯。

    东莱

    郑玄上表:乡野之人,为司空错爱,诚惶诚恐,本应即刻就征,只是年已六十又三,垂垂老矣,牙齿脱落,不良于行,岂能为国家所用。。。特遣弟子河北崔琰、犬子郑益恩前往效力。

    郑益恩、崔琰离开前夜,郑玄语重心长交代:“何进,外戚大将军,名重天下,权势滔天,一朝死于宦官之手;何苗,外戚车骑将军,死于乱兵。其中必有不足为外人道之阴谋!

    司空董卓,虽关西名将,于士大夫间却无甚名望,雒阳有得乱,你两人务必小心,一切听玄德安排。”

    。。。

    不避亲疏、大量启用名士的同时,董卓对皇帝和兵权抓得极为牢固。

    令女婿李儒为侍中,率领甲士,随时在宫中皇帝、陈留王左右。

    虎贲中郎将袁术本驻守在南宫之内,董卓表袁术为后将军,将袁术的旧部全部从宫中换走,改以孔融为虎贲中郎将,士卒成建制的换位自己和弟弟董旻的旧部,令董旻守护南宫嘉德殿、南宫四门。

    显阳苑、上林苑等皇家园林皆在雒阳之西二三十里,合称西园,本西园八校尉驻地,董卓上表免去刘备上军校尉、袁绍中军校尉、曹操典军校尉等职务,给予名义上更清贵的职务,以关西人胡轸为上军校尉,以侄儿董璜为中军校尉,从而把西园八校尉牢牢掌握在手中。

    名义上以曹操为骁骑校尉,以何进故吏刘表为北军中侯、刘备改任胡骑校尉,实际上却提拔女婿牛辅、徐荣、吕布等人为骑都尉,将北军的精锐抽出组建新军!又任命李傕、樊稠等为北军诸校尉的司马,有任何命令,都直接通知骑都尉、军司马,从而越过校尉控制控制北军五校之兵力!

    基本整编北军、西园军之后,董卓招来袁绍:“天下之主,应择贤明为之,灵帝杀掉太尉段颎,杀掉叔父渤海王,逼死窦太后、宋皇后,杀死窦武陈蕃,不亲贤人、不爱亲朋,人神共愤,天降惩罚,因而三十出头即夭折。

    董候聪颖,不知道能否胜过史侯,姑且让他试试。刘宏的种要是都不行,就从宗室里再选一个。”

    袁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汉家四百年天下,万万百姓爱戴,当今陛下14岁,年龄正好,又没什么过错,董公岂能废嫡立庶?恐怕大多数人不会同意!”

    “你是庶子,却压过嫡子承担朝野士人之望,本公是次子,成就也比大哥高。本以为你我有类似经历,看法也一致,所以才找你商量!如今看来,你胆小怕事,名不副实!”要是不能立董候,董卓就无法以外戚身份秉政,因而十分决绝,拔出陪到,斩断桌角,“天下之事,如今在我,我要立董候,谁敢不从?”

    “天下有能力、有实力的人,岂止董公?悠悠之口,譬如大河,岂能防止?”袁绍亦拔出腰刀,横刀作揖,“我受何大将军厚恩,废立之事,绝不同意,董公找太傅(袁隗)商议吧。”

    扭头就走。

    第二天,董卓找袁隗商议废立,听闻袁绍悬挂司隶校尉印绶、节符于东门,逃奔冀州,感觉很奇怪:“我只是跟他商议个事,犯得着弃官逃亡么?”

    袁隗一脸尴尬:“我这侄儿,性格有点倔强,君不要放在心上。”

    董卓:“看来他还记挂着何进提携之恩,也算有情之人,非抓回来,让他低头为我效力不可!”

    。。。

    几日后,董卓主持朝会,当着何太后、皇帝的面,表示要做伊尹、霍光,改立皇帝,当时董旻、吕布等率领全副武装的甲士站在宫殿上,对诸人怒目而视,百官皆畏惧。袁隗也出言赞成董卓,众人见太傅都同意了,就更不敢发言,唯有卢植高声反对,认为董卓根本不够伊尹霍光的资格!

    董卓大怒:“把他绑起来!”

    刘备出列道:“董公不可!”

第424章 图得不就这躯体么() 
讨伐黄巾时,董卓曾与卢植不睦:“昔霍光定策,田延年按剑,有不服者,皆以军法从事。虎贲中郎将何在、吕布何在,把卢植刘备师徒一起绑了!”

    孔融惊讶迟疑而不动,吕布取出绳索走向卢植。

    “董公不可!”

    一名老者站出来,其人丹凤眼,双眼细长,两眉斜飞向天,长长美髯直达胸口,乃侍中蔡邕:“卢尚书曾修订熹平石经,屡次平定叛乱,乃海内大儒,国之桢干,朝野仰望,威望极高,若弃之杀之,恐怕人心不附。”

    李儒亦凑到董卓耳边说:“一卢植而已,本没什么可杀不可杀的。但如今刘备帅千余骑兵在雒阳,在西园军、北军中有更多的旧部,公孙瓒帅万余众在幽州,部下有精锐的幽州突骑兵,要是发起疯来,右北平以东恐非国家所有,河北、青州有的乱。

    刘备是陈留王之姻亲,卢植自然并非是刘辩一党,而是中立派……永远忠于汉天子,谁当皇帝拥护谁。

    与其卢植等为敌,不如给卢植个闲职,将他留在京城,这样还能结好刘备、公孙瓒,并且天下人也会认为明公有容人之量。”

    董卓同意了,于是改迁卢植为博士,令卢植编撰史书、修订经文。

    卢植长叹道:“皇帝年少无错,岂能擅自废立?乱不远矣!”不忍见刘辩被废,理也不理,扭头走出大殿。

    董卓怒气冲冲,扭头对刘备说:“你是陈留王姻亲,为何反对?”

    “非也!废立大事,不可匆忙。”刘备从贴身衣物中取出一帛书。

    董卓看了,吃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早就忘了跟卢植的冲突:“此事当真?此人在何处?”

    刘备:“千真万确,就在殿外。”

    “宣”

    “臣,太医令张奉觐见。”

    袁隗、袁基、袁术、王允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张让因袁绍、袁术而死,其子张奉这个漏网之鱼出现殿上,用膝盖想想也知道不是好事。

    董卓扬着帛书:“将相关经过一一道来。”

    “太医令负责太医、膳食、水果等,何太后指使太医、宦官给妃嫔饮食中加流产药物、寒性食材,又给皇帝膳中加泻药、慢性毒药。。。”

    “你血口喷人!”何太后从御坐上冲下来,欲打张让,被两边宫女拉住,口中尤大骂不已。

    张奉解开衣服、卷起衣袖,指着胸口、手臂上累累伤痕:“小臣张奉自问不是什么好人,却对得起何进兄妹,诸位都看看他们是怎样对我的!袁绍遣人逼死我父亲,王允对小臣百般侮辱拷打,所以我才把真想说出来。

    当今是嫡长子,先帝却未立为太子,又无传位诏书。先帝不满何家兄妹,不满当今可知矣!”

    董卓高声曰:“当今皇帝在丧期,今上却纳嫔妃唐氏,无人子之心,且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立即之国。立陈留王协为帝。”

    太傅袁隗解弘农王刘辩玺绶,交给陈留王,而扶刘辩下台阶。董承、甄俨立即大喜着扶陈留王上座。袁隗使刘辩跪拜与地,北面称臣。太后嚎嚎大哭。群臣见太傅袁隗和弘农王都拜了,这才含悲跪拜,再无人敢出言反对。

    董卓接着说:“何氏逼死董太皇太后,向先帝下药,逆妇姑之礼,坏夫妻之纲,迁永安宫。”永安宫,在北宫外雒阳城东北角,太仓、武库之南(永安宫非永乐宫),又让甄氏携新皇刘协入住腾空的永乐宫(即嘉德殿在南宫内)。

    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汉,以此年号表示董卓并无篡位之意,而是意图在辅佐新皇。

    封董承、甄俨为侍中,荀爽、陈纪、侍中蔡邕等大儒为皇帝讲学,卢植被提出帝师行列。胡骑校尉刘备也兼任侍中、得以出入宫禁。

    董卓能顺利废立,当然离不开兵力优势,更因为得到了正牌外戚、董太后侄儿董承的大支持,摇身一变成为董氏外戚。

    董太后、堂兄董重,都被何进何太后杀掉,董承可谓是惊弓之鸟。幸好董旻将董承藏到城外,董承整日东躲西藏、担惊受怕,要不是董旻的保护,也被何进杀掉或软禁起来。从天而降的董卓,对董承既是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通向富贵的康庄大道。董卓一入京,董承跟着董旻第一时间拜访了董卓,扑到地上抱着董卓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兄长,你总算来了。”

    董承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董卓也因此以外戚自居,皇帝幼弱,皇太后和外戚大将军秉政本是两汉传统。

    董家与刘协只是太后、皇孙的关系,这外戚的距离有些远,董承建议亲上加亲,把自己的女儿给皇帝做妃子,女大三抱金砖。只可惜刘协才七岁,太过年幼,且在丧期,只能等待。董卓更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辩,可惜现在没有,只好找几个宫女抓紧造人。

    如今还有一事,对董家如鲠在喉……何太后虽然偏居永安宫,依然是十余年的正牌皇后、太后,太后扶持新君、临朝听政本是应有之意,董承因董太后、董重之死心含怨恨,又担心何太后复辟,多次建议董卓将她置之于死地。

    。。。

    永安宫

    何太后猛扇刘备一耳光,切底失底的吼叫:“活下来做什么?和秋月一般做你小妾么?”

    “你小声点,要不是秋月苦苦央求,我也不会冒极大风险来此。”刘备急忙拉她入怀,捂住嘴,“我也不强迫你,你爱嫁谁嫁谁,要独居也可以,到青州去、幽州去、海东都行,有秋月照顾,总会让你衣食无忧。”

    “放开本宫!不要脸!”

    何太后一把推开刘备,打开他捏臀上的手,“你助本宫登上皇后之位,又亲手把本宫拉下来,图得不就是这具躯体么,你死了这条心,永远别想再玩弄本宫。”

    刘备:“都到这个地步,你别发疯了。太后不过是个名号,董卓要就给他好了。你还年轻,保住性命最重要。”

    “你不是很能打吗,为什么不把董卓打跑?到时候凭着秋月的关系,封你做大将军好了。”何太后脸上一红,拉住刘备的手,“到时出入宫禁,要把人家怎么样,人家一个弱女子也没法。”

    真是个妖姬!何太后不到三十五岁,浑身散发着成熟丰满的美,身量高挑,胸大臀圆,多年来少逢恩泽更令她多了多男人臂膀的期盼,其中楚楚动人之态不足为外人道。太后的身份更如黑洞,散发着让人犯罪的致命吸引力。再加上何秋月昨日在榻上百般央求,没少用姐妹同欢来勾引许诺,这一刻,遂人能不动心。

第425章 平民之野望() 
少之时,戒之在色,刘备明年就跨入虚岁三十的壮年行列,身后有太多的人需要守护,岂能再像少年时见一个爱一个:

    “胜算太小,袁绍以袁家为支撑都不敢,何况我兵微将寡,你还是老老实实上表辞太后之位。”

    “拿开你的脏手!”何太后翻脸比翻书还快,满脸寒霜,“都怪你不肯与大兄、袁绍齐心协力,要不然本宫也不会沦落到此。”

    刘备:“罪魁祸首分明是袁绍,否则你两个兄长也不会死。我早就警告你要小心袁绍。”

    何太后冷笑道:“自从你纳了甄家的贱人,再也不跟我们一条心。袁绍或许有责任,但他反对废辩儿,因此不惜放弃官职逃跑。

    你呢?是你把张奉引来!是你背叛大哥倒向董卓!你才是罪魁祸首!就是死,本宫也永远不会原谅你,你永远别想再得到本宫!”

    是你是你都是你,怪你怪你都怪你。

    。。。

    “不可能!夫君让我离开雒阳?!”

    何秋月整个人都不好了。

    自从何进、何苗两位兄长被杀,何秋月就放弃跟张奉的夫妻之情。即使政治智慧不高,也知道自己和姐姐何太后能依赖的人不过袁绍、袁术、刘备、卢植等数人。

    汉代对男女之事情比后世更开放,前几天袁术专程上门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把何秋月让给他,辅佐他登上外戚大将军之位。刘备当场目登口呆,倒是何秋月对俊美、高大、家世更好的袁术抛了两个媚眼。

    董卓行废立之后,形势急转而下,人人躲避何秋月如瘟神,袁术亦再未提及。何秋月遂收拢心思,对刘备百般讨好,千依百顺,万般妩媚,恨不得整个人都挂在刘备身上,恨不得立即就怀上刘备的孩子。只求能保住姐姐何太后的性命。

    如今刘备既要离雒阳,可知姐姐的结局,她不由靠在刘备肩头嘤嘤哭泣,十日之内先后失去兄长、姐姐的照顾,她只不过一个无法独立的小家碧玉,十年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

    。。。

    几天后,在假死药丸、鸩酒、白绫之间,何太后选择了后者。

    三尺白绫,一段芳华,繁华落幕,此恨绵绵。

    何氏兄妹是一段平民的传奇,坊间常以昔日卫子夫、卫青兄妹作比。虽然前者功绩和名声远不能媲美后者,权力却犹有过之,重要的是两者且皆出自贫民,皆跨越了所有阶层,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一位平民女儿以姿色成为皇后,一位杀猪杀羊匠登上大将军之位,他们虽然化为一坡黄土,却依然给了无数爱做梦的少男少女以梦想,给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以希望。

    只可惜何皇后最终也没有意识到,袁绍和党人把他们推上了高位,又亲手给他们挖掘了坟墓。

    张让董卓只不过是把他们推下坑而已,而他们的死,又将成为袁绍长成长为粗壮大树的肥料,攀登权力高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