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楼之盛世明珠 >

第80章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80章

小说: 红楼之盛世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珠见状,便到贾珍那边帮着忙活去了,让孩子们也再轻松些,忙完了合族的欢庆,荣国府这边也有自己的庆典,等过了年到了初三,元春也和赵枫一道回贾府过节。

贾母心里高兴,正巧后花园的梅花开了,贾母便决定在后花园的暖阁中摆开宴席,合家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赏梅。

元春如今瞧着比作姑娘的时候面色还好,眉眼间幸福的感觉四溢,让在场的大家都很欢喜,迎春和探春两个都被奶娘抱到了暖阁,两个人穿着一模一样的小衣服,和画中的童女似的,很喜庆又很招人喜欢,在胡夫人身边养的也都大大方方,此时人这般多,也不见怯场来。

贾琏和贾琮原本和宝玉一起在贾母这一桌坐着,但是耐不住他们两个的要求,最终还是跑到了贾珠这一桌来,赵枫这个大姐夫对这两个小舅子那是有求必应,贾琏缠着他问都护府那边是什么样子,路上遇见的商队真的什么稀罕东西都有吗;而贾琮则是翻来覆去的就问在赵枫朝廷的军队是怎么把东胡人给打得屁滚尿流。

赵枫不厌其烦的讲给他们听,虽然他肚子里没什么墨水,但是也正是如此,讲起这些来才更让人爱听。

这般喜庆的心情在初五史家来走动的时候被打破了,史家大爷和大奶奶病故,只留下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女孩儿,如今天冷怕孩子在路上有闪失,等到了天气转暖的时候,这个孤女就会被她两位叔父从老家带回京城来。

史家三个儿子,贾母当年独独喜欢这个他老子都不待见的老大,这么多年没见了,贾母对他也还挂念着,没想到如今人就已经故去了,贾母闻听也是一阵伤感,想到夫妻两个留下的孤女,贾母也不住的叹气。

“可怜的孩子打小就没了爹娘,好在还有你们叔叔婶婶在,不然可如何是好。”

史侯夫人也掉了两滴眼泪,说道:“说的正是呢,哎,就连我们进文,听说他大伯父大伯母双双故去,都病倒了,昨儿最是凶险,好在今天回转了回来,不然,不然我这年可怎么过!”

贾母一惊,她还不知道史进文病了,忙追问下去,最后还介绍了医术高明的张友士张太医,史侯夫人记下了,还说回去之后就请这位太医过府。

贾母最后还赞叹一句:“进文这孩子重情分,是个好孩子。”

史进文真病了吗?这是事实,而且也确实是病得很重,这点史侯夫人没说假话,但是要说史进文是为亲人难过而病倒,这是睁眼说瞎话,他的病是和史家老大有关,但却是因为,大伯父的去世,史进文面临的就是守孝。

原本因为山东的事他被降了职,史进文心里就老大不是滋味,有时候在街上遇见昔日的同僚,他总觉得别人的眼光在笑话他,等后来好不容易托动了关系,打算春天的时候再谋个好一点儿的缺,谁想到这个时候传来了噩耗。

这下子要守孝,什么官都做不成了,史进文一时气火攻心,一病不起了,病糊涂了还说胡话,偶尔有那么几句能让人听明白的,依稀还是在山东做济南府府尹时候风光的往事。

史家合家都暂时卸去了官职守孝,眼看着门庭冷落了下来,似乎总是风水轮流转,当初王家落魄史家封侯风光,而如今却大不相同,因为转过年来皇上圣寿,御笔亲批顾念老臣,要与老臣同乐,把已经致仕回原籍的老臣全部都邀回京城,要在圣寿节当天在紫禁城中设宴。

而这次,王老太爷就在此列,而王老太爷这次回京,没带自己的两个儿子,而是把女儿薛姨妈、外孙女薛宝钗和嫡亲孙女王熙凤一道带来了,他们动身回京,薛姨夫自然是知道的,这位亲自来迎,忙里忙外忙前忙后,简直比亲儿子还周到。

这回王老太爷一行人依然住在王家在京城的宅院中,当年虽然王子腾夫妇回了原籍金陵,但是京城的宅子并没有变卖,而是留了管家在此看守宅院以备日后只需,这不,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一时间,王家又门庭若市了起来,有曾经王老太爷的同僚、下属们知道老爷子回京了,又是被万岁亲批要赴圣寿宴的,哪个都过来捡起曾经的交情,还有一些就是同被圣旨传唤回京的老臣,彼此之间当年有交情的,也走动了起来。

王老太爷亲自登门的第一家,就是贾家,老爷子一把年纪,和贾母两位老人一见,都有些心头发热眼中发酸,寒暄了几句,又互相介绍了一番,贾母便把眼神落在了薛宝钗和王熙凤两个人的身上。

王熙凤年长,此时眉眼虽然没有完全长开,但却仍能看得出是个美人胚子,贾珠则是一见她那双丹凤眼不由就想起萧泽来,心里不由对这个王家的女孩儿多了几分喜欢,因为贾珠知道前世这位王姑娘和贾琏是夫妻,眼神便往贾琏那边扫了一眼。

因为都是亲戚走动,贾母发话说兄弟们也都过来见礼,因此贾琏他们男孩子也俱在,贾珠眼神过去一看,贾琏瞧着王熙凤的眼神里果然有惊艳,贾珠心里暗笑,心说也罢,王熙凤现在的模样虽然还稚嫩,但是在同龄人中也算是顶尖的了,更难得的是大大方方的行事做派。

只见这王熙凤模样长得俊俏,一张口说话也清脆悦耳,说出的话正对贾母的胃口,逗得贾母笑容满面,不多时就搂着王熙凤猴儿、猴儿的叫了,王老太爷在一旁看着,笑眯眯的摸着肚子。

和王熙凤相比,年纪只比宝玉大一岁的薛宝钗就沉默得多,问她话她才回答,不问的时候她也绝不插言,在一旁行、立、坐、站都是一派的大家闺秀的模样,规规矩矩的让贾琏和贾琮看着,都暗地里和贾珠说道:

“这个薛大妹妹真的是薛大表哥的胞妹吗?”

不怪贾琏和贾琮这么说,贾珠见了把这薛宝钗和薛蟠一比较,也是大摇其头,薛姨夫精明极了,薛姨妈才刚见面不知道如何,这薛家的表妹看上去也规规矩矩的,不知道薛蟠这小子是随了谁了,要说那薛虬是嫡出,还比薛蟠靠谱多了。

晚上亲戚们都散了,没人的时候贾琮和贾琏还嘀咕呢,两个小子一个十二一个十一,都是开始对女孩子感兴趣的年纪,此时今日见了两个性情不同模样却都拔尖的女孩儿,自然心里都有所感慨。

“哥,你觉得哪个好?”贾琮问贾琏。

“王家表妹好。”贾琏回答完了,贾琮乐了。

“哥我记性可好着呢,当年邓表姐还在咱们家住的时候,你可说过,将来娶媳妇要娶一个像邓表姐那么温柔如水的女子,可你今天说的这话,和当年可不一样啊。”

贾琏听了也觉得对啊,明明自己觉得娶妻子应该娶邓家表姐那样的,可是,他就是控制不住第一眼见了王家那个丫头,就眼睛挪不开了。

贾琏和贾琮这边还谈论这姐妹两个呢,贾母那边也没闲着,这回来的是远道而来的亲戚,胡夫人觉得精神头还足,也见了一面,晚间贾母就想起了之前曾经心动过的那茬,便和胡夫人说了起来。

胡夫人的脾气,这几年也学着外柔内刚了,在家做姑娘和刚刚嫁进门那会儿和爆炭似的,一点就着,因此今天王熙凤的脾气正对了她的胃口,贾母这一说,胡夫人也频频点头。

“我看凤丫头是个好的,虽然薛家丫头也不错,但若是配链儿,还得凤丫头。”

贾母见胡夫人话里话外对王熙凤赞不绝口是发自内心不似装模作样,心里也很高兴,便想着等过几日探探口风,如果两家都有意愿,这门亲事就先订下。

贾母有了想法,但是贾琏的婚事最终能做主的还是贾赦和胡夫人,胡夫人这关过了,贾赦就不必说,哪能有什么意见,没过几日,贾府这边探了口风,王老太爷心里是愿意的,他在贾家也看了女儿王夫人,一瞧也是叹气,如今王家也需要和贾家加强关系,两个孩子定亲,是最好的选择。

这门亲事订下,贾琏知道了心里也美滋滋的,贾、王两家高兴,史家知道了,自然不痛快。

史侯夫人还对自己的奶娘埋怨:“如今老太太还健在,又能做的了主却不为咱们史家打算,万一日后老太太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家就更,哎!”

她奶娘自幼伺候史侯夫人,就像是她的半个娘,此时听夫人这么愁眉苦脸,不由劝道:“谁让咱们两家的孩子没有合适的呢,大少爷和人家大姑娘年纪差太多,两个姑娘倒是都和人家大公子年纪相当,可惜皇上却钦赐了那大公子的婚事,咱们又能怎么办?”

史侯夫人听罢,忽然眼前一亮:“嬷嬷,您这一说,我可想起来了,进文他大伯留下的那个孤女,和贾家那个小少爷名唤宝玉的,相差两岁,正是年纪相当,若是将来他们两个能成就姻缘,岂不是两全其美?”

奶娘一听也笑了:“还是夫人想得周全。”

“我这就给老爷写信。”史侯夫人兴冲冲的决定和史侯知会此时。

此时正趴在暖阁的炕上热乎着小肚子想着不知道现在在哪儿的了林妹妹会不会忘了自己的贾宝玉,还不知道他已经又被人家惦记上了。

同时,也为着这宝玉,薛姨夫和薛姨妈又有了口角。

作者有话要说:捂脸,乃们这么聪明,让我情何以堪啊,各位剧透君………………


第一百回因生口角死里逃生幼时病根幸得胸宽

薛姨妈此次到贾家,听到贾母和王老太爷话里话外都围绕着王熙凤和贾琏身上转,薛姨妈听出了其中的意味,心道看来老太太是相中了凤丫头做孙媳妇。

薛姨妈一直很自傲于女儿宝钗小小的年纪身上就有种沉稳劲儿,不像一般的孩子哭闹不休,打小就不哭不闹很是乖巧懂事,但是这种性格和王熙凤这次一道在贾家,就显得有些沉闷,不像能说会道的王熙凤那么讨大人的喜欢。

大人都喜欢嘴甜、喜庆的小孩子,如果今年宝钗不是小小的娃娃,而是十四、五岁的大姑娘,那自然有人夸宝钗娴静,可是作为一个小孩子,太不爱说话,就不那么讨喜了。

薛姨妈见了心里不是滋味,而后想到今天见到那个宝玉,小小的年纪模样却拔尖的很,怎么看怎么喜欢,再一想到丈夫也时常说贾家现在名至实归是四大家族之首,不觉就动了念头,虽然宝钗比宝玉还大上一岁,但也不失为良配。

薛姨妈把这个想法和薛姨夫一说,薛姨夫却是大摇其头。

“宝玉那孩子是不错,但是我瞧见过几回,性子被娇惯的有些不大成样子,尤其是和他大哥贾珠比起来,现在你姐姐又病成那个样子,他打小从祖母身边长大,将来若成了纨绔,岂不是耽误了咱们的宝丫头?”

薛姨夫虽然八眼看不上薛蟠这个儿子,却对女儿宝钗非常喜欢,心里常常感慨如果宝丫头是个小子,他也不至于把庶出的儿子薛虬带在身边教他打理家业了,每每想到此,薛姨夫就扼腕叹息不矣。

薛姨妈听了心里不认同:“如今那宝玉才多大,正是还不懂事的孩子,老太太现在娇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们这样的人家,小时候哪个不是被娇惯着的,等到大了要进学启蒙的时候,自然就开始管教了,老爷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点,再说,如果不能促成这段婚事,咱们薛家和贾家的婚姻关系可就断了,你今天也瞧见了,老太太的意思,很是相中凤丫头给链儿那孩子,难不成你这次就只为他人作嫁衣裳,完全没为咱们想想?”

薛姨夫听了却是一笑:“我怎么没打算,你光看着宝玉好了,却忘了贾家还有女孩儿了吗?那大夫人身边的两个姑娘,二姑娘和虬儿正好相差五岁,养在大太太身边想必是不错的,虽然是庶出,却比得上旁人家嫡出的女儿,更何况咱们虬儿也非嫡出,想要高攀别人也困难,如果是贾家的二姑娘,兴许还有一分可能。”

薛姨夫说完,薛姨妈脸色瞬间就变了,气的身上都发抖了。

“虬儿,虬儿,你就知道虬儿,你想过咱们的蟠儿没有!”薛姨妈心里深恨薛姨夫的偏心,一个庶出的小崽子,竟然又是亲自带着他学着搭理家业,又是给他请业师教习,现在更过分,驳了她让宝丫头和宝玉结成因缘的意思,竟然要给薛虬求亲贾家的二姑娘!

薛姨夫一见薛姨妈的脸色就知道她不高兴了,薛姨夫心里也不高兴,要是但凡有半点办法,他也不想扶持庶出的薛虬,这种宠着庶出不待见嫡出的名声传扬在外面,外面人说的话也不好听。

可是再不好听也比他百年之后让薛蟠这个混账东西把薛家祖上传下的家产败个精光要强,而且薛姨夫想着,如果能让薛虬和贾家结上亲,一则可是让薛家和贾家的关系延续下去,二则也可以利用贾家牵制住薛虬不至于将来不敬嫡母不敬嫡兄,将来薛蟠再不济,也有个兄弟可以依仗。

如果给薛虬娶了旁人家的女子,夫妻两个一条心,将来整个薛家就真的没有大儿子薛蟠的立足之地了。

如果是贾家二姑娘,单看她养在胡夫人身边,看那胡夫人对待前夫人的儿子贾琏和自己的儿子贾琮的态度,以及这两个孩子如今不是同胞胜似同胞的感情,薛姨夫可以断定,如果是二姑娘成了虬儿媳妇,一定不会做出他最担心的事。

薛姨夫有心和薛姨妈讲清楚心里所有的想法,但是薛姨妈已经背过脸去面朝着墙壁浑然不理,薛姨夫心里也憋气,索性就不说了,夫妻两个就冷战开了。

这一日薛家的一批货到了南边,这边派人去取,因为这次的货量很大,又是供给到内务府的,所以薛姨夫格外重视,决定亲自去一趟验验货,正好和薛姨妈赌气,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都看对方不顺眼,正好这次到了外面也眼不见心不烦。

哪知道这夫妻两个赌气,虽然在王老太爷面前还装着没事儿人似的,但是王老太爷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看不出来女儿和女婿情绪不对,这一问,薛姨妈本来就一肚子委屈,这下就都对父亲说了。

薛姨妈心里还埋怨王夫人怎么就生了这样的病,如果是好好的,自己去和王夫人一说,就算不能让宝丫头和宝玉凑到一块,也决不能让薛姨夫顺心如意给薛虬那小崽子娶到二姑娘,可现在薛姨妈心里发苦,她在老太太面前可是不好开口这个。

王老太爷听了,就劝女儿:“他不是这种做无理之事的人,他这么打算一定有他的想法,你要好好听一听,都多大的年纪了,还闹脾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