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府 >

第44章

霸府-第44章

小说: 霸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衍听到这里,亦是暗自点头。当下乃道:“卿家所言极是,既然如此,朕这便下一道诏书,让大舅继续坐镇武昌,北伐之事就此作罢。”

    沔水北岸,数十匹战马在岸边逆江而上,不多时在江边一块巨石前停了下来。为首之人正是修成侯石闵,张伯辰亦在其中。

    冉闵望着沔水不停地冲击着两岸,向南流去,当下悠悠道:“北人骑马,南人乘舟。江左精华,在于水军。沔水之西水急岸高,庾亮却想以水军溯流而上,实在是愚蠢!”

    近日来,天气逐渐转暖,荆州水军动作频频,长江、沔水沿线大军逐渐集结,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张伯辰此番跟随冉闵出来,便是探查周围地形,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准备。//天蚕土豆改编的3d浮空炫斗手游《全民大主宰》公测啦,想玩的书友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行下载安装 ( 手游开服大全 搜索 sykfdq 按住3秒即可复制 )

第五章 五胡图录(一)() 
作为武昌郡的江北据点,邾城城高池深,虽然守军只有一万人,但是毛宝与樊峻都是一等一的大将。尤其是州陵侯毛宝,此人凭借战功一步一步从县令成为豫州刺史,实力不容小觑,不是一般的世家子弟可比。

    况且由于城池背依大江,武器辎重与士卒随时可以从武昌城跨江补充,想要攻克它,绝对不是那么容易。

    此番石赵五路大军共七万兵马南下,修成侯石闵独领一军,目前便是在驻扎在沔阴城。

    沔阴城地处沔水进入大江的入口处。正好可以控制荆州水师从沔水逆流而上,防止庾亮从襄阳出兵两京。因为从襄阳出兵,既可以走水路到达魏兴郡,从而威胁关中;也可以经宛城奔袭洛阳。在襄阳还在桓宣手中的时候,沔阴城的驻军便至关重要。

    石闵缓缓道:“江左的步卒精锐原本在祖逖手中,经历苏峻一乱,最终被祖约折腾散尽。司马衍之所以还能坐稳建康,凭借的便是水师横贯大江。庾亮若想将水师经沔水北上襄阳,我军只需要在两岸布满弓箭手,便可以将之消灭于江中。我军南下水师不足,若庾亮想上岸,那可真是求之不得,可怜江左这点家底,只怕会悉数丢弃在中原。”

    张伯辰看着石闵的表情,不由有一丝疑惑。如今石季龙自称大赵天王,诸子皆为公爵,石闵既然能够凭借三藏口击退大燕铁卫之功成为修成侯,想必极得石季龙的赏识。自己不但射杀幽州刺史李孟,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杀死”大将军支雄的嫌疑。如果此人不是石季龙的心腹,绝对无法将这两件事情扛下来。

    这样的人,说起江左,语气中居然带着无限的惋惜。结合他麾下的士卒都是晋人,倒是让张伯辰有些看不懂了。

    据他了解,石闵的父亲乃是西华侯石瞻,军中亦传言此人原本姓冉。这让他联想到了后世一个极有争议性的人物——武悼天王冉闵。

    相传此人颁布杀胡令,将胡人屠戮殆尽,最后死在慕容恪的手中,被慕容氏追谥为“武悼天王”。将近一年的经历,让他逐渐将后世零零散散的记忆与当前的现实联系在一起,隐隐约约把握到了历史的脉络。

    慕容恪已经出现了,还与他打过交道。可是相传杀胡的冉闵,如今怎么会受到羯胡头子石季龙的重用?不但没有杀胡,反而成为石赵的宗室,如今更是率领大军攻掠荆扬。

    张伯辰想到这里,内心暗暗叹了一口气。中原毕竟沦陷了三十多年了,这种历史的悲剧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打下了烙印。也许当初中原沦陷后,石闵还没有出生吧。被石季龙收养,为异族效力,也不能怨他。自己不也是在对方的胁迫下,成为石赵的振武都尉么。

    他已经打定主意在石赵军队里混日子,当下也不开口。

    没多久,一匹斥候快马而来,在不远处翻身下马,将情报递了上来。石闵看了后,原本郑重的脸庞阴沉地几乎滴出水来。他回身看向张伯辰道:“张都尉留下,其余人等暂时回避!”

    “喏!”

    十余人施了一礼后,顿时四散分开,在周围警戒了起来。北风吹来,混合着沔水冲击石壁的声音,没来由地产生了一股压抑。

    张伯辰见状,轻声道:“不知道中郎将有何吩咐?”

    石闵拿起情报,慢慢地撕碎,最终抛落河下。他幽幽道:“此处只有你我二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出我之口,入君之耳。闵便与都尉交个实底,主上之所以不杀你,不是因为不知道你这个人,而是因为他想要一本书。”

    “一本书?”

    张伯辰皱着眉头,法无法相信,石季龙居然会因为一本书,就将杀害自己麾下大员的凶手轻轻放过,到底是什么书如此重要。

    他突然间感觉一切都是那么荒谬。

    “是的,一本书,一本事关天下命运的书!”

    石闵见到张伯辰的表情,似乎猜到了他心中所想,当下轻轻地回答道,语气中充满了无比的坚定,仿佛不容任何人质疑。

    张伯辰看向石闵,不由嗤笑出声:“天下命运自有定数,岂是一本书可以改变的?中郎将难道也会相信这等荒谬的流言?”

    石闵并没有因为张伯辰的质疑而生气,反而淡淡道:“那若是这本书中记载的便是‘定数’呢?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张都尉可以不相信,但不能不承认它的存在。”

    张伯辰收住笑容,皱着眉头道:“既然如此,那此书与伯辰有何关系?”

    “这本书叫做《五胡图录》,书中记载了天下气运变化。能够得到这本书的人,只要破解了其中的谶言,便可以将这天下的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只有你,才能够得到完整的《五胡图录》。”

    石闵紧紧地盯着张伯辰,一字一顿道:“与天下气运相比,一个幽州刺史又算得了什么?”

    “《五胡图录》?听中郎将的意思,以前流传于世的版本都是不完整的?”

    石闵有些讶然,不由轻笑道:“张都尉果然聪明,不错,如今流传于天下的都是只图片纸。还没有一个人看到过完整的而《五胡图录》。”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张都尉可知,去年主上为何要攻打辽西?”

    “为何?”

    石闵面色郑重:“数年前邺城之中流传着一首谶言,叫做‘天子将从东北来,扫平**定江山。江山自古鲜血染,哪个英雄不杀伤’,主上虽然即位的时候,从信都摆驾回襄国以应谶,但还是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正好此时慕容皝想要攻灭段辽,主上便顺水推舟,想要一箭双雕,顺势击破慕容皝。”

    “这等荒谬之言,为何会有人相信?”张伯辰睁大着眼睛,心中充满了不解。

    石闵突然之间,眼神中露出一股难言的狂热:“因为以前从《五胡图录》中破解的谶言都应验了。如果一件一件荒谬的事情,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预言到了事情的出现,那便不再是荒谬,而是——神奇。”

    他说完,话音一转道:“怎么,你不信?”

    “见到中郎将如此这般,伯辰也想相信。可是这件事情实在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相信。”

    石闵转过头,看着滔滔而过的河水,左手抚上腰间长剑,意兴萧索道:“你不相信也很正常,这世间流传着太多的谶言,无数人伪造符命,想要称王称霸。更有一些人装神弄鬼,想要迷惑黔首,从而驱使众人谋乱叛逆。可是《五胡图录》中的符命,却从来没有错过。”

    张伯辰盯着石闵的背影,似乎看到了一股悲愤。清风吹起披风,石闵拔起长剑,突然之间在巨石之上动了起来。与此同时,一股雄浑的歌声也在空中响起:

    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

    住亦死,去亦死,未若乘船渡江水。

    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吴当复;

    五马渡浮****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

    天子当从东北来,扫平**定江山。

    江山自古鲜血染,哪有英雄不杀伤。

    听着石闵的歌声,张伯辰心中不懂。然而从歌声中传出的那股悲凉,与剑舞交织在一起,竟让他眼前出现了一副似有似无的血炼地狱。好像无数人在图像中悲惨挣扎,最终被噩梦所吞噬,他看着如痴如狂的石闵,不由喃喃道:“难道这便是《五胡图录》的东西?”。。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手游发布啦,想玩的书友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行下载安装 ( 手游开服大全 搜索 sykfdq 按住3秒即可复制 )

第五章 五胡图录(二)() 
如果歌谣中东西都是《五胡图录》中的谶纬之言,必然包含着若干件历史事件。说实话,张伯辰虽然是无意中穿越而来,也解释不了“穿越”这件事本身的机制,但对所谓的谶纬之言还是嗤之以鼻的。

    就拿那个“天子当从东北来”的谶言来说,这种话模棱两可,石季龙从信都摆驾回襄国,可以说是应谶了。如果有一天慕容皝的燕国入主中原,这条符命放在慕容氏身上也说得通。

    他亦想起当初在密云山的地窟之中,段辽面对着段日陆眷的雕像与自己达成的交易。

    “寡人想要的很简单,那便是一旦你未来化作翔龙,遨游于九天之上,便将这辽西之地,永作段家食邑,与国同休。”

    穿越之初,出现在密云山中,李孟之所以追杀自己,也是由于山中红光映天,认为这是异象。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段辽、段雪颜等寥寥数人知道自己的来历。

    在段辽看来,自己便是应谶的那个人。

    张伯辰不由苦笑,如今中原沦丧,汉人死伤无数。他也如同浮萍一般,只能随波逐流,连个容身之处都没有,段辽也实在太看得起自己。

    却不想想,苻洪与姚弋仲都拥有本族数十万民众作为底子,不断吸纳其他各族优秀人才,也被石季龙压制的死死的,连石闵这样的人也为之效力。他张伯辰又有什么?

    谶言怎么会应在自己身上?

    只因为这一句谶言,导致在两辽之地发生数场大战,无数人为之丧生。辽西被灭,段辽被俘,自己与段雪颜也因此音信隔绝。“天子当从东北来”如此惨烈,那么石闵所唱的其它内容,想必所包含的事件也必定不同寻常。

    张伯辰不得不感叹,谶言在这个时代的威力实在太大。相比于操纵民众的谣言,这谶纬符命之说,居然让最上层的权贵为之痴迷。也难怪在短短几十年中,无数人因此而丧生。

    石闵施展完一套剑舞,将剑还鞘道:“《五胡图录》出现不过一甲子,至今流传于世的仍然是一部分。这天下每有大事发生,便会传出一条符命。每个人都试图去破解它,然而只有到了事后,世人才会明白谶言之所指。”

    他转身看向西北:“永嘉年间,中原到处传唱‘秦川中’,彼时虽然匈奴围困洛阳,关中仍然在大晋手中。然而五六年后,长安被打破,关中百姓十不存一,尸骨相枕于道路,血流没腕。长安城中守军逃亡殆尽,唯有凉州五千义众守死不移。”

    张伯辰听着石闵娓娓道来,如同说起一件毫不相干的故事,传入耳中却让他浑身冰凉。即便在辽西见识到了人烟的稀少,他还是没有想到,原本的灭国之战是如此惨烈。

    石闵又道:“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则谶言提前数年乃至数十年预言到了事情的发生,你还认为是荒谬吗?”

    “住亦死,去亦死,未若乘船渡江水。永嘉之乱,神州陆沉,在中原的晋人,无论是留下来也好,逃亡也罢,被异族所杀者不可胜计。而提前渡江之人,大多留得性命。这首谶言早在惠帝时期便在洛阳流传,又如何解释?”

    张伯辰不由沉默了下来,因为他无法解释。惠帝时期虽然战乱四起,然而彼时匈奴刘渊不过刚刚逃离洛阳,回并州统合五部匈奴。整个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够提前预测到只有江东才是保命之所?

    可以说,短短的一句谶言,道尽了士族百姓的几十年的南迁之苦。

    石闵的脸色愈发沉重,张伯辰不知道对方为何向自己讲述这个,心中也对《五胡图录》充满了好奇,当下听石闵继续讲了下去。

    “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吴当复。吴国自孙皓以来,吴越之民一直谋求复国。武帝时期,江左传唱此首谶言,有识之士以为孙氏子孙终当再得江左。却不知‘横目’为‘四’,自孙皓入洛至元帝渡江,正是四十年。”

    听到此处,张伯辰已有几分相信,便问道:“如此说来,所谓五马浮渡江,便是元帝指渡江之事么?却不知五马为谁?”

    “当初中原大乱,琅琊王司马睿、弋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与彭城王司马紘一同渡江,最终琅琊王在琅琊王氏等南渡衣冠的扶持之下登上帝位。《五胡图录》中所载,至今无一不验。”

    张伯辰皱着眉头道:“《五胡图录》既然如此灵验,却不知流传于天下间的残版都出自何处?中郎将为何如此肯定这些谶言都出自此书呢?”

    “这正是闵将要告诉张都尉的地方。”石闵看向张伯辰的眼光中充满了赞赏,他实在没想到眼前之人举一反三,将条理考虑的如此清楚。

    他不是没有见过聪明人,然而张伯辰的聪明却与众不同。那就是,此人似乎没有思维的禁区,任何匪夷所思的地方,在此人看来都是可以探索的。这样的人,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人选。

    “《五胡图录》,顾名思义,乃是以图与谶的方式记录五胡之事,事关天下百余年的气运。此书早期出自汉中,数十年前开始在邺城出现。张都尉也许不知,闵方才接到密报,庾亮派兵攻占了巴郡,从汉中得到《图录》残本,而南中郎将陶称正从魏兴郡出来,前来武昌。”

    张伯辰惊讶地抬起头,不由地看向石闵,轻轻道:“中郎将难道是想让伯辰前往夺取此书?”

    “正是!张都尉比我想象中还要聪明,很好!”

    “当初在三藏口,伯辰不得已之下方才效力于中郎将,此事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